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從前,有一個處於人生迷茫階段的青年,他對自己的出身、容貌、學歷都有強烈的自卑感,他往往特別在意他人的眼光,而且他無法真心祝福別人的幸福,常常陷入自我嫌惡的痛苦境地。

青年聽說在遙遠的山上有一位哲人,哲人主張“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這句話聽起來就有一股濃濃的雞湯味,青年自然是不信的,但是好勝心與好奇心又驅使著他想要去看一看……

故事開篇並不離奇,甚至青年和哲人或禪師這樣的設定在當今網絡上都淪落成了段子了,然而,故事裡的青年卻是那麼熟悉,生活中的我和你身上都能找到青年的影子。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裡面,為我們虛構了青年和哲人這兩個人物進行對話,通過各種極富場景發人深省的對話,讓我們一步步走進這個青年的內心,也一步步認識了一個神奇的名字: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三毛說過:人類往往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歡將別人的成就與自己相比較,因而覺得受挫,好不容易活到老年仍是一個沒有成長的笨孩子。

我們很多人一生都活在別人的眼光當中,一生都不能認清自己,永遠把人生當成一段旅程,但是卻似乎永遠到達不了終點,一生都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然而,阿德勒卻說:只要你願意,你隨時都能夠得到幸福

阿德勒自己的人生歷程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真實案例:他從小個子矮小、駝背、成績差、長相醜,經常被拿來跟自己的高富帥哥哥比較,內心非常痛苦。三歲弟弟去世,自己兩次被車撞,五歲得了肺炎差點死掉,這樣一個一般人看來長大以後註定不會幸福的人,卻從自己的自卑中發現了超越的力量,最終找到了幸福的終極密碼。

01 人並不受過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前進。

弗洛伊德說:一個人的童年將影響到他的一生!而一個幸福的童年,必將迎來一個幸福的人生!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都相信,我們的現在都是由以前的我們所註定的。比如成功學裡面的一句名言:現在的你是5年前你的決定,5年後的你是現在的你決定。父母嘴裡也有一句老話,“三歲看老”。這些話讓我們對“過去決定現在”這種理論深信不疑。

更可怕的是,我們自己也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過去的自己對自己的困擾。比如在熱門書籍《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裡面,提到了不稱職的父母、操控型父母、酗酒性父母、身體虐待型父母等這些有毒的家庭,從小對孩子各種折磨,這些孩子長大後都面臨著巨大的精神痛苦,小時候慘痛的經歷讓他們性格出現缺陷,一生都難以得到真正的幸福。

在以往的心理治療中,治療師面對這樣的人患者,最終的解決方案多半是直面痛苦,釋放心理壓力。然而,這些做法並不一定管用,因為,去掉牆上的釘子,牆上的釘眼兒還在,你很難做到完全無視這些。

《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然而,在阿德勒看來,或許我們一開始就錯了。

如果一味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依靠原因去解釋事務,那就會陷入“決定論”。也就是說,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

阿德勒說,所謂的小時候的心理創傷其實並不存在。乍一聽似乎有些離經叛道,其實解釋是,任何過去的經歷都不是我們現在成功或者失敗的理由,決定我們自身的並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過去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從這個道理來看,人生從來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弗洛伊德的“決定論”我們都有體會,但是如果一旦實踐了阿德勒的“目的論”,迸發的能量是你不可想象的。

《阿甘正傳》裡面的阿甘,從小就是弱智+殘疾+單親,人生可以說是抽到了最差的一張牌,然而,就是這個眾人眼中的“傻子”,不但一路開掛似的,突然發現自己的跑步天賦,一路跑進了大學,戰場上跑過了轟炸機,還因為能跑在戰場上拯救了無數同胞。退役後,捕蝦也是一把好手,風雨裡被人都翻船了,只有他一路撐下來,成為了捕蝦大王。

說到阿甘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當然是導演開掛,但是阿甘身上有一種魔力,就是對於過去的痛苦的麻木,只專注當下。就像阿甘跑步一樣,不需要理由,此時此刻,我只想跑步,結果,阿甘一路跑步橫穿美國,成為了新聞的頭條。

《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專注於現在,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就為了當下的自己而活。此時此刻的我,是全新的,是不受到過去的自己所影響。你的人生完全取決於當下!

