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小說,黃蓉炒菜的功夫到底是誰教的呢?

天香雲外飄


黃老邪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內容!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射鵰英雄傳》中,黃蓉從小在桃花島長大,島上除了父親黃藥師外,便只有一些婢女和啞僕,此外還有一個周伯通。

黃蓉的廚藝說是“天下第一”也不為過,連吃遍天下美食的北丐洪七公都讚不絕口,可見黃蓉廚藝之高超。那麼,黃蓉做菜的功夫是誰教的呢?

筆者認為,黃蓉的做菜的功夫肯定是黃藥師教的,但黃藥師的廚藝應該不及黃蓉。

一、黃蓉做菜的功夫是黃藥師教的

黃蓉從小在桃花島長大,她能接觸的人有限,在島上除了黃藥師,其他人並不具備教黃蓉做菜的條件。首先被黃藥師關在桃花島的周伯通可以排除;其次啞僕和婢女也可以排除,桃花島上的啞僕都是大奸大惡之人,婢女也只是普通的女子,這些人都不可能教出黃蓉那樣的廚神,排除這些人後,便只剩下黃藥師了。

筆者認為黃蓉做菜的功夫是黃藥師教的,並非胡亂猜測,而是基於原著小說分析的。

首先,黃藥師學究天人,文才武功皆不凡,他無所不會,無所不精,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門五行、醫卜星相、農田水利、琴棋書畫、經濟兵略等樣樣精通,他會做菜、懂做菜,一點也不奇怪。

其次,黃蓉做的菜很明顯是桃花島風格,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雅”。比如,“玉笛誰家聽落梅”、“好逑湯”“二十四橋明月夜”等菜名。

桃花島武學家數,老叫化怎會不識?我雖沒見過這路掌法,可是天下也只有你這鬼靈精的爹爹才想得出。嘿嘿,你那兩味菜又是什麼‘玉笛誰家聽落梅’,什麼‘好逑湯’,定是你爹爹給安的名目了。”……(新修版《射鵰英雄傳》)

上述這些菜名很明顯就是桃花島風格,絕對不是什麼啞僕、婢女教的,這些菜名與桃花島的武功“落英神劍掌”、“蘭花拂穴手”、“玉簫劍法”等武功是一個風格的。

最後,黃蓉做菜時需要用到桃花島武功,比如做“二十四橋明月夜”時,削豆腐時需要用到“蘭花拂穴手”。

這味蒸豆腐也有個唐詩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橋明月夜”,要不是黃蓉有家傳“蘭花拂穴手”的功夫,十指靈巧輕柔,運勁若有若無,那嫩豆腐觸手即爛,如何能將之削成二十四個小圓球?……(新修版《射鵰英雄傳》)

此外,《神鵰俠侶》中還有一條旁證,那就是黃藥師的弟子程英廚藝也非常不錯。

菜餚也只平常的青菜豆腐、雞蛋小魚,但烹飪得鮮美可口。楊過一口氣吃了三大碗飯,連聲讚美。……(新修版《神鵰俠侶》)

當初楊過受傷,在程英那裡養傷,對程英的廚藝讚不絕口,而程英是黃藥師的關門弟子,跟著黃藥師學了好些年武功。黃藥師這人還是比較講究的,對生活的質量要求很高,一般的飯菜他估計是不吃的,那麼他就有可能會教程英做菜,畢竟這些事情都是程英負責,讓黃藥師親自動手可不太現實。

二、黃藥師做菜的功夫不及黃蓉。

黃蓉有那麼高超的廚藝,除了名師的教導外,她本身的天賦也是不可忽略的,她聰明絕頂,完美的繼承了父母的良好基因,因此學什麼都快。黃藥師雖然學究天人,但也有不如黃蓉的地方,比水下功夫,黃藥師便不及黃蓉。

黃蓉生長海島,自幼便熟習水性。黃藥師文事武學,無不精深,水中功夫卻遠遠不及女兒。…(新修版《射鵰英雄傳》)

