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提線木偶》式荒謬表演,用善意的謊言煽起生命中最後的溫情

在往後的年月裡,兇手的假話象一顆小星星,在愛情的墳墓上空閃爍,給她慰藉,爭取她的原諒,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提線木偶》歐·亨利

《提線木偶》講述了深夜“出診”的強盜醫生詹姆斯在一次行醫時,他不惜殺死病人錢德勒,套出了對方藏錢的位置,最後發現保險箱是空的。當他得知錢德勒賭光了家中所有錢財、夫人艾米長期遭受家暴,女傭一直追隨著女主人,詹姆斯恍然大悟,最後將自己盜取來的錢留給艾米,並且用善意的謊言寬慰對方。

觀看《提線木偶》式荒謬表演,用善意的謊言煽起生命中最後的溫情

歐·亨利是二十世紀初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一生中共創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說。其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幽默,題材廣泛,結局往往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提線木偶》可以說是歐亨利筆下風格最迥異的“犯罪型”小說。

提線木偶是古老傳統木偶戲的一種,表演時,藝人用線牽引木偶表演動作,木偶在舞臺上被人用線來操縱,木偶不僅沒有自主選擇權更沒有情感,任憑角色需要而扮演。而文中,詹姆斯扮演雙重身份“醫生”和“盜賊”,他的人生是複雜的,就像提線木偶扮演的不同戲份,我們很難從提線木偶的表象知道木偶背後的“真貌”,也很難從一個人的外在表現看出其內在修養,生活中人與人的關係,其實就是一場精彩的表演。

本文將通過詹姆斯雙重身份(善中有惡,惡中有善)的展示下,通過詹姆斯的前後情感變化,來解讀詹姆斯荒誕

的行為背後,用謊言煽起生命中最後的溫情,善良的靈魂才是人性最大的光芒。

01三種人物三個不同的視角觀看“提線木偶”詹姆斯背後所隱藏的真實人設

在小說中,詹姆斯“醫生”和“盜賊”的身份就像幕布下的提線木偶,根據不同場景、不同“觀眾”扮演出不同的角色。

一、警察

凌晨兩點多,警察在街上巡邏“可疑人員”,詹姆斯提著黑皮醫藥箱步履匆匆地走出黑暗的小巷子,他彬彬有禮地從口袋裡取出名片遞給警察,警察三次從他的名片、醫藥箱和外在態度判斷他是一位好醫生。

心理學上有個暈輪效應,是指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可見,在警察的眼裡醫生救死扶傷的醫生就應該是個好人,而凌晨還在出診的醫生更應該是好人,所以警察沒有對詹姆斯進行細緻盤查。他還提醒詹姆斯出行注意安危,作者用了一句“最近溜門撬鎖、攔路搶劫的案子很多”,為下文埋下伏筆。

二、鄰居們

詹姆斯名片上的地址就是他白天上班的地址,鄰居們都認為他是一名好醫生,甚至知道他習慣晚起。

可是醫生為何晚起呢?生活中晚起的人大概有兩種情況,一是工作原因太遲下班,二是個人原因,晚上外出辦事,那麼詹姆斯睡得遲又是哪一種原因呢?通過下文我們可以得知,詹姆斯的醫藥箱裡有一套保險箱盜賊專用工具。

在醫療箱的內層的一個小袋子裡,有一小瓶四盎司硝酸甘油,這會兒只剩下半瓶,工具底下是一堆揉皺了的鈔票,和幾捧金幣,這些錢共計八百三十塊。

美國心理學家維吉尼亞·薩提亞提出的冰山理論,指的是人的自我就像是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肉眼可見的是冰上浮在水面上的部分,而大部分是在水平面之下,人們肉眼看不見的,分別是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這七個層次。一位半夜出診的醫生,醫藥箱裡裝著鄰居們看不到的作案工具、化學藥品、錢。顯然,詹姆斯的身份除了醫生還是盜賊,可見鄰居們都被詹姆斯醫生的職業形象所欺騙。

觀看《提線木偶》式荒謬表演,用善意的謊言煽起生命中最後的溫情

三、女人們

詹姆斯外出就診時,沉穩的外表和磁性的聲音很適合扮演撫慰者的角色,女人們會主動告訴他自家的珠寶藏身地,免得竊賊光顧。

女人們為什麼會主動把貴重物品告訴“盜賊”呢?我覺得原因有兩個:

