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回來的肉牛,如何飼養才能儘快適應環境?

兒童的愛與自由


剛買回來的肉牛脫離了以前的生長環境,對現在的生長環境感到很陌生,養殖戶要嚴格注意飼養管理方式方法,不然會引起肉牛各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在外省長途運輸回來的肉牛品種,很容易出現應激反應,養殖戶要根據應激反應的輕重程度做出相應的預防治療措施。

要想讓肉牛儘快適應環境,可按照下面的步驟一步步進行操作:


1.肉牛買回來住進新圈舍的第一步,就要給它們喝適量的水,但初次飲水量不能過多,要讓肉牛有個適應的過程。水質一定要乾淨衛生,不潔水源切記不要給牛飲用。

2.可以給牛適當補充些優質青綠飼料和優質青乾草,同樣飼餵量不能多。可以諮詢下以前賣牛的地方是用什麼牧草來飼餵,先照著肉牛以前的飲食習慣飼養,等逐步調整過來之後可利用當地飼餵肉牛的牧草飼料。

3.有些肉牛抵抗能力差,經過長途運輸會出現非常明顯的應激反應。具體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不吃草,不反芻或者反芻減少,遇到這種情況要儘快諮詢當地有經驗的獸醫來解決。

4.等一切穩定妥當,就需要給肉牛分圈分欄、編號、驅蟲、注射疫苗。把繁殖母牛和育肥肉牛分戶分欄飼養,然後編號,便於以後的飼養管理。剛買回來的肉牛最好做一次 徹底驅蟲工作,以便加快肉牛以後的生長髮育速度,注意懷孕母牛不要驅蟲。沒有注射疫苗的肉牛要及時注射疫苗,懷孕母牛注射時要諮詢清楚。


最後總結:按照上面的步驟穩步推進,相信肉牛在一個月之內就能完全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特徵以及飲食習慣。我們在買牛的時候也要提前考察清楚,購入適合當地養殖的品種才能給養殖戶帶來利潤。


西北郭郭


新引進的肉牛,經過長途運輸,一般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加上生存環境的改變,如果養殖人員管理不當,牛很易出現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疾病,這對牛進入育肥期很不利,會影響育肥的效果。那麼,新引進的牛有了應激反應該怎麼辦呢?

一、合理飲水及逐步加量飼餵。

1、飲水

安置好到達的牛後,飼養員第一位的工作就是給牛補水。但是第一次飲水切忌暴飲,飲水量控制在15千克即可,間隔3——4小時後改為自由飲水。

2、飼餵。

為了調整牛的消化機能,第一天只需要喂優質的乾草,而且要適量,第2——3天在逐漸加量,並加為玉米青貯料,第4天起加喂混合精飼料。之後,隨著消化機能的調整,精飼料可逐漸加大。加料時還需要注意牛的食慾、糞便等情況,不可拔苗助長。

二、分組及編號管理。

1、分群。

為了便於管理,最好將將牛分群管理。分群的依據主要是按照品種、大小、強弱、性別、採食特點等,每欄10——15頭為宜,保證每頭牛佔有面積4m2左右。分群的時間安排在傍晚時分會比較容易。另外還要加強管理,防止牛互相格鬥,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編號。

規模大的養殖場最好將牛群編號,這樣更便於掌握牛的生長情況。一般用耳標法對牛進行編號。

三、後續工作及準備。

1、驅蟲。

這裡的驅蟲包括牛體內體外以及牛舍的驅蟲。常用的驅蟲藥物有蟲剋星、左旋咪䟶、敵百蟲等。

2、免疫。

(1)牛隻進場後第三天注射巴氏桿菌滅活苗6ml/頭。(秦川牛第三天注射口蹄疫血清3ml/頭,第十天注射口蹄疫苗)。

(2)牛隻接種巴氏桿菌滅活苗21天后,接種口蹄疫O型-亞洲I型二價滅活苗,接種前做好體溫丈量工作。

3、埋植增重劑。

增重劑一般育肥前使用,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埋植時牛的應激反應,提高增重的效果。

