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不圖名不圖利,是真的還是假的,能真正做到嗎?

用戶靜待陽光


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年輕人當中,根本找不到不求名,不求利的人。只是求的方式不同而已。

求名求利沒有錯,只是不要急功近利。只要踏實做好本職工作,做到極致,名利自然而然的就會光顧你。


高友德


這個我相信是真的。

這看一個人的經歷(閱歷),如果一個人是真正的經歷過生死考驗的,真的會淡泊名利,寧靜致遠。這種感覺就好像已近遲暮的長者,除了生與死,名和利恐怕早已看淡。

有句話說,有些人很早就活明白了,有些人一輩子都還是糊塗的,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我是經歷了汶川地震的(當時高三,已經形成了既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真正經歷過生死的,真的會無形中看淡很多東西。

當然,我並不是說活得神神道道那種哈,就是在面對是與非的時候,會有很明顯的個人價值觀標籤在裡邊兒,從內心深處去遵循屬於自己內心的抉擇。可能這就是您說的淡泊名與利吧。

生而為人,務必善良!

個人觀點![玫瑰]


遠見文旅精選


自古名利雙收,不是妄言。萬事無絕對,也許有些人確實是一心為民,不圖名不圖利。但我認為這樣的人太少了。

人生不過短短几十年,不圖名不圖利,無私奉獻一生的人有,但是不會太多。這個社會太現實了,人們心中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還是看他掙了多少錢?是不是聞名遐邇?

也許有些人初心就是做作,但是一旦出名了,利也來了,名利雙收。基本上都架不住利益的趨勢。多少黨的領導在坐到高位上以後,發生腐敗貪汙的案例,他們有的是窮孩子出身,有的是革命家庭,可是也沒能抵住糖衣炮彈的攻勢,最終淪陷了。

有些人說不圖名不圖利,這是紙上談兵,背地裡他是怎麼做的,誰又能知道呢?偽善的外表下,誰又能看清誰。

不圖名不圖利,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那些真正不圖名不圖利的人是做了也不說,而那些圖名圖利的人,他們是說了也不做。

時勢造英雄,現代社會的紙醉金迷,讓許多人都不能自我,何談捨棄名利,越生活安逸越容易腐化墮落。那些空談者,只是紙上談兵,早晚自食其果。





心似朝陽


不圖名不圖利!這種說法應該看有沒有什麼前題?

不圖名的,這種人是沒有什麼學歷、地位,也談不上追求,也沒有什麼夢想,人生就是得過且過。或者是一個單純的沒有什麼思維的弱智者。

不求利者,可能會沒有吧,除非是呆木腦袋。圖利人人皆有,但有唯利是圖者,也有隻追求利益但卻懷著“愛財有道”之心去取得自己應該得到的利益。

還有就是名與利雙豐收奪取者:這種人又分靠自己的正當理由取得名與利,這種人感覺這些名利值得擁有;另一種人是依不擇手段取得的黑名黑利,這種人卻怕“半夜敲門”不安心。

然而,有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不圖名不圖利,甘灑熱血寫春秋的人,他(她)就是我們的前輩們,為了新中國不圖名不圖利。



星星dragon1


不圖名不圖利的人有沒有?有,而且從古知至今都有。

1.為人類文明進步或人民利益的不圖名利者,燦若星河

一直以來,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生活或者受教育在“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往”、“有錢能使鬼推磨”、“錢、權大於天”“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認知裡,筆者也不歷外。所以,很容易忽視那些精神上的高貴和因為熱愛而自發獻身的力量,這些來自靈魂裡的崇高,事實上真的與名和利無關:以色列建國時,愛因斯坦推掉總統提名,只希望能安心學術研究;錢學森在美國享受的什麼待遇?不顧一切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周總理任共和國總理幾十年,無兒無女無存款;白求恩大夫遠赴中國鞠躬盡瘁最後永遠身死它鄉;在說近點,年已八十多歲早已功成名就的鐘南山國士等等,這些人圖什麼?名還是利?就算是身後的名,也是後人自發敬仰,樹碑列傳。是信仰和奉獻讓他們最後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高度決定格局,毫無疑問。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揣度精神者的襟懷,因為我們無法認知超過自己眼界外的世界。

2.由愛而滋生的給予 拒絕名利

父母對我們做的一切圖名還是圖利?和我們地位懸殊卻能在我們最困難時拉一把的“貴人”圖名還是圖利?都不是,前者源自偉大的親情,後者出自善良的愛心。這兩種情請不要用名和利褻瀆。

3.信仰與圖騰 否認名利

無論信仰與靈魂裡膜拜的圖騰都會否認名利,那是一種靈魂澎湃出的自發,並願意為之付出一切的自覺,信眾所有言行也與名利無關,甚至願意為此付出名利,沒有人會否認吧?

