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肅做為董卓心腹,為什麼也要殺董卓?

提起三國演義,李肅的出場機會不多,最出名的就是他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呂布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投靠了董卓。董卓因為有了呂布才如虎添翼,打敗了十八路諸侯群毆,焚燒洛陽,挾持天子到長安。從此董卓獨霸朝綱,濫殺無辜,天子成為擺設。

李肅做為董卓心腹,為什麼也要殺董卓?


從這上面看,李肅一定是董卓的心腹,同時也是為董卓的迅速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三國演義中李肅說自從說服呂布投靠董卓之後,便消失了,一直到司徒王允巧施連環計,這時非要找一個董卓的心腹之人說服董卓從眉鄔返回長安,而不讓老賊起疑心。這時呂布才想起來我們今天的主角李肅來。

李肅做為董卓心腹,為什麼也要殺董卓?


呂布找到李肅,首先講的是你李肅看錯人了,董卓不是明主,當時是你勸說我殺了義父丁原投靠董卓的。現在董卓惡貫滿盈,人人得而誅之,你李肅現在要戴罪立功,需要你去騙董卓返回長安。第二個意思就是你害苦了我呂布,現在我讓你去,如果你不去,我非要砍了你不行,不去也要去。

李肅做為董卓心腹,為什麼也要殺董卓?


李肅可能是因為形勢所逼無奈去請董卓回長安的,但細細品味,完全不是那回事,我認為有一下四點。

第一、就是咱們剛才講到的,呂布的威脅,如若不去,自己必死無疑。

第二、李肅做為一個謀士,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他肯定已經看到了董卓的結局,此時做為一個資深謀士,董卓一死,自己必然遭殃,不如現在反戈一擊,也算是戴罪立功。

第三、李肅做為一個有抱負的謀士,本想跟著董卓奔個好的政治前途,他費盡心思替董卓招降了呂布,董卓卻沒有給他加官進爵,他心裡也是忿忿不平,一直心存不滿,剛好這次等來了機會。

第四、李肅可能也一直不受董卓重視,不是真正的心腹謀士,在鳳儀亭也就是董卓的內宅也從未出現過李肅的身影,總是提起的是李儒。李肅因董卓未給他加官進爵一直閉門在家,做為自己的謀士,董卓竟然從未提起過他,說明李肅和董卓的關係,只是普通的老闆和工人之間的關係。

基於以上四點,李肅殺董卓也就不奇怪了,不知各位大人有何高見,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