4、觀察。

飼養員對新引進的牛更要多加觀察,看它們的適應情況,看反芻、糞便、食慾、精神等方面是不是正常,如果發現不正常的地方要及時處理,以免造成損失。只有身體健康的牛才能轉入育肥期,獲得良好的與非效果。

最後,為了減少對牛的刺激,建議飼養員把編號、去勢、埋植增重劑的操作集中進行,一氣呵成,牛少受罪,人也少受累。

四、牛隻已經明顯發生應激的治療方法。

著重改善飼養管理,加強護理,排除病因。興奮瘤胃蠕動,促進食慾和反芻的恢復,通過增強神經體液調節機能,依照強脾,健胃,防腐、制酵,消導、強心、補液、防止脫水和自體中毒,以消炎、祛痰。





總有新發現


大家好!新運輸來的牛要做好以下幾點:

由於新買來的肉牛要對新的環境,新的氣候,新的飼養配方進行適應,除此之外還有運輸造成的應急。長途運輸過程中多種應激原(如熱、冷、風、雨、飢、渴、擠壓、驚嚇、顛簸、合群、調料、體力耗費、環境改變等) 造成導致肉牛機體免疫力下降。另一方面,由於牛隻來源複雜,多種細菌、病毒等原微生物(如支原體、巴氏桿菌、大腸桿菌等) 趁虛而入,引起呼吸道、消化道,乃至全身病理性反應,其中尤其以支原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對動物造成的危害最大。

一,到達目的地之後要選擇一個平坦開闊的地點卸車,同時卸車時不要過多的人去參與,減少人為對牛心裡的恐嚇,讓它們平靜下來,這樣牛隻在卸牛臺上才會安靜的自己下來,對新的環境不至於牴觸。

二,到達牛舍前,對牛舍提前消毒,到達牛舍後,要進行分群,按體格大小進行分群,防止較小的牛隻搶不到飼料,同時減小牛群密度,然後儘量先讓牛隻喝少量的碘鹽水,然後草料要少上,少吃精料,防止喝水和草料過多引起的腸胃不適,同時在水中加入清熱解毒和抗感冒的的藥品,大約3天后加入正常的配方,保證牛舍的良好通風。注意:每天保持牛舍的消毒工作。

三 大約1周後,等牛的飲食以及各方面穩定後,全群牛隻可進行驅蟲、健胃,待牛完全恢復正常後進行疫苗接種。

四 對於新運輸來的肉牛要提前做好預防,對個別牛隻出現的症狀,獸醫對症治療就可以了。


牛業前沿


牛族的成員都是大到極大的草食性 動物,其中包括對人類非常重要的家牛、黃牛、水牛和犛牛。剛買回來的牛怎麼飼養?下面是精心為你整理的剛買回來的牛的飼養,一起來看看。

剛買回來的牛的飼養

1、對剛買的牛進行稱重,按體重大小和健康狀況分群飼養;

2、牛剛回來不喂水不喂料,讓牛休息5~6小時;

3、第1~2天不喂草料,只飲水,適量加鹽,目的是調理腸胃,促進食慾;

4、第3~7,只喂草不喂料(草要用優質青乾草,不能用苜蓿草或青貯玉米);

5、第8天開始逐漸加精料,每頭牛每天喂精料1~2kg,精料推薦配方:玉米麵64.5%,麥麩17%,豆粕15%,英美爾牌3%肉牛複合預混料,草食消/山楂粉0.5%,清瘟敗毒散0.2%。

6、買來的牛在第9天時進行一次體內外驅蟲。內服芬苯達唑,每kg體重按8mg計算,一次內服,每天一次,連服兩天。②或按每kg體重2.5至10mg的丙硫咪唑拌料飼餵。

