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規的科普故事《大家來大便》

打破常規的科普故事《大家來大便》

(翻到底部查看完整視頻)


大朋友們,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愛講故事的叮噹媽媽。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本“重口味”童書《大家來大便》,不要被標題嚇到,這本書可一點不“臭”,而且超級有趣,是一本關於便便的科普繪本故事哦!


我想大部分媽媽應該都有觀察寶寶便便的經歷,通過觀察便便,瞭解寶寶腸胃情況好不好,不過讓小朋友瞭解便便的“知識”,聽起來有點難吧...


我們都知道,小朋友成長到某個年齡段,都會對“屎尿屁”這一類話題很感興趣,我女兒已經有這方面的潛質了...每次上廁所後,都要求看過便便以後再衝水,有時候還會得意的和我說:“媽媽,我拿出來一根香蕉!”...哈哈哈,我還要和她一起欣賞一下這個偉大的作品....


那麼,有必要告訴寶寶關於便便的知識嗎?


答案是:非常有必要!


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便便是身體的一部分,不僅能讓孩子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更能通過便便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


感謝五味太郎給我們帶來這本腦洞大開、奇妙又有趣的科普書!書裡最後那句“因為大家都吃東西,所以大家都會大便。”真是道出了生命最真實的生活真諦啊。


這本書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每一種動物都會大便,而且,它們大便的形狀、顏色、方式和味道都不相同。作者將這些大便的特點,全都細細的描繪出來:有的大便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大便是棕色的,有的是黑色的;有的大便很臭,有的不臭;有的一邊走路一邊大便,有的停下來大便……


故事作者是誰呢?


作者五味太郎,1945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日本桑澤設計研究所工業設計科,曾獲得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插畫獎、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是享譽世界的繪本大師。他27歲開始創作,至今已經出版了400多部繪本,作品被數十個國家引進,是日本作品非常暢銷的繪本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小金魚逃走了》《小牛的春天》《看,脫光光了!》《從窗外送來的禮物》《洞洞動起來》等。


五味太郎作品的主題和孩子的成長、生活息息相關,輕鬆幽默,不說教,能自然而然地被他們接受。他喜歡畫孩子熟悉的小動物、交通工具和日常用品,色彩鮮亮,畫風近似塗鴉,可愛而稚拙,常巧妙利用挖洞、切頁等設計把讀繪本變成好玩的遊戲,非常適合0-3歲的小寶寶。


看一看部分繪本故事內頁,讓我們更好的瞭解這個故事。


整個繪本的色彩顏色豐富,畫風細膩,而且語言幽默風趣,比如說:一個駝峰的駱駝,它的大便是一個峰,兩個駝峰的駱駝,它的大便是兩個峰。然後,再俏皮的說出“這不是真的!”


讓孩子在驚奇、幽默的氣氛裡,摒除大便的骯髒與臭味,接受大便健康、自然的一面。


打破常規的科普故事《大家來大便》


作者在故事裡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問題,蛇的屁股在哪裡?鯨魚是怎麼大便的?帶給孩子思考,以及繼續探索的可能。


打破常規的科普故事《大家來大便》


整本書都是在一種幽默的氛圍下,給小朋友講述便便的故事,每種動物的便便都不一樣,書中有一頁畫出是動物的屁股,讓小朋友去猜哪種動物拉哪種便便,邊看還能邊學,趣味性十足。


打破常規的科普故事《大家來大便》


不僅便便的形狀、味道、顏色不一樣,每個動物拉便便的習性也不一樣,有的是站著拉,有的是邊走邊拉,有的動物拉完就走,有的動物拉完還會用土蓋起來,總之,為小朋友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打破常規的科普故事《大家來大便》


打破常規的科普故事《大家來大便》


最後,迴歸到人類自身,告訴小朋友便便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只要有吃飯,就會有便便,太好的知識傳達了。


打破常規的科普故事《大家來大便》


請欣賞完整視頻吧!





最後,總要嘮叨兩句...


我們經常會說,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現在我想說,看書也不能只看書名...


怎麼樣給孩子講科普故事?不應該通過灌輸,而是創作出有趣的故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


松居直曾說:“科普圖畫書不是用冷冰冰的邏輯知識,而是通過令人興奮的推理過程,及推理後的帶給人的快感,讓人們體會事情的神秘、自己發現奧秘的驚喜,和事物之間的有趣的關聯。”


我想《大家來大便》這本書做到了。


孩子看完後,有愉悅的閱讀體驗,還有對便便的思考,有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不好意思和老師說要便便,或者覺得拉便便是一件特別丟臉的事,我想看過這個故事以後,能夠解除孩子心中的困擾了。


小朋友看完這個故事後,基本都會說“好有趣啊”!


還有比這更好的教育嗎?


希望大家喜歡這個故事,下期見。



*叮噹媽媽,家有四歲萌娃一枚,專注分享優質兒童故事,希望每個寶貝都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關注微信公眾號:叮噹媽媽睡前故事(ID:dingdangmama06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