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對漢桓帝的評價是什麼呢?他是位合格的皇帝嗎?

世人對漢桓帝的評價是什麼呢?漢桓帝劉志在東漢,甚至兩漢皇帝中論政治能力上應屬中等的,絕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堪,東漢在歷史上被詬病最多的,就是外戚和宦官的輪流專權,這個問題什麼時候出現的呢?自公元88年章帝崩,到公元189年袁紹徹底誅殺宦官,前後長達101年之久,也就是說東漢的歷史基本就是外戚和宦官的歷史,這事兒不是桓帝和靈帝造成的,但卻在桓帝即位的時候到達頂峰。


世人對漢桓帝的評價是什麼呢?他是位合格的皇帝嗎?

此時東漢的大當家的是大將軍梁冀,老梁家父子從順帝開始把持朝政已經十餘年了。梁冀權勢熏天,只因九歲的質帝說他是跋扈將軍,居然直接將其毒殺,漢朝歷史上廢立皇帝的事兒不少見,直接敢殺掉皇帝的,梁冀是獨一個。後來論擁立桓帝之功,給他的待遇是蕭何,鄧禹,霍光三個大佬加起來的總和,認為漢桓帝不堪的大多是東漢,三國的人物,對比的是西漢和東漢前期,漢桓帝相比於老劉家祖宗來說,自然是不堪的,但是到了西晉滅亡後,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比漢桓帝不堪的君主多了去了。


世人對漢桓帝的評價是什麼呢?他是位合格的皇帝嗎?

他在位期間跟羌族的戰爭基本都勝利,在那個看重出身的時代,當文官們準備對抗皇權的時候,他毫不遲疑的下手,東漢從漢和帝以後,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諡號桓帝還是可以的,算“諡”出有因,也符合後代評定諡號時通常會拔高和美化的大原則,相對好點的皇帝,一定會上“高,文,武”這類周時明王聖君才用的美諡;一般點的皇帝也會用個相對好點的美諡;用中諡的就算很明顯的批評了;上惡諡的基本上都是亡國之君,由新朝定諡自然沒什麼顧忌;或者是王朝大亂,形同亡國,新安定天下的君主會給前任上個差點的諡號,以上情況,都沒有發生在桓帝時期。


世人對漢桓帝的評價是什麼呢?他是位合格的皇帝嗎?

孝桓皇帝諡號為桓,我的理解是因為武功,使用段熲大體上平定了羌亂。出於為尊者諱的原因沒有用惡諡。 但是刨去這個確實政治上黨錮之禍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齊桓闢土服遠應該是沒什麼爭議的。漢桓帝在位之時,不管怎麼說,好歹也還是武定四方,平羌亂也是功績,再說,他又不是末代皇帝,當朝的皇帝給個美諡不算過分,給皇帝選諡號又不是寫信史,難道還能絕對公平。


世人對漢桓帝的評價是什麼呢?他是位合格的皇帝嗎?

孝桓皇帝功績有兩點,誅梁翼,這是個前朝毒瘤,作為一個小皇帝能除掉很不錯了。平羌亂,羌族大小的叛亂了一百年,漢桓帝平定後到漢末也沒叛亂過,此兩個功績可比康熙除鰲拜平三番吧,但是黑點也有二,聯合宦官最後也沒擺平,死的早也是一個原因吧,但總體是東漢滅亡的原因,繼承人問題,選了漢靈帝這真亡國之君。漢桓帝是一個孤立的君主,本來就是從諸侯身份入繼,基礎薄弱,外朝中有陳蕃等世家大族勢力盤踞,內廷有竇武、竇後跟陳蕃表裡為援,他想立繼承人也未必能立起來。


世人對漢桓帝的評價是什麼呢?他是位合格的皇帝嗎?

就看他連立皇后都不能隨心所欲,要去得到大臣的許可,可見他的權力已經被掣肘到什麼地步,漢承秦舊,太后權重。在桓帝死後,原本就跟他不睦的竇後肯定不會去立他的近親,而選擇年幼無助的諸侯。靈帝就很感激竇太后的援立之功。不過竇武、陳蕃跟宦官鬥爭失敗,竇太后也被牽連,靈帝才有了機會掌權。漢桓帝劉志在位21年,前13年是傀儡,多少有點宣帝的氣質,韜晦得較為到位後8年可暴露了本質,亡國之君的特點基本佔全了,難怪諸葛亮說漢朝真正亡在桓靈之手。東漢末年的皇帝很多沒有子嗣,只能選同族的後輩繼位,縱觀25史,包括清史稿,這樣的王朝沒有能延續下去的,更何況繼位者無道。外戚專權,梁太后族人,生活奢靡——後宮佳麗上萬,這個皇帝還真的不如崇禎帝朱由檢。


世人對漢桓帝的評價是什麼呢?他是位合格的皇帝嗎?

漢朝沒有振興的原因,宦官的專權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宦官專權有很多壞處,他們不幹好事,想的都是怎麼魚肉百姓,填滿自己的口袋,漢桓帝沒有根除宦官的權力,就使得宦官能夠把持朝政,打壓朝廷的官員,宦官通過多次黨錮之禍,確立自己的地位,而這也意味著漢朝逐步走向末路,漢桓帝利用宦官扳倒了梁冀,但同時又迎來了改變漢朝命運的一群瘟神,再者漢桓帝也不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在位期間也是荒淫無道,沒有對朝政發揮出什麼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