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今年疫情過後有新茶,預計茶葉的產量、銷量和價格將會怎樣?

鳥雀林老王19966


我國今年疫情過後有新茶,預計茶葉的產量、銷量和價格將會怎樣?

  1. 首先來說產量,今年整體茶葉的產量相對於往年肯定是降低了,因為根據目前的狀況來說,採茶的人還是很少,很多茶廠也沒有開始有開工準備,別的不說,就說湖北地區茶葉產量肯定是銳減的!

  2. 對於銷量和價格來說,我的判斷就是喝茶是一種生活習慣,普通的茶葉對於老百姓來說基本就是一種必需品,該喝還是得喝,但是對於功夫茶這些來說可能會有減少,因為功夫茶這些有交際的作用,目前的疫情國家對於人流是有一定的控制的,我個人認為綠茶這些還好,功夫茶銷量應該會有明顯的下降!

  3. 另外對於高端茶葉,比如名茶來說可能影響就比較大了,今年整體的經濟形勢不會太樂觀,我個人感覺高端消費也是會減少的,名茶的消費能力肯定也是被有所抑制的,個人認為茶商或者茶葉經營者也需要對這塊進行調整,以適合市場的變化。

  4. 另外在茶葉的經營渠道也需要做下改變,最講究的人還是會去線下買茶葉的,而且茶葉還是要以實際品嚐才能下決定的,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發展,我建議一些口碑比較好的茶商要開拓一些網上銷售,並且銷售一些品質穩定,已經形成一定口碑的茶葉品種。藉機擴大自己的銷售半徑,通過口碑會影響更多的人。

  5. 但是我還是要說,請不要把茶葉神話,前幾天我看見網上說茶葉可以治療新冠病毒之類的話,我想說的是在沒有官方發出聲明之前,這些話是不可信的,我很反感個別利益群體利用疫情來賺取自己的利益,這種方式讓人覺得可恥!


如昔®


我是浙江開化龍頂茗茶產區的,受肺炎疫情的影響,結合我地茶葉現狀,談談我的觀點。去年乾旱和今年前期倒春寒低溫霜凍影響,我地剛發出來的嫩芽基本凍掉,但是氣溫隨後升高,新芽繼續萌發,產量上雖有影響,總體影響不是很大。

就目前的我地(烏牛早品種)銷售情況來看,價格和往年基本持平。隨著氣溫升高、產量增加,而疫情卻全球蔓延,國內茶葉出口勢必受到影響,放眼國內的茶葉基地,優勝劣汰,價格優勢就要看各地茶葉的知名度、品質。總體來說,平均價格跟去年相差不大。


春風神韻


中國的茶道,茶文化並種植茶樹、採茶有悠久的歷史,西湖龍井、蘇州的碧螺春、武夷山的大紅袍、安吉白茶等名茶馳名天下,就是我們當地兩、三個鄉鎮數千茶園生產的綠楊春茶省內外聞名,多次獲得省及全國茶葉協金、銀大獎優質茶品牌。


天氣氣候等多種因素對茶葉的質量和產量影響很大,回顧去年,不少春季產茶區持續的久旱少雨,尤其是清明前後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少盛產茶區久旱無雨,土壤乾燥,早春優質茶葉產量少,從而影響了茶農的種植收益。

今年已到了接近三月中旬,據我與附近茶葉種植區的茶農接觸瞭解並分析,應該說,去年的暖冬,再之春節後持續的陰雨,土壤溼潤,對茶樹的生長極為有利,如果沒有出現持久“倒春寒”意外天氣災害,茶樹嫩芽萌發得將會比往年早得多,清明前至雨水節氣前後優質茶葉採得早,產量多,茶農種植收益無疑將增加許多。


至於在清明前後新冠病毒疫情有沒有對適時能採茶產生影響,從目前相關媒體披露,由於相關醫護工作者等多部門方面的共同努力,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國已有多省市連續十多天未發生新的新冠確症病毒及疑似病毒感疫者,除湖北省外,其他各省市並已逐步恢復道路交通,不少工廠企業已復工復產,同樣,還有不到一個月茶葉種植區就可以採摘新茶,茶葉種植區可以及早聯繫並招工到外地採茶工人,不誤農時地採早茶、多采茶。

今年的茶葉產量應該比去年的基礎上有較大幅度的增裝,並且早期優質茶多,品質好,再分析今年的銷售量與價格,現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當然更鐘情並選擇飲用優質茶,不過,人工採摘、加工茶葉等成本的不斷提高,成品茶成本自然上漲,與此同時,不少茶農也分析,受去年底出現新冠病毒疫情出現的多種影響,開工復工上班遲,今年人們的經濟收入將會減少,成品優質茶價格上將可能有可能略有下降或與去年持平,不過,優質茶產量多,茶農實際純收入完全比上一年增加許多!


