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軍為什麼要轟炸東京?

威史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成功地將美國拖入了二戰。日本愚蠢的行為,雖然取得了一時的戰果,卻將美國徹底惹怒。美國加入二戰之後,快速展現了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巨大的戰爭動員能力。

1942年4月18日,美國開始對東京進行轟炸。美國經過中途島戰役、瓜島戰役等取得了戰爭主動權,並且掌握了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和制空權。美國便加大了對日本東京等地區的轟炸。從1944年11月開始,美國空軍對日本98個主要城市進行戰略轟炸,美國出動B-29轟炸機3.3萬架次,炸死23萬人,炸傷35萬人。1945年初,美國將軍李梅決定用凝固汽油彈轟炸日本東京,這一戰略計劃被稱為“李梅火攻”。1945年3月9日,李梅命令美軍在東京投放大量凝固汽油彈,汽油炸彈爆炸之後造成了東京發生大火。

二戰期間東京被轟炸長達三年之久,僅李梅火攻就直接造成東京10多萬人當場死亡,10多萬人受傷,還有100多萬人無家可歸。整個東京除了皇居、聖公會、東京大學等少數幾個場所之外,其餘地區幾乎被炸成了月球表面。整個東京不僅找不到完整的地區,連完整的街道也找不到。美國不僅轟炸了東京,日本有98個主要城市都遭到了轟炸。如果不是梁思成建議,估計連奈良、京都這樣的城市也不能倖免。

為什麼美國會選擇佔領日本東京呢?

美國轟炸日本東京的第一個原因是提升美國人士氣。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將戰火直接燒到了美國的勢力之內。日本偷襲珍珠港戰術運用非常得當,而且取得不錯的戰果。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國軍民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美國國內雖然群情激奮,卻也士氣低落,美國民眾對打贏二戰信心不足。羅斯福總統決定通過空襲日本首都東京,提升美國的士氣,向美國民眾表明政府必勝的決心。

美國轟炸日本東京第二個原因便是報一箭之仇。

第二次獨立戰爭之後,美國本土基本上沒有遭受別國侵擾。日本一舉摧毀了日本的珍珠港基地,使得美國顏面掃地,同時也遭受了巨大損失。日本給美國帶來的痛苦,美國也要返還給日本。美國轟炸日本東京,正是對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回應。美國通過轟炸東京,等多種方式徹底將日本打服。

美國轟炸日本東京第三個原因是對日本進行戰略轟炸。

美國轟炸日本東京,包括其他城市,還是瓦解日本戰爭基礎的需要。日本等主要軍工設施都集中在東京等幾個城市,美國對於這些地方進行戰略轟炸便是摧毀日本的戰爭基礎。美國通過戰略轟炸,直接導致日本大量軍工設備被摧毀,大量戰略物資被摧毀。經過美國大轟炸之後,日本國內經濟狀況急劇惡化。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努力之下,日本經濟陷入崩潰境地。戰爭結束時,日本國內的經濟已經崩潰,國內到處都是美國轟炸的痕跡。

美國轟炸日本東京第四個原因便是瓦解日本的戰鬥意志。

美國希望通過一次次轟炸瓦解日本的戰鬥意志。美國轟炸東京的時候,雖然對日本進行大規模轟炸,卻沒有把天皇居住的地方列入轟炸目標。如果不是美軍把日本皇宮排除在外,估計日本天皇也不能倖免於難。美軍也怕炸死了天皇,反而會激起日本的戰鬥意志。美軍保留日本天皇,卻將東京炸成了廢墟,對於瓦解日本人的士氣有極大作用。後來美國用原子彈轟炸長崎和廣島,也是為了瓦解日本人佔戰鬥意志。美國除了用炸彈轟炸之外,還投放大量傳單瓦解日本人的士氣。

