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幹尖線蟲病如何防治效果更好?

霧都山客


水稻幹尖線蟲病是水稻上重要的寄生蟲傳播引起的病害,會危害到水稻的生長,導致水稻植株變矮,劍葉縮短或扭曲呈灰白色幹尖,結實的稻穗變短、粒數少,秕粒增多,出現“小穗頭”現象,影響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水稻幹尖線蟲病的發生輕重與水稻品種、栽培條件有關,一般晚稻重遇早稻,早稻重於中稻,粳稻重於秈稻,雜交稻不易發病。若是自留種的常規稻,沒有進行種子消毒處理,田間發病較重。

水稻幹尖線蟲病如何防治效果更好?

水稻幹尖線蟲病是典型的種傳病害,攜帶幹尖線蟲的種子是該病的主要侵染途徑,灌溉水和土壤傳播的範圍小。因此防治上重點在於選好水稻品種和做好種子消毒處理。

第一,選擇無病蟲的水稻種子,禁止從病區調運種子,並加強對種子的檢疫,防止帶蟲的稻種流入生產;注意選用抗病蟲能力較強的品種。

第二,播種前對水稻種子藥劑處理是防治幹尖線蟲病最有效的方法,一旦錯過這個時期,幹尖線蟲侵入生長點後就難以用藥防治。藥劑浸種可選用噻唑膦、阿維菌素B2,其中用10%噻唑膦乳油100克/升浸種48小時,對幹尖線蟲病的防效達到90%以上,連續多年浸種,水稻幹尖線蟲病可完全控制,也可用殺螟.咪鮮胺、二硫氰基甲烷(的確靈)浸種。

第二,除用藥劑浸種外,還可採取溫水浸種,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稻種用冷水預浸24小時,然後移入45-47℃溫水中浸5分鐘,再移入52-54℃溫水中浸10分鐘,後冷卻,催芽播種,但要注意的是,用溫水浸種,發芽勢有降低的趨勢,所以要催好芽。也可用0.5%鹽酸溶液浸種72小時,浸種後清水沖洗種子5次。

雲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你好,我是頭條號禾本多,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根尖線蟲病在全國主要水稻區都有發生,症狀表現為,葉尖灰白色乾枯,扭曲幹尖。病株孕穗後幹尖更嚴重,劍葉或其下2-3葉尖端1-8釐米漸枯黃,半透明,扭曲幹尖,變為灰白或淡褐色。受害植株多數能正常抽穗,但植株矮小,病穗較小,秕粒多,穗子輕,直立。

根尖線蟲從芽鞘、葉鞘縫隙處侵入水稻植株體內,潛存於葉鞘內,附於生長點、葉芽及新生嫩葉尖端的細胞外,以吻針刺入細胞吸食汁液,致被害葉片形成幹尖。

根尖線蟲在植株體內繁殖1~2代,到幼穗形成時,侵入穗部,大量集中於穎殼內。線蟲耐寒冷,不耐高溫,活動適宜溫度為20~26℃。

根據根尖線蟲的發病特點及生存條件,我們建議採用以下措施進行防治。

1、選用無病的種子

根尖線蟲在我國是檢疫對象,調運種子時,堅持不從疫區調運種子。雖然根尖線蟲在我國多數地方都有發生,也是在局部零星地方危害,實施檢疫是防止擴散的有效辦法。

2、物理防治

種子播種前,進行曬種,後用常溫水浸泡24小時,用45-47℃的溫水中浸泡5分鐘,再用52-54℃的溫水浸泡10分鐘,然後立即冷卻,再進行催芽、播種流程。

3、藥劑預防

用線菌清550倍液,浸種6公斤種子,48小時;或用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浸種24-48小時。

在浸種過程中,要避免光照,勤攪動。

以上就是關於根尖線蟲病的有關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禾本多


水稻幹尖線蟲病是非常讓人頭疼的問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水稻幹尖線蟲病如何防治好?

