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行賞,為什麼劉邦只給張良“留侯”。張良滿意這個封賞嗎?

大馬哈魚12


張良,字子良,生於公元前250年,卒於公元前189年,潁川人,秦未漢初傑出的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西漢王朝建立後,劉邦大肆分封功臣,張良被封為“留侯”。張良對此沒有異議,原因有三:

一是封侯是張良自請的。劉邦分封功臣時曾要張良“自擇三萬戶為食邑”,張良深感“韓滅家敗後淪為奴,布衣封萬戶,位列侯,足矣”。因此他辭讓了劉邦給他的封賞,謙請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為封地,是為“留侯”。

二是張良作為謀臣,政治野心不大。張良的祖父、父親均在韓國為官,他一心想的是恢復韓國,推翻暴秦,報仇雪恨。現在目的已達到,一生無撼。因此在西漢政權逐漸穩定後,他就自覺從“帝者師”退居到“帝者賓”的地位,遵循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對封賞興趣不大。

三是體弱多病,想退出權力圈。張良跟隨劉邦顛沛流離多年,很想找個清靜地休養。同時,張良目睹了彭越、韓信等的悲慘結局,深悟“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乃自請告退,專心修道養精。

故張良成為西漢初年諸多功臣中,為數不多的獨善者之一。





魚頭聊史


劉邦當皇帝次年正月,著手封賞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功臣,他特意提出來一個人——張良,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張良的功勞。於是,他讓張良自己從齊地選擇三萬戶。張良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匯合在留縣(今江蘇省沛縣東南),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

齊國自古就有魚鹽之利,富庶異常,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留縣能夠比擬的,那為什麼張良不要這個厚封,而是自願選擇了一個既窮又小的留縣呢?不是張良傻,不知道哪塊地兒好哪塊地兒賴,也不是張良覺悟高,自願艱苦奮鬥,給其他人做個榜樣,而是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張良是智謀之士,自選留縣這麼一個地方,既不會引起其他自恃功高的人的嫉妒,也不會遭到劉邦的猜忌,說到底,要了厚封,是有生命之虞的。

劉邦封賞功臣有兩個突出特點,封的只是侯爵;封賞較重的都是早期跟隨劉邦的老人,尤其是沛縣人。這說明兩點,劉邦這時候腦子裡已經有了非劉氏不得封王的想法,只是時機不成熟,沒有完全暴露出來而已;不是沛縣老人,是不會得到劉邦內心深處信任的。這些藏在內心深處的東西,劉邦還沒有說,但像張良這樣的謀略家,是完全可以從一些事情的端倪中猜測出來的。劉邦讓張良自擇齊地三萬戶,看起來是給了他最高禮遇,反而說明他正好不是劉邦最信任的人。

剛起事的時候,張良不是劉邦的人。他的祖父、父親兩代都是韓國的丞相,韓國被秦朝滅亡後,張良為了報仇,曾經刺殺秦始皇,失手後逃避躲藏起來。過了十年,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響應。景駒自立為代理楚王,駐紮在留縣,張良打算前去追隨他,半路上碰到劉邦,便歸附了他。

楚懷王是項梁擁立的,這時候,天下義軍的共主名義上是楚懷王,實際上是項梁。韓國王子成有賢名,張良向項梁建議得立為王,項梁同時任命張良為韓國司徒,這說明,張良首先是韓王的人,其次才是劉邦的人。

鴻門宴前夕,項羽要殺劉邦,項羽的叔叔項伯因為張良對他有救命之恩,勸張良趕緊逃走。張良說,我是替韓王伴送沛公的,如今情況緊急,逃離而去是不合道義的。張良力勸項伯與劉邦相見,並促成兩人成為兒女親家。項伯提前向項羽說了好話,到劉邦赴鴻門宴時,項羽始終下不了決心殺劉邦。宴席上,范增讓項莊舞劍,想借機殺了劉邦,由於樊噲的保護,沒有得逞。宴席還在進行當中,劉邦、樊噲等人逃走,留下張良向項羽致歉,也就是和項羽周旋,項羽並沒有為難張良。也就是說,項羽也認為張良並不完全是劉邦的人。

