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帶貨門路“俏”——甘肅武都馬營鎮樑芳紅的“甜蜜事業”

短視頻帶貨門路“俏”——甘肅武都馬營鎮梁芳紅的“甜蜜事業”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楊榛榛記者王斌 “剛開始養蜂是在2012年,養了6群蜜蜂,產的蜜供自己食用或送給親戚,覺得挺知足的。有一次,我無意間在微信朋友圈發了幾張釀蜜的照片,就有很多朋友問,要買我的蜂蜜。”隴南市武都區馬營鎮松坪村養蜂戶梁芳鴻告訴記者。那個時候,他才明白深山中無汙染、無添加的蜂蜜是很多城裡人青睞的,也是那時候他有了擴大中蜂養殖的想法。

梁芳鴻辭去了工作,一門心思撲在了中蜂養殖上,經過長時間的鑽研,他掌握了中蜂科學活框飼養技術,成為村裡的養蜂帶頭人。蜂蜜釀好了,沒有廣闊的平臺宣傳,銷路也不暢通,這成了村裡養蜂人的一大難題,使得這裡的百花蜜藏在深山人不知。“蜂蜜產量年年增加,但是銷路打不開,每年都會滯留下很多。”談起幾年前的蜂蜜銷售,梁芳鴻還是難掩內心的苦澀。

抖音快手的悄然盛行,以一種全民帶貨的形式為切入,是對傳統營銷圈、商業模式的一次新嘗試。“我們會直接將蜂蜜採摘的過程拍攝上傳,還會把一些本地特色的吃法在短視頻平臺上分享。”梁芳鴻要想在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分一杯羹,最直接的渠道就要考慮藉助當下成熟的互聯網+銷售模式,立足蜂蜜輸出,創新銷售模式,走銷售創收之路。

辛勤的勞作終於因為銷路的打通成就了梁芳鴻的“甜蜜事業”。“路通了,銷路一下打通了,很多人慕名前來,專門訂購蜂蜜,他們也因為這裡的天然美景更加信賴我們的蜂蜜。”梁芳鴻樂呵呵地說到,目前梁芳鴻成立的樂園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抖音、快手、鄉村大數據等多渠道銷售蜂蜜,並有了一批相對穩定的客戶。

“合作社+農戶+互聯網”的模式帶動了村裡42戶貧困戶養蜂釀蜜,共養蜂380箱,2019年總收入42萬元,帶動了村民脫貧增收。這條路的修通使梁芳鴻的創業致富路越走越寬,他感激黨和政府的惠民之策。“有了快手、抖音帶貨,一切都方便了,下一步我想發展村裡的旅遊資源,讓更多的人來這裡賞景嘗蜜,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梁芳鴻滿懷信心的說。在馬營鎮像梁芳鴻這樣利用抖音帶貨的合作社還有很多,水泉村真吉農民專業合作社網絡銷售土雞、土雞蛋、羊肚菌等土特產也乾的有聲有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