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情緒、撒潑、怒吼,有什麼好方法調節嗎?

平安福健康福


我來聊一聊這個問題,我認為做到3點,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1、聽懂孩子話語中隱含的意思

瞭解話外音背後孩子的心理。在孩子使用話外音時,你是否能感受到孩子的心情?

2、透過眼神,讀懂孩子的內心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梅賽因曾說:“ 眼睛是瞭解一個孩子的最好的工具”。眼神是孩子們表達內心的直接方式。

3、通過孩子的小動作讀懂背後的秘密

有一個著名的溝通公式:溝通的總效果= 7% 的語言38% 的音調55% 的面部表情。通常,非語言的溝通形式主要指的是面部表情的變化和肢體語言。

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一些幫助!




橙子課堂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孩子鬧情緒、撒潑、大聲怒吼,肯定都是不好的表現!我家也有倆孩子,一個6歲、一個3歲,倆都是男孩,所以平時老打架,我每次拉架斷案,你要護著老大,老二有情緒,護著老二,老大也不願意了,天天如此也是受不了,後來只要不是很過分的行為,我讓他們自己解決,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一會倆兄弟就和好了,所以我覺得孩子鬧情緒、撒潑這些行為,家長不要慣著,也不要一位順從,先讓他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再問一問他為什麼要這樣,瞭解原因之後再慢慢告訴他這樣做的後果,有時候家長的一些表現孩子也會模仿,所以家長也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一些行為和處事表現,家長以身作則,孩子也會改變這些不好的行為!




晨曦東潔


大家好,我是兔兔槽媽媽說的小野媽媽。很高興能為這個問題做我的思考。😊

小野妹妹現在一週歲,在這個年齡段她的認知水平不斷提升,內心情感的不斷豐富。也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情緒通過身體,語言,表情表達出來。我也在嘗試學習進一步理解小野妹妹的表達,才能更好的關注到她的需求。

總結以下一週歲左右寶寶的情緒特點

  1. 依賴父母。小野妹妹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特別明顯,我和爸爸每天在家陪伴,確也不能多離開視線,察覺到我們誰要離開身邊就會大哭起來,直到爸爸媽媽再次出現。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她在前兩週學會走路以後會自己離開爸爸媽媽身邊,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儘管自我意識強烈,仍然在獨立與依賴中搖擺。
  2. 固執己見。大部分寶寶開始想要的東西,就必須得到,小野妹妹也一樣有這樣的情緒特點,她有一次玩爸爸的工具箱,翻到了一個釘子,很危險。我立馬就搶了過去,果不其然當場就大哭,安撫許久。寶寶無法理解“等一等”,“不能”等。這時候我們應該即使排查危險,避免出現。同時,小野這樣的小寶寶用轉移注意力方法很好用,給她做選擇題,“釘子和玩偶你想玩哪一個?”類似這樣,她很快會被新物件吸引注意力。強行奪走直接拒絕難免傷害寶寶的情緒心理。
  3. 喜歡拒絕。隨著這幾天我慢慢發現小野越來越愛拒絕,特別是遇到不愛吃的食物,遇到不喜歡的事情(例如換紙尿褲),最開始我總是想為什麼不願意,開始嘗試陪她玩食物,她還是會吃的。那麼意味著她不是不愛吃那個食物,而是多了一份自我探索的心態,不滿足就連吃也一起拒絕了。

當了解寶寶有這些情緒狀態我們才能更好的找到對應方法。

  1. 家長自己少說不。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應該少給小野說“不”,以身作則很重要。我有很多時候陷入思維誤區,多次直接說“不可以”,各種不可以😭。甚至還教她搖頭,說nonono,不可以。現在想想都自己難為情。
  2. 多給寶寶選擇的機會。在之前我經常會以為自己在引導問小野“你要不要吃橘子🍊呀?”,類似這樣的話,沒有意識到這樣也給了寶寶反駁和否定的機會。如果從小就多給選擇題會好很多,我們開始換成“你是吃草莓🍓還是橘子🍊?”
  3. 原則性問題不要商量。像安全性問題我們不需要跟寶寶商量,我在之前開車帶小野出門的時候,她很不願意坐安全座椅。我甚至還傻的問她“小野要不要做安全座椅?”,這時候寶寶大多會表達“不”!😣這時候換成“小野妹妹請坐。”會好很多。
  4. 不要因為寶寶鬧情緒發火。在小野妹妹鬧情緒的時候,我心態一直是好的,因為她儘管會鬧鬧,還不屬於那種瞎鬧的寶寶。冷靜很重要,我會耐心跟她解釋,儘管感覺大多情況都是“對牛彈琴”😅
  5. 在寶寶情緒強烈時,換個環境。無論是小野妹妹這樣的小寶寶還是大一點的寶寶,其實對錯自己是有基本的認知的。像小野妹妹,每次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屢試不爽。😄
  6. 家長偶爾妥協。我們家長容易擺出一副強勢的姿態,我自己在遇到無關緊要的事情,不涉及致命危險的事情時,我都多會尊重小野妹妹的意願。為此我經常被小野外婆批評😂,例如我“縱容”的最嚴重的事情是小野在家裡滿地爬,口欲期寶寶抓著東西就往嘴裡吃。😂
  7. 強化寶寶對自己情緒的理解。當寶寶做出“鬧情緒”等激烈拒絕情緒,卻做出“是”的舉動,家長應該及時解釋,行為與表現不符合。理解自己情緒的正確表達。至少現在小野妹妹還並沒有理解“搖頭”是代表“拒絕”的意思。😂

