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農炮和榴彈炮有什麼區別,威力對比如何?

奇異鋪子


我是冬雨AK,說下看法

現代軍隊對加農炮和榴彈炮的界定越來越模糊了,其實現代發展的火炮基本上都是加榴炮,同時具有加農炮和榴彈炮的一些特點,不過在稱呼上,還是習慣性的稱為“某某型自行榴彈炮”!傳統意義上的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區別為

彈道和炮彈初速不同

加農炮的彈道平直,彈丸的初速很快,所以坦克炮 反坦克炮 艦炮都屬於加農炮,多用來打坦克 碉堡等堅硬目標,而榴彈炮彈道彎曲,彈丸的初速度比較慢,適合用來進行火力覆蓋

炮管的長度不一樣

加農炮的炮管細長,常常為40倍口徑以上,而榴彈炮炮管粗短,一般也就20-30倍口徑

射程不一樣

加農炮的射程要遠一些,榴彈炮的射程要近一些

現代火炮已經很難區分是加農炮和榴彈炮了,更多的是加榴炮,使用大號發射裝藥和小射角時,性能接近於加農炮,小號裝藥和大射角時,性能接近於榴彈炮,現代火炮多是加榴炮


冬雨AK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以前的概念了。

在古代,所謂的加農炮主要是艦載大型滑膛炮。

當時軍艦基本沒有榴彈,所以全部都是實心彈。

加農炮是攻擊敵人軍艦的,所以炮彈的彈道都是比較平直,主要用於直瞄炮擊。

然而,隨著火炮科技的發展,首先是榴彈誕生了,殺傷人員和軟目標的效果比實心彈好上百倍。

因為是發射榴彈,所以這些火炮一般需要高仰角炮擊。

這樣到了19世紀,西方將用於大仰角曲射的火炮稱為榴彈炮,主要用於45度仰角以下射擊的稱為加農炮。

當然,榴彈炮也可以發射實心彈,加農炮可以發射榴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兩個詞彙又發生變化,各國還有區別:法國定義炮管長20倍徑以下稱榴彈炮、20倍徑以上長管火炮稱加農炮,美國則用25倍徑作為定義分界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兩個概念卻模糊了。榴彈炮也需要較長的炮管,大多也可以直瞄炮擊。由此,榴彈炮和加農炮的概念逐步同意了,出現了“加榴炮”這種稱呼。

我國大概是20世紀初引進了加農炮這個詞,一般指的是炮管較長、射程較遠的重型火炮。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人的加農炮主要是用於直瞄炮擊軍艦或者坦克的火炮。

直到建國後多年,我國還生產了很多所謂的加農炮,用於對付蘇聯坦克軍團可能的入侵。


時至今日,我軍早已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加農炮,早就是加榴合一了。


薩沙


作為一位曾在軍事院校炮兵專業畢業的老炮兵,請允許我來回答這個看似深奧實則簡單的問題吧!

不論是加農炮還是榴彈炮,稱謂皆是來源於日文。加農炮,英文為cannon;榴彈炮,英文為howitzer;當年日本對以上外語直接冠以“カノン砲”和“榴弾砲”,我們直接拿來就用了。


榴彈炮

這兩類火炮如果單從外形上進行區分的話,其實也可以加以分辨:榴彈炮的身管屬於“正常範疇”,你會發現它的身管長度和身管的粗細比較協調,當然這種協調是相對的,這要建立在你見過很多種火炮的基礎上才能得出。如果用專業術語講的話,就是“火炮身管的長徑比在一個趨於中間的水平”,這就造成了榴彈炮看似協調的感官效果。

如果從更加專業的角度區分的話,最權威的區分依據就是火炮射擊過程中炮彈飛行的彈道了。榴彈炮的彈道介於迫擊炮和加農炮之間,彈道可高可低,總體呈標準拋物線狀態,這就使得榴彈炮的適用範圍相對廣泛的結果,也成為了炮兵中最最常見的一類火炮了。它既可以攻擊較遠距離障礙物後方的目標(太近距離障礙物後方目標是迫擊炮的專長),也可以直接射擊(直瞄射擊)較近距離可見目標(較遠距離或目標較為堅固目標是加農炮的專長)。