第一,首因效應促發女人們對他的印象產生連鎖認知偏差

洛欽斯在1957年做的實驗中向四組大學生介紹某個陌生人:在向第一組介紹時說他是個性格外向的人;在向第二組介紹時說他是個性格內向的人;在向第三組介紹時,先說他是性格外向的人,後說他又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在向第四組介紹時同在第三組介紹時的說法一樣,只是次序顛倒了。隨後洛欽斯要求四個組用上面介紹的術語來描述這個陌生人。第一、二組在描述時沒有發生任何問題,但第三、四組對陌生人的印象完全與提供信息的次序相對應——先提供的信息佔優勢。

這也就是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也稱為第一印象作用,

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

女人們僅僅對詹姆斯的外表以及職業認識,就以偏概全地認為詹姆斯就是好人,可以告訴他一些私密性的話語,這也是就首因效應在現實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的連鎖認知偏差。

第二,女人們更注重情感聯結

美國的流行心理學暢銷書作者約翰·格雷在他的《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本書裡把男人稱為火星人,女人稱為金星人。

來自金星的女人是改造達人,特別注重情感聯結。

女人們想通過自己的心裡話來與詹姆斯醫生套近乎,加深交流,締結情感的渠道。可事實上詹姆斯就是一名盜賊

,這無異於間接把珠寶送到盜賊手上。

郭德綱曾說,如果你認為人人身上皆有善,那你還沒有遇到所有人。

從警察、鄰居們、女人們的三種視角中可以看出,她們都被詹姆斯的職業外表所“欺騙”,事實上他白天的職業是醫生,晚上的職業就是盜取珠寶的盜賊,詹姆斯就是一名被利益操控的木偶人,在不同場景和觀眾面前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02被操控的提線木偶:在生與死的對話中互相僧惡,利己主義下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敗壞

詹姆斯被僕人辛迪邀請到錢德勒先生家裡看病時,說到“二尖瓣狹窄”錢德勒夫人艾米小姐就暈倒了,當詹姆斯看到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的錢德勒眼開了眼睛,嘴裡發出微弱的話“錢——二萬塊錢”時,詹姆斯開始展示出盜賊職業的本能,他算好時間,安排僕人外出買藥,然後將艾米小姐的房門鎖上。此時進入小說的高潮部分,一場關於生與死的互相指責,揭示了利已主義下詹姆斯扭曲的人格和錢德勒道德的敗壞,其實他們都是被操控的提線木偶。

觀看《提線木偶》式荒謬表演,用善意的謊言煽起生命中最後的溫情

首先,錢德勒說到錢時,詹姆斯立馬從醫生的身份轉換到盜賊的身份,他不斷地詢問錢德勒錢的下落,為了能夠更快的取到這筆錢,他還利用心臟強力興奮劑來激發錢德勒說出錢的下落。三分鐘後錢德勒終於眼開眼睛說話,詹姆斯得知錢在保險箱,並通過盜賊的手段快速打開保險箱,卻發現裡面什麼也沒有,詹姆斯被病人錢德勒操控著。

其次,錢德勒開始意識到詹姆斯既是醫生也是盜賊的身份之時,他開始嘲諷醫生的行為,並對過往的行為表示理所當然。

“你對——那筆錢——未免——過於猴急了。可是你——親愛的大夫——根本奈何不了它,它很安全,十分安全。它全部——在賽馬——賭注登記人手裡。兩萬塊——艾米的錢。我拿去——賽馬——輸得精光……不過我輸的光明正大……”

在病人嘲諷醫生之裡,詹姆斯卻取出手錶等待錢德勒的去世,錢德勒就像木偶一樣被醫生操控著命運。

最後,錢德勒在臨死時說了“賭徒——酒鬼——敗家子”,而詹姆斯卻冷冷地辯解到自己從不打女人。

從進化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來看,人有一種先天的利他主義。

錢德勒先生與詹姆斯醫生為了利益相互憎惡對方,為自己的清白辯解。這兩個壞人誰都沒有資格憎惡對方,他們都是自私自利之人。

孔丘曾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醫生為了利益不斷觸碰病人的底線,而病人明明自己也犯過錯卻又要標榜著自己的行為比醫生高尚,真正的君子是不會一邊播種善意一邊偷人錢財,更不會記恨他人,而那些不道德的小人卻經常用道德的武器來抨擊他人,甚至了為利益超載人性為所欲為。

觀看《提線木偶》式荒謬表演,用善意的謊言煽起生命中最後的溫情

我們只知道他們存在,可以觀察他們,相互談起他們赤裸裸的表演,就像孩子們觀看並說起牽線木偶一樣。

詹姆斯在醫生的身份掩飾下扮演盜賊,為了利益非法不致病人死死亡,而錢德勒為了嗜好不僅搶走了夫人的錢財,還家暴夫人,我們不難發現詹姆斯就是一個被利益操縱的提線木偶,他既為醫生又為盜賊,身份的反差令人震驚,最後又被善良的內心所操縱;而錢德勒在賭場為了利益被他人操縱因此病倒,他的生命又被詹姆斯所操控,所以,錢德勒也是歐亨利筆下的“提線木偶”。