以上多是對於一週歲左右小寶寶情緒的思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兔兔槽媽媽說


我來說一下我的處理方法,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他倆個偶爾也會鬧脾氣,我先不理他,讓他鬧讓他吼,冷處理,等他安靜下來了低著頭生悶氣的時候我再把他拉到懷抱裡問他為什麼要發脾氣,是爸爸媽媽那裡做得不好了還是有什麼其他的原因,他經常說我冤枉他不相信他,是我錯了我就給他道歉,然後告訴他這樣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傷媽媽的心,有問題就說出來,亂髮脾氣的孩子老師同學都不喜歡,一般這個時候孩子氣也消了也知道錯了,然後再逗他兩句:我家青洋怎麼長得那麼帥那麼可愛呀,就算是發脾氣哭鼻子也好看,媽媽就是喜歡你!他就破涕為笑雨過天晴了!現在很少會發脾氣了,有什麼事都會跟我說。以上是我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害羞]


青海青洋媽媽


對於這一類孩子而言,你跟他來硬的肯定是不行的,這類孩子的個性屬於是火著了往活裡跳的主。對於這類孩子,你只有冷處理,一言不發讓他鬧,鬧夠了你再跟他講道理,一般他是會聽的。假如你不摸準他的性格,跟他對著幹,那麼他會越鬧越來勁,以後,一直會用這種方法來達到他的目的。

我是佳期有遇 歡迎互動留言


佳期有遇


孩子鬧情緒、撒潑、怒吼,這是孩子通過一種情緒宣洩的形式來表達內心所需,那怎樣知道孩子的內心所需呢?瞭解孩子情緒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安撫情緒非常重要。

首先,孩子非常小的時候,尤其是3歲以前的孩童,由於語言系統發育還沒有完成,無法像大人一樣直接說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大一點比如3—6歲,或者6歲以上的孩童,語言表達能力有,但是無法瞭解情緒的產生和表達,在這種情況下,當他們內心產生如憤怒、焦慮、恐懼等負面感受時就會通過外在的行為方式釋放,撒潑、怒吼、哭喊,其實如果家長遇到孩子的這種狀態,我們應該慶幸,您的孩子正在通過他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情緒,釋放情緒,就像成年人會藉助運動、和朋友哭訴等方式來釋放情緒一樣,接納孩子有負面情緒。無論孩子還是成人,不能將心理的負面情緒排解的話,日積月累就會行程心理方面的一些問題。

其次,理解到孩子通過撒潑、怒吼等方式發洩情緒的行為,在這時候,我們家長一定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擁抱您的孩子,父母的擁抱不單單用在孩子開心、表現好、聽話的時候,也需要在孩子難過、無助、哭鬧的時候,抱抱他並可以告訴孩子,作為他的爸爸或者媽媽,非常愛他,看到他這麼生氣、發脾氣一定是有什麼原因,希望他待會平靜下來之後可以告訴爸爸或者媽媽,可以幫助他。這一點我是經歷過的,當我的女兒在大馬路上、商場裡大哭、奔跑、推搡的時候,其實作為父母當時是很生氣也很擔心,這個時候一定要給自己2分鐘時間先緩和自己的情緒,只有當情緒平靜了才能理性的幫助孩子安撫情緒。平靜下來之後第一時間抱住孩子,無論他怎麼掙脫還是“手舞足蹈”,一定要給他最踏實的安全感,讓他感覺到即使他表現不好發脾氣父母對他的愛是不變的,這就是包容。

再次,當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之後,建議家長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面對面溝通下剛剛出現的問題,可以用問答的方式第一,可以問您的孩子剛剛的是什麼感受,如果孩子不能直接表達出來,可以給他幾個備選答案:憤怒、傷心、難受、恐懼等,孩子選擇之後,可以接著問可以簡單表達下因為什麼事情。其實大部分家長跟孩子相處的時候,即使孩子不說大概也能看出來是因為什麼原因,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可以把你的猜想說出來再問孩子是還是不是,就會容易的多。第二,找出孩子哭鬧的原因,告訴他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跟父母表達他的需求,不管這個需求同不同意,父母都承諾不會發脾氣,或者給他一個專屬的東西(毛絨熊之類的不會摔壞)使他能夠釋放情緒。小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行動或者自己觀察結合。這一點是在引導孩子通過合適的方式釋放負面情緒。

第三,通過與孩子的問答式溝通,如果在過程中父母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而引起孩子情緒的產生,一定要第一時間道歉並且表示下一次一定會改正,沒有做好的情況下,孩子有權利提醒父母。面對孩子,家長更多的是要做好