總體說來,榴彈炮適用範圍最為廣泛,是一般陸軍支援火力中的骨幹力量。較為常見的口徑有155毫米、152毫米、122毫米等。其中較大口徑由於自身重量的原因,目前有條件的國家軍隊都是以自行火炮為主,較小口徑(如122毫米)的榴彈炮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自行和牽引式皆有。
這是我當年用過的15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可靠、準確、威力大。目前應該仍在使用。


這是部署在高海拔地區的牽引式152毫米火炮。


加農炮

和區分榴彈炮相似的,單從外形上也可以大致區分出加農炮來,那就是身管很長。對!就是“長徑比很大”。如果從炮彈飛行的軌跡上來區分的話,它的特點就是彈道平滑。通俗點講就是“不夠彎曲”。由於它的身管很長,炮彈在身管中加速的距離變長,炮彈離開炮口時的速度就很快,使得它對於直接可見目標,尤其是具備堅固防護的目標,比如坦克和碉堡等的射擊效果最好。因為“初速快”(出膛速度快),炮彈在接觸到目標時的速度也相對更高,穿透目標的能力也就越強。在戰鬥中,加農炮一般用於攻擊的目標便是裝甲車輛或者海岸防禦時敵水面艦艇等。要是用它攻擊障礙物後方的目標(也稱之為間瞄射擊)就不適合了。因為加農炮的加速時間較長,耗費的裝藥量較多,加農炮的口徑不能像榴彈炮那麼大,因此,末端的爆炸效果是抵不上榴彈炮的,因此兩者基本就是“各司其職”,互為補充。常見的加農炮口徑有130毫米、100毫米等。值得一提的是,讓加農炮揚名立萬的人就是二戰時期的沙漠之狐——隆美爾。他開創性地指揮德意聯軍用加農炮直接瞄準英軍裝甲車輛,使得在北非戰場初期的德軍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後來英軍掌握了北非制空權後,重點打擊的目標就是德軍的火炮陣地。可見加農炮對於裝甲目標的射擊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威力對比

威力對比上,其實兩者用處不同,不好類比。加農炮適合直瞄射擊敵具備一定防護的堅固目標,這方面榴彈炮不如它;榴彈炮近似於“全能型選手”,功能全面,但在“兩頭”又不及迫擊炮和加農炮。但是隨著機械加工水平、炮身鍛造技術和精確打擊技術的提升,目前“長徑比”在45以上的所謂加農榴彈炮(既可以當榴彈炮也可以當加農炮來用的火炮)也已經出現,使得一門火炮的作用範圍更加廣泛,成為比榴彈炮更加全面的“萬能型選手”。



以上即是我的回答。不足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隨便看認真說


炮兵為譽為“戰爭之王(神)”。加農炮和榴彈炮是炮兵最常用的制式武器之一,以火力大,威力強的特點,成為戰爭中最重要的打擊武器之一。加農炮和榴彈炮雖然都是炮,可二者在炮身設計到毀傷威力都是有所不同,所以也就造就了他們不一樣的軍事用途。不少人對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區別比較模糊,這裡我也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兩者區分。

“炮”字最初寫作“砲”,世界古代戰爭史上,投石機、弩炮算是最早在戰爭中的炮兵了。

在我國的鍛造技術和火藥技術傳入歐洲後,歐洲人在16世紀就製造出長管炮,這具備了現代火炮的外形特徵和作用,又在16世紀末出現了霰彈炮彈,專門殺傷人員。1864年,火炮發展史上里程碑的發明出現——後裝線膛炮,這種技術改革也就是今天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基本結構。

一、名字來歷和區別

榴彈炮叫法來自於它用的炮彈,名字中的“榴彈”二字,是捷克語“Houfnice”,英文翻譯過來就是“Howitzer”,是由大量小炮彈包起來製成的炮彈,專克密集步兵戰術,因此而得名。而加農炮叫法更多依據它的外形,“加農”二字,來自“Canna"一詞,屬於拉丁文,本意就是”長的管子“。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加農炮和榴彈炮在名字來歷上就有著非常清晰的區別。



