一個人抓住一件事老講,這個成語怎麼說?

流淚谷


用什麼成語形容一個人老抓住的一件事情講。

一般一個人抓住一件事情老講的情況,都是別人做得不對的事情,或是拿別人的優點去教育另一個人。這是社會生活中長輩對晚輩或上級對下級的一種訓斥,還有就是同事或朋友對某同事或朋友的某一件事情不斷的談論(也就應了那句話: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

人生的經歷就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既是實踐就會存在過失。人一旦有失誤,就會有人評頭論足,這些風言風語對失誤者的打擊有時會很大的,那怕失誤者之前做了很多對的事情(這也應證了一個故事:當一個人做一百道題,前面九十九道題都做對了,最後那道題做錯了,人們便會大聲的吆喝道,你最後這道題做錯了。但很少有會說你前面那九十九道做對了,很優秀)。但有時候那句“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人生的誤入歧途,戰場上的瞬息萬變,機要(商業重要)信息的洩密,當今大數據時代的網絡安全等等)。

每個擁有理想、追求的正能量人都不願意犯錯誤,但人犯錯誤是難以避免,古話說:神仙都有打瞌睡的時候;何況是人呢。希望現實生活的人能夠更多的看到別人的優點,幫助別人改正缺點。不要總是“顛來倒去”的去批評別人的一個缺點或拿一個事情去教育別人,也不要“翻來覆去”的在別人背後談論他人的一個過錯。


翱瞰寰宇


記得顏順開演過一個小品,叫糧票的故事。我們家鄉說他:逮住巴巴橛子死啃。巴巴橛子就是乾燥的大便。(含貶意)四個字的本地成語叫:粘B搗蒜。(含貶意)人老了說話粘糰子了。這樣說沒有褒貶的意思。是理解老人。一個人反來複去說話總是重複一個意思,除去不懂事的孩子,是叫人厭煩的。至於嘮嘮叨叨叨,,,,,總覺得不怎麼帖切。反正真正的成語我沒找出來,太奔了。

座標,河北青縣。


詩文稗類









巧巧207663997


作繭自縛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碰到的一件事,放在心裡,不能釋懷,無異於拿著繩子捆住自己的心,拿出來陳述一次,就是情景再現一次,聽者無意說者有心。而記憶是個騙子,在不斷的加工和自我改造後,事情逐漸偏離了原道。所以,南懷瑾老人說,心臟那麼小,能裝的東西很少。面對事情,解決事情,放下事情,學會把陳芝麻爛穀子都從心裡掏出來,騰出空間,才能進來新鮮的東西。

有時候我們碰到了傷害我們情感、物質的人,懷恨在心。隨著歲月的流逝,才發現,別人只是傷害了我們一時,而我們卻負重而行了若干年,自己傷害了自己很長時間。

學會和歲月和解,學會坦蕩面對現狀,學會釋懷,當回頭望,會發現,絮絮叨叨若干年的事情,突然覺得也不是不能翻越的坎。

我在帶孩子誦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學會了和情緒和解,和內在的潛意識和解,降低思想內耗,對生活的艱辛和坎坷更加心平氣和的面對。

我錄製了部分孩子誦讀的書籍在頭條,感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五歲菡寶誦讀古典




平淡一生趙姐


一個人抓住一件事老講,是老生常談。《世說新語.規箴》:何晏、鄧颺令管車各作卦雲,不知位知三公不 ?"卦成輅稱引古義,深以戒之。颺曰:此乃老生常談。也泛指說過的老話。在日常工作中,家庭生活,常會碰到這種現象,只要說得對的,就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若是惡意炒作,哪是可以訴至律法。其實很多人年老了,會反覆嘮叨。自已的親人也就多多包容吧。


紫一樂恩


諄諄教導。

毛主席諄諄教導我們: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


冀東1952


用“吹毛求疵”這個成語比較中肯。

吹毛求疵這個成語,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也可以指指摘細小的毛病。

出處

①《韓非子·大體》:“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難。”

②《三國志·吳志·步騭傳》:“伏聞諸典校擿抉細微,吹毛求疵,重案深誣,輒欲陷人,以成威福。”

③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六》:“至其後世,不能以德而勤於法,故有吹毛求疵,詆欺無限,桃李之饋集以成事。”

④《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1]

⑤《後漢書·杜林傳》:“及至其後,漸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無限。”[2]

⑥《水滸傳》第四七回:“那廝倒來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勢去拿那廝。”

⑦《資治通鑑·齊高帝建元元年》:“候官千數,重罪受賕不列,輕罪吹毛髮舉,宜悉罷之。”

⑧宋陳亮《甲辰答朱元晦書》:“撮其投到狀一言之誤,坐以異同之罪,可謂吹毛求疵之極矣!”

⑨培根《談讀書》(王佐良譯):“蓋此輩皆吹毛求疵之人。”

⑩《晉書 載記第十七 姚興傳上》:論勳則功重,言瑕則過微。而執憲吹毛求疵,忘勞記過,斯先哲所以泣血於當年,微臣所以仰天而灑淚。

清 俞樾《茶香室叢鈔·古人疵句》:“如此之類,雖屬吹毛,然不能為古人諱也。”

吹毛求疵是活中常見的一種習俗,我們怎樣克服“吹毛求疵”的毛病呢?

(1)退一步想

一件已經發生的事情,永遠是無法挽回了。往事已成為歷史,它並不因你的焦慮、悔恨和自我折磨而有所改變。

(2)價值觀念

你吹毛求疵,是因為你把許多無足輕重的事看得太重要了。實際情況肯定並非如此。在人的一生中,真正值得重視和謹慎處理的是那些足以改變命運的事件、機遇和挫折。人沒有必要處處留神,那隻會增加你的負擔。

(3)

自我提問

“我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是什麼?”這樣你會發現自己的吹毛求疵是一種可笑的心理。

(4)

努力忘掉

試一試把一些你認為亟待處理的事擱置一邊,努力忘記掉它。一段時間以後,這件事也許果真就不那麼重要了。時間的長河會淘洗掉許多生活瑣事的痕跡,你如果為它付出了過多的精力,那麼你的生命有很大一部分就被白白浪費掉了。



易可85635859


下面的網友腦洞太小,我先來個小腦洞的:陽關三疊;中腦洞的:梅花三弄;最後一個,腦洞再開一點的,胡笳十八拍。音樂系畢業啊!如果再開一點,那就是六爺的那句:苦練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六爺這句話,再貼切不過了!放個腦腦袋都是洞的照片——汝瓷香爐。



謫仙人


謝謝(問答)。

喋喋不休。

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