輔助,而不是以大人或者長輩的身份強制要求,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家長做好觀察、輔助、引導,相信您的孩子有能力去完成他人生當中每一次的困難與挫折。

最後,我希望我們家長也要多學習,多思考,孩子的成長也是幫助我們自己成長,你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候你收穫的比孩子還多。


花媽媽的兒童心理之家


您好,我是阿然。很高興回答vlog領域問題。
孩子鬧情緒潑灑怒吼,這其實在小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當然了,他也給家長帶來很多煩惱,非常理解浪漫,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搞清楚孩子鬧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只有搞清楚原因,我們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該怎麼做。
首先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小孩想滿足自己的需求。在日常生活當中,小孩經常會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給我們的家長帶來煩惱。我們的家長朋友肯定是不能毫無底線的去答應小孩的要求。小孩想要什麼就買什麼,想要什麼就給什麼,這個肯定是不合適的。但是小孩他不會考慮那麼多,不會考慮到他的要求有多麼的無理取鬧,有多麼的不切實際。小孩的第一想法就是他想要就一定要得到,所以當家長不給他的時候,就會通過哭鬧的形式去爭取。其實小孩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知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為自己爭取利益。


2,尋求家長對他的更多關注。很多家長平時只是忙自己的,缺少了對小孩的一個關心和愛護。因為家長對小孩的用心陪伴不夠,所以小孩會感覺缺少陪伴缺少愛。他們會通過鬧情緒,沙坡怒吼等直接抗議的方式,來引起家長對他們的一個重視,讓他們得到一個愛的呵護,其實這是一個情感的需要。
基於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我覺得作為家長,遇到小孩鬧情緒,撒潑,怒吼等情況,應該做好這樣的應對。
1,如果小孩是因為想要東西,家長不給,那麼應該等小孩平靜下來以後,跟他認真地說明為什麼不能滿足他的要求,這時候注意說服的語氣,不要對小孩施加暴力和以剛克剛的方式。
2,如果家長覺得自己平時是對小孩的陪伴少了。那麼在小孩鬧情緒的時候,應該積極的向小孩賠禮道歉,說明原因。要表達自己對小孩的一種愛意善意,表達自己其實也想多多陪伴他的。希望他可以理解父母,父母也可以保證以後會多陪伴她。
綜上,對於小孩鬧情緒的情況還是多多的溝通為主。多家施以愛意和呵護。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歡迎溝通😊。

如果你認同我,請記得關注我。

如果你贊同我的說法,請記得點贊後再離開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0000000079e22938e97e\

屬馬阿然


我的孩子八歲了,總體來說是個非常乖巧的孩子。但是乖巧的孩子卻也有非常倔強的時候,這種性格比平時動不動就愛哭鬧更難管,因為她總是能找到各種理由來反駁你,也非常的能堅持自己的立場。這種時候,我基本就是冷處理,分析利弊,讓她自己考慮,當弊大於利很多的時候,我肯定使用了強制手段。但有些要求,雖然有弊,但是這個弊不會傷害到她,俗話說不吃虧不知道什麼是福,讓她嚐嚐苦頭,汲取教訓。畢竟是孩子,道理有時候說不通的,一次性讓她嘗試到這種弊帶來的後果,比說一百句道理都管用。



八九1227


有,並且很有效果,希望能幫到你。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家長很容易心裡火冒三丈,我通常是這樣的。這個時候,家長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想: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他在受苦,他需要我的幫助。意識到這個問題,家長就可以冷靜下來了,接下來是幫助孩子。

01 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發洩情緒。越小的孩子情緒控制能力越弱,這不能怪他們,人的大腦負責控制情緒的前額葉,要等到20多歲才發育完全。小孩要控制情緒比大人要難的多。

02描述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自己用詞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孩子不願意說時,家長詢問,還不說,那家長就替他說。生氣、憤怒、傷心、難過、失望,等等,當用這些描述情緒的詞語給孩子的情緒貼上標籤時,孩子的火氣就下來一半了,因為用詞語描述情緒時,孩子的理性就啟動了。

03共同面對孩子遇到的問題,當孩子的情緒緩和下來,就和孩子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遇到了什麼困難。如果是家長的原因,一定要放下架子。如果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一定要心平氣和地給孩子講清楚規則。

👉當然,包容孩子的情緒不是縱容和取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長付出極大的耐心,孩子慢慢越來越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0貓頭鷹0


這種情況我家孩子也出現過,這是一種尋求關注的表現。

建議平時有時間的時候多陪孩子玩,最重要的是要專心的陪孩子,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不要玩手機,如果有電話需要接的話要認真的跟孩子請假說“寶寶,媽媽需要先接一個電話,等接完電話再陪你玩好嗎?”以徵求孩子的同意。切忌陪孩子玩的時候三心二意,這樣只會加重他大吵大鬧的症狀。

我利用過年假期的時間,陪孩子在家玩了將近一個月,我家寶寶基本上沒有在出現過大吵大鬧,摔東西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