二、外形結構區別

加農炮顯著特點就是炮管直且長,運載方式有牽引式的,有運載式的等,榴彈炮特點是炮管長度較加農炮短。火炮的炮管長度和炮管的口徑的比值,叫做火炮長徑比,軍事上經常叫倍徑。長徑比通常用來區分這種火炮是加農炮還是榴彈炮。一般長徑比≥45的是加農炮,長徑比≤39的是榴彈炮,而39≤長徑比≤45之間的則叫加榴炮,兼顧兩者特點。長徑比不能無限大,因為過長會使得炮管因力作用而可能出現彎曲,還存在炸膛可能。隨著軍事科技進步,有時加農炮和榴彈炮在外形上並不好區分。我們看到的自行火炮就屬於榴彈炮,而坦克炮、艦炮就屬於加農炮。有的火炮長徑比已經超過45又自稱榴彈炮的也不少。



二、射程區別

加農炮長徑比大,可以做到遠距離射擊,射程可以達到35公里以上。榴彈炮通常射程比加農炮短,射程最大在20公里上下。但榴彈炮射程並不是絕對就小,比如W90203毫米榴彈炮,射程達到40千米。戰鬥中,往往火炮不僅僅只是用常規炮彈,如果用上增程炮彈、火箭炮彈、炮射導彈等,那麼榴彈炮和加農炮的射程可以突破40公里甚至達到更多。口徑更大的火炮,也具備更遠射程能力,比如口徑105毫米、122毫米、155毫米、203毫米等口徑的加農炮和榴彈炮,其射程往往不同。



三、炮彈彈道和炮彈初速的區別

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彈道不同。加農炮射擊仰角最大一般在45°,當然,想更大還可以調。炮彈彈道類似一條拉伸平直的弧,適合在開闊地帶打擊敵人。而榴彈炮的射擊仰角可以達到70°,炮彈彈道是一條很高的弧線,非常合適打擊躲在遮擋物後方的敵人。加農炮和榴彈炮的炮彈初速都可以達到800米/秒以上,本質上他們的射速並無區別。


四、殺傷目標和優缺點

只要是火炮,都可以打擊地方工事,殺傷敵方人員,毀滅敵方有生力量。但因為特點有所不同,加農炮和榴彈炮在使用上還是有點不一樣。主要以陸軍為例,加農炮經常被拿來打擊正面的敵方防禦工事、遠距離目標和裝甲集群,不管加農炮用直瞄還是間瞄,加農炮總被地形所限制,對遮蔽物後方的目標總是顯得無能為力,發揮不了優點,還需要跟榴彈炮一起配合。同時導彈、大口徑迫擊炮已經可以對大型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這也替代了加農炮的功能。因此,世界範圍內,加農炮的發展基本陷入停頓。


榴彈炮較高的弧形彈道,不論是對遮蔽物後方目標還是正面目標,都有殺傷效果,且榴彈炮口徑往往較大,威力大,使用很多種類的彈藥,碎甲彈、制導彈、增程彈、燃燒彈、榴彈、殺傷子母彈、照明彈、發煙彈、宣傳彈等均可使用。而且基本不受地形條件限制,在使用各種增程彈藥後,榴彈炮可以打擊更遠目標。
各國對榴彈炮的發展也非常迅速,形成一股浪潮,各國都爭先研製長徑比大,口徑大的自行榴彈炮。德國陸軍的PZH2000自行榴彈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是52倍徑的155毫米榴彈炮。

在科技發展飛速的今天,榴彈炮和加農炮已經被逐步整合,發展出了加榴炮。它兼有著榴彈炮威力大和可高仰角發射的特點,也有著加農炮低仰角平直射擊的優點。加榴炮普遍用被命名為榴彈炮,更是模糊了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區別。加農炮和榴彈炮作為常用的火力打擊和火力支援武器,廣發分佈在海陸空三軍中。對於它們之間的區別,想必都有了比較清晰的判斷。


