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中的“勞斯萊斯”壽山田黃石是怎麼被發現的?


石頭中的“勞斯萊斯”壽山田黃石是怎麼被發現的?

壽山田黃石古獸鈕章

對於田黃石,人們在熟悉不過了,他是最貴的石頭,沒有之一,被稱為“石中帝王”,一直被收藏愛好者所青睞,其價格持續高攀,能保值增值,堪稱石頭中的“勞斯萊斯”。但是對於壽山田黃石怎麼被發現,知道的人確不多,那一起來了解下壽山田黃石被發現的歷史。

瞭解壽山田黃石被發現的歷史,那不得不提一個人:曹學佺。

石頭中的“勞斯萊斯”壽山田黃石是怎麼被發現的?

曹學佺

曹學佺(1574-1646),又號石倉居士、西峰居士,福建福州人,明末福州地區三大藏書家之一,對文學、詩詞、地理、天文、禪理、音律、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擅長工於詩詞。精通音律,擅長度曲,曾譜寫閩劇的主要腔調逗腔,被認為是閩劇始祖之一。明末清兵入關,自縊殉節,是一位至死不渝保持做為中國士大夫最後的氣節,殉國亡身,捨生取義。就是這樣一位歷經明代三朝、沉浮宦海的文人,成為了與田黃結下不解之緣的第一人。

曹學佺與田黃石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清代施鴻保在《閩雜記》中記載:“明末時有擔谷入城者,以黃石壓一邊,曹節愍公見而奇賞之,遂著於時。”明末時,有一位農夫挑谷入城,這位挑谷的人用扁擔一邊挑著穀物,而扁擔的另一頭為了壓擔子挷著一塊兒黃色的石頭,曹先生比較好奇,看上了這塊石頭,於是將它買了下來。

與之相應還有幾個其他細節版本,比如有版本稱,是一個挑著柴火的樵夫,挑著壓擔子的黃色石頭,曹學佺好奇,於是將石頭購買下來。樵夫走後,曹學佺又想了解石頭的來由,追著去問賣柴者,賣柴的人以為他反悔了,嚇得拼命跑。當然,幾個版本的最終結果是一樣,曹學佺從農夫或者樵夫那裡瞭解到,原來這是從壽山村的田埂上撿來的,是農民耕地從田裡翻出來的石頭。後來,曹學佺根據石頭產地與特徵,起名田黃石,這就是田黃石被發現的歷史。

當時曹學佺正因得罪蜀王,不願向權貴屈服,罷官回鄉,於是學習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做法,為自己建了一座石園,名為“石倉園”,既名“石倉”,自然要有好石。由此,曹學佺憑己力蒐羅各色奇石,終在閒步洪塘時得以與田黃石相遇,田黃與文人的緣分就此開始。田黃石從明末開始就逐漸被發現,到了清朝壽山印章雕刻藝術的發展,田黃石開啟了收藏的巔峰期。因為幾位清朝皇帝的超愛有加,如獲至寶,使田黃石超越所有石頭,成為最名貴的石頭,被稱為“石中帝王”,堪稱石頭中的“勞斯萊斯”。(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