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周哈里窗”打開你的潛能!

小李飛哥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到現在,工作了快30年,在工廠流水線打過工,在政府事業單位上過班,在某上市公司做過高管,中間還在學校兼職做過專職老師,在臺灣印刷廠做過印前圖文設計,最後自己出來創業開過管理諮詢公司,為眾多世界500強企業提供管理軟件,10年前改行做保險。每份工作之間跨度都非常大,所需的技能也不盡相同,而自己好像也可以輕鬆的實現轉換,有什麼秘訣嗎?現在經常會遇到朋友抱怨自己能力有限,或者年齡大了,無法適應環境的問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通過“周哈里窗”關於自我認知和開拓潛能的過程,讓自己得到一次突破。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模式,是由心理學家魯夫特與英格漢提出,“窗”是指一個人的心就像一扇窗,周哈里窗展示了關於自我認知、行為舉止和他人對自己的認知之間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前提下形成的差異,由此分割為四個範疇,因此把人的內在分成四個部分:公開我、盲點我、隱私我、潛能我。----引用來自百度百科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自我心靈之窗,大家可以從圖中看到四個小框,左上角的小窗口對應的是“我知-你知”,這是公開信息部分,比如我的姓名、性別、籍貫、學歷、工作單位以及職務這些,都屬於公開信息範疇,這是“公開”部分。

通過“周哈里窗”打開你的潛能!


右上角的小窗口對應的是“我知-你不知”,這是隱私保護範圍,比如我身上的某些缺點,工作能力方面的缺陷或者身體狀況等等,總而言之,是一些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信息,我們儘量會將其隱藏起來,我們稱之為“隱私”。

左下角小窗口對應的是“我不知-你知”,這是“盲點”區域,每個人都存在這個所謂的盲區,比如因為新入職公司,不知道公司的一些潛規則,又比如剛剛畢業的新人,還有很多專業方面深層次問題是不知道的,但是前輩們都知道,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衣服背後是否有汙點我是看不到的,但是其他人可能非常容易就看到了。

右下角小窗口對應的是“我不知-你不知”,這就是所謂的“潛能”區域,這個世界上一定大量存在這種情況,比如世界的盡頭是什麼?比夸克更小的物質是什麼?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攻克的問題。

現在我們知道了這幾個小窗口,怎樣才能激發自己潛能呢?我們只要做下面兩個動作就可以,是否感覺很驚訝?真的,只要簡單兩個動作就可以!

第一:Open!就是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願意把自己的信息更多的告訴給其他人,包括自己的缺點和缺陷也告訴大家,不要害怕,只有讓別人知道我的信息多了,對我的瞭解也就增加,把我知-你不知的信息變成我知-你知,當他們知道了我的缺點或者弱項的時候,可以給我指出問題或者提供幫助,我要用開放的心態接受別人的幫助和指導,這樣,我也就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這個時候,你會看到“我知-你知”的小窗口已經往右邊在放大!

第二:Study!還要有一個學習的態度,公開部分是已知的現實,既然知道了自己的缺陷和缺點,自己應該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可以通過看書,報名參加外面的培訓,當然,盲點部分是自己看不到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的知識部分,我們可以通過接受別人的交流和指導,你的盲區會逐步縮小,慢慢的,你會看到“我知-你知”的小窗口已經往下邊在放大!

如果只是做到上面任何一個點,我們還是停留在改變公開信息部分,就是將“我知-你知”部分稍微改動了一些,只是往哪個方向發展的問題。但是,如果你兩個一起做的話,你的公開部分就會往右下角方向同時打開隱私和盲達區域,通過下面簡單的動圖,你會發現,我們已經把潛能部分做了一些的開發!OMG!原來開發潛能就這麼簡單,今天的“周哈里窗”知識你Get到了嗎?

通過“周哈里窗”打開你的潛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