美國轟炸日本東京第五個原因便是迫使日本投降。

二戰後期,美國轟炸日本的戰略目標除了以上幾點之外,還有迫使日本投降的目的。李梅火攻之時,二戰已經快進入尾聲。這時候美國還不斷對日本進行轟炸,甚至使用燃燒彈火攻東京,便是促使日本人快速投降。美國用炸彈還不夠,又用原子彈對日本進行轟炸。

美國對東京及其他城市進行了長達三年的轟炸,大大破壞了日本的生產戰爭物資的能力,日本人的士氣也降到了最低。美國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


依稀說史


美軍第一次空襲東京是1942年4月18日,當時杜立特機組共16架B-25米切爾型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母起飛,具體分配是10架轟炸東京,3架轟炸橫濱,其餘3架分別轟炸名古屋、大阪和神戶,以作為對日軍突襲珍珠港的報復。

由於此時美海軍並未取得太平洋的制海權,所以此次空襲只能算是一次奇襲,對日本造成的損失並不大,直接軍事作用很小,但是戰略意義卻很大。由於飛機航程關係,這些執行完任務的轟炸機最後只在中國東南沿海迫降,飛行員大部分被中國愛國軍民救起。

後來美國研製出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後,美軍終於開始有能力對日本作出有更有破壞力的戰略轟炸。此時由於美軍還未佔領更靠近日本本土的硫磺島等軍事基地,所以為了保證B-29的燃料,只能減少飛機的載彈量,這也使轟炸效果未最大化。

1944年中旬,美軍佔領馬里亞納群島塞班島,並將其改造成一個B-29的飛行基地。1944年的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B-29轟炸機空襲了東京,結果只有約30架飛機找到了轟炸目標,投擲的炸彈有約10%命中預定目標,效果並不理想。


1945年初美軍佔領硫磺島,硫磺島位於塞班島跟東京航線的中間位置,距離日本本土更近,對美軍來說攻佔此地可以為B-29改造一個緊急軍用機場,以此為前進基地,可以對東京展開更大規模轟炸。另外,1945年菲律賓也落入美軍手中,美國海軍早已取得了太平洋的控制權,可以隨心所欲的從多方位對日本本土進行攻擊,以瓦解日本軍民的抵抗熱情。

1945年2月23日至24日,美軍首次對東京採取大規模燃燒彈攻擊。當晚174架B-29轟炸機在東京拋下大量燃燒彈,把東京約2.5平方千米的地方焚燬。


1945年3月9日至10日美軍開始執行“火牛”轟炸行動,派出334架B-29轟炸機從馬里亞納群島出發,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彈對東京進行持續2小時的地毯式轟炸,使東京城區過火面積達到6500平方米。此次轟炸的結果是造成近10萬人死亡,此次傷亡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非核武空襲,這比二次大戰中任何一次軍事行動都造成了更多的傷亡,破壞力可以和後來的原子彈爆炸相比。

在5月25日又一次派出470架大機群轟炸東京。持續的轟炸共造成近20萬人死傷、數以百萬計人口無家可歸顛沛流離。摧毀日本的戰備,瓦解日軍士氣可以說目的達到了。

對普通日本人而言可以說是一場災難,但是對發動侵略戰爭的罪人來說,這是其應有的懲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也給戰爭狂人們提個醒,不記住教訓,日後難免再犯相同的錯誤。


屬馬姓楊


事實上,日本選擇進攻珍珠港是最大的失敗。當時連希特勒都氣得說日本人被洗腦了。所以當日軍進攻珍珠港的時候,可以說除了日本以外,沒有一個國家說日本的進攻是正確的。最終,他們也遭受了巨大損失,特別是美國轟炸東京,造成數百萬人死亡,工業損失慘重。

很多人往往只知道美國向日本投下了兩枚原子彈,造成日本許多人死亡。

事實上,日本東京造成的損失要大於這兩個城市造成的損失。

當時,日本說有數百萬人死亡,根據美國的統計,當時只有10萬人死亡,但最後的數字還沒有確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最終給日本帶來了嚴重的破壞,特別是科斯蒂·李梅對東京發動的轟炸。