阿德勒說: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很多人在比喻自己的人生的時候很喜歡比作登山,我們一路向著山頂攀登著,路上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我們最終爬到山頂,摘取勝利的果實。這種說法當然很勵志,但是當你把人生比作爬山,此時此刻的你就是在旅途當中,山頂才是目的,現在只不過是過程。就是把現在貶低成了實現未來的工具,你不會去考慮此時此刻的自己是否幸福快樂,但現在卻是我們唯一真正經歷和擁有的。然而,等真的到了山頂,你就會發現,山頂的快樂遠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神奇,路上的風景你卻早已經錯過了。

《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所以,如果想要感到幸福,那麼此時此刻的你才是最關鍵的。不要去在意過去的經歷,因為過去從來都無法決定什麼,只有對過去的看法才會決定你的生活。也不要把目光望向遙遠的未來,因為未來從來都不是目標,那只是一個節點,此時此刻的你,就是全新的你,每一天都值得你用心去對待。

02 自卑是一種力量,自卑情結只是一種藉口

長久以來,我們都誤會了自卑者。

在心理學上,自卑是指一種自我否定,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很多人都認為這一種性格缺陷,伴隨而來的,還會有害羞、不安、內疚、憂鬱、失望等。

如果你家裡有一個自卑的孩子,父母通常都會非常著急,因為經驗告訴我們,自卑是負面的,是不利於成長的,於是父母就會希望孩子多出去鍛鍊鍛鍊,多去見見世面,讓孩子變得眼光開朗起來。

然而,很多名人的自我剖析表面,自卑,往往也有可能是一種激勵人成長的巨大力量,只要,只要處理得當,自卑感也可以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

就像新東方的創立者俞敏洪一樣,農民出身考上北大,上北大的第一天,他還是穿布鞋,挑扁擔去的,在學校裡,英語一塌糊塗,鬧出了很多笑話,一直都是活在眾人異樣的眼光當中。後來,他暗下決心,努力學習英語,努力學習在公眾場合演講,最終擺脫了自卑,成為大家眼中的成功者。

大導演姜文,眾人眼中絕對的硬漢,可惜終其一生,他在家裡都得不到母親的一句肯定。無論他是考上了中戲,還是賺錢給母親買房子,母親從來都是看一眼就扔一邊去,然後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後來母親故去,姜文導演還是不得解脫,只能感嘆一句:“我不知道她怎麼看到我做的事感到高興。”

《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阿德勒說:人都處在追求優越性這一“希望進步的狀態”之中,樹立某些理想或目標併為之奮鬥。同時,對於無法達成理想的自己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例如,越是有遠大的理想的廚師也許就越會產生“還很不熟練”或者“必須做出更好的料理”之類的自卑感。

這也許就是我們看到那些越是成功的人士越謙虛吧,因為內心不滿足,因為看到了與理想的自己之間的差距,所以內心始終保持一種謙卑的狀態,在任何時候都不忘記努力前進。健全的自卑感從來都不是來自於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作比較。

另一方面,阿德勒卻說:

有些人無法認清“情況可以通過現實的努力而改變”這一事實,根本沒有向前邁進的勇氣。他們什麼都不做就斷定自己不行或是現實無法改變。自卑感越強,人就會變得越消極,最終肯定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這就是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是一種藉口,很多人往往把自卑當成一種有力的武器,麻痺自己,讓自己安於現狀,不願意去改變。

例如有人說,我之所以無法成功是因為我沒有王思聰那樣有一個好爹,我之所以不能結婚是因為我長得不好看……諸如此類,用阿德勒的說法,就是“外部因果律”,強行把沒有關聯的東西扯到一起,“因為有A所以才做不到B”,這樣下去自己可以不用有任何心理壓力,即使現狀不滿意,但是改變太難,就可以乾脆不去改變了。

03 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阿德勒下這個十分絕對的理論很多人都非常費解。因為一般人的理解中,人的一生固然是處在人際關係之中,但是人際關係絕不是人生的全部,站在整個宇宙宏大的命題下面,人際關係的紛紛擾擾似乎都只是小問題了。

然而,阿德勒說: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人際關係,如果這個宇宙中沒有他人只有自己,那麼一切煩惱也都將消失。當然,我們不可能讓人際關係消失。人在本質上必須以他人的存在為前提,根本不可能做到與他人完全隔離。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必須處在人群中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這個世界上不存在離開人類這個種群還能活下去的情況。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社會分工越發精細的時代,我們每天生活著,吃的飯,用的碗,穿的衣服,都是來自於背後成千上萬人類的努力。

從宏觀意義上來看,人際關係是人類生存的第一命題;從微觀層面看,我們的一切煩惱和幸福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管理學裡面有一個經典的理論叫“人際關係學說”,始於20世紀2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梅奧等人所進行的著名的霍桑試驗。在20世紀以前,企業管理往往把人作為一種機械,認為增加工資加大激烈和管控就可以讓生產效率提高。然而,霍桑實驗卻發現,工人是“社會人”而不是“經濟人”,人們的行為並不單純出自追求金錢的動機,還有社會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安全感、歸屬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後者更為重要。

