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綠皮書》,平凡且偉大

《綠皮書》這部影片自上映以來長期佔據著豆瓣等各大權威網站的高分榜,馬雲表示“自己已經看了三遍,未來可能還會N刷”。影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部電影用普通的情節串聯卻能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看完整部影片,讓觀眾看到很多的希望,感受到社會的溫情,斬獲

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看來是實至名歸。

溫暖的《綠皮書》,平凡且偉大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六十年代的美國,講述了白人保鏢託尼原本工作的酒吧歇業,失去工作的託尼為黑人鋼琴演奏家謝利博士當司機,護送謝利博士從紐約開始一路深入南方城市完成巡演,並通過一系列搞笑的、感動的事件,兩個人從開始的互利關係最終變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的故事。

溫暖的《綠皮書》,平凡且偉大

彼時的美國種族歧視已經持續了三百年。白人頑固的種族主義思想傳統,非常的歧視黑人,認為黑人是比人低等的種族,這點在影片的開始,從主角託尼把黑人修理工用過的杯子扔進垃圾桶這個動作可以看出。影片通過一個短鏡頭特寫託尼拿杯子的手勢,非常嫌棄的手勢,好像摸到了狗屎一樣,充分刻畫了託尼此時的心理思想,這也是影片要告訴觀眾的,與後期託尼的改變形成鮮明對比。

溫暖的《綠皮書》,平凡且偉大

同時,黑人在長期苦難環境中和巨大壓力下形成的心理狀態也是接近變態,謝利博士這個角色從一出場便以高冷的形象示人,看起來比任何白人還要有文化、有禮貌,例如,不讓託尼往窗外扔垃圾,讓託尼還回商家掉在地上的藝術石頭,為了不在室外方便而開車半小時回到旅館解決,還有無數次對白人的歧視和冒犯回之以禮,最重要的一點是給白人演奏的合同條件是鋼琴必須是施坦威鋼琴,這些都是謝利的自我保護。可是,每當夜晚獨自一人時,只有一瓶威士忌才能緩解內心的掙扎和孤獨。歧視、誤解、偏見,有的時候需要沉默,有的時候需要爆發。

溫暖的《綠皮書》,平凡且偉大

託尼和謝利的地位、素質、涵養都有非常大的階層差距。開始託尼只是為了豐厚的報酬,但是漸漸的當他了解了謝利博士的心理世界,越來越理解了謝利博士以後,覺得自己之前的種族歧視想法是多麼的不應該。不停地被人誤解,以及託尼多次下意識的言語表達,終於讓利博士爆發。他說,“是的,我住在城堡裡,託尼,孤身一人,有錢的白人付錢讓我演奏鋼琴,因為這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有文化,但當我一走下舞臺,在他們眼中,我立馬就變成了一個黑人而已,因為這才是他們真正的文化,我獨自忍受輕視,因為我不被自己人接受,因為我和他們也不一樣,所以如果我不夠黑,也不夠白,我甚至不夠男人,告訴我,託尼,我是誰”,面對謝利博士的嘶吼,託尼陷入深深的自責,終於理解了他的無奈、隱忍和委屈,想通了他為什麼甘願放棄三倍收入選擇到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南部地區表演。經歷了種種,兩個人成為了跨越世紀的摯友。影片有一個細節描寫特別有趣,在肯塔基州,託尼看博士演奏自己也不自覺的嘚瑟起來,還用眼神瞄了瞄自己是不是被人發現在嘚瑟,哈哈,這一個眼神簡直太生動了,觀眾都感覺像是自己在偷偷地嘚瑟。

溫暖的《綠皮書》,平凡且偉大

影片完美的為觀眾表現了人與人交往中歧視的可怕,並教會了人們善良和溫柔以對這個世界。無論從音樂,演技,細節的刻畫,都展現了一個溫暖的故事。可能有的人不喜歡這樣平平的敘事方式,但是它絲毫沒有影響影片思想的傳達。它教會我們改變大眾的想法需要勇氣,光靠天賦是不夠的。高貴也不是因為種族、地域、性別或者財富,而是因為心靈

溫暖的《綠皮書》,平凡且偉大

最後,以影片中的一句經典語錄結束今天的分享。

“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所以你儘管踏出第一步吧。

“他們沒有選擇進場的權利,但你有”——不要讓本可以變為好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