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叫淳化



我的故鄉叫淳化


我的故鄉在陝西淳化。宋朝淳化年間設縣,因此得名。類似的還有浙江的紹興,江西的景德鎮。

縣城小。山城,狹窄,侷促,擠在山坳裡。風比其他地方都硬些。因為這風,夏天涼快,冬天巨冷,雪花極大,能把人砸疼。

我在淳化的時候,淳化沒有暖氣。我走了,就有了。去哪說理去?在淳化的冬天,我手年年得凍瘡,又痛又癢,要等到來年三月才好。

淳化街邊攤上有炸油糕和蜂蜜涼粽。好吃。那蜂蜜是不摻假的洋槐花蜜。春天,有那麼多外鄉的養蜂人來淳化趕花期。嗡嗡嗡的。

小地方的人,也愛追流行。一夜之間,整個縣城的姑娘媳婦頭上打摩絲,做成“招手停”的髮型,穿著健美褲扭著腰轉呼啦圈。小孩子的脖子上掛了帶著尼龍長繩的電子錶,比掛了個單反相機還闊氣。

有個讀過書的瘋子,經常在電線杆上寫一些“命令玉皇大帝消滅一切害人蟲,三軍總司令發佈最新督戰絕密信息”這樣的話。那方塊字一個個豎著摞起來,又黑又野,刺激人心。後來我在網上讀到“危急時刻俄羅斯霸氣出手,美國秒慫”之類的帖子,就倍感親切。

淳化沒有公園,但是有河灘。夏天黃昏,晚霞把蜻蜓的翅膀染紅。獨立橋頭看流水,看久了會覺得自己在雲裡飛。

河灘邊原來住了一對老夫妻,整天用鐵錘砸從河邊拉來的鵝卵石,一敲兩半,看得人虎口生疼。砸碎的石頭在院裡堆成了山,有鐵杵磨針的意思。後來,老人,石堆,院子,都不見了。

河灘有人洗衣服。水邊有水芹菜,洗完衣服摘一把回去可以蒸麥飯吃。

什麼河?冶峪河。

來,跟我念:醫鵝——冶,依捂——峪,喝鵝——河。

我上的初中就叫冶峪中學。搗蛋學生就利用諧音說是野驢中學。而最早的時候,學校門口確實有定期的牲口集市,可以看到驢,只不過不是野驢。上體育課的時候有眼尖的同學看到操場外的樹上拴著驢,那驢有五條腿。你說奇怪不奇怪?

而我未上這所學校之前,則聽成了業餘中學,心想:糟糕,糟糕,是個業餘的,不是正式的。

我的這所母校現在在大力推廣螳螂拳。據說螳螂拳的發源地是淳化,所以螳螂拳要從淳化抓起,要從娃娃抓起。

我的故鄉叫淳化


過去縣城老來耍猴的。有時候還來馬戲團。更刺激的是公捕公判大會,“押赴刑場,執行槍決”。更更刺激的是銀行的儲蓄抽獎,一等獎是大彩電,末等獎是洗衣粉。

縣城中心的工人俱樂部曾經有滑旱冰的水泥池子,我不會滑,也不會打檯球,老戳不進去呀。打籃球?不不不,不屑和人搶。學校開運動會,我倒是舉著彩旗,隨方隊在操場走過圈圈。

同學裡我和老範和老張走得近。老範是我的“讀者文摘”。我們聊得最多的是羅大佑、金庸、李敖、錢鍾書……老張則是戀愛小能手,把單純的我教壞了。

淳化的妹子也有好看的。我胡亂追求了一些,未遂。明白了自己和淳化無緣,心裡開始嚮往淳化以外的世界,比如江南,比如新疆,比如香港。在淳化的錄像廳我看了那麼多的香港電影,你以為是白看的?

淳化原來有造紙廠,汙水順冶峪河流到相鄰的涇陽縣。涇陽人民很惱火,就用這水造了冰棍賣淳化。冰棍,冰棍,白糖冰棍。害得淳化娃肚子疼,拉稀水。又少不了買來涇陽大蒜吃了殺菌。

涇陽自古出大蒜,淳化在舊社會就有歌謠:一咕嘟蒜,兩咕嘟蒜,我大我媽愛吃蒜,把我賣到涇陽縣。

過了涇陽,就是咸陽,過了咸陽呢?就是省城西安了。一路塵土很大。

淳化原來有酒廠,出一種叫“御淳”的白酒,用的是當地御泉的水。紅火了幾年,沒影了。我一個不喝酒的碎娃還記得。

還有我念念不忘的芙蓉糕呢。如今也沒有蹤影了。

淳化人過年必炸豆腐乾,切絲後加蔥絲澆老醋可以涼拌一切,素如胡蘿蔔絲,葷如豬肘子。幾年前我在家試做過一次,讓我老婆嘗淳化正味,結果未得讚美,使我訕訕,悻悻又怏怏。

淳化人愛吃餄餎,蕎麥做的一種麵食,那是淳化人的命。淳化的街上全是餄餎店。實不相瞞,其實淳化縣的正式名稱是餄餎縣。你要不信,可以去陝西省餄餎縣人民政府打聽打聽去。

我原來不愛吃餄餎。現在卻時不時就想痛痛快快吸溜一碗。不,兩碗。

我的故鄉叫淳化


淳化出過三個名人。一個是董賢,漢朝的美男子,同志,“斷袖”這一典故的主人公。一個是老喬,網紅,吃播,咥面的時候愛說“美滴很,嫽咋咧,再來一瓣兒蒜”。

當年住在縣委大院,出後門是印刷廠。印刷廠的一個小孩偷了車間印字的鉛塊送我當印章玩。我送他什麼,記不得了。

縣委辦公樓一樓大廳的地板是水磨石的,居中有兩個巨大的蘋果圖案。黃的是黃元帥,紅的是秦冠。淳化是果鄉,盛產蘋果。水果裡,我不愛吃蘋果,大概是小時候吃了太多蘋果的緣故吧。我倒是覺得淳化的杏子天下第一。