劉邦被封為漢王,張良並沒有跟隨他到封國去,只是送了他一程,然後回到了韓王成身邊。當項羽殺了韓王成,張良這才又回到劉邦身邊。

這一切都說明一個問題,早期的張良,並不完全是劉邦的人。既然這樣,劉邦讓張良自擇封地,有把張良當做客卿對待並客氣一番的意思,也有試探張良的意味。

劉邦當皇帝后,開始誅殺異己,尤其是項羽陣營中人。

原來的臨江王共讙,曾經效忠項羽,反叛漢朝,高祖派盧綰、劉賈去攻打,沒有打下來,共讙自己投降了,但劉邦還是把他殺了。燕王臧荼造反,被擒獲後,讓盧綰當了燕王。利己造反,劉邦到達洛陽後,召見全部在冊的列侯,利幾心裡害怕,所以造反了。其根本原因,他們都是項羽的部下。

最明顯的例子當屬韓信。

韓信從齊國趕來參加劉邦與項羽的會戰,用十面埋伏之計打敗項羽。項羽一死,劉邦立刻把韓信的兵權奪了回來。他藉口韓信熟悉楚國情況,把韓信由齊國王改封為楚王,實際上就是讓韓信離開創業的根據地。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怕韓信造反。韓信到一個看似榮光實則無根的新地方,即便真想造反,需要準備的時間一定很長,保密工作是很難做的。但是,韓信還是沒有逃脫謀反的罪名,他因為收留了一個項羽手下的將領從而被剝奪了王位,降為淮陰侯。自古謀逆都是十惡不赦之罪,韓信謀逆,卻僅僅是降爵位,這不是很奇怪嗎?在韓信改封、降爵位以及後來被殺的過程中,張良沒有一言,沒獻一策,又是為何?張良清楚地知道,天下已經歸於一統,這時劉邦心裡想的是利益怎樣能夠最大化地歸於劉氏一家,如何讓這個最大化的利益永久地留在劉家?所謂的封賞,只不過是一種安撫手段而已,特別的封賞,只能給特別的人,張良敢當這個特別的人嗎?!能夠向皇帝要賞的人只能是小人物,因為他們討的是小賞,皇帝放不在心上。要大賞的只有兩種人:能夠控制皇帝,像後世的曹操司馬昭等人;另一種就是自尋死路的人。張良是智謀之士,是絕對不會自陷絕境的。

皇帝已經說出來要你自己選擇,張良不選擇也是不行的,因為皇帝的話就是聖旨,不要封地都是違背聖旨,這實實在在是一道難題。智者就是智者,機緣湊巧的是,張良和劉邦相遇的地方叫做留,要下這麼一個“天意”所矚的地方,劉邦還能有什麼話說!張良自要留縣還有一層意思,留者,留也,那意思是向劉邦表明,是你要我留下來的。憑張良的智慧和劉邦的悟性,兩人馬上就會明白這一點,此後兩人也是心照不宣,相安無事。

留下來的張良,再也不建一言,不獻一策,國家政務有蕭何,他實在是沒有多少事情可幹,說一句多一句,多說了無益,這時的他真正是少說為佳。呂后為了太子的事情一定要他想辦法,他也只是出了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主意,讓商山四皓跟在太子身邊。劉邦曾經也想籠絡這四個人,不得。張良出這樣一個主意,從呂后這方面來說,我說了,請得來請不來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從劉邦這方面來說,即便是知道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太子請這樣的人有什麼不對嗎?你自己不是也想請嘛!

張良是古代軍事戰略家,不是蕭何一類的政務政治家,這類人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有著極大的作用,到了和平年代,其作用基本喪失,除非在皇帝選定的接班人以外有人想篡權當皇帝。所以說張良是智者,就是他很明白自己的歷史地位,知道自己該在什麼時候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張良自選留侯,是智者的選擇!劉邦當皇帝的次年正月,便開始著手封賞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功臣,他特意提出來一個人——張良,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張良的功勞。

於是,他讓張良自己從齊地選擇三萬戶。

張良卻說:”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主上匯合在留縣(今江蘇省沛縣東南),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

齊國自古就有漁鹽之利,富庶異常,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留縣能夠比擬的,那為什麼張良不要這個厚封,而是自願選擇了一個既窮又小的留縣呢?