老農話三農


其實現在很多優質產區的茶葉已經開始採摘了!我們茶園在這幾天也開始慢慢開始採茶!通過我們自己的一些市場判斷和茶園經營來說,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是茶葉產量應該還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只是在採摘炒制過程中變的更加精細管理而已!

對於茶葉銷量來說會有一定影響,從銷售渠道來看,很多茶館,茶樓,飯店,茶葉專營門店,以及單位和公司等受到疫情影響營不了業,這會使新茶銷售渠道大大變窄,從而減少茶葉銷量!

從經濟方面看,受疫情影響,老百姓收入減少在所難免,很多企業面臨經濟壓力很大,所以也會影響茶葉銷量!

從互聯網角度看,雖然互聯網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對於茶行業來說效果應該不會特別明顯,因為茶行業是一個更注重於體驗的產品,特別是剛出來的新茶價格普遍較高,所以我相信互聯網對於茶葉銷售作用不會有太大提高!

最後!茶葉價格的決定因素很多,今年的茶葉價格應該不會有明顯的下降趨勢,首先是人工成本,加工成本,運輸等成本決定了茶葉生產成本提高,以及茶葉銷售渠道中一些成本決定了茶葉價格不會下降!其次,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是很多重點單位也已經復工復產,等到新茶大規模出來,疫情應該會有明顯好轉,大部分人都也已經復工,所以我分析茶葉價格應該不會明顯下降!

這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我也希望這次疫情結束有更多人喝到健康優質的好茶,也希望茶行業更健康發展!


茶人張光林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原因,今年很多行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茶行業也不例外。

受影響最大的目前還是茶葉的經銷商為主,從過年以來,不管是實體店還是網店大多數都處於癱瘓狀態,沒有客戶上門,也不能發送快遞,導致店鋪營業額大幅度下降是肯定的。我想不少店鋪也一定屯了一些在年關賣的茶,即使疫情慢慢過去,可以開門做生意了,應該也是以這部分茶出售為主吧,對農民手裡產的新茶的採購量估計會少一些。

站在農民的角度來看,疫情暫時對收入還沒有明顯的影響,因為大部分茶葉還沒有到採摘時間,像我們霍山黃芽茶,如果氣溫比較穩步上升的話,估計還需要一二十天才能夠開始採摘。當然,潛在問題還是存在的。比如很多大型茶場每年需要找採茶工的,今年可能就不太好找,政府也不同意很多人聚集工作,即使找到人,估計工人價格也會比去年高出一些。

同時,因為疫情影響,很多外地茶商也不允許大量湧入內地農村採購茶草,加上商鋪對新茶需求量減少。所以目前今年茶葉的價格情況還並不明朗,個人認為農民賣鮮葉的價格稍微降低的可能性還會更大一些。

如果疫情能夠早點過去,說不定會有一個市場需求量的反彈,到時候茶葉價格說不定會上升一些哦。

以上就是我對今年茶葉價格的看法,看降的可能性更大,也有反彈希望,僅代表個人觀點。





霍山茶農小陳


我國今年的疫情非常的嚴重,對於一些農產品出現了滯銷的行情,至少價格方面受到了極大的打壓,因為交通的限制使得一些農產品賣不出去。但是經過一個多月的冠狀病毒疫情的控制,也使得我國的冠狀病毒疫情基本上已經出現了控制的好轉的現象。從今天數據中心來看,全國僅僅有20個確診病例患者,這是一個何等的成績啊。看到這個數字都有一種淚水在眼眶裡打轉的感覺,總感覺到能夠出門了,能夠外出打工的有希望。


對於我國茶道、茶文化是非常有講究的,那一套下來以後讓人感覺得目瞪口呆。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而言,沒有時間去品嚐所謂的好茶,也沒有時間安靜下心來去飲茶,也沒有時間去學習這些茶文化茶藝術,只是放在茶壺裡泡泡水喝上一杯就可以了,當然這失去了茶道根本的宗旨。看到那些非常講究飲茶的人,自己心裡有一種羨慕的感覺,真的羨慕作為一個國家的民族中,竟然有這麼高深的飲茶文化?

