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無知無畏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無知無畏

原創 LUONANBAICAOYUAN百草園洛南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無知無畏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無知無畏


這個特殊的年,我退了一些群,清理了一些微信好友。不為別的,就因為這些群無人管理,群友各自為營,群裡有人發些不靠譜的所謂拯救人類的信息。比如冠狀病毒在二十度可以死亡,讓大家把家裡溫度提升。至於有沒有科學依據無人考證,無官方認可。更有些人發了消極、憤懣的朋友圈。比如說:封城,能封住病毒嗎?問題是孰輕孰重他首先不理解,認知能力停留在個人情懷,沒有大局觀念。

前方白衣天使、警察、記者、專家、管理人員在一線奮戰。而有的人就連最簡單的安生在家待著都做不到。做不到還發些不可救藥的言論。請問?你有辦法有能耐為什麼沒能進入這次疫情專家智囊團隊。

世界歷史上的重大疫情幾乎都是切斷人員流動發揮了最大作用的。以史為鏡,前人經驗是需要借鑑的,若有更好的辦法也不會多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比如1350年到1400年,歐洲人的平均壽命從30歲縮減到了僅僅20歲,鼠疫的爆發一直到17世紀末才算有所緩解,肆虐歐洲接近四個世紀。我國近代1910年發生在東三省的鼠疫病毒。是1911年1月13日,封鎖山海關,任何人出入山海關都必須在軍人的看守下滯留5日,確認無恙才可以放行,當時連太子太傅都被擋在了山海關之外。)

在大是大非面前,請相信祖國,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在病毒施虐的日子裡,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無知無畏,和謠言滿天飛。請關注官方發佈,普通人請安生在家,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到處胡撲亂串,還聚個會發個圈,認為你在小地方。但你想過沒有,前來聚會的A、B、C,他們在來的路上遇見過D沒有,D遇見過疑似的E沒有。

在家有什麼不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當不了戰士,請你不要添亂。年的味道不外乎童年的記憶,媽媽的味道。平時生活節奏快,在這樣的日子一家人做飯聊天多好。讀書也是不錯的選擇。不添亂,就是對白衣天使最大的敬重。

想想奮戰在一線的所有人,你足夠幸福。一個疑似病人不說自己痛苦,家裡人呢?接觸過的人呢?接診過你的醫生護士呢?他們是白衣天使,但他們也是父親,也是媽媽,也是兒子、女兒。他們也想闔家團圓,過一個祥和的春節。

當我得知身邊的醫生朋友24小時奮戰在工作崗位上的時候,心疼,流淚。他們因為一例疑似病例幾乎一夜沒睡。以前因為特殊原因我去過一次我們縣醫院的隔離病房,那迷宮一樣的佈局,主要就是為了消毒程序的一絲不苟。穿脫防護服精細化的過程,以及穿上防護服的不適,都是我們普通人不能體驗的。更不要說武漢那些夜以繼日未曾休息過的白衣天使。防護服裡,護目鏡下,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們知道你為了誰。我說你們是當下最可愛的人。

難得時間充沛整盤手撕牛肉,做個豆腐砂鍋,這才是我們洛南人過年的標配。然而這標配,我們普通人在家就可以吃上。那奮戰在抗病毒一線的戰士們呢?我看到的是:高速路口警察、媒體人、醫生在雪花飄飄中,例行檢查車輛人員來源情況,查驗體溫情況;我看到的是醫院大門口臨時撐起的分診區。我們的白衣天使拿著最原始的體溫計為進醫院的每一位測量體溫。我們的醫生一遍又一遍發朋友圈囑咐大家:可以網絡諮詢,沒有武漢旅居史,沒有接觸過疑似病例儘量不要來醫院,避免交叉感染。然而他們的風險有多大,我們理解他們嗎?

相信祖國,相信我們的鐘南山院士!天佑中華!我們做不了戰士,安心在家,不聚會不走親訪友,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疫情一定會盡快得以控制。心疼我們在一線奮鬥的戰士,謹記: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無知無畏。

括號中文字為查閱資料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無知無畏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無知無畏


作者簡介:若蘭、羅蘭,原名羅娟,財政系統工作,陝西省散文學會會員、商洛寫作學會會員、洛南作家協會會員、《洛南百草園》文學公眾號主編。平常寫寫隨筆、散文,詩歌。初學小說創作,偶有作品見報。只為記錄生活,待到容顏遲暮,知道自己曾經年輕過,年輕時候曾經認真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