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如何走向絕路?剛進入職場要小心謹慎,沒弄清楚就別“站隊”

重讀《水滸傳》,讀完武松的故事,心生感慨:

以景陽岡打虎開始,以孔家莊攆狗為終;

以景陽岡誇耀酒量連吃十八大碗而始,孔家莊因一點酒肉毆打店家為終;

以眾人敬仰,縣令親自迎接的英雄為始,以朝廷通緝,為逃命不得不化身頭陀為終;

以有分寸,有禮貌的都頭武松為始,以沒規矩,沒道理的行者武松為終。

武松如何走向絕路?剛進入職場要小心謹慎,沒弄清楚就別“站隊”

開始的武松,會把自己的功勞說成是別人的功勞。後來的武松,會把別人的酒肉搶過來當成自己的酒肉。一輩子要面子的武松,最終在冬天的小溪裡艱難地掙扎。一輩子愛吹牛的武松,最終走到哪裡都不敢跟人提起自己的往事。

徵方臘之後,武松失去了一條胳膊,從此之後,心如死灰,再沒有了一絲生氣,在杭州了卻半生,一個英雄就此落幕。施耐庵是偏愛武松的,林沖、楊志武力值或許不亞於武松,但是林沖、楊志沒有勇氣去反抗。

武松有勇氣去鬥爭!惡虎、西門慶、潘金蓮、蔣門神、張團練、張督監、飛天蜈蚣,幾乎涵蓋了那個年代所有的壞人。

武松有智謀去鬥爭!西門慶給縣裡使了銀子,對於武松的控告,縣令並不受理,沒有哀求縣令,武松立刻就準備換用自己的方式。

武松如何走向絕路?剛進入職場要小心謹慎,沒弄清楚就別“站隊”

武松殺潘金蓮之前的那套動作和話語,顯示了武松的智謀:身上藏了尖刀,但臉上卻是和善禮貌的。面對著殺兄仇人,武松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請他們入席、落座,直到抽出自己的尖刀。武松讓鄰居記錄下了潘金蓮和王婆的口供,殺西門慶後,在諸位鄰居的見證下祭了武大,押著王婆來到縣衙。

魯智深都栽在了十字坡,武松卻降服了張青、孫二孃。

有人說,武松和其他梁山好漢不同,他有智謀、有武力,曾經是體制中的人,他自始至終想要過一個平凡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要落草。

那麼武松究竟是怎樣一步步走到只能選擇落草的地步呢?

武松如何走向絕路?剛進入職場要小心謹慎,沒弄清楚就別“站隊”

從打虎到為兄報仇,武松縱然有些小毛病,依舊不愧是一個漢子。可是發配以後,受了施恩一些小恩小惠以後,就捲入了施恩和蔣門神的爭鬥,當天就要去拳打蔣門神。可以說,武松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沒落。

不論是施恩,還是蔣門神,都不是什麼好人,不過是地方勢力的爭鬥。武松因為小恩小惠就擅自站隊,不智。在沒有搞清楚張督監是誰的人,因為對方看得起自己,就下跪稱“恩相”更加不智。最後,武松被張督監陷害,逼上了絕路。假如把來到武松放到今天的職場中,就這樣的性格,活不過三集。

在職場中,哪怕你能力超群,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也要小心謹慎,沒有弄清楚之間,絕對不能站隊。一旦站隊失敗,絕對是慘淡收場。

在職場中,一旦有人突然對你表現得特別信任,給你恩惠,揚言要提拔你,你一定要想清楚,你究竟有什麼值得對方這樣的價值?世界上沒有平白無故的愛,更加沒有平白無故的恨,萬事小心,方能駛得萬年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