水稻幹尖線蟲病又叫白尖病、線蟲心枯病。全國各主要稻區都有發生。一般減產10%~20%,嚴重的可達30%以上。主要危害葉片及穗部。水稻幹尖線蟲病主要發生在水稻孕穗期,一般在劍葉或上部2~3片葉的尖端出現淡褐色半透明狀病斑,後漸變成灰褐色、扭轉狀的幹尖。病穗比健穗短而小,秕穀增加,千粒重降低。

水稻幹尖線蟲病可以參考以下方法進行防治:

1、加強植物檢疫:應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嚴禁從病區引進種子。

2、建立無病留種田:種子田的排灌水系要配套,防止帶線蟲的水灌入。收穫前進行種子檢驗,確保無病,然後單收、單打、單藏,留作種子用。

4、苗期用2%天達阿維菌素+“天達2116”壯苗靈600倍液,葉面噴霧,連噴2次,間隔10~15天1次。


四川張五


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水稻幹尖線蟲病如何防治效果更好?讓我來說一說。

一、線蟲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僅次於昆蟲的物種, 已發現並描述的約有25 000種 。多數線蟲以取食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為主, 少數能寄生動物和植物。水稻是全世界超過1/3人口的主糧, 生長過程中會受到200多種植物病原線蟲的侵襲。隨著節水栽培模式的推廣, 水稻寄生線蟲病害變得日趨嚴重 , 在全世界每年造成約160億美元的損失 。水稻主要的寄生線蟲種類包括根結線蟲、滑刃線蟲Aphelenchoides spp.、潛根線蟲Hirschmanniella spp.、莖線蟲Ditylenchus spp.和孢囊線蟲等。

二、根結線蟲

1、 擬禾穀根結線蟲的為害

在稻田非淹水條件下, 該線蟲2齡幼蟲能夠快速侵染寄主根系。擬禾穀根結線蟲引起的典型症狀是在根尖形成根結 , 稻株受害後變矮, 葉片變色, 生育期縮短。

擬禾穀根結線蟲的防治:防治擬禾穀根結線蟲的最佳方法是使用抗性品種。

2、 滑刃線蟲

滑刃線蟲屬的大部分線蟲都是腐生線蟲, 其中為害植物的線蟲主要有水稻幹尖線蟲Aphelenchoides besseyi、菊花滑刃線蟲A.ritzemabosi和草莓滑刃線蟲A.fragariae, 這3種線蟲都被列入我國檢疫性病原線蟲名單。其中水稻幹尖線蟲被線蟲學家列為十大植物有害線蟲 稻幹尖線蟲在各種生態類型的水稻上均可為害, 一般情況下減產10%~20%, 嚴重時可達30%以上。作為檢疫性病原線蟲, 水稻幹尖線蟲除影響農業生產外, 還影響種子進出口貿易。

水稻幹尖線蟲的防治:水稻幹尖線蟲是典型的種傳病害, 防治的首要方法應嚴格實行種子檢疫和使用無病種子, 在無病區選留無病種子是最簡單有效的防治措施。對帶病種子可以進行溫湯浸種處理, 56℃溫水中浸種10~15 min, 取出後立即催芽播種或乾燥後長期貯藏 (作者未發表數據) 。化學藥劑可使用阿維菌素、噻唑膦、二硫氰甲烷、殺螟丹等對水稻種子進行48 h浸種處理

3、潛根線蟲

潛根線蟲屬的種類繁多, 為害我國水稻的潛根線蟲主要有3種:水稻潛根線蟲Hirschmanniella oryzae、尖突潛根線蟲H.mucronata和細潛根線蟲

H.gracilis

水稻潛根線蟲的防治:通過蔬菜水稻輪作、菸草水稻輪作等農業防治措施可對水稻潛根線蟲起到良好的防病增產作用 (高學彪等, 1998) 。在旱稻根區或水面施用化學藥劑, 比如呋喃丹, 可有效防治潛根線蟲的為害, 但這些藥劑很容易汙染水源, 對環境造成汙染。

4、莖線蟲

莖線蟲屬的線蟲寄主範圍廣泛, 主要為害植物地上部分的莖、葉和地下部分的塊根及鱗莖等。其中水稻莖線蟲Ditylenchus augustus、鱗球莖莖線蟲D.dipsaci和腐爛莖線蟲D.destructor都是該屬的主要病原線蟲。水稻莖線蟲主要為害深水稻, 分佈在東南亞和南亞等國家, 被多個國家列為檢疫性病原線蟲

水稻莖線蟲的防治:在移苗前對田間土壤進行殺線劑處理, 是有效的化學防治手段, 常用的殺線劑為呋喃丹類藥物, 但此類殺線劑對環境和非靶標生物具有較大的毒性

孢囊線蟲

孢囊線蟲同樣是對水稻造成經濟損失的一類重要病原線蟲, 其為害水稻的種類主要有旱稻孢囊線蟲Heterodera elachista、水稻孢囊線蟲H.oryzae、擬水稻孢囊線蟲H.oryzicola和甘蔗孢囊線蟲H.sacchari 。其中旱稻孢囊線蟲為害最嚴重, 在我國湖北、廣西、江西等省區均有發生和為害