靜聽竹林風


加農炮和榴彈炮,原本是按照炮管長徑比來劃分的,但這種劃分標準早就過時了。


如果從根本差異來看,加農炮講究的是彈道低伸,榴彈炮講究的是彈道曲射。所以在上個世紀中葉以前,身管長徑比在40以下的被稱為榴彈炮,40以上的被稱為加農炮,因為身管越長初速也越高,越適合直瞄射擊。



但現在這些區別標準基本都不存在了。現代榴彈炮身管長度普遍都超過了40倍口徑,剛開始這些長身管榴彈炮還被稱作為“加農榴彈炮”(比如66式),現在索性都全部統稱為“榴彈炮”。根本原因在於陸軍火炮越來越追求射程,這些火炮實際上都發揚的是原來榴彈炮的作用。


現在還將講究單純低伸彈道的,只有坦克炮和高射炮了,但幾乎沒人將它們定義為加農炮。加農炮有一個關鍵特性,那就是用於火力支援,在彈藥種類上和榴彈炮差異不大。像59式130毫米加農炮,其實放在當前就是一種加農榴彈炮了,因為它主要用於曲射的火力支援。所以,加農炮現如今在概念上等於被榴彈炮兼併了,坦克炮什麼的則完全是另外的範疇。


至於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威力差別,當然是口徑越大,越佔據真理了。


陶式防務評論


核武器誕生之前,大炮就是戰場上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戰爭的勝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早在明朝的時候,紅衣大炮就成為明軍取勝的法寶。

天啟六年(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大顯神威,據明史記載,後金的發動一波又一波攻城行動被紅衣大炮擊潰。

紅衣大炮讓清軍聞風喪膽,不久他們也擁有了這個大殺器,在順治二年,把李自成的大順軍打得血肉橫飛。

進入熱兵器時代,大炮更成為各國軍隊的寵兒,導彈誕生以前,毫不誇張地說,一國的軍隊戰鬥力如何,就看你大炮的威力了。

丘吉爾就曾經說過,大炮是戰神中的戰神,掌握了先進的大炮就掌握了戰爭主動權。

加農炮誕生於16世紀,榴彈炮問世的稍微晚一點,他們就像一個娘生的弟兄倆,沒有根本的區別,能力也分不出高低,威力也沒有明顯的差異。

但總的來說,二者之間還是本質區別的,要不然就不會叫不同的名字。

真的那樣,人們乾脆把榴彈炮叫加農升級版,或者叫加農2.0版不就可以了嗎?

如果真的不更換名字的話,我們也有一個辦法把他們區分開來,那就是前者叫加農平射版,後者叫加農平射版。

因為加農炮和榴彈炮的根本區別在角度,或者是說彈道不同。

加農炮射擊的初衷是打擊近距離,又比較低一點的目標,所以它的最大特點是以平射直瞄,當然這裡說的平射只是相對而言,打出的炮彈彈道角度小了而已,絕對不是沒有角度的。

而榴彈炮則是曲射為主,也就是拋物線那樣的軌跡,它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打擊遠距離和較高一點的目標。

加農炮如果按照用途來劃分的話,不外乎三大種類,那就是專門打擊移動和固定陸地目標的坦克炮,專門打擊空中移動目標比如飛機的高射炮,專門打擊海上移動目標、也就是軍艦的防禦炮等等、

