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真實寫照,孩子裝好了衣服父母卻走了,令人心酸

關於"留守兒童"這種問題一般多出現在農村和偏遠地區,基本上都是因為家庭條件的艱辛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有些嚴重的甚至三五年都沒能回一次家。

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組圖片,父母好不容易回到家中,陪著孩子度過了一段非常短暫的快樂時光之後,父母準備要回城裡打工,而此時的孩子想跟父母一起走,於是便自己回房間收拾衣物,但是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卻又不得不撇下孩子偷偷就離開,等孩子裝好衣服後準備和爸媽出門,卻發現爸媽不見了,男孩哭得淚流滿面,實在令人心酸。

“留守兒童”真實寫照,孩子裝好了衣服父母卻走了,令人心酸

01

留守兒童的心酸

在中國農村一直以來都是,父母外出工作賺錢,只為了孩子可以健康成長,考上大學,且不說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用什麼方式,在家長的眼中,對於孩子基本上都是,只要放在家中有一個人可以撫養他,那麼他們就可以放心出外頭打工賺錢,這樣在過年回老家時才可以光榮點,給孩子買一套新的衣服和一些玩具,這就已經足夠了。

而這些留在老家的孩子們又何嘗不想自己的父母可以陪在自己身邊,哪怕是每天這樣說幾句話都可以。在孩子幼年時期,最依賴的就是父母,父母創造了自己,又何嘗不想父母陪在自己身邊呢?在這個最容易攀比的年齡,若是當同齡人問起:"你的爸爸媽媽呢?"難免會不由自主的自卑一會兒,不知如何回答。·

“留守兒童”真實寫照,孩子裝好了衣服父母卻走了,令人心酸

02

留守兒童的生活環境影響一生的發展

在孩子出生之後,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生活環境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髮展,孩子的性格和為人處世都取決於周邊環境的影響,以至於長大之後也會受這些環境而長成不同的性格,就比如父母時時刻刻手機不離身,那麼孩子也會有樣學樣。

成長環境對孩子影響:

1、很容易形成自卑情緒,過分與人攀比

在孩童時期,孩子看見某一件東西,不管他是否喜歡,只要同齡人有的,那麼他也會想要有一個,不是因為自己喜歡,而是因為別人有。

當然,有父母在的家庭和只有爺爺奶奶在的家庭也是不一樣的,在放學路過某一家窗戶看著其他孩子家其樂融融吃著熱騰騰的飯時,孩子也很容易想到自身,不由地長大後會與父母生產嫌隙或者怨恨的心理。

“留守兒童”真實寫照,孩子裝好了衣服父母卻走了,令人心酸

2、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不同

在留守兒童的家庭,隨著科技時代的不斷進步,祖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隨之下降,以至於在教導自己的孫子孫女感到力不從心,且不說對於手機電腦的影響,就好比醫院掛好,吃藥,食物相生相剋之間也是諸多不知。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打電話在外頭的爸爸媽媽,由此對於父母的情況也是諸多不便。所以此時這些諸多不便對於一個孩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所不同時,其判斷能力以及思維也會因此下降。

“留守兒童”真實寫照,孩子裝好了衣服父母卻走了,令人心酸

03

該如何對待"留守兒童"這種問題

1、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上學

每個地方的經濟能力和物價都是不能和地方與地方之間成正比關係,就比如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們,雖然工資高於一些小鄉鎮,但是其生活用品開發的地方也多,所以由此一來,物價也會沒那麼高,這就是為什麼農村人來到大城市也可以照樣買房買車的道理,若是有所不放心,那也可以將父母接到外頭與自己一起住,這樣也解決了孩子生病、家長會和學校活動問題。

“留守兒童”真實寫照,孩子裝好了衣服父母卻走了,令人心酸

2、父母一方外出工作

如果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或是在老家買了房子,也可以嘗試父母中的其中一個外出工作,而另一個在家中照顧家庭,這樣孩子的心靈也不會備受打擊。

3、定時與孩子溝通和交流,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雖然父母外出打工確實很辛苦,可是也不要忘了和孩子的交流時間,給彼此都安排一段時間的通話聊天,不管有多忙,都要適當的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日常生活,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安慰。若是自己外出工作,卻長時間沒有與孩子交流,那麼長大之後孩子與父母也會生疏。

“留守兒童”真實寫照,孩子裝好了衣服父母卻走了,令人心酸

結語: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有多優越的生活,而是愛的陪伴,無論你賺的錢有再多,家庭再怎麼富有,親情永遠是最無價的,也是用錢無法買到的。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