黃藥師性格,並不像一個會經常親自下廚的人,所以他的廚藝應該不及黃蓉,但他學究天人,肯定非常懂做菜。

從黃蓉做的那些菜的菜名來看,那些菜可能是黃藥師曾經和夫人馮氏,也就是黃蓉的母親一起做的,他們夫妻閒來沒事聊聊詩詞歌賦,遊山玩水,一起動手研究一些美食,以黃藥師和其夫人的學問,要研究一些美食還是沒問題的。兩人一起研究,然後一起動手,最後一起取一個風雅的名字,簡直是神仙眷侶般的生活,非常符合黃藥師的性格和氣質。

黃蓉便是繼承了母親在做菜方面的天賦,動手能力極強,而且她還會武功,所以一學即會。黃夫人馮氏去世後,黃藥師心中思念愛妻,於是便將曾經他們做的一些菜教給了黃蓉,讓黃蓉做出來給他品嚐,以此來寄託感情。

三、結語

綜合上述,黃蓉從小生活在桃花島,島上除了父親黃藥師外,其他人都不具備教他做菜的條件。黃藥師學究天人,會做菜、懂做菜一點也不奇怪,所以黃蓉做菜的功夫肯定是黃藥師教的。黃蓉做的那些菜的菜名很明顯是桃花島風格,很有可能是曾經黃藥師和夫人馮氏一起研究出來的,所以取了一些非常“雅”的名字。而且黃蓉做菜的手法也需要用到桃花島武功。此外,黃藥師晚年收的弟子程英廚藝也非常不錯,這些便足以證明,黃蓉做菜的功夫肯定便是黃藥師教的。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綺羅堆裡埋神劍,簫鼓聲中老客星。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卓爾不群黃老邪


1,有一定的天賦。

2,自學其實也有個好處,就是心平氣和,時間充裕,不怕失敗。

她走南闖北從全國各地偷來的寶藏書籍,包括從皇宮,古墓,民間,藏書閣,各種稀奇古怪,這其中就包括菜譜和做菜秘籍。

黃蓉從小就研究這些書籍,反正一天有的是時間,像過家家一樣的不斷嘗試做菜的方法,加上啞僕和老爹的從旁指導,這個廚藝可就了不得了。

或者可以 這樣說吧,黃蓉的廚藝是她自學得來的,冰雪聰明加極高的悟性!


釋鴻擎天天龍少


我是海倫兒朱,讀的是金庸原著新修版。


黃蓉炒菜的功夫當然是和黃藥師學的。黃蓉遇到郭靖之前,一直生活在桃花島上。她出生後,桃花島弟子已經全部被遣散,島上只有黃藥師、啞僕婢女,再加上週伯通。所以黃蓉會炒菜,除非無師自通,必然是和她爹學的啊。

書裡沒有描述,父女倆如何如何在廚房忙得熱火朝天。不過,我們可以通過黃蓉做的菜品來一窺究竟。

黃蓉的名菜

要說做菜,黃蓉可不是隨便炒炒,正是這些菜,相助郭靖收服了洪七公的胃,把北丐成功留在身邊一個多月,讓郭靖幾乎學全了一套降龍十八掌。

提到黃蓉的菜,我們是不是馬上想起“玉笛誰家聽落梅”、“二十四明月夜”呢?

1. “玉笛誰家聽落梅”

賣相:

炙牛肉條,只不過肉香濃郁,尚不見有何特異……

口味:

滿嘴鮮美,絕非尋常牛肉,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諸味紛呈,變幻多端,直如武學高手招式之層出不窮,人所莫測。洪七公驚喜交集……

做法:

細看之下,原來每條牛肉都由四條小肉條拼成……一條是羊羔坐臀,一條是小豬耳朵,一條是小牛腰子,還有一條……是獐腿肉加兔肉揉在一起……

得名:

肉只五種,但豬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另一般滋味……倘若次序的變化不計,那麼只有二十五變,合五五梅花之數,又因肉條形如笛子,因此這道菜有個名目,叫做‘玉笛誰家聽落梅’。這‘誰家’兩字,也有考人一考的意思。

2. “好逑湯”

賣相:

碧綠的清湯中浮著數十顆殷紅的櫻桃,又飄著七八片粉紅色花瓣,底下襯著嫩筍丁子,紅白綠三色輝映,鮮豔奪目,湯中泛出荷葉清香,想來這清湯是以荷葉熬成……

口味:

荷葉之清、筍尖之鮮、櫻桃之甜,那不必說了……

做法:

櫻桃核已經剜出,另嵌別物……是班鳩!