但事情沒有那麼絕對,並非是所有小角度的大炮都叫加農炮。

二戰時期戰艦升級,向大噸位大體積發展,軍艦上的大炮也隨之進入巨炮時代,軍艦在作戰時並不是到了跟前才開炮,而是隻要達到射程就開火。

這時候軍艦上的大炮就要求攻擊距離足夠遠,這樣一來大炮的導彈就會變成了曲線,但戰艦大炮也並沒有因此改變名稱,它依舊算是加農炮家族的成員。

這樣一說,你也許就會恍然大悟,既然加農炮可以攻擊坦克,那麼它在攻城的時候一定也是得心應手,讓你說對了。

傳統戰爭沒有精確制導武器,在戰爭中可以說是玉石俱焚,攻城的時候不能保護平民,基本上是無差別射擊,所以加農炮是軍隊攻城的得力助手。

榴彈炮跟加農炮完全不同,它是個遠距離殺手,因為有角度的物體才可以達到更遠的距離。這就像我們物體的道理是一樣的。

他們投擲手榴彈,彈道是大角度拋物線,投擲健身的飛鏢,走的是小角度的近似平角的路線。如果你投擲手榴彈按照投擲飛鏢的方式,距離一定大打折扣。

由於榴彈炮射擊的彈道是拋物線或者說是曲線,可以攻擊更遠的目標,甚至還可以從這座山的腳下發射炮彈,攻擊在山那一邊山坡和山腳下的敵軍或者固定目標。

不過凡事都沒有那麼絕對,假如戰場形勢危急,手邊沒有加農炮,敵人坦克蜂擁而至,也不能幹瞪眼讓敵人猖狂。

那就把榴彈炮炮管放平,開火!

如果兩種炮放在一起,如何區分呢?

一、炮管長度。

加農炮的身管一般都較長,是自己炮彈口徑的40~80倍,只有這樣在炮管裡有足夠的運行距離,才會有比較高的射擊初速。

而榴彈炮的炮管相對較小,通常情況下,它只有自己炮彈口徑的20~30倍,但不是上限,因為沒有強制標準,做多長的炮管,就看戰場需要了!

2、炮彈初速和膛壓。

如果說榴彈炮發射形式是固定的話,加農炮則有相當一部分是移動的。

移動作戰的加農炮發射頻率高,炮彈速度高,這就要求有足夠長的炮管來保持高初速。

初速高了,炮膛的壓力就大,壓力大了,炮管的強度就響應要提高,而提高強度只有兩個途徑,那就是炮管材料必須要“硬”,炮管壁厚度必須要足夠厚。

相對而言,榴彈炮因為採用曲射,初速度相對要低,推力不需要那麼大,發射也不需要那麼多的火藥;這樣的話,膛壓比較之下就低一點,對炮管材料和厚度的要求也沒有那麼苛刻!

3、威力比較。

加農炮的特點是動能殺傷,對象都是強度很高的甲板,和厚度很夠的裝甲以及城牆。

加農炮注重點式的攻擊效果,所以它們使用的都是穿透力很強的的穿甲彈、半穿甲彈、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甚至鎢芯穿甲彈等。

最典型的就是如鎢芯穿甲彈,它可以利用高質量鎢芯用它的高速度把坦克變成廢鐵。

而榴彈炮強調的是片式的打擊,因此它們多采用高爆彈,利用炸藥爆炸產生衝擊波、四分五裂的彈片,對周圍目標進行大面積殺傷。

榴彈炮一般是無差別打擊,所以多采用覆蓋式的火力支援。

不過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武器設備的更新,兩種大炮的區別也沒有那麼嚴格,殺傷力也各有千秋。


小約翰


對於現代炮兵而言,加農炮與榴彈炮之間的界限已經沒有那麼明顯了,任何自行火炮都可以發射很多種不同用途的彈藥。可是在早期加農炮與榴彈炮是有著明顯區別的。

所謂加農炮就是可以平射的大威力火炮,類似於德國88mm防空炮這種,雖然可以放空但也可以平射。由於加農炮需要很高的膛壓,所以加農炮的炮身結構相對較好,製造工藝規格也比較挑剔。

可是榴彈炮就不同了,由於榴彈炮所發射的彈種普遍為高爆彈,所以榴彈炮無法平射,只可以曲射,也正是因為如此榴彈炮普遍被用作火力偵察、火力支援、火力準備等。但由於榴彈炮的製造成本響度較低,所需材料工藝也不是那麼高,所以早期軍隊會裝備大量的榴彈炮。


九品侍衛


加農炮和榴彈炮最大的區別就是彈道,加農炮以平射直瞄設計為主,榴彈炮以曲射為主,具體如下圖:

加農炮的典型代表就是坦克炮、高射炮、海岸防禦炮等,發射仰角較小,彈道低平,採用直瞄平射,當然平射不是彈道就是絕對的直線,而是炮彈打出去後呈現比較平直的彈道而已,而像二戰大艦巨炮時代攻擊距離較遠,導彈呈現出明顯彎曲,但戰艦大炮也屬於加農炮系列!加農炮主要用於攻堅戰,一般和敵人面對面的廝殺!