不是張良傻,不知道哪塊地兒好哪塊地兒賴,也不是張良覺悟高,自願艱苦奮鬥,給其他人做個榜樣,而是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詩雨花魂


張家五代為相,更懂政治。

最初,張良輔佐劉邦更多的是想要復興韓國。後見天下大事已定,復興無望,一門心思輔佐劉邦安定天下。

漢朝政權日益鞏固後,劉邦論功行賞,讓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推辭後請求封賞與劉邦相遇的留地,即現在的江蘇沛縣,於是稱張良為留侯。

張良辭封的理由是:他韓滅家敗後淪為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應該滿足。

其實更多的是張良他目睹了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又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害怕這樣的命運會落到自己的身上,於是聲稱自己體弱多病,自請告退,專心修道養精,崇尚黃老。

進退自如,深知功成身退,不迷戀權位。這才是漢初所有名臣武將中唯有張良能夠得以善終的原因。

所以就其爵位,留侯而言,張良是滿意的很吶!


不二妖刀


劉邦打下天下以後,開始給手底下的功臣封賞。按照劉邦的說法,自己在財政上比不上蕭何,在軍事上比不上韓信,在謀略上比不上張良,所以他們三個應該是三大功臣,所以封賞的時候,應該也要排在前三名才對。

可事實上,情況卻完全不是這樣。蕭何的確被劉邦封為萬戶侯,而且功勞排名第一。韓信則早就被封為了齊王后來改封為楚王。可是張良被封為留侯,排名卻到了62位。

這是為何呢?

1、漢朝初期的封賞,是按照軍功來的

當時能夠封侯的人當中,軍功排名第一的,鐵定是曹參了。作為開國將領,曹參幫助劉邦滅了兩個諸侯國,拿下了122個縣。這戰績,除了韓信以外,還真的沒有哪個將領能夠相提並論的了。可是劉邦卻沒有將首功留給曹參,而是留給了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大總管蕭何。蕭何作為劉邦集團的後勤總長,為劉邦處理了除了打仗以外的所有事務,所以他自然功勞第一。這就造成了很多武將不服。

2、跟隨劉邦的時間

蕭何的資歷最老,從沛縣起兵就跟著劉邦,並且自始至終;張良稍晚個把月,漢王入蜀後,張良教劉邦燒了棧道,就離開了,去輔佐韓王成。楚漢爭霸時,項羽殺了韓王成,張良又回到漢王處。

至於張良是否滿意呢,這個只有張良本人直到了


柿子殿下


我是歷史愛好者滌塵索金,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大家更多的交流。

劉邦成功擊敗項羽,統一天下後,對一直追隨在身邊的文臣武將開始論功行賞。張良作為劉邦身邊最重要的謀士,功績榜排在第62位,據此被冊封為留侯,對於這個封賞張良本人是非常滿意的。

張良的選擇

劉邦對張良的評價非常高,與後勤部長蕭何、大將軍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為彰顯張良的功績,劉邦公開表示,張良可以在富庶的齊地任選三萬戶為自己的封地,但是張良卻表示拒絕,自請將留縣作為自己的封地,因此被封為留侯。

劉邦論功行賞將張良封為留侯,歸根結底是張良自己的選擇。

為什麼這麼選

劉邦對於冊封功臣這件事一直很頭疼,畢竟大家一起追隨自己奮鬥了多年,每個人都想從中多撈點好處,唯獨深謀遠慮的張良選擇功臣身退,原由包括:

  • 人生理想

張良原本是出生於韓國的貴族,但是秦始皇一舉掃滅六國,大肆搜刮、虐待原六國貴族,開始殘暴不仁的統治,因此張良對秦始皇和秦國充滿了仇恨。

早期的張良散盡家財,在社會上徵召英雄好漢刺殺秦始皇,可惜博浪沙誤中副車,失敗後的張良只能四處逃亡,等待時機。

逃亡期間的張良繼續給自己充電,深入研習《太公兵法》,秦始皇死後天下群雄並起後輔助韓王成復立韓國,一起推倒秦朝的統治。

張良的人生理想並不是為自己謀求榮華富貴,而是為了推倒秦朝的統治,恢復昔日的故國韓國。

  • 政治頭腦

張良出生於韓國的政治世家,韓國選擇法家術治派的申不害進行變法,雖然取得一時的成效,但最終為韓國朝堂留下崇尚陰謀詭計的弊端。因此張良對於朝堂鬥爭的黑暗早有預期,急流勇退是最好的選擇。

