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半直企涉足社交新零售,下沉渠道欲玩轉“私域流量”

同仁創客:社交電商其實也是泛直銷行業的一種形態,模式本身都是中立的,什麼人在操作就是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泛直銷行業的從業者,北京同仁堂健康新零售的經銷商,如今,主要方向是做社交電商系統和運營輸出,依然看到社交電商的能量。但是,希望讀者可以提高辨別能力,違反常理的宣傳,一般都存在誇大的成分,入局前需謹慎,入局後需努力。

近年來,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的紅利期,使得人人都想來分一杯羹,眾多社交電商平臺如雨後春筍競相出現。日前,記者梳理了直銷企業轉型社交新零售名單,截止至去年年底,已有將近過半的直銷企業進入社交電商的賽道,多以不同模式切入社交電商“流量池”。

直銷企業入局社交新零售其因有二,一是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傳統線下會銷紅利見頂,二是經歷權健事件監管趨嚴,在這種市場環境下,直銷受到影響,直銷企業被迫尋求多渠道突圍,社交電商或是賦能直銷模式的最佳選擇。

過半直企涉足社交新零售,下沉渠道欲玩轉“私域流量”

零售滲透率達71%

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社交電商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835.8億元,較2016年增長88.84%。近年來,社交電商大爆發,2014-2017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90%以上。

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規模達6268.5億元,環比增長255.8%,成為網絡購物市場的一匹黑馬。隨著社交流量與電商交易的融合程度不斷深入,社交電商佔網絡購物市場的比例也不斷增加,2015年-2018年三年間,社交電商佔整體網絡購物市場的比例從佔中國網絡購物市場比例從0.1%增加到了7.8%。

過半直企涉足社交新零售,下沉渠道欲玩轉“私域流量”

近日,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攜手騰訊廣告、騰訊營銷洞察(TMI)聯合發佈《2019中國社交零售白皮書》,將“社交零售”定義為品牌通過線上社交生態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營銷或銷售方式,並嘗試從整體趨勢、社交熱點、人群發現、品類洞察等多個維度給出答案。

白皮書數據顯示,伴隨著“全民社交”,中國的社交零售滲透率已達71%。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61%表示會被新奇內容“種草”,56%的女性易受到社交媒體影響而產生興趣,願意參考周邊知識和他人使用評價幫助自己決策;69%的消費者曾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過自己網購的鏈接;消費者在購買前後三個月內主動分享、轉發產品相關信息,或參與、組建相關社群的比例高達77%。

過半直企涉足社交新零售,下沉渠道欲玩轉“私域流量”

調查同時顯示,85%的受訪企業認為社交媒體是影響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某產品最重要的因素,81%表示社交媒體是其投入最大的線上渠道。

白皮書分析認為,社交生態的繁榮直接改變了傳統商業中營與銷割裂的問題,品牌不僅可以藉助社交媒體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提升溝通效果,更能進一步縮短從營到銷的鏈路長度,降低溝通成本。

社交屬性仍適合直銷

社交電商正是通過社交,鼓勵消費者分享,把過去的買賣關係變成粉絲強關係,本質上與直銷都是以人為中心,憑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來發展裂變。而此時的直銷行業亟待走出困境,多元化轉型已成為發展趨勢,直銷行業積極擁抱社交電商。

據直銷中國週刊瞭解,目前入局社交電商的直銷公司已經達到33家,從相關數據上來,其中部分企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更多的企業則仍處在積極探索或觀望中。

過半直企涉足社交新零售,下沉渠道欲玩轉“私域流量”

直銷轉電商“社交+雲”模式

據直銷中國週刊瞭解,會員制電商模式成為了直銷企業轉型社交電商最主要的網絡營銷方式之一,這種運營模式不僅解決了運營效率的問題,又能夠讓用戶與商家之間完成更高效的對接。

過半直企涉足社交新零售,下沉渠道欲玩轉“私域流量”

2018年8月16日,如新電商平臺“星享城”上線,如新作為較早開展線上電商平臺企業已經較為穩定,“星享城”囊括了app端、官網、微信三大平臺入口,集分享、推薦、購買等功能於一身的“社交+雲”電商平臺,主要採用的是會員制電商模式自用省錢分享賺錢。