旱稻孢囊線蟲的防治:在化學防治方面, 丙溴磷、毒死蜱和阿維菌素對旱稻孢囊線蟲孵化具有較高的抑制效果, 其中丙溴磷的抑制效果最好

三、水稻線蟲病害防治仍然主要依賴化學農藥, 對於其它防治技術的應用研究甚少。生防菌種類繁多, 但只有少數生防菌成功應用在水稻線蟲的防治上, 開發和利用具有不同生防機制的生防菌, 將為水稻線蟲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廣闊的空間;此外, 植保工作者們通過篩選對水稻線蟲具有抗性的種質資源, 並通過分子手段對抗性基因進行快速挖掘, 將有助於水稻線蟲抗性品種的選育;室內研究發現, 植物激素及誘抗劑等通過調節寄主的生理生化、防禦及抗病基因表達等增強寄主自身的系統抗性, 研發此類誘抗劑, 將為線蟲病害綠色防治提供新思路。在保證防效的基礎上, 正確使用生物農藥和誘抗劑, 並與化學農藥聯合使用, 將會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此外, 結合抗病品種、融合稻作生育健康管理等綜合防治技術, 將是解決水稻線蟲病害的新趨勢, 對生態環境保護、水稻安全生產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戶外老宋


水稻幹尖線蟲病

又稱白尖病、線蟲枯死病。分佈在國內各稻區。苗期症狀不明顯,偶在4-5片真葉時出現葉尖灰白色乾枯,扭曲幹尖。病株孕穗後幹尖更嚴重,劍葉或其下2-3葉尖端1-8cm漸枯黃,半透明,扭曲幹尖,變為灰白或淡褐色,病健部界限明顯。溼度大有霧露存在時,幹尖葉片展平呈半透明水漬狀,隨風飄動,露幹後又復捲曲。有的病株不顯症,但稻穗帶有線蟲,大多數植株能正常抽穗,但植株矮小,病穗較小,秕粒多,多不孕,穗直立。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種子,加強 檢疫,嚴格禁止從病區調運種子。

(2)建立無病留種田:種子田的排灌水系要配套,防止帶線蟲的水灌入。收穫前進行種子檢驗,確保無病,然後單收、單打、單藏,留作種子用。

(3)苗期用2%天達阿維菌素+“天達2116”壯苗靈600倍液,葉面噴霧,連噴2次,間隔10~15天1次。

(4)種子進行溫湯浸種,先將稻種預浸於冷水中24小時,然後放在45-47℃溫水中5分鐘提溫,再放入52-54℃溫水中浸10分鐘,取出立即冷卻, 催芽中,防效90%。或用0.5% 鹽酸溶液浸種72小時,浸種後用清水沖洗5次種子。或40% 殺線酯( 醋酸乙酯)乳油500倍液,浸種50kg種子,浸泡24小時,再用清水沖洗。或用15g線菌清加水8kg,浸6kg種子,浸種60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再催芽中。或用80%敵敵畏乳油0.5kg加水500k,浸種48小時,浸後沖洗催芽。用溫湯或藥劑浸種時,發芽勢有降低的趨勢,如直播易引致爛種或爛秧,故需催好芽。


海悅天地吧


(1)選用無病種子,加強 檢疫,嚴格禁止從病區調運種子。(2)種子進行溫湯浸種,先將稻種預浸於冷水中24小時,然後放在45-47℃溫水中5分鐘提溫,再放入52-54℃溫水中浸10分鐘,取出立即冷卻, 催芽中,防效90%。或用0.5% 鹽酸溶液浸種72小時,浸種後用清水沖洗5次種子。或40% 殺線酯( 醋酸乙酯)乳油500倍液,浸種50kg種子,浸泡24小時,再用清水沖洗。或用15g線菌清加水8kg,浸6kg種子,浸種60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再催芽中。或用80%敵敵畏乳油0.5kg加水500k,浸種48小時,浸後沖洗催芽。用溫湯或藥劑浸種時,發芽勢有降低的趨勢,如直播易引致爛種或爛秧,故需催好芽。



十八山中草藥


大家好,我是牧豆人,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我將這個問題分為兩部分回答,我們首先來了解水稻幹尖線蟲病的發生原因,然後根據發生原因來對水稻幹尖線蟲病進行有效防治。