得名:

這如花容顏,櫻桃小嘴,便是美人了……竹解心虛,乃是君子。蓮花又是花中君子。因此這竹筍丁兒和荷葉,說的是君子……那麼這班鳩呢?《詩經》第一篇是:‘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因此這湯叫作‘好逑湯’。

3. “二十四橋明月夜”

賣相:

當晚黃蓉果然……蒸了一盆豆腐給洪七公吃。

口味:

洪七公一嘗,自然大為傾倒……

做法:

先將一隻火腿剖開,挖了廿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廿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棄去不食

得名:

要不是黃蓉有家傳“蘭花拂穴手”的功夫,十指靈巧輕柔,運勁若有若無,那嫩豆腐觸手即爛,如何能將之削成廿四個小圓球……但如切為方塊,易是易了,世上又怎有方塊形的明月?

一方面,這些菜品,講究搭配。


“玉笛誰家聽落梅”和“好逑湯”是在一餐中,這頓飯的主食是米飯。“聽落梅”是肉類,吃著感覺油膩,配荷葉筍尖櫻桃湯正好。這頓算是午飯,吃完了正好有勁教學“亢龍有悔”。

而和“二十四橋明月夜”搭配的則是一碗“只揀菜心,用雞油加鴨掌末生炒”的白菜,白菜豆腐的搭配絕對沒毛病。要說偏素,這頓是晚飯,素淨些沒毛病。

另一方面,三道名菜,重在工藝。

這三道名菜,除了“好逑湯”色澤鮮豔一點兒,另外兩道菜看起來還是很普通。關鍵在工藝和用料,而這些菜的風雅名字,都得自於此。

連洪七公都猜得出,這些菜名必然是古靈精怪的黃老邪想出來的。也可以看出,黃蓉做菜的方式既講意境,又務實效,和某些婚宴上的油燜大蝦萬萬不一樣。

黃蓉的拿手小菜

除“名菜”之外,黃蓉還有其他一些拿手“小菜”。

1. 叫花雞

這隻雞本來是郭、黃兩人從農戶偷來,準備自己解饞的。也正是這隻雞香氣四溢,引來了洪七公。

洪七公可謂《射鵰英雄傳》裡最會吃的人,他對這隻雞的評價是什麼?

那乞丐大喜,夾手奪過,風捲雲殘的吃得乾乾淨淨,一面吃,一面不住讚美:“妙極,妙極,連我叫化祖宗,也整治不出這般了不起的叫化雞。

說到做法,簡單中又透著不簡單。明明工序不多,還少油沒鹽,怎麼會這麼香?

黃蓉用蛾眉鋼刺剖了公雞肚子,將內臟洗剝乾淨,卻不拔毛,用水和了一團泥裹在雞外,生火烤了起來。烤得一會,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溼泥乾透,剝去乾泥,雞毛隨泥而落,雞肉白嫩,濃香撲鼻。

2. 燻田雞腿+八寶肥鴨

這頓飯比較“硬”,主食則是銀絲捲,也是一頓午飯,黃蓉送到林子裡給郭靖和七公吃的。

只不過,這頓飯實在太香,洪七公也吃得太快,連皮都沒給郭靖剩下一點,我們自然看不見燻田雞腿是怎樣做法,也不知道八寶肥鴨肚子裡到底塞著什麼餡料。

3. 炒白菜、蒸豆腐、燉雞蛋、煨蘿蔔、白切肉……

這些都是黃蓉提出要給洪七公做的,除了炒白菜,別的我們一樣也沒見到。不過,卻可以從洪七公的遙想中領略一番美味。

洪七公品味之精,世間希有,深知真正的烹調高手,愈是在最平常的菜餚之中,愈能顯出奇妙功夫,這道理與武學一般,能在平淡之中現神奇,才說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

