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淮海西路於民國14年(1925年)法公董局越界闢築,以原英國駐華公使名命名喬敦路(Jordan Road)。20世紀30年代改名陸家路。民國32年改名廬山路,民國34年以曾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命名林森西路。1950年為紀念淮海戰役勝利改今名。沿路多工廠,有交通大學、胸科醫院等。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


01.

淮海西路上的工業遺址

作為近現代工業搖籃的上海,依然保留著工業文明的記憶。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扼守在淮海西路西段,與地鐵站近在咫尺。

與堪稱中國的“香榭麗舍”的淮海路相鄰,約2公里長的淮海西路,以前沿路多工廠,其中就有1956年上海自主創建的鋼鐵廠——上鋼十廠,上鋼十廠曾於1962年生產出了國內第一塊錫鍍薄板(俗稱“馬口鐵”)。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十廠老照片,寫滿了記憶。

淮海西路經過數十年的城市更新改造,上鋼十廠、五洲藥廠等沿路工廠陸續搬離。2005年,在上鋼十廠原址改造為新十鋼(紅坊)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原上鋼十廠冷軋車間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為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名單上唯一一處工業遺產。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基地內老工業廠房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融僑中心建成後,老廠房建築將進行加固和修繕,依然保留,上海建浩監理團隊目前在這個廠房裡辦公。

而今,昔日“老廠房”迎來了第三次變身,正在建設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商業綜合體——上海融僑中心,淮海西路或將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02.

致敬每一座城

融僑集團堅持“雙中心”(福州和上海)的發展戰略,打造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的商業綜合體項目,致敬每一座城。與日本三菱地所提出“關愛人的力量,關愛城市的力量”的設計理念一拍即合,由三菱地所全程操刀建築規劃設計。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項目設計以“人文、國際、社交”為整體定位,汲取紅坊的文化藝術基因,保留紅坊部分標誌性紅色廠房及優秀雕塑,目標建設一個匯聚5A甲級寫字樓、獨棟寫字樓、商場的創新型城市文創地標。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著力塑造更具活力、更具藝術氣質的城市文創地標。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以藝術、文化為氣質,利用項目周邊的文藝基因,通過強調"本源"、"自然"、"均整"、"多樣",重磅規劃文化展覽業態,打造具有城市文藝腔調的文化交流空間;以美食、購物為主線,一站式提供國際美食、輕奢名品等時尚生活元素,為追求生活品味的人示範不一樣的生活美學,提供前衛時尚、格調有範的生活方式;以科技、體驗為提升,提供電競遊戲、動漫卡通、智能科技等前衛、創意、個性化的特色體驗項目,通過跨界複合,打造都市達人匯聚、社交首選地。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由日本三菱地所規劃設計,處處體現日本設計的精細和人文關懷。

03.

開工建設

2018年12月19日,作為融僑集團進入上海的首個大型商業文化綜合體項目,舉行了奠基儀式。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奠基儀式上,融僑集團董事長林宏修,中建二局黨委常委、董事、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志明,上海建浩總經理方慶法等領導為工程奠基。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項目位於上海市長寧區新華路街道71街坊(東鄰淮海西路,南至規劃凱田路,西至新華公寓,北至安順路),項目佔地面積約4.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3平方米,其中地上總建築面積約13.1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9.8萬平方米。項目地上由9棟建築組成,分別為A棟14~18層、B棟12~17層、C棟12~15層、D棟3~5層、E棟4~5層、F棟3~5層、G棟3~4層、H棟4~5層、J棟1層以及商業裙房、代建綠地下沉式廣場、地下室為局部四層等。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施工分區情況,目前施工區域為紅色部分1區。

施工分為四個工區,即1區、2-1區、2-2區、3區。其中,深基坑工程分為1區、2-1區和2-2區,基坑面積分別約為1.47萬平方米、0.52萬 平方米和0.86萬平方米,基坑開挖深度18.6米,局部落深1.7~3.5米,基坑安全等級為一級。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我是去年下半年從丁雲生總監手裡接手了這個項目,項目進展的非常順利,質量控制的非常好,應該是丁雲生總監前面做了很多工作,打好了基礎。”上海建浩監理項目部項目總監郭振華說。

據郭振華介紹,目前的重要工作是基礎施工,由於地處市中心,基坑臨近地鐵設施管線,同時距保護建築最近處僅有4.5米。因此,土方開挖以縮短開挖時間,減少累積變形為主要控制目標,施工期間,監理密切注意對地鐵設施管線及保護建築物等保護對象的監測工作,確保周邊環境安全可靠。在春節放假前,深基坑1區第四層土方開挖完成(開挖深度15.3米),第四道結構支撐也已經完成。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建浩監理項目部監理團隊在檢查混凝土樣品質量。

04.

復工準備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建浩監理項目部項目總監郭振華在工地上。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工地建設帶來的新問題。指揮部堅信:上下同欲者勝。制定了周密的復工計劃,成立了防控疫情組織機構,準備了防疫物資。採取許多措施,如對勞務人員進行包車返滬,分批進場,要求提供居住地出具的14天健康證明,禁止隨便外出。隨申碼為綠色的體溫檢測合格人員可以進場作業。還特別對工人宿舍進行改造,減少每間宿舍居住人數(每間不超過4人)。工人開始陸續返崗復工,目前已有近60人在有序開展施工準備。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上海融僑中心建設,或推進淮海西路再迎高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