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非常時期的5本書:窗外,城市還在那裡


疫情非常時期的5本書:窗外,城市還在那裡

疫情之下閱讀成了最有營養、有意義的宅家生活方式,書籍總能讓我們靜下心來,沉入對內對外的省思。下面這份特別時期的書單,讓我們面對當下,通過閱讀,更好地觀察與思考窗外的世界。

1、《亂了亂了》

大衛·史瑞格里是藝術家,更是日常生活的魔法師。日常生活裡的荒誕與倦怠,那些人們司空見慣以至於麻木無感的東西,都被他信手拈來,僅僅用粗糙、簡潔、看似笨拙的廖廖幾筆,便轉化為腦海裡靈感的無聲爆炸。正是在這“亂了亂了”的時候,在浸淫著黑色幽默的反思、解構與再創作之中,世界呈現出它的本質面目。


疫情非常時期的5本書:窗外,城市還在那裡

2、《疾病的隱喻》

特殊時期是重讀桑塔格,考察疾病、尤其是傳染性、流行病是如何一步步隱喻化的。桑塔格說:“看待疾病最真誠的方式——同時也是患者對疾病最健康的方式——是儘可能消除或抵制隱喻性思考。”


疫情非常時期的5本書:窗外,城市還在那裡

3、《小行星掉在下午》

不妨將沈大成的這些故事稱作“造景現實主義”。人物被投入她設計的神秘世界,如同進入一場真人秀。 在其中生活,而非表演。而恰恰在這思想實驗般的過程裡,現實世界裡的那些規則和潛規則、被遮蔽的和無法言說的、殘酷的和詩意的瞬間漸漸浮現。


疫情非常時期的5本書:窗外,城市還在那裡

4、《桑貝在紐約》

無法出門的日子適合雲遊。桑貝畫的紐約,想象多於觀察。他用門和窗暗示觀看的視角;他運用尺度的誇張效應,把超級大都市裡的人們畫得超級渺小;他用細緻入微的筆觸述說宏大無邊的主題;他關注那些在某個瞬間可以重新變成孩子的大人。就這樣,帶著超越時間的懷舊感和爵士樂的韻律,桑貝把紐約變得新奇而出人意料。


疫情非常時期的5本書:窗外,城市還在那裡

5、《竹不如肉》

作者如同小說家一般,選取適當的視角、用精彩的故事將讀者拉進西方古代藝術世界,藝術史不再是枯燥的知識點,而成為一段段腦力激盪的愉悅旅程。時空的錯置教人以古為鏡:遙遠的呼應著身邊的,古代映射著現時。

疫情非常時期的5本書:窗外,城市還在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