結語:做事不圖名不圖利的人或現象、行為、追求很多,不管那一種跳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無私付出,都值得敬仰,不僅是因為我們做不到,更主要的是其人格的光華和其所折射出的魅力。

論鑑@頭條情感領域創作者//評論


論鑑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我也鬧了一輩子,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算是這麼件事。老弟,你瞧著行得行不得?”意思是人雖然走了,其名卻讓人難以忘懷,如同大雁飛去,留下其鳴之聲。比喻人的一生不能虛度,應做些有益於後人之事。

當然不能為了圖名而圖名,要用自己的美德、自己的言行來留名。《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三不朽就是名。

利,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上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該當你老夫子的,自然當仁不讓。不義之財君莫取!


陳毅一九五四年所作《手莫伸》:

一九五四年仲春,由京返寧,感觸紛來,慨然命筆。不作詩詞久矣。觀宇宙之無窮,念人生之須臾,反覆其言,以勵晚節。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

汝言懼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覺。

其實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縮。

豈不愛權位,權位高高聳山嶽。

豈不愛粉黛,愛河飲盡猶飢渴。

豈不愛推戴,頌歌盈耳神仙樂。

第一想到不忘本,來自人民莫作惡。

第二想到黨培養,無黨豈能有所作?

第三想到衣食住,若無人民豈能活?

第四想到雖有功,無過失應漸怍。

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

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2020.03.14


劉海波


人區別動物的最大特點就是:人性。離開人性去談論評價一個都是不真實的。人活著有兩樣是必須品,一個:名,名代表精神方面的滿足;另一個:利,利代表物質上面的享受。自古名利兩難全,一個清官要受到別人勝贊,必須放棄貪腐。一個貪財好色的商人,要想獲得財色帶來的滿足,也必是為利而不擇手段,背誠棄信。


情心愛雨


這個看個人,很多人都有這樣滴一腔熱血,但面對現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身滴侷限性,人無完人,人更不是神擁有超能力,每個人所處滴環境和思想意識格局都不一樣有不圖利不圖名滴,他們是在自己力所能及滴範圍內回饋這個社會,要知道很多人沒那麼幸運,人之所以為人就是人天生與生俱來就有感同身受滴同情心,做同樣一件事也許有滴人是在圖點什麼滴,這都很正常,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生如夏花芳齡十八


這樣的人肯定是有的,只是極為稀少,我覺得這樣的人大體分為兩種,一是精神境界高,二是身份地位高的。第一種人思想境界高,我做善事只是因為我喜歡幫助別人,我覺得這樣做對而且能夠從中得到樂趣和我認為的人生價值,這就夠了,別人是否認可如何看待我並不在乎,也不會因為別人的觀點而改變。第二種人是本身的位置太高,他做的事情在你看來很偉大可能在他看來只是小事,順手而為何況是做善事,做了也就做了,從來沒想過從你這得到什麼,也沒想過借這件事得到什麼,自然沒必要去宣揚,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我們在路上順手救了一隻小動物,以後再看到還是會去救,但你會到處宣揚嗎?沒必要嘛。


泰遊季


人生在世,都在為生活奔忙,以自己誠實的勞動獲得報酬和利益。但當自已的利益與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相矛盾的時候,犧性個人的利益,義無反顧地服從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我認為就是不圖名、不圖利。在現實生活中湧現了不少這樣的英雄人物。如此次為抗擊新冠病毒主動請纓,馳援湖北、武漢的醫護人員,他們冒著被感染和生命的危險,根本就沒有想到名利,認為是使命、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是祖國和人民的召喚。由於有了這樣一批有獻身精神,無私奉獻的白衣戰士我們才能走出困境,實現轉機,取得階段性成果,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平凡中蘊含了偉大,付出裡體現了祟高。他們都是不圖名、不圖利的無名英雄。是民族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