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此刻疫情下的全球危機,與爆發二戰前驚人相似

一。1929年的大蕭條,最終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故事必須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

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盟國與盟國之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四年。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加了戰爭,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但對太平洋彼岸的勝利者美國來說,這是它崛起的開始。

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遍體鱗傷,和處於和平角落的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並沒有傷到自己的筋骨,和是在戰爭中賺了很多錢。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迅速擺脫了債務國的地位,成為一個強大的債權國。華爾街取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到1919年,美國對歐洲的債務從40億美元增加到37美元,到1929年擴大到80多億美元。

歐洲重建所需的所有材料都需要從美國進口,這導致了美國汽車、電氣、鋼鐵等一系列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美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消費狂潮,每個人都熱衷於借貸和消費。

由於許多國家償還了戰爭債務,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1913年至1924年間,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24億美元增加到44.99億美元,佔世界黃金儲備總量的一半。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股票市場發展迅速。

整個20世紀20年代,股票市場的興起遠遠超過了實體經濟的發展速度。在國民生產總值增長50%的背景下,道瓊斯指數增長了近兩倍。

1921年8月至1929年10月期間,所有股票平均上漲334%,成交量增加1478%。

但這個世界永遠是陰陽之道,終有一天會興衰。

1929年10月24日,美國迎來了“黑色星期四”。這一天,美國金融業崩盤,股市一夜之間從頂部跌至深淵。價格下跌得太快,股票價格的自動顯示跟不上。

人們在拋售股票,股市崩盤,席捲全球的大蕭條時代開始了。


一是銀行破產,二是大量工商企業破產,生產銳減,市場蕭條,失業人數劇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農產品價格下降,農民收入下降,許多人生活在瀕臨破產。

只是大家沒想到,大蕭條不僅帶來了破產工人的失業,更是一場史無前例的人類血腥戰爭。

經濟危機很快蔓延到其他國家,波及世界各國,並演變成一場規模空前的世界經濟危機。

在經濟危機時期,許多國家設置關稅壁壘,實施傾銷策略,採取有利於本國的貨幣政策來保護本國經濟。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將近900種主要商品的進口關稅平均提高近40%,

這導致了關稅戰。到了第二年年底,七八十個或十個國家採取了報復措施,大幅度提高了關稅

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經濟危機。

1922年10月,當美國人沉浸在消費繁榮的舒適中時,遠在歐洲的意大利國王任命墨索里尼為意大利總理,法西斯專政在歐洲悄然興起。

在1929年大蕭條的衝擊下,歐洲人民感到厭煩。信奉民族主義的法西斯分子席捲了整個歐洲。德國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最為明顯。因此,德國納粹黨迅速發展成為德國第三帝國第一黨。

1929年,意大利墨索里尼總結說,領土擴張是緩解國內經濟壓力的好辦法,所以我們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1930年,嚴重依賴美國資本的德國出現了經濟危機;隨後,英、日等國的經濟出現了嚴重衰退;1931年,日本走上法西斯之路,開始妄圖侵略中國。和接近著,1938年,德意志侵吞了奧地利。

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反法西斯聯盟和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捲入戰爭。在戰爭中,有9000多萬人喪生,5億多美元損失。

2。黑天鵝爆發,引爆美國重回大蕭條時代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80年後,類似的一幕又在美國上演了!

2008年金融危機後,為了刺激經濟發展,美聯儲開始實行量化寬鬆,印刷貨幣和發行美元債券

美聯儲打開印鈔機的水龍頭,向市場釋放美元的巨大流動性。此外,近年來,國際熱錢不斷流入美國,推動了美元資產價格以較高估值迅速上漲,導致美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十年來不斷擴大。

11年來,道指、標普和納斯達克三大指數累計分別上漲359%、677%和409%。


與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有多相似。

和更相似的還在後面。

這世間始終是陰陽之道,終有盛極和衰的一日。

新皇冠瘟疫和由此引發的全球石油戰爭已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月底,美股連續7天下跌,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分別下跌12%和11%,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差一週表現,道瓊斯30種股票的道瓊斯指數在2月27日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該指數也與標普500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一起跌至修正區,較紀錄高位下跌了10%以上。

美股暴跌後,3月3日,美聯儲宣佈緊急下調基準利率50個基點,這令股市走勢艱難。

但不會太久。

3月6日下午,在第八屆“歐佩克”部長級會議上,進一步擴大石油減產談判以破裂告終。作為回應,沙特阿拉伯週六發動了一場石油市場價格戰。

3月9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從天而降,低開低走,開盤時下跌25%,隨後超過31%,至32.14美元/桶;WTI原油期貨迅速下跌至27%,至30.07美元/桶。


和在這刺激之下,3月9日美股開盤暴跌,標普500指數迅速跌至7%,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湊巧的是,11年前的3月9日,正是美股史上最長牛市的起點。截至收盤,美股三大指數全線跌逾7%,道指狂瀉2013.76點。

更重要的是,全球股市已經失去了它的全部生命。


目前,美國等國的金融和經濟專家對美國經濟並不樂觀。他們預計,美國可能會在80年後回到大蕭條時代。

億萬富翁投資者保羅·杜德·瓊斯在參加G20財長會議時認為,現在的股市讓人想起1999年牛市的後期,最終以網絡泡沫破滅和告終。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基金橋水務(kikinqiao water)創始人達里奧表示,如今的市場就像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金融市場也處於週期的末端。他預言,當前的經濟形勢正在按照美國大蕭條的腳本發展。

和巴菲特直接警告稱,美國經濟再度誘發雷曼時刻是不可避免的,和這也解釋了巴菲特為會選要提前拋售美國房產和索羅斯警告美國經濟可能走向雷區的部分原因。

如果美國要重返大蕭條,將會發生的事情將與80年前發生的事情達成一致。經過十年的繁榮,美國最終會崩潰,導致全球經濟危機。

和如今的這場經濟危機將走向何方,可能需要所有人警惕與警醒。

你可以想象,和80年前一樣,會有很多破產的工人失業。在美國貿易戰的刺激下,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將抬頭。關稅戰是不可避免的,反全球化將成為一種趨勢。

當然,在今天的“核”平面世界裡,發動大規模戰爭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中東等地局部戰爭的風險將急劇上升。


但另一個變量是中國。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控制疫情的超級經濟體。

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強大的引擎,如果隨著疫情徹底控制和逐步反彈復甦,加之34萬億新基建快速帶動內需並持續貿易開放,則中國完全有可能憑一己之力拉住全球經濟下滑趨勢,甚至扭轉局勢。

那時候,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你的產品,你很好。

今生無悔進入中國,來生要種花。

(至於新的基礎設施如何能刺激中國,甚至引領世界再次發言,你可能會擔心這個標題或官方帳戶“黑臺華達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