燃燒彈炸燬大橋,熔化大橋,日本東京熊熊烈火,到處都是火海。

可以說,這是歷史上最殘酷的轟炸。

科斯蒂·李梅最終贏得了美國的獎勵,成為美國的英雄。


小王的歷史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不僅轟炸了東京下關,而且在廣島和長崎也投下了原子彈。傷亡人數很難統計。無論是哪種戰爭,殺害無辜平民都應該受到道德譴責。然而,美軍被殺一事並沒有受到太多批評。

1945年3月9日晚,334架B-29轟炸機從關島直飛東京,進行地毯式轟炸。

1945年3月9日至10日,美軍從馬里亞納群島派出334架B-29轟炸機,再次用凝固汽油彈轟炸東京,持續兩小時。每架飛機攜帶6至8噸燃燒彈,燃燒面積6500平方米。

隨後,大批轟炸機進入,以單架飛機為間隔投擲燃燒彈,火勢迅速蔓延。當晚東京發生了一場火災龍捲風。334架B-29轟炸機投擲了2000多噸燃燒彈。產生的高溫足以燃燒該地區所有可燃物(包括人體),造成近4萬人死亡。

計劃中的22個工業目標全部被摧毀,26.7萬多棟建築被燒燬,數百萬人無家可歸,83793人被燒燬,10萬人被燒燬或窒息。9架B-29被擊落,5架受重傷被迫在海上降落,另有42架受傷飛機返回基地。

1945年3月9日的爆炸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無核空襲,造成的傷亡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任何軍事行動都要多,其破壞力可與隨後的原子彈爆炸相提並論。

大火襲擊東京後不到30小時,317架B-29轟炸機夜間襲擊名古屋,將名古屋的飛機制造中心變成一團火焰。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週三也遭到300架B-29轟炸機的轟炸,使用了1700噸燃燒彈,約20.7平方公里的城市在3小時內被燒燬

美國轟炸期間,許多東京市民逃離了這座城市。李梅派飛機向我們投放警告傳單,告知下一次轟炸的目標,這讓他們更加害怕。僅在東京,就有數百萬人逃離農村,工廠工人的出勤率還不到以前的一半。轟炸東京和其他城市使日本戰時經濟陷入癱瘓。

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也引發了關於使用燃燒彈的道德討論。後來,策劃這次轟炸行動的柯蒂斯·李梅也指出,如果美國輸掉戰爭,他自己肯定會被指控犯有戰爭罪,但他也相信,這次轟炸早在戰爭結束之前,從而減少了傷亡。後來,據日本官員說,燃燒彈爆炸對工業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害”。

我們要轟炸的每一個目標城市都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向日本投下第二顆原子彈的美國空軍將領斯威尼說。廣島是日軍南部司令部所在地,並集結了相當規模的防衛力量。長崎是一個工業中心,有兩個重要的武器工廠。在這兩個城市,日本都在市中心有軍火工廠和軍隊。和任何戰爭一樣,我們的目標——自然目標——是勝利。這是一個不可動搖的目標。我不想否認,雙方都有許多人死亡,不僅是兩國,而且是全世界。我不為戰爭的殘酷感到驕傲和高興,也不希望我們的人民和敵人遭受苦難。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但我認為應該向日本戰犯提出這樣的問題。他們以犧牲日本人民為代價發動戰爭,並拒絕停止戰爭。


歷史傳奇的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軍多次轟炸日本,給日本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損失

1941年12月,日本突襲珍珠港後,美國國內輿論一片譁然,羅斯福總統面臨巨大壓力。

12月21日,在白宮舉行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上,羅斯福指示與會人員,軍方應儘快組織對日本的報復性襲擊,並希望直接打擊日本的心臟東京。

三個月後,經過嚴格訓練,美國海軍正式對東京實施空襲。計劃用16架轟炸機從距日本900公里的航空母艦上轟炸日本東京,

然而,航母跑道太短,轟炸機無法起飛,但無法完全降落。此外,由於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事件中損失慘重,美軍再也傷不起任何航空母艦。因此,美軍決定在轟炸機起飛後立即返回。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轟炸機降落在哪裡?美軍一直非常重視保護士兵的生命安全。

