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如何精彩開頭

俗話說: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文章寫作是申論考試中的重中之重,而文章開頭不僅關乎考官對整篇文章的第一感覺,也體現出了考生寫作水平的高低,所以寫好開頭至關重要。文章開頭的起筆其實是沒有定型的,尤其是公務員考試,文章都是以議論文為主。中公教育在此進行展開分析。

只要能夠凸顯並明確鋪墊出總論點就是好的。但是如何凸顯?如何鋪墊這還真是技術活!引出話題,適當分析,最後呈現總論點看起來很好理解,實際操作起來其實很難!

寫好申論文章的開頭,主要應把握“切題”、“明確”這兩個核心要求。今天中公教育就以最基本的方式給大家介紹一種開頭方式,即概括式開頭。概括式開頭,對於近幾年給定話題的文章寫作題,即對題幹給定一句話或者一則材料進行思考,結合自己的經驗或感受寫一篇文章。對於這類題目,考生在具體行文中,很容易為了個性化寫作而偏離主題,結果跑題萬里。只有既緊扣題目要求,又能就材料內容來寫作,才是最靠譜的做法。在此為考生展示如下實用的開頭句,供考生學習。

【示例】:

給定資料6中提到了老子關於“有”和“無”的觀點。請你圍繞給定資料反映的城市建設理念中的問題,聯繫實際,以“試談‘有’與‘無’” 為題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總字數1000字左右。

【給定資料6】:

月亮灣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給人們以很大的啟示。那裡地上道路平整,天空沒有一張“蜘蛛網”,城市公共空間發展的潛力倍增。這讓人想到《老子》裡的話:“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以人們居住的屋子為喻,他說一間屋子,開鑿門窗,修建四壁,只有形成虛空部分,它才具有一間屋子的良好功能。據此,老子提出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觀點,強調“有”與“無”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瑞麗花園小區的李奶奶,離開廣袤的田野,住進了單元樓,總覺得“喘不過氣來”。看來,李奶奶雖不是哲學家,但在感覺上與老子“有”“無”之用的理念暗合。

【文章開頭】: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湧入城市的人們越來越多,人們對城市公共服務有了更高的期待。然而, 現實中城市建設和公共管理中過於注重園林美景,過於追求商業價值,導致公共空間被壓縮,人與人互相隔離,造成孤獨和壓抑,沒有歸屬感。哲學家老子“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辯證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思路。城市建設要平衡經濟和人文、基礎建設與公共空間的關係,處理好有和無,打造新型城市。

【分析】

題目要求以“給定資料6”中城市建設理念中的問題,以“試談‘有’與‘無’” 為題寫一篇文章。那麼,具體行文中就應對城市建設理念中的問題加以簡要概括、分析。示例文章開頭部分首先強調了城市建設的背景,而後對題目中所說的“有”與“無”進行分析,並涉及到李奶奶的感受,還體現出了“有”與“無”具體含義——經濟和人文、基礎建設與公共空間。最後,自然引出了處理好“有”與“無”關係的話題,實現了“緊扣題目”。

此所謂“開門見山,落筆扣題”。需要注意的是,採用此種開頭方式必須對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有確切的理解和把握,並形成判斷,概括材料主要內容,緊扣材料邏輯,提煉出文章的論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