7、第12天開始健胃,在精料中拌入龍膽草或內服人工鹽,連用5天。

牛腹瀉病的病因與預防辦法

牛的腹瀉病與日常管理的鬆懈有關,原因有以下幾點:飼料、飲水問題。飼料的不乾淨和黴變等是引起腹瀉病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冬天,缺少青草,只能投餵乾草作為飼料,而孤獨採食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草料會引起消化不良,從而導致腹瀉。在圈養的條件下,牛採食含有感染性的幼蟲、蟲卵的飼料,牛體內生成寄生蟲,也是引發腹瀉的主要原因。另外,牛的飲水設備比較落後,多用石槽等盛水,有時牛會將前蹄伸進水中,汙染飲用水,飲用後也可能造成腹瀉。

細菌、病毒的感染和藥物使用不當。天氣驟變,牛的機體抵抗力會下降,如果這是防疫工作不到位,通常會出現多種病菌混合感染,牛的食慾減退、精神不振,反芻次數減少或停止,引發腹瀉病。與此同時,長期使用一種藥物會讓細菌產生耐藥性,引起牛的腸道軍情失調,引起二次感染,加深牛的疾病,造成嚴重的危害。

其他應激因素。受氣候驟變、環境較差、長途運輸等一些因素的影響,牛的機體抵抗力會下降,導致功能性腹瀉。

腹瀉病對牛的危害很大,因此要從病因著手,堅持以預防為主,加強疾病防疫。首先,要定期對牛圈的環境,器具進行檢查,牛圈要通風透光,乾淨整潔。其次,要做好飼料、飲水的清潔安全工作,黴變飼料要及時處理,對飲水器具要進行消毒。最後,要確保牛的健康,定期注射疫苗,對新購買的牛要隔斷檢疫。平時也要加強觀察,牛發病後要及時隔離治療,防止交叉感染。





景行行止11


這個問題阿麗來回答。

對於剛買回來的不管是肉牛還是其他種類的牛,一般都會因為飼養地區和飼料配備不同,需要一定時間的過渡期才能適應新的環境,進入正常的生長髮育狀態。其實這和從外地取回來的媳婦一樣,換地方後水土不服,需要過渡一段時間實適應新的水土。

那對於新購買的肉牛來說,該如何飼養才能儘快適應新的環境呢?

可以通過以下5個方面來分步進行餵養:

1、健康檢查

作為養牛戶來說,對剛從市場上買會來的牛首先要進行健康檢查,如果發現疾病作預先治療後再拉入圈舍裡,當然圈舍最好是經過消毒處理的。同時,在最初的7天裡要隨時觀察,看牛是否有異常情況。

2、飲水為先

對新買回來的尤其是經過長途跋涉運回來的牛,一般腸胃內的食物很少,處於半飢餓狀態,同時機體嚴重缺水,此時應激反應會很大,牛會表現的非常勞累疲憊,消化機能也跟著下降。所以,在起初的1~3天裡,在牛的飲水方面要特別注意。建議第一次飲水量控制在10~20升之間,第二次要在第一次飲水3~4小時後再進行,之後就可以讓牛自由飲水了,此時水中加一些麥麩,既可以補充體力,對於牛微弱的消化力來說也更適合。

3、先乾草後精料

當牛飲完水後,先不要急著給它餵食精飼料,而是要限量喂一些乾草,一般每頭4~5公斤即可(如果喂青貯料每頭量為10~15公斤),等到了第2天、第3天再開始逐漸加量,此時也可以添加精飼料了。在添加精飼料時一定要控制數量,以防牛食量過多而引發疾病。到第4天后就可以按自己預先計劃的飼料餵養方式進行飼養。