所以,在美國人決定完成轟炸任務後,轟炸機編隊飛往蘇聯海參崴。為此,美國還派出特別人員與斯大林進行了會談。但此時蘇聯正遭受納粹德國的蹂躪,德軍全部在莫斯科城之下。

被蘇聯拒絕後,美國將軍仔細看了看亞洲地圖,突然發現中國沿海浙江省有幾個城市仍在中國軍隊手中,沒有被日軍佔領

1942年4月2日,美國兩艘航母編隊來到日本。美軍也有點後撤,但在抵達之前,被日本巡邏艇發現,因此陷入困境的杜立德不得不提前10小時起飛。到東京時間中午,16架B-25轟炸機飛過日本上空,計劃轟炸東京10個軍事和工業目標。

但由於日本的防空火力和戰鬥機的攔截,美國轟炸機在投下炸彈後紛紛飛走。許多轟炸機甚至沒有找到他們的目標,其中一個甚至向東京灣投下炸彈。

轟炸的唯一結果是炸傷了一艘日本航空母艦,但即便如此,對日本來說,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轟炸結束後,杜立德率領轟炸機編隊飛往中國沿海,最終在浙江衢州成功降落。

在中國空降的美國飛行員得到了中國軍方和人民的全力保護和營救。


寫歷史人物志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不僅轟炸了東京下關,而且在廣島和長崎也投下了原子彈。傷亡人數很難統計。

1945年3月9日晚,334架B-29轟炸機從關島直飛東京,進行地毯式轟炸

1945年3月9日至10日,美軍從馬里亞納群島派出334架B-29轟炸機,再次用凝固汽油彈轟炸東京,持續兩小時。每架飛機攜帶6至8噸燃燒彈,燃燒面積6500平方米。

24時15分,兩架通航飛機抵達東京上空,在廈門的目標區域投下耀斑,然後投擲燃燒彈以指示隨後飛機的目標。

隨後,大批轟炸機進入,以單架飛機為間隔投擲燃燒彈,火勢迅速蔓延。

當晚,東京發生了一場火災龍捲風。334架B-29轟炸機投擲了2000多噸燃燒彈。產生的高溫足以燃燒該地區所有可燃物(包括人體),造成近4萬人死亡。

近41平方公里的地區被燒燬,主要集中在黃菊以東地區。

東京約四分之一的土地被夷為平地,18%為工業區,63%為商業區,其餘為居民區。

計劃中的22個工業目標全部被摧毀,26.7萬多棟建築被燒燬,數百萬人無家可歸,83793人被燒燬,10萬人被燒燬或窒息。

9架B-29被擊落,5架受重傷被迫在海上降落,另有42架受傷飛機返回基地。

1945年3月9日的爆炸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無核空襲,造成的傷亡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任何軍事行動都要多,其破壞力可與隨後的原子彈爆炸相提並論。

大火襲擊東京後不到30小時,317架B-29轟炸機夜間襲擊名古屋,將名古屋的飛機制造中心變成一團火焰。

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週三也遭到300架B-29轟炸機的轟炸,使用了1700噸燃燒彈,約20.7平方公里的城市在3小時內被燒燬。

美國轟炸期間,許多東京市民逃離了這座城市。李梅派飛機向我們投放警告傳單,告知下一次轟炸的目標,這讓他們更加害怕。僅在東京,就有數百萬人逃離農村。

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也引發了關於使用燃燒彈的道德討論。後來,策劃這次轟炸行動的柯蒂斯·李梅也指出,如果美國輸掉戰爭,他自己肯定會被指控犯有戰爭罪,但他也相信,這次轟炸早在戰爭結束之前,從而減少了傷亡。