對於茶葉在我國品種非常的多,當然名牌的茶葉品種也非常的多,價格也是不一樣的,上下懸殊非常的大,有的幾千塊錢一斤,有的還有幾塊錢一斤的茶葉,所以對於價格方面來說就不能夠說的特別的具體的。但是通過這次冠狀病毒疫情以後,人們認識到了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性。畢竟封村、封路在家裡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有的人在家裡無聊的時候喝喝茶,看看手機聊聊天,讓人們也出了人生的道理,所以今年的茶葉銷價格總體上來說還是可以的,銷量來說也是不錯的,至少比往年要強一些,並不像一些人說茶葉出現了滯銷的行情。畢竟茶葉是一種乾燥的東西,而且也難以儲存,通過物流就可以發送到家裡面。


但對於今年的茶葉的產量相對來說要高很多,因為今年是暖冬的天氣,這時的茶葉提前發芽,至少今年的新茶葉比往年要多采摘一些,甚至目前南方的茶葉已經採了好幾次了,頭一輪的春茶基本上應該賣沒了。當然對於北方的春茶,現在剛剛的上市,還正在進行採摘的現象,在農村疫情儘管防控的比較嚴,但對於農業生產始終沒有丟松,農民可以自由的到田地裡去,春耕去幹一些農活去進行田間管理。其實讓農民走出家門到田間去幹農活,對於疫情的防控更有效果,畢竟外邊空氣流通比較快,而且幾乎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

總之,今年新茶葉的產量比往年要高很多,今年的銷售量也比往年增加了很多,但是價格方面只是有一定的競爭性,所以價格會有所下跌,畢竟物以稀為貴,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


三農一姐


今年冠狀病毒疫情對茶葉生產影響不大,喝茶是一種習慣,省不掉,該喝還得喝,該買還得買。即使疫情情況下,人們還是要喝茶的,茶葉店自始至終沒有歇業,銷量不會減,產量也不會下降,價格雖然不會上漲,但也不可能下跌。

受疫情影響茶葉產區農民仍然宅在家裡,沒有外出打工,今年茶葉產區不會缺少採茶工,不象去年採茶工盡是老太太上山採摘,而且人數不多,給採茶產量帶來下降,從而使製茶產量有所下降,市場去年茶葉價格均漲,我們當地零售價上漲30%左右。但今年不同了,今年農村人都還在家裡,外出打工恐怕也晚了,在家採茶一個月也能掙個三、五千元。採一把茶葉就是十幾元工錢,可能女人會上山採茶,等採茶季結束再外出打工,產量上去了,價格自然就會平穩,今年茶葉產量比去年會增長,銷售量也不會下降,價格平穩。我國城鄉居民除了每天吃飯睡覺,就是喝茶了,茶葉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平均一戶一年需要10斤左右,我個人。一年就消費12斤茶葉,總金額要4000元。今年南方雨水偏多,霧氣重,氣溫高,有利於茶葉生長,只要有採茶工,茶葉產量是有保障的,今年中青年女性都在家裡,採茶不缺人手。

今年茶葉採茶時間提前,價格肯定高一點。一般“明前茶”與“雨前茶”價格差別很大,而到了“穀雨”節氣之後,茶葉價格開始掉價,同樣“雨前茶”到“穀雨”之後,價格可能下降一大半,一般“立夏”後茶葉更不值錢了,做為新茶,品茗的就是一股香味,就是嚐嚐新,因此,趕時間,在“穀雨”之前採茶製作上市,才能賣個好價格,在“清明”前後,必須加班加點的採摘製作。對於茶農,“清明”、“穀雨”的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財富。目前,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已經暢通無阻,茶葉運銷已經不是問題,各零售門店,都是經銷商送貨上門,物流車輛直接送達門店,茶葉銷售沒有障礙了,到四月份,疫情防疫形勢會進一步人好轉,茶葉採摘加工銷售會恢復正常。由於今年茶葉產量比去年高,成本沒有增加,市場供求平衡,茶葉價格難有大漲,到“穀雨”之後,茶葉價格會一天天下降。因此,茶農必須在3月中下句至4月中上旬搶採摘,搶製作,及時採摘上市。今年茶葉價格行情可能與疫情無關,只是採茶工多些,產量可能高些,茶農收入高一些。