這樣的普通飲食,也比較符合黃蓉父女二人在桃花島上歲月靜好的生活特點。

黃蓉的見識

我們在餐廳吃飯,有沒遇到過這樣的場景?想點一道菜下不了決心,一般會問服務員,這是用什麼炒的啊,好吃嗎?有時,對方就會一臉羞澀或者懵懂地告訴你,他也不知道。


曾經在公司食堂吃飯,新來的小妹妹接過師傅遞給的蘋果,還問是不是桃兒。誰要告訴我這小妹妹會做飯,我是萬萬不信。

這裡沒啥貶義,只不過每個人的生活情境各有不同,確實存在這種情況。

所以,黃蓉做過的菜雖然以“普通”居多,但要說會做,也得吃過見過,見識到位。

你看要郭靖請客,她點的什麼菜?

先來四乾果、四鮮果、兩鹹酸、四蜜餞。

乾果四樣是荔枝、桂圓、蒸棗、銀杏。鮮果你揀時新的。鹹酸要砌香櫻桃和薑絲梅兒……蜜餞麼?就是玫瑰金橘、香藥葡萄、糖霜桃條、梨肉好郎君。

再來八個酒菜。不光能點,什麼規格的館子賣什麼級別的菜也是門兒清。

八個酒菜是花炊鵪子、炒鴨掌、雞舌羹、鹿肚釀江瑤、鴛鴦煎牛筋、菊花兔絲、爆獐腿、姜醋金銀蹄子。我只揀你們這兒做得出的來點,名貴點兒的菜餚嘛,咱們也就免了。

不僅會點菜,還會品菜,吃得出其中的江瑤柱是五年前的宿貨。

到郭官人這裡,哪裡管得了這麼多,只道牛肉羊肝便是天下最好的美味了。


海倫兒朱


一是東邪的教導,二是自身的天賦。

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東邪的為人行事風格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邪,不為世俗規條所束縛,甚至可以說,世俗越不認可什麼,我偏偏做什麼。


那麼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女子是要相夫教子,秉持家務的,還有君子不下庖廚的說法,再加上黃蓉母親的過世,作為父親的老東邪,很可能練就了一身廚藝本事,誰說男子不可以下庖廚?誰說男子不可以秉持家務?

其二,黃蓉天生冰雪聰明,心竅精靈,聰明人無論做什麼都會找到聰明的做法,或者說找到適合自己的竅門。

黃蓉這麼聰明的人,廚藝對於她來說,應該是手到擒來,根本不用去新東方學烹飪,母親去世後,也有一種需要她在不大的時候就要開始蒸煮食品的可能。而且作為東邪的女兒,黃蓉的見識廣博,不是一般人能夠比了的。



所以炒菜這種小事對於黃蓉來說根本不存在誰教的這種方法,可以說是耳濡目染,自學成才的典範。


胡謅聊文化


黃蓉的原生家庭在桃花島,自幼失去母親,父親是島主,而本人又冰雪聰明。喜歡美食是健康的正常人的天性,想來島主家的廚師為討好島主沒少給黃蓉做好吃的;以島主的身份見識能力,島主家廚師的水平絕非一般而且不止一人。高手的指點加上絕頂的領悟能力,黃蓉的廚藝水平想不高都難啊!


九畹九畹


黃蓉這個人因為他爹是黃藥師,黃藥師懂很多奇門術數,奇門術數乃是世間萬事萬物的總結歸納,金庸筆下的黃蓉處處流露著其攜帶著黃藥師的術數本領,而黃蓉又因為個性頑皮,好在江湖上吃喝玩樂,假扮叫花子,這些人生經歷足以讓黃蓉參透美食烹飪妙法,進而為了實現使郭靖強大的目的,給洪七公做了不少美味佳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