03苦澀的人生,執著的堅守:善良被喚醒,美麗的謊言煽起生命中最後的溫情

女僕人辛迪告訴詹姆斯艾米小姐是因為餓暈的,錢德勒不僅搶了艾米小姐的重振家業的錢,還經常毆打她,艾米小姐從幾個月前就開始變賣首飾品,家裡的傢俱還是出租的,催交房租的人什麼壞話都罵出來,即使這樣辛迪還是對艾米不離不棄。

黑老太婆的質樸、崇高和始終不渝的愛,不論任何艱難險阻,她都堅定不移地追隨著女主人。

當忠誠的女僕人辛迪在錢德勒死前和死後兩次對詹姆斯“醫生”說出:上帝請懲罰作惡的人,詹姆斯看到辛迪對女主人崇高純潔的愛與守護,內心的善良被喚醒。那條被提著的木偶線彷彿被注入了愛與心,木偶終於變成了一個人,雖然錢德勒的行為很過份,但畢竟是艾米小姐的丈夫,現在艾米小姐失去了愛人,沒了錢,未來的日子該怎麼辦呢?

觀看《提線木偶》式荒謬表演,用善意的謊言煽起生命中最後的溫情

就像電影《中國合夥人》裡有一句臺詞來,你還有很長的路,去更高的地方看看,而她這輩子就這樣了。

醫生的身份讓他有了救死扶傷的本能反應,他先讓艾米醒過來,然後告訴艾米丈夫錢德勒死亡的事實,並把八百三十塊盜金留給她,最後用謊言編造了一個的溫情故事:錢德勒臨終前告訴他密碼箱的密碼,他希望她回到自己老家去,希望她能夠原諒他曾經犯下的過錯。

就像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說的,但無論如何,有兩樣東西,你絕不能丟棄,一個叫理想,另一個叫良心。

詹姆斯醫生不僅把自己的錢留給了錢德勒太太,還給了她一張名片,告訴她以後需要幫助的話可以通知他,最後,艾米小姐叫了幾聲丈夫的小名,撲在僕人辛迪的懷裡,眼裡露出寬慰的表情,詹姆斯用善良的謊言照亮了形隻影單的艾米小姐模糊的未來,讓她看到了人生新的希望,從詹姆斯的謊言中我們可以看出詹姆斯在黑暗扭曲的人性中開始慢慢覺醒,滋生出了善良的人性,可見再惡的人也會有善的一面。

04結合歐·亨利的經歷及作品背後的意義, 帶給我們的生活啟示

歐·亨利曾當過藥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當銀行出納員時,因為銀行短缺了一筆現金,為避免審訊,離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後因回家探視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獄,並在監獄醫務室任藥劑師,在擔任監獄醫務室的藥劑師後開始認真寫作。

觀看《提線木偶》式荒謬表演,用善意的謊言煽起生命中最後的溫情

《提線木偶》是歐亨利眼中的真實世界,就像小說的開頭就指明瞭故事發生的背景,“黑的邪門的巷子”、“黎明前令人望而生畏的黑暗”、“寒冷而陰雨連綿”這些意象都影射了故事發生時的社會背景。十九世紀末,美國也由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美國社會矛盾日益加深和表面化,拜金主義之下赤裸裸的金錢關係使人性變了質。

文學作品是對客觀現實生活的反映。歐亨利通過《提線木偶》表達了對人性醜惡的憤恨和對人性中愛與美的嚮往。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是提線木偶,被身後的工作、生活所操控。但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境地,都請記得學會去適應它,並且去改變它,始終秉承善良的本性和美好的心靈,即使前方很黑暗,只要心懷希望和力量終會找到光明的彼岸。

小說的最後,歐亨利並沒有費筆墨告訴我們:詹姆斯最後是否一直行走在正義的軌道上,

但我相信作者是想通過《提線木偶》告訴我們一個擁有善良靈魂的人才是人性中最大的光芒,只有眼中有光,心中有愛,他們必將掙脫木偶的束縛,做回真正的有心人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真正幸福的人是心存善意,敞開心扉擁抱陽光。即便是出於善意用謊言來安慰他人走出困境,但善意的行為卻是在喚醒他人生命中最後的溫情和光亮,給人以美好和希望。

我很喜歡《半山文集》 中的一句話:​​​​無論這個世界如何滄桑,“美好”仍是拿來理解這個世界最好的方式。

與君共勉!

作者:程小亦 85後榕城女子,心理諮詢師,書裡看人生,影中品百態,筆端抒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