不過今年名茶價格可能不會大高,生產加工上要向大眾化靠攏,畢竟大多數喝茶的還是普通工薪階層,“天價”茶葉可能今年無人問津,過度包裝也會增加成本,製茶企業還是以質量求生存,以口感求市場,不能讓消費者有吃虧上當感覺。說實在話,現在我每月喝300元/斤的茶葉,要是在10年前,可能只需要100多元/斤,由於採茶工難覓,採茶工的工資逐年在漲,大多數的年份只有50歲以上的老太太採茶,效率低,成本大,造成茶葉價格上漲大快,現在的消費者不再只買貴的了,追求只買對的,茶農也要轉變觀念,採取綠色、環保、有機種植。


長江三農


我國今年疫情過後有新茶,預計茶葉的產量、銷量和價格將會怎樣?

我是來自我國有名茶鄉,這次疫情對家鄉的茶葉春培春管,茶葉的生產影響不大。對茶農來源說,主要影響是化肥的購買有困難。因為各地農村仍然處於封路封村狀態,道路交通運輸受阻,農資銷售門店停止營業,銷售渠道不暢,茶農購買不便。隨著疫情的好轉,封閉狀態逐漸解除,這種現象逐漸消失。春季茶園追肥、鬆土、修剪、清園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隨著氣溫的回升,茶鄉春季培育管理進行順利。~



今年,從目前情況來看,近期茶鄉氣溫穩步上升,沒有出現極端天氣,春茶芽頭正常地分化,氣溫高的地方,將有少量的茶葉抽芽。從整體來說,茶鄉茶葉長勢喜人,沒有異常反應。估計到3月底4月初時,氣溫高向陽的茶園,將會有新茶採摘,再過20天后,茶鄉普遍開始採摘明前茶了。茶鄉的各家茶葉加工戶,都趕在防疫呆在家裡的時候,對家裡的茶葉加工設備通過認真維修保養和改造,基本完畢,正等待茶葉採摘市場,進行高質量高水平的加工生產優質的好茶葉。~



從今年防疫來看,人們對綠色健康保健食品和飲料是非常的青睞有加,茶葉的需求量將會有所增加。人們對茶葉的喜愛程度也隨著疫情的過去,而逐漸增強,茶葉需求量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空前高漲時期。這樣一來,一向茶葉生產、銷售和需要處於平穩狀態,一下子得到了波動振震,茶葉市場行情將會大有改觀。茶葉市場上將會出現需求量逐漸增加,而供給量非常不適應的現象,供小於求的現象逐漸顯現,供求關係失衡,供求矛盾逐漸激化,必須導致茶葉價格會有一次上浮的過程。~



這次茶葉價格上漲,主要表現在中低檔茶葉層次上,是有今非昔比的價格區別。因為,高檔茶葉價格本來比較高,不是針對普通消費者的產品,而是針對高收入群體的消費對象,消費群體基本上是比較穩定的,因此價格不會有非常大的變化。目前,通過疫情過後,普通消費者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後,對普通中低檔茶葉的需求量,將會比過去,有改天換地的新變化。因為普通消費者群體巨大,需求量將會成倍地增加,中低檔茶葉供給量將會出現嚴重的不足,缺口逐步增大,必然導致價格快速上漲。這些現象,說明全民崇尚健康,追求綠色健康時代已經到來。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鄂東三農


2020年疫情給全行業帶來了深度影響,茶行業也不例外,在全國多地茶區陸續進入頭茶採摘期,各地茶葉市場相繼復工營業之時,作為茶友們都在憂慮這今年茶葉的產量,銷量和價格體系會如何?