汽車站有個賣油茶的老漢,河南口音,吆喝起來“油茶——熱”。他的油茶裡實打實放的是杏仁。現在的油茶哪裡有杏仁,都用花生仁代替。

公安局那道巷子有一排女貞樹。樹上結著黑紫的果實。樹下曾經走過我情竇初開時喜歡的姑娘。

淳化還有個秦腔劇團,常年在甘肅河寧夏演,從來不在縣上露面。花開牆外。

我十八歲離開淳化的。此後,就很少回淳化了。偶爾回去了,去母親的墓地看看。

即使回去了,街上遇到故人,也多不敢認。我也沒有參加過一次同學會。可以想象,油膩的油膩,發福的發福,都老了。

我的故鄉叫淳化


人老了,開始懷舊,開始思鄉。就老想以前在淳化的事,過電影一樣。

記得上中學那會兒,家住城建家屬樓,附近的空地上堆放著文物局收集的石人石馬,還有一口金代的大鐘,上面有字:皇帝萬歲,臣佑千秋。

家門口有一段長長的臺階。有時候家裡停水了,就去附近的法庭院子裡接水。水一半都灑到臺階路上了。

有一年,我讀大學,放暑假回家。在家門口的臺階上遇到一個小學和中學都在一起的同學。我問她如今在哪裡讀書。她說“唉,不說,不說,沒有名堂”,然後落荒而逃。

我的心裡其實比她還慌,我他媽壓根就沒有考上大學,我是去大學旁聽去啦。

哎呦,我的老同學,腳底下倒是慢點呀,下臺階容易摔嘍。

對了,淳化中學的附近也有一段長長的臺階。那是高中了,孩子們都發育的差不多了。夜幕中,一對一對坐檯階上膩歪,逮魚。所以,此臺名曰吊膀臺。嗨,這話真粗俗。

高中時候,逃課去看過《泰坦尼克號》。呵呵,我也是看過大片的人啊。其實是錄像廳看的盜版。

高中時候教政治的張老師人真好啊,如今都當校長了。幾個英語老師對我都不錯,可惜我英語沒學好。騷瑞,騷瑞。

我的故鄉叫淳化


原來汽車站那塊還有個天橋,後來因為沒有幾個人走,就拆了。

還是城建家屬樓那個家,到了晚上,在家裡時常可以聽到放了晚自習回家的一個學生娃在路上唱歌。那是一段沒有路燈的上坡路。歌聲從遠處傳來,但是一個音一個音可以清晰地傳到我的耳朵裡。唱得真好。在那個時間段,我會刻意等待他的歌聲。淳化的夜晚是極靜的。

在淳化我見過銀河,還見過月食,那紅紅的月亮。

小學六年級,過最後一個兒童節,在劇院禮堂看錶演,有個節目是臨班幾個女生的舞蹈《明天會更好》。“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這麼多年都忘不了。真是個難忘的兒童節。

我在淳化騎過摩托,差點犧牲了。

我媽哮喘,吃了很多藥。有時候喘得睡不著,就在床上坐一夜。

我在淳化喝醉過。一同學參軍要走,我們幾個人設宴相送,喝多了,踏雪而歸,高歌周華健的《朋友》。

哎呦,我在淳化的回憶挺多,也挺雜亂。

淳化這幾年變化很大。修廣場,修人工湖,蓋高樓。讓我覺得陌生。我還是喜歡過去的淳化,有郵局,有紅旗旅社,有人民照相館,有新華書店,有老漢門市部,有燈光球場的那個淳化。

淳化呀,你還記得那個玉樹臨風的翩翩少年淳化娃嗎?

淳化方言,我已經不大會說了。淳化留給我的唯一印跡是堅持睡蕎麥皮枕頭。

有時候我也在想,如果當初沒有離開淳化,我不知道我現在是一個怎樣的自己。能娶到媳婦嗎?能娶到我現在這麼好的媳婦嗎?哼,說不定我都當上餄餎縣的縣長了。

……

最近閒,胡亂寫了幾句誇淳化的話,算是兒歌吧,那都是真心的讚美。

多謝女兒嫽嫽獻聲。女兒換牙,漏氣朗誦,依舊好聽。真的好好聽啊——


我老家,在淳化

淳如詩,美如畫

我爸爸,這長大

情深厚,常牽掛

大店橋,興淳塔

油菜花,洋槐花

冶峪河流水嘩啦啦


吃蘋果,吃嘎啦

吃餄餎,去卜家

薺薺菜,春天挖

蒸菜饃,蒸疙瘩

夏天涼,來度假

看銀河,賞朝霞

吃杏吃桃吃西瓜


愛淳化,情不假

大樹有根才有芽

走遍天涯撇不下

爸爸愛她我愛她

要問這是為了啥

因為我是個淳化娃


我的故鄉叫淳化

再次謝謝女兒。爸爸愛你,如愛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