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起源於戰國名將上杉謙信的梅酒,最代表日本人家鄉的味道

沒有什麼比梅酒更能代表日本家鄉的味道了

,宛如電影《海街diary》的 4 姐妹,望著母親出生那年所種的梅樹,喝著外婆留下的陳年梅酒,日本每一戶人家,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梅酒記憶。

相傳起源於戰國名將上杉謙信的梅酒,最代表日本人家鄉的味道

被喻為「奶奶家味道」的梅酒,是早年日本家庭必備的味道,放置在櫥櫃或是儲存槽中,隨歲月回頭品嚐「出生那年奶奶釀的梅酒」。就像是法國人家中會釀製白蘭地、中國人釀造黃酒,日本梅酒的樸實中,從採梅到釀酒基底都留下日本歷史的痕跡,酸中回甘的滋味不是戀愛的氛圍,而是將日本飲酒文化濃縮在每個人家中,平凡卻蘊藏奧妙。

相傳起源於戰國名將上杉謙信的梅酒,最代表日本人家鄉的味道

梅酒的起源,相傳跟戰國時代的名將上杉謙信有關。

愛喝酒但因為酒量有限的他,每次只能喝 3 盞酒,喜歡獨自在窄廊上就搭配小碟梅子自斟自飲,某次不勝酒力,不小心把梅掉入酒壺中,意外釀成梅酒。雖然有此傳說,梅酒被文獻正式記載,卻要等到百年之後的元祿時代。1697 年發刊的《本朝食鑑》中首度收錄「梅酒」的製作方法,該文獻至今也成為日本酒藏釀造梅酒的圭臬(guī niè)。

除了釀酒,梅子在江戶時代也被當作是保存食材及家庭良藥,農家採收梅子後不會直接食用,而是加工成梅乾或梅酒,保存起來珍惜地慢慢吃。農業書《廣益國產考》,曾出現「給予種植梅子的農家獎勵」的紀錄,反映栽種梅樹在當時是相當普遍的現象。明治時代,日本的釀酒事業變得更加興盛,梅子成為日本酒無法陳年存放的解決之道。各家酒藏將多餘的酒拿去釀造陳梅酒,梅酒也從原本自家釀造走進專業領域。

相傳起源於戰國名將上杉謙信的梅酒,最代表日本人家鄉的味道

由於早期日本傳統的清酒中酒精度數比較低,保存不當容易劣化變味。而梅酒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使梅酒可以放置在陰涼處常溫保存較長時間,所以日本家庭開始大量製作梅酒佐餐。由於日本梅子的採收季節只在 6 月約一個月的時間,每年梅雨季節來臨、邁入夏天之前,採梅便成為日本家庭的傳統。儘管多數家庭都會自釀梅酒,但釀酒這件事情,卻要到 1962 年酒稅法改正,才被視為合法行為。

相傳起源於戰國名將上杉謙信的梅酒,最代表日本人家鄉的味道

雖然釀梅酒對日本家庭來說並不陌生,但要釀製梅酒,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光是釀造的器皿也有很大的學問,一般家庭多使用厚玻璃廣口瓶,依照家中人數選擇公升數。日本常見的紅蓋頭、透明玻璃型的釀造罐也出現於坊間,如果選用不夠結實薄玻璃瓶,釀梅發酵後,易造成瓶中的壓力增大而衝破,從老一輩傳承的自釀經驗,更可以看出梅酒釀造的奧秘。


相傳起源於戰國名將上杉謙信的梅酒,最代表日本人家鄉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