首先我們來說說產量:疫情期間,大家都不敢外出,這就導致採茶工短缺,茶葉採摘效率降低:尤其是大面積茶區,採茶工到崗自然會推遲,即便到崗,也需要響應國家政策隔離觀察14天才能開工,即便開工,在採摘茶青時,各種防疫措施的包裹,自然採摘效率降低,而且採茶工還需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不可以密集採茶,所以無論是人手還是採茶效率都會降低,茶青的流通效率也會降低,由於隔離防護的需要,茶企在收購茶青方面效率會降低,積極性會下降,短時間或一段時間無人收購茶青,而時間不等人,新茶很多就得不了了之。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銷量:受疫情影響,人們的總體人均喝茶量將有望再攀新高,各大新聞媒體都在報道茶對疫情作用,比如白茶等,再回過去看2003年非典以後, 綠茶就迎來了快速增長,畢竟茶葉的保健和提升身體免疫力的作用,自然會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喝茶,所以,人均茶葉消費量增加是必然趨勢,茶的總體銷量增長還是是可以預期的。

再來說說價格:受疫情影響茶葉的價格應該會在下降的可能,疫情之下,各大行業都存在經濟不景氣狀態,大家都在捂緊口袋過日子,而且茶畢竟對大部分人來說不是必須品,所以自然會貨比三家的砍價,再說整個茶行業受到的影響,茶友、茶葉製造商對市場的信心會備受打擊,價格下降也在情理之中,而經濟總體狀況的短期影響,需要在當下予以消解,所以茶葉降價也是大家無可選擇的折中、共渡難關的選擇。











痴茶騎行者


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年初我國的經濟社會活動都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暫停或推遲的情況,尤其是很多工廠企業無法正常開工。但是對於農村人來講,尤其是從事農業生產種植活動的農民,受到的影響可能還是比較小的。因為在疫情最嚴重的階段,正好處於正月,大部分農業種植生產活動還沒有正式開始。等到現在三月份天氣變暖,疫情也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各地的生產活動陸續開展,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對於春茶上市來講,從我個人的感受來說,影響不是特別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春茶集中大量上市時間是從3月中下旬開始的,目前很多茶區的茶葉還只是少量早茶上市。像筆者所在的安徽茶區,目前只有黃山地區有少量的零星早茶上市,大面積開採需要到3月15號以後。而像皖西南六安和安慶茶葉產地,茶葉開採時間,要再往後推遲一段時間,可能需要到3月底甚至4月初。儘管今年的天氣比較暖和,茶葉發芽的時間較早,開採時間也會有所提前,但總體不至於太早。而目前這個階段,安徽已經連續多日實現了新增清零,現在所有的確診病例也已經救治出院,各地的經濟活動開始恢復,農業生產也逐漸走上正軌。農民採茶製作和加工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第二,較早開採茶區的確出現了茶葉無人採摘,採摘下來無人收購加工的情況。相對來說像四川貴州,包括海南等茶葉產區的開採時間比較早,每年的1月底2月份就已經開始採摘了。而今年這個時候正是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確實有很多外地的採茶工無法到場採摘,只能由本地的農民自己採摘,由於勞動力不足卻是對茶葉的採摘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有不少企業沒有正常恢復加工生產導致茶葉採下來也沒有人收購或者收購的價格比較低的情況。但是說實話,四川和貴州等茶區的茶葉價格本來比浙江安徽等茶區的茶葉就要低不少。現在有不少人到四川去做綠茶,批發價格已經到了100多塊錢。而此時安徽的黃山毛峰零星少量上市至少也要400多。這之間有巨大的價格差異。

第三,今年價格行情總體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但銷量可能會受影響。從目前各茶區生產反饋的情況來看,名優綠茶的生產價格依然比較貴,這也符合明前茶貴於金的傳統說法,總體價格與去年基本保持了持平,沒有太大的漲幅。而由於今年的整體經濟情況不是特別好,可能到時候銷售的價格也不會出現上漲,甚至有一些茶企迫於生存壓力,可能還會出現降價銷售的情況。雖然茶是老百姓日常消費必不可少的物品,老百姓自己喝茶的銷量不會受到影響。但是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禮品茶行情可能不會太好。過去到新茶上市時總有不少為了拜訪客戶,或者到親戚朋友家裡走動,都會帶一點新茶,作為禮品。但是今年可能上門拜訪客戶或者去親戚家走動的情況會相應減少,從而也會減少對禮品茶的消耗。所以今年上半年可能禮品茶的銷量比往年要少不少。

總的來說,對於老百姓來講,日常消費的產品價格不會有太大變動,與去年應該能夠保持有效持平。而對於茶農來講,今年的採摘工作受影響也不會太大,但是勞工短缺的問題可能比較凸顯。不過好在以前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後期人員流動應該會有所放通,有一些大的茶園,可以招收到足夠的採茶工,茶葉的價格就不會出現明顯波動。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你覺得今年茶葉價格會上漲嗎?如何看待茶區採茶工不足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