當然,美國轟炸平民沒有受到譴責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日本軍國主義者為了保護本國的軍事機構和各種軍備設施,把它們藏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區。這種以平民為盾牌的行為實質是綁架平民為人質。

美國陸軍大主教向全世界解釋說:“邪惡的敵人躲在受苦的人民中間。為了拯救整個受苦的人,只有消滅敵人”


老孫歷史


轟炸日本東京,直接威脅日本大本營。日本彈凡小國,轟炸東京有很強的振攝作用。在戰略上起到強勢效果。是美國對日宣戰的強有力舉措。


101528958629汪天壽


促使頑固的軍部在嚴重的傷亡年前早日投降


周方851


打蛇打七寸。


劍鋒過了不留痕


美軍最早轟炸東京是在“珍珠港”事件結束的幾個月後的1942年4月18日,由杜立特中校率領16架B–25B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去轟炸東京,這段歷史我們在《珍珠港》和《決戰中途島》當中都看到了,雖然說這次轟炸對日本的傷害輕微,但是讓日本體會到了本土受到的威脅和鼓舞了美軍的士氣,心理戰作用明顯。

但,從杜立特轟炸東京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東京沒受到空襲,原因是美國海軍與日本聯合艦隊在爭奪制海權和島嶼爭奪戰,並且當時美軍也沒有航程超過6000公里的轟炸機鞭長莫及。
直到塞班島、硫磺島…等戰略價值的島嶼被美軍佔領,並且波音公司也研製出來B–29轟炸機後,美軍才比較從容的去轟炸東京。

轟炸東京對於日本來說是重大的心理和戰爭潛力的打擊,心理上就是告訴日本軍國主義者頭目,首都都是不安全的趁早投降,但對於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來說,心理戰作用並不明顯,最主要的還是打擊日本的戰爭潛能,對於二戰時期的日本來說,東京是重工業密集所在,不但有各大公司和大型商社,在密集的居民區內還有數量極多的工業作坊,這些小作坊就幾個,十幾個人但是日本工業製成品的65%以上零部件都在這些作坊內生產,對居民區的無差別轟炸可以大大降低日本的戰爭潛力。
所以,美軍B–29轟炸機從1944年6月18日首次空襲東京。由於當時認為日本的防空能力比較強大,B–29轟炸機的10座炮塔都裝滿的彈藥,但重機槍子彈裝滿後,B–29的燃油和炸彈攜帶量大為減少,到達東京上空之後進行了高空投彈,命中率並不高,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上面圖片上是轟炸東京灣的橫須賀海軍基地。



1945年初柯蒂斯.李梅少將從歐洲戰場來到太平洋戰場,在阿諾德將軍的督促下制定了夜間轟炸日本的計劃,就是讓B–29夜間空襲日本(日本當時的夜間戰鬥機性能很差)並且將防禦用的機槍拆掉大部分,多多的攜帶凝固汽油彈…1945年3月9夜間到10日拂曉300架B–29組成編隊飛到東京執行“李梅火攻”任務。

然後東京的居民區就成了這個樣子,我們現在去日本旅遊就會發現日本的城市規劃還算不錯,其原因就是“李梅暴力拆遷”造成的,當時日本民居都是很少有磚混建築,絕大部分都是木板房,而美軍的凝固汽油彈燃燒溫度超過了2000℃,並且自燃燒持續時間20分鐘,都能把鋼鐵熔化,何況上木板民居?這一夜有超過10萬人被燒死,20萬人燒傷,80萬人無家可歸,日本警察清理燒成焦炭的屍體就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


受首次夜間巨大轟炸戰果的鼓舞,美軍B–29轟炸機完全進入到了夜間轟炸模式,日本幾乎所有的軍工企業和手工作坊都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軍工生產處於停滯狀態,大大的削弱了日本的戰爭潛力,也加速了日本戰敗的進程。
總得來說,B–29大機群(最多一次555架)反覆轟炸東京和其他日本大城市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使日本民心士氣收到了極大的打擊,軍工生產也降低到了最低的水平,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實現了戰略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