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應不應該學習10以內的加減連算?

HAPPY寳貝


首先,我們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幼兒園的數學學什麼?如果你想對這一方面有更深入的瞭解,可以去看《3-6歲兒童發展指南》的家長解讀版。為什麼一說幼兒園就會提到《指南》呢?因為它是幼兒園學習內容的參考標準,也就是說幼兒園的課程都是圍繞這裡面的內容開展的。

第二、幼兒園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而數學是幼兒思維的體操。幼兒園要學習12種數與量的關係,從小班到大班循序漸進、層層遞進。

第三、目前我們國家都在倡導幼兒園“去小學化”,家長們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進入小學跟不少。但其實我們國家的課程開發是連貫的,也就是說小學數學裡學的內容,在幼兒園都會涉及到只不過,小學學的更深入了。

第四、良好的學習習慣比知識重要。因為進入小學一二年級是靠知識的,很簡單。到三年級就要拼技能了,也就是你的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所以,很多人會說孩子上了三年級學習就跟不上了。

我經歷過的一個案例:

要給上小學的閨女送點兒資料,上午9點左右,不到9點,校園裡空蕩蕩的,但是我看見一個小男孩兒臉上還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他的神態在那,一看就知道沒睡好。9點你想想,別人都上了一節課了,你才剛來,你的學習進度能跟上嗎?我們可以說這是個例外。但是,幼兒園時期確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

所以,你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先聯繫老師確認是否是這學期要學習的。


小魚兒的剪輯


根據我兒子的經驗,我覺得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有必要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

我兒子今年8歲,幼兒園是在一家北京連鎖幼兒園上的。這家幼兒園以素質教育聞名,需要提前兩年報名。

小班和中班會圍繞家長最為關心的早期閱讀、創造性思維培養、線條畫、家園共育等特色課程為主。大班下學期開始初步接觸幼小銜接之拼音基礎訓練、數學思維訓練,但教學方式非常輕鬆,孩子非常容易接受並且對老師教的內容表現出中特別的興趣。

當時我也非常糾結孩子該不該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等到兒子上了小學我發現,他對數學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興趣。

後來,我總結了一下,這家幼兒園的教學模式不像其他幼兒園以死記硬背、死板的方式將知識強加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它培養的是孩子的數學興趣,這樣即使上了小學孩子也依然會保持一定的熱情,而不是對學習的反感。

所以說,孩子有必要在幼兒園時期就提前學習一下加減法,這樣孩子接觸小學知識後也會增加他的信心,給孩子自主學習的動力。只是我們要注意的是要以培養學習興趣為主,一切以孩子的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走的更穩更遠。

最後,附上幾張我兒子幼兒園的數學課程,供大家參考。






愛陪伴


大家好,我是糖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家糖寶現在也上大班了,上的是公辦的學校,之前在學校裡都是引導,做遊戲之類的,沒有怎麼學習,因為疫情一直在家,我發現她特別愛看書,裡面不認識的字很多她就根據故事順下來了,換個地方也能認識了,但是數學題做的很少,她不願意,我也沒有強逼她做,我怕自己方法不對會適得其反,而且在家她不想做的逼著她做她卻很不認真,一直不能上學,不知道影不影響她步入小學後的學習進度,對於要不要教連算,還是看小朋友的接受程度吧,我家的現在如果教還是比較困難的



糖媽家的小日子


對於幼兒園大班孩子,10以內的加減法可以學了,也應該學了。在幼兒園的課程裡也有教的。我們家孩子是大班的,上課和作業都有10以內的分解,和加減法,,我也訓練過孩子,至今我們家孩子對於10以內的加減法輕輕鬆鬆就可以口算出來。我也嘗試教過她們20以上的加減法,她們也接受的很快,對於50以內的加法基本都會了,20以內的減法也掌握了。我覺得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超前,但不必過於勉強,但10以內的加減法,幼兒大班的孩子應該要掌握的了。


孖女成長記


你好,我是小腳呀媽媽 ,很高興有機會和你一起交流。我之前輔導過我們家小侄兒的作業,見過這種題目。當時挺驚訝的 ,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數學能力太強了 ,直接甩我們當年幾條街呀。我們家小侄兒還是有很多做錯的地方,但一教就會。現在的孩子很厲害的,懂的東西比我們還多。既然學校已經安排上了,我們做家長就配合好學校的教學大綱,讓孩子學著更輕鬆,快樂一些吧。如果孩子好奇想學,而我們家長討厭把孩子學習的興趣給磨滅了就太不划算了。
我通常這樣幫助孩子學習的:


1.先讓孩子認一下這些數字,符號,瞭解一下孩子的功底。根據孩子的情況,缺什麼補什麼,缺什麼教什麼。
2.教孩子讀題,學習讀題這個很重要,畢竟以後學習和考試都用得著。
3.就地取材用物品現場實操,比如上面的8+()-3=7,我自己先把這個題目答案寫在心裡面,然後用水果或者玩具,跟孩子一起探索中去找到這個答案。有點像玩遊戲的感覺,小朋友最喜歡玩遊戲,我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拿家裡有的蘋果,橘子舉例:a.先拿7個蘋果放在右邊,b.再拿8個橘子放在右邊,c.從8個橘子中拿走3個,這時候問孩子還剩下幾個?孩子會回答5個。d.把右邊的7個蘋果分成兩組,一組5個,一組2個。e.讓孩子觀察左右兩邊的蘋果和橘子有什麼不同,如果要和右邊蘋果一樣多,左邊還需要補上幾個橘子?從而找到答案。

4.耐心的鼓勵孩子嘗試,允許孩子犯錯。不打罵孩子,不亂吼孩子。
5.家長日常多查閱和學習現階段加減連算的方法,選擇適合孩子學習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興趣。
以上是我的經驗和分享,希望能幫到你。不再為孩子的學習而擔心!如果需要更多的交流,可以留言或私信我。往後餘生,願我們一起做學習成長型父母。未來科學育兒的路上,有你!有我!


小腳呀媽媽


個人認為必須學,不只是十以內的能多學點就多學點。我家老大就是在幼兒園大班基本上把一年級的算數都學了,這樣他上一年級才不會費力。其實孩子的腦子越用越靈活,也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不要給他壓力。中國的國情就是這樣,一考定終身。基礎打的好他在小學才會輕鬆的領先其它孩子。我最慶幸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學的多,從小學到初一,一直很輕鬆的走過來。


姝嫻2015


我一直主張幼兒園不要提前進入學習狀態,對於這個年齡過早的進入學習,反而會給他以後的學習產生副作用,他在幼兒園已經把一年級的學習內容學了,在一年裡的學習裡他會覺得這樣的學習很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有些幼兒園從中班開始就已經在學習知識了,現在很多的家長也是焦慮太早,攀比成了我們對孩子的壓力,其實我個人主張孩子該玩的時候就讓他玩,學習的時候就好好學習


懶懶的一條鹹魚


提問者你好,很高興能回答所提問題!

現在的幼兒園幾乎都是私人承辦的了,我不知道別的城市是不是也是這樣!我女兒今年幼兒園大班。學習的內容都是一年級的內容了!雖然教育部規定不允許幼兒園過早學習,但是說難聽一點,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學一點!


壘vlog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個人感覺大班的孩子學習10以內的加減連算是很有必要的。

先來說說我看到的。

我們這邊是小城市,在這邊人的認知裡面,幼兒園學的東西多就是好,我們這邊的小班認數字,中班就開始簡單的加減了,大班的話已經不止10以內的加減連算了。

雖然說有專家提議說:孩子不應該過早的學習這些,可是並沒有能改變一些成年人既定的想法。

然後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我是持贊成意見的。

孩子已經上大班了,馬上就面臨幼升小(學前班這個階段有的學校沒有),而升到小學之後,是極其考驗孩子功底的,首先,字要認識很多,能看懂題目,然後數學也不能落後,如果孩子事先沒有學習到位,那麼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落後於別的孩子了。

再來說一說如何教孩子,讓孩子可以更好的掌握。

首先學加減法的基礎,必須學會1—100的數數,100—1的倒數,至少二十以內的點數取物。

十以內的加法我家小朋友一般很順利的算出,但是減法,我家小朋友開始時一定要看到實物才算得出來,特別是10-9之類的,我們看起來很容易,孩子算起來卻覺得很難,想這類大數減大數,孩子最初算是老是出錯,我告訴孩子“10-9=,其實就是10比9多多少?”一句話,我家小朋友的十以內減法就此過關。

還有現在很流行的二十以內進位加法的算法就是----湊十法。 所謂湊十法,舉例來說比如8+7= ,用湊十法來算就是8+7=8+2+5=15,16—9= 16—6—3=7.這個算法要求孩子是以內加減法熟練,10的組成熟悉。 起初以為孩子不容易學會,我用擺蘑菇丁(小顆粒玩具)來讓孩子體會。

其實孩子學習中,不同的方法也要因人而異,所以這個過程中就要寶媽多總結經驗了,一起加油鴨♥





小暢說育言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學學前教育的專業。

我建議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10以內計算,但不贊成一系列的算式連算,或者是有難度的100內的加減法。當然大班孩子也要會一些簡單的數字計算及思維應用題。

我知道有的家長可能過於擔心,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怕上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學習成績跟不上,有這些擔心都是正常,但不可填鴨式的給孩子灌輸知識。當然幼兒園的老師也會教一些簡單的數學運算知識,所以家長大可不必擔心的。

01為什麼呢?