水稻幹線蟲病發生原因

水稻幹尖線蟲病可以在水稻一個生長期內都會發生,主要傳播途徑是由種子進行傳播。由於水稻幹尖線蟲不能在土壤分解有機質來獲取營養,也不能在土壤中越冬,因此水稻幹尖線蟲的幼體一般寄生在水稻種子體內,土壤是不能傳播的。等待播種大概兩個星期後,在低溫多雨的條件下,容易發病,一般發生在水稻的孕穗期。我們知道,水稻播種前要進行浸種,在浸種時,水稻幹尖線蟲通過刺吸式口器來吸食水稻幼苗組織汁液來獲取營養,並且隨著水稻的生長在水稻中進行繁殖。但是,水稻幹尖線蟲耐寒不耐高溫環境,這是它的一個致命缺點。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解如何防治水稻幹尖線蟲病。




水稻幹尖線蟲病防治方法

  1. 我們要嚴格挑選種子,不能把發生過此類病害的田地裡的水稻作為種子。挑選好種子後,也要嚴格按照相應標準對種子進行消毒,防止水稻幹尖線蟲隨著種子活動。

  2. 當地有關部門如果有條件,可以培育無病良種,生產過程減少漫灌,科學澆水。收穫後的種子單獨貯藏,一般三年就可以消滅水稻幹尖線蟲病。

  3. 在種子幼苗期開始對種子進行消毒,把可能寄生在種子裡面的幼蟲殺滅,從根本是解決這個問題,讓幹尖線蟲沒有繁殖後代的機會。

  4. 由於幹尖線蟲怕熱,我們可以進行高溫浸種一段時間,這樣可以殺死幹尖線蟲的幼蟲。我們也可以使用藥劑浸種,例如0.5%的鹽酸溶液浸泡3天,然後反覆清洗。

  5. 發病的水稻收穫後留下的稻草作為肥料,一定要充分腐熟,已經發病的水稻集中處理並且燒燬。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大家提出意見,我們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牧豆人


水稻幹尖線蟲病,又稱白尖病、線蟲枯死病。

此病在全國產水稻的區域都有發生。苗期症狀不明顯,主要發生在水稻真葉3-4片時葉尖白色乾枯。或發生在孕穗期,若發生此時更為嚴重,其主要表現為葉子尖端變為灰白色或淡褐色,呈枯黃半透明水漬狀病斑,病穗短小,秕粒增多,穗呈直立狀,嚴重影響水稻產量。

防治措施:

1、主要是加強檢疫。購種時要選用無病種子,嚴禁從病區購運種子,產種區收穫前必須進行種子檢驗,要確保無病。調種時必須嚴格檢疫。

2、水稻種子在播種前必須浸種消毒。用40%殺線酯(醋酸乙酯)乳油500倍液,按比例可浸種50kg,浸泡24小時,再用清水洗淨瀝乾。

或用0.5%鹽酸溶液浸種72小時,浸後再用清水洗淨瀝乾。

或用15g線菌清兌水7-8kg,可浸種6-7kg谷種。浸種60小時後用清水洗淨瀝乾等。

3、苗期得病可用2%天達阿維菌素+天達2110壯苗靈600倍液,葉面噴霧等。

總之,水稻幹尖線蟲病都要以預防為主,以上防治方法僅作參考,若發現此病應請求當地莊稼醫院診治。





渝農長江


大家好,我是蜜桃,(1)檢疫。

選用無病種子,加強檢疫,嚴格禁止從病區調運種子。

(2)農業防治。

建立無病種子田,選留無病種子。加強肥水管理,防止串灌、漫灌,減少線蟲隨水流行。

(3)物理防治。

種子處理種子播種前用溫水浸種,是防治幹尖線蟲病簡單而有效的方法。稻種先用冷水預浸24小時,然後移入45~47℃溫水中浸5分鐘,再移入52~54℃溫水中浸10分鐘,然後立即冷卻,催芽、播種。

(4)藥劑防治。

①用線菌清550倍液,浸稻種6千克,浸48小時;或用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浸種24~48小時;或用18%殺蟲雙500倍液浸種20小時,撈出洗淨後催芽。也可用10%浸種靈乳油5000倍液浸種120小時,催芽露白即可播種,不得清洗,還可兼治惡苗病。在用線菌清和浸種靈浸種過程中,要避免光照,應勤攪動。南方地區因溫度較高,可適當縮短浸種時間。②每畝用10%克線磷顆粒劑250克,拌細土10千克,在秧苗2~3葉期撒施1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