4、驅蟲和疾病防治

一般為了確保育肥效果,新買回來的肉牛在進圈7天后,就要進行第一次全面驅蟲,5天后,再注射口蹄疫病毒疫苗,避免牛感染傳播口蹄疫病,促進牛體產生相應的抗體。

5、健脾調胃

對於剛買回來的牛來說,前期做好健理脾胃是很重要的。一般在前3~5天,給牛餵食時,在飼料裡添加“健胃散”或其他作用相同的藥物,這樣可以調節疏通牛的腸胃,增強牛的食慾和加快牛對飼料的消化吸收。

總結起來,對於剛買回來的牛,飼養時應按照以上5步從檢查到飲水,然後再先草料後精料進行飼養,最後要做好驅蟲與疾病防治工作。按照這個步驟飼養剛買回來的牛,可以防止出現嚴重應激以及其疾病,也會讓牛儘快適應新的環境,進入正常的生長髮育狀態。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先少量喂水,必須控制好,約1000克,讓牛休息2小時,再次喂水,讓牛自由飲水,然後喂乾草,喂三成飽,每日喂三次,保證飲水充足。觀察牛的情,如果正常,三日後逐漸增加乾草料份量,如果一切正常,在到場7日後少量加入精飼料,在10日後可讓牛自由採食。觀察到半月如牛一切正常,可逐漸加入本場常喂的草料(如青貯料等),首先加二成,逐漸增加到全部喂常用的草料即可。


平凡甚至平庸


飼養肉牛的方法:

1、 營養需要

肉用牛日糧幹物質應占體重2.0%-2.5% ,每頭每El需蛋白質0.4千克,可消化熱能60-122兆焦,鈣11-28克,磷11-28克。體重500千克的母牛,全年供給乾草1噸、秸稈1噸、青貯1噸、混合精料500千克、鹽20千克、骨粉20千克,日平均乾草3千克、秸稈3千克、豆殼粉1千克、苜蓿乾草1千克、青貯4千克、混合精料1.6千克,食鹽和骨粉各0.05千克。

2、飼養管理

肉用牛的飼料以青、粗為主,夏季放牧,放牧期一般為5-l0月份,舍飼期從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放牧期每天保證8-10小時的採草時間,放牧人員要跟群放牧,注意觀察牛的吃草、發情、精神狀況。主要補喂礦物質、食鹽,適當補少量精料。放牧期每日補喂精料1千克,舍飼期每日2千克。

3、供給多樣草料,力爭營養全面,並做好飼草的加工調製任何一種牧草都不會有完全的營養成分,舍飼牛應儘量供給多樣草料。養牛較好的牧草有黑麥草、橡草、蘇丹草等。秸稈可利用玉米秸、稻草、豆秸、花生秧、紅薯滕等。精料類有玉米、豆餅(粕)、麩皮、紅薯等。

4、要注意牛疫病防治牛的疾病預防除按當地規定的免疫程序進行防疫注射外,每年應驅蟲2次,可用伊維菌素製劑注射,對防治體內外寄生蟲效果較好。

擴展資料

肉牛即肉用牛,是一類以生產牛肉為主的牛。特點是體軀豐滿、增重快、飼料利用率高、產肉性能好,肉質口感好。肉牛不僅為人們提供肉用品,還為人們提供其他副食品。肉牛養殖的前景廣闊。

供宰殺食用的肉牛,在中國品種多、生產效益好,有西門塔爾牛、夏洛萊牛、利木贊牛等優良品種。


橙橙果蔬


我們這裡都是放養。放在山坡上,草坪上。我們這裡山坡上好有很多草料。提供給牛吃。


農民開哥


剛買回來的牛吧,如果自己家還有其它牛的話,在放牛的時候把剛買回來的牛一起放出去呀!放幾天差不多了會在一起吃草,不過自己也要多觀察觀察看剛買回來的牛吧!有些牛比較喜歡跑的,剛放新牛的話我們可以自己拿點草餵它,讓這牛感覺到我們就是它們的新主人吧!很快的就會適應環境的。



廣西小小吳


儘量選擇體重大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