主要是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指示,而近年來的確存在幼兒園學習小學化的傾向,大家都在趕學習、趕進度,而忽略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大班孩子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發展, 只是一個萌芽階段,還沒有發展起來。

總的來說,他們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過於機械的給他們講十以內的加減法或者是百以內的加減法很抽象的,孩子理解不了,他們知道有三個蘋果再給他兩個蘋果,一共有五個蘋果,但是他不理解3+2=5的抽象含義,不要問為什麼孩子理解不了?畢竟他的身心特點擺在那裡,他的大腦神經容易疲勞,你要站在和孩子同一個視角去思考問題。

02那麼如果想要拓展孩子的思維能力,想要教孩子加減法那該怎麼做?

首先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被動的學習是很枯燥的,那樣只能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感。要讓孩子接受學習加減法,那麼首先就要培養孩子對數字的興趣,那麼這樣學習起來就會更快樂,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是非常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的。

運用生活法

孩子的經驗都是從生活實踐中得來的,利用生活中的事情進行數字教學是非常有效果的。

比如說可以在家裡設置娃娃家的遊戲。讓孩子扮演角色。比如說讓孩子扮演理髮店的理髮師,家長就可以扮演顧客。那麼顧客要給錢,理髮師要找錢,通過這個過程就可以讓孩子知道數字的運算,非常的形象直觀,而且孩子都是以日常的生活經驗為判斷,孩子接受起來也比較容易。

運用遊戲法

遊戲是最能引起孩子興趣的學習方法。

在遊戲過程中,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對新事物接受度會不知不覺呈直線型上升。

家長如果能讓學習像玩遊戲一樣有趣和輕鬆,就非常成功了!

學東西時,投入的精力越多、越燒腦、越有趣,印象就會越深刻,以後回想和調用時也會越輕鬆。

比如說可以利用家長的電話號碼來進行數字教學。假如幼兒如果有事情要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問問幼兒知不知道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為開頭,可以利用電話號碼來進行十以內的數字教學,同時也能加深幼兒對爸爸媽媽電話號碼的認識。

運用講故事法

除了玩遊戲,講故事也是小朋友很喜歡的親子互動。大班的孩子是非常喜歡聽故事的。

小故事能讓孩子參與其中,不知不覺就能學會很多東西。

同時,孩子對小故事的興趣也很濃厚,不管是學起來還是玩起來都非常輕鬆。

舉個列子,以數字10編故事,比如,小紅帽,今天要去外婆家。來到市場上買了10個蘋果,可是小紅帽走到半路上餓了,然後又吃了兩個蘋果,那麼這時候家長可以問幼兒還剩下多少個蘋果呢?

同時除了遊戲法、生活法,10內加減法教學可以從以下四方面進行

  • 首先要讓孩子能夠完整地數出1到10或者是1到100的數字,這個是加減法的基礎。
  • 其次可以給幼兒買一些學習的直觀教具或者數字模型,那麼幼兒看到這些新奇的東西就會自然而然的被吸引了,幼兒就會動手操作學具,通過這些模型教具孩子潛移默化的就學會了十以內的加減法,潛移默化是最好的方法。
  • 家長可以利用數字卡片,讓孩子熟練掌握數的組成。可以讓孩子邊操作邊說數的組成;可以把數的組成製成卡片進行訓練,看卡片已各種形式讓幼兒說,為加減法口算作準備,

(3)、列式計算。通過擺學具列出算式,因為有樹的組成作基礎,計算結果也就簡單多了。

(4)、口算加減法的訓練。在幼兒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進行形式多樣的口算練習。如:把數的組成製成卡片進行練習。以5可以分成2和3為例,出示卡片既可以讓幼兒說出數的組成與分解,還可以看卡片說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加法算式。另外可以製作口算卡片進行練習,如:2+3=5,開始可以寫出結果,讓幼兒看算式完整的地讀,然後去掉結果,讓幼兒讀;最後看算式,不重複題目直接說出結果。這樣循序漸進,可以照顧到口算能力較差的幼兒,使幼兒的口算能力得以提高。

最後,我認為幼兒園是一個培養一個良好習慣的一個地方,幼兒園的教學有語言、科學、社會、健康、藝術這五大領域,其中科學就包括了科普知識,還有算術思維,這一些,所以家長們大可不必擔心。一定不要讓孩子超前學習,如果讓孩子超前學習的話,別看先前有優勢,但是到了二年級,那麼成績不增,反而會下降。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是最好的選擇。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結束了,我是讓幼兒變得更快樂的,萌智育兒,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贊關注,我們也可以在評論區裡進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