2019年8月10日,安利新任全球首席執行官潘睦鄰在其中國區2019年年會上表示,安利將全面發力打造一個以數字化和社交電商驅動的新安利,“安利雲購”和“安利微購”準確把握移動社交電商風口,成為中國頗具規模的自有電商平臺,目前90%的訂單來自線上,80%來自於移動端。

“安利微購” 是安利中國旗下的電子商務網站 ,於2018年9月3日上線,安利微購主要採用的是會員制電商模式,成為安利微購會員既是消費者又是商家,作為消費者時候,憑著會員身份,即可享受優惠價格購買產品,省錢;當作為“商家”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分享產品鏈接給需求者,當需求者購買之後可以獲得佣金,掙錢。

不僅如此,數字化轉型也是直銷企業轉型的一個重要營銷方式。

過半直企涉足社交新零售,下沉渠道欲玩轉“私域流量”

1月4日舉行的“無限極五五發展計劃”啟動大會上,騰訊智慧零售商務總經理母小海與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業務副總裁李冰,共同開啟了雙方的戰略合作。這也是無限極第五個五年計劃重要舉措的組成部分——搭建社交電商運營體系;開展精準營銷,提升獲客、轉化的效率;嘗試新的營銷方式,助力市場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2019年9月19日,康寶萊宣佈將與騰訊圍繞數字化轉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並全面開啟在中國範圍內的數字化轉型。未來的康寶萊中國將成為一家以用戶需求為核心,打通線上線下全價值鏈流通渠道的企業。

過半直企涉足社交新零售,下沉渠道欲玩轉“私域流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11日,雅芳全球首席美容及品牌官James Thompson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雅芳在中國市場不會重啟直銷模式,目前雅芳在中國實施的“全渠道策略”,並且推出了“中國定製”系列產品,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據瞭解,雅芳在中國已經完成“美容專賣店+電商+化妝品專營店/商超”的全渠道佈局。目前雅芳的化妝品專營店及商超渠道目前覆蓋超過28000家網點,明年將會覆蓋35000家以上的網點。

社交電商未來可期

目前,圍繞直銷企業涉足社交電商的方式來看,大部分直銷企業都是以搭建新平臺、成立新的部門或分支機構來運營。平臺具有體驗分享、實時分銷的功能,產品則多以自主品牌,以及國內、國際廠家生產的一些食品、護膚品、家用電器、日常生活用品等為主要類別,堅持更細分、更精準定位的產品投放策略。此背後的原因則是基於目前直銷企業外部引流的能力較弱,原有的直銷經銷商群體流失嚴重,於是將原有的直銷經銷商引入到新的社交電商,並針對他們的特徵進行人物畫像,精準定位,此舉對穩固原有的市場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過半直企涉足社交新零售,下沉渠道欲玩轉“私域流量”

社交+電商創造流量帶來一種新的營銷方式,這種根據信任關係進行的推薦和分享,一定程度上幫助顧客降低了選擇難度,提高了效率。通過社交裂變讓消費者“代理+代言”,變成聯營者,再加上直銷人聯網多對多的信息分享、熟人信任關係的背書、面對面的互動、利益交織、自我拓展、團隊黏性強等特點,這一生態一旦建立將成為直銷企業穩固的護城河。

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對於直銷企業而言,運作社交電商類的新平臺,起步階段總是會想快速引進新流量、迅速擴大平臺的影響力,其絕大部分採用了多級分銷模式,這雖然可以幫助其快速帶來流量和用戶,但也有可能導致平臺用戶將注意力集中在拉人頭而非產品上,導致企業陷入涉傳的泥沼,想必這也是直銷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和規範管理的地方。

如今,社交電商、會員電商、社群電商等電商流量已經進入多元化時代。對於直銷企業而言,無論其遵循人與人面對面銷售產品的直銷方式,抑或藉助當下網絡社交工具進行裂變吸引用戶售賣產品,其本質都只是圍繞零售做生意,而零售的終局是如何將消費者源源不斷地循環下去,帶動平臺的新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效率和體驗帶給消費者的感受會越來越強烈,品牌加好產品一定會成為消費者分享、促進傳播的基礎,因為供應和產銷全產業鏈的打通、企業的運營能力則最終決定了企業能走多遠。

直銷中國週刊綜合整理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