《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今天我們看這個理論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因為所有企業都已經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也都明白溝通的力量,然而,在上個世紀,“人際關係學說”卻深深影響了整個世界的走勢。 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人際關係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麼重要,我們無時無刻都處在這個大網中,即使你足不出戶,通過互聯網你也是這個大網中的一個小環節。你的所有喜怒哀樂都來源於這張大網,每天網上的熱點頭條,各種新的造富神話,流行的“喪”文化,都深深刺激這你的大腦。

想要擺脫人際關係完全不可能,但是想要在這張大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真正的解脫卻是可能的。

阿德勒說,是人際關係中的什麼剝奪了我們的自由呢?就是把別人當成“敵人”還是“夥伴”這一點。如果在人際關係中存在“競爭”,那人就不可能擺脫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也就不可能擺脫不幸。

正確的做法是從勝負競爭中全身而退。

老子說: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競爭是一個怪圈,一定會有輸家有贏家,只要你要仍然處在這個怪圈當中,你就永遠不得安寧。輸了,內心的痛苦自然是難免的;贏了,你也會活在警惕當中,你必須不斷提高自我防禦手段,預備敵人的下一次進攻,保證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老子看來,就像水一樣,永遠都不爭,處在所有人都不想去的地方,沒有敵人,也就沒有煩惱。看似弱小無比,內在卻無比強大。

就像馬雲一樣,從一開始,他就告訴自己,自己的敵人在未來,不在現在,互聯網才是人類的未來,不要著眼於眼前的蠅頭小利。我們經常驚異於馬雲在國際各大政治經濟場合高談闊論,其思想格局遠遠超越同輩的企業家,究其內心,核心在於,他從來都不認為自己的敵人是眼前的一城一池,人類的未來和終極幸福才是他孜孜不倦執著追求的。

《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04 自由就是被人討厭

盧梭有一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人活著,就沒有絕對的自由。或者說,絕對的自由就意味著沒有自由。

自由這個話題被無數哲人都深入探討過,但是就像“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但是,唯有一點大家卻都認同的,那就是為自己而活。

當你為了自己而活著,不為了別人活著,不活在別人的眼光裡,這就是自由。

對於這一點,中國人是很難以理解的,就像之前papi醬在節目裡面說:她的人生重要性有個排序:自己、伴侶、父母和孩子。人的一生,首先自己是和自己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其次是伴侶,而父母和孩子,都是陪你走人生的一段路。

《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網上一時議論紛紛,很多人甚至打罵papi醬太自私了。其實,papi醬只是說到了大家的痛點了,從以前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到papi醬,大家其實都活得不自由,一邊幻想著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一邊卻不得不受限於父母、家庭、孩子、工作等等不得自由,只能嘴上說說,心裡想想,然後網上嚷嚷。

在阿德勒看來,你之所以不自由,其實主要有三點:

1、不再追求別人的認可。進一步追溯根源,大多數是因為受賞罰教育的影響。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做對了事情就可以獲得獎勵,做錯了事情就要受罰,這會導致因果關係的顛倒。我做好事不是因為好事本身,而是期待獲得獎勵,如果沒有獎勵,我就不去做好事,甚至,沒有懲罰,我就去做壞事。這就是賞罰教育的惡果。

2、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沒有看開。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人生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即使是父母,也沒有資格去幹涉孩子的人生,父母有義務引導孩子去學習,卻不應該去幹涉甚至強逼著孩子去學習。如果本人沒有意願仍然強逼著,日後就會產生巨大的反作用。

3、自由就是被人討厭。近代德國哲學巨人康德把不被人討厭的慾望稱作“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慾望、衝動性的慾望。在阿德勒看來,自由不是讓山間的石頭順勢滾下來,自由恰恰是把滾下來的石頭往上推,如果因為眾人喜歡就一直往下滾,最後石頭就成了圓滾滾的石球了,你也就不是你自己了。現在網上流行一種“討好型人格”,就像蔣方舟自我剖析說“我因為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了,而成了一個諂媚的人。”害怕被人不喜歡自己,害怕給別人造成麻煩,不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壓抑自己的真正人格,不會說“不”,這樣下去,你只會越來越失去自由。

阿德勒在其經典名著《自卑與超越》裡面說到:人的一生很短暫,生命很脆弱,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克服困難,完善自己,絕不能放棄努力尋求生命的意義。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每一天都是全新的自己,每一天都值得用心對待,不讓每一天的自己被辜負,讓每一天的自己都活在幸福和自由當中,這才是阿德勒告訴我們的終極意義。

《被討厭的勇氣》——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