榴彈炮則是充分利用彎曲彈道打出遠距離射擊效果,各種陸軍支援炮火就屬於典型的榴彈炮。由於彈道彎曲,他甚至可以隱蔽在山的這頭打山的另一頭,榴彈炮往往在比較安全的位置上給前方部隊提供火力支援。當然如果萬分火急,敵方坦克都衝鋒出現在榴彈炮視野範圍裡了,榴彈炮拉平近距離直射也是可以的!

僅僅依靠彈道來區分兩種大炮的區別有些片面,畢竟坦克炮給一個角度發射榴彈也是各國訓練的一個科目,下面就具體說說除去彈道區別外的其他區別:

1、身管長度和強度

加農炮的身管一般都較長,達到40~80倍口徑長度,這樣能夠獲得較大的射擊初速。而榴彈炮的身管一般只有20~30倍口徑,現在火炮的炮管材料得到突破,為了更遠的支援,榴彈炮一般已經發展到40倍口徑左右了!

2、彈丸初速和膛壓

加農炮是衝鋒陷陣的,主要是利用動能殺傷為主,這才需要長身管來為炮彈加速,需要更大的藥筒提供能量,以讓飛出去的炮彈獲得更快的初速度,獲得更大的動能,也正因為如此,加農炮不但身管長,膛壓還高,因此對炮管的材料要求就更高更嚴格,炮管壁厚也更厚!

榴彈炮採用曲射,充分利用彈道以獲得更大的射程,他不需要像加農炮那麼大的初速度,發射藥就會少一些,膛壓就會低一些,彈丸初速也更低。如果強行裝藥以獲得更遠的射程,過高的膛壓會導致炸膛風險!

3、炮彈殺傷原理!

加農炮主要靠動能殺傷,典型的穿甲彈、半穿甲彈、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等,他們目標是利用動能去擊穿攔路的坦克裝甲、碉堡工事等,比如鎢芯穿甲彈就是利用高質量鎢芯以高速度撞擊並擊穿坦克,當然加農炮也能發射榴彈等!

而榴彈炮則一般採用高爆彈,利用炸藥爆炸產生衝擊波、彈片對周圍進行大面積殺傷,而且由於看不到射擊目標,也無法做到精確打擊,因此榴彈炮一般採用覆蓋式的火力支援。

當然由於材料的進步,以及戰爭的需求,如今加農炮和榴彈炮之間的區別已經不是那麼涇渭分明瞭,如果各國榴彈炮為了獲得更遠射程,身管也都達到了45倍口徑以上,這樣的大炮也被冠以一個新的名稱:加榴炮,當使用大號發射裝藥和小射角時,彈道特性接近於加農炮;使用小號裝藥和大射角時,彈道特性接近於榴彈炮。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國發展裝備的新型榴彈炮多是加榴炮,但主要還是作用還是以榴彈炮為主!


狼煙火燎


加農炮和榴彈炮主要區別是身管的長度不同。加農炮主要指身管長度的40倍徑以上的。榴彈炮主要指身管長度在30倍徑以下的火炮。火炮的威力主要體現在口徑的大小。但是身管長的火炮,在射擊快速目標和使用實心彈的情況下威力更大。


劍指蒼穹djd


加農炮和榴彈炮,實際上只是倍徑數上的差別。一般榴彈炮是30到40倍徑,加農炮是40以上。這樣,加農炮以平射為主,攻擊的是垂直目標。榴彈炮近乎曲射,所以以超越射為主。現在有了加榴炮,上面的這種區分已經不明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