張良長期伴隨在劉邦的左右,對於劉邦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性格非常瞭解。創業階段,劉邦為了遠大的理想可以放棄部分的既得利益,但是這畢竟只是權宜之計,一旦功成名就之後,劉邦必然會想法設法的將權力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中,而這必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劉邦是個聰明人,他對未來朝堂即將發生的一切早就瞭然於心,因此在論功行賞時就設法將自己抽身出來,從而確保安全。

  • 不是嫡系

張良和劉邦的一開始的關係實際是亦師亦友,張良最初選擇追隨的對象是韓王成,希望輔助韓王成恢復韓國,但是最終沒有成功。

劉邦非常欣賞張良的才能,一直希望將他收歸己用,劉邦的愛才之心最終打動了張良,為自己的團隊找到了一個足智多謀的軍師。

張良非常清楚,雖然自己在劉邦建功立業的過程中出力不少,但是基本都是隱居幕後,而且自己和劉邦的嫡系豐沛勳貴不是一個體系,封賞過重必然會惹人妒忌,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筆者結語

張良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他出生於政治世家,深諳“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明哲保身之道,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如果真的接受劉邦三萬戶的封賞,必將招致劉邦嫡系豐沛勳貴集團的嫉妒和非議,因此張良對於受封留侯非常滿意。

選擇留縣作為封邑也充分顯示了張良的心機:一是劉邦和張良相識於去留縣的路上,張良藉此喚醒兩人初識之際的美好;二是選擇留縣實際是張良向劉邦表達誓死追隨左右,希望劉邦對他手下留情。三是劉邦本就為封賞之事苦惱,劉邦和張良唱了一出雙簧,成功堵住對封賞不滿之人的口。

從此以後,張良選擇尋仙問道,逐步退出政治舞臺,從而確保家族的順利延續。


滌塵索金


劉邦是個流氓英雄,對誰都大呼小叫的,直呼其名,但是唯獨對張良言必稱子房(張良的字),可謂是非常尊敬。在劉邦統一天下之後,認為張良“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讓其“自擇齊三萬戶”。這個封賞是非常大的,齊國是當時最富饒的地方,因此韓信在拿下齊國後向劉邦伸手要“假齊王”,劉邦非常生氣。在他追擊項羽的過程中,韓信跟彭越都向劉邦伸手,劉邦不得已把當時的經濟發達的定陶和臨淄分別給了彭越和韓信。

按理說,齊國這塊富庶之地,別人都求之不得。劉邦讓張良自擇三萬戶,張良應該笑著笑著接納才對,但是張良的做法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張良對劉邦說:“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張良為什麼會做出這麼反常的舉動呢,這可是韓信等人朝思暮想的地方。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張良反秦是因為想替韓國報仇(張良是韓國的公子),劉邦替他完成了這個目標,他對劉邦應該是心存感激的。既然目標已經達成,那就應該逍遙快活的度過餘生。
  2. 齊地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因此,劉邦在消滅項羽之後就把韓信改封為楚王。這個節骨眼誰要是敢染指齊地誰就是找死。
  3. 劉邦太會演戲了,要是放在現在絕對是“國家一級演員”。他在消滅項羽之前,天天和別人說“共享天下”,聽過這句話的人基本都被他送回了西天老家
因此,張良的封地不是劉邦給的,而是他自己要的。同要是要封地,劉邦非常尊敬這位子房先生,十分提防這位齊王韓信,後來韓信的結局也非常慘,也證明了張良的高明。當然張良也沒有拒絕劉邦的封賞。因為他知道拒絕封賞意味著對抗新政權,劉邦有怎麼會放過他呢?他因此挑了一個對任何人都無足輕重,但確是劉邦跟張良的共同回憶,是他們“愛情”開始的地方。

文史辯論談


張良不是一個留戀權力的人!當秦國滅亡時,張良為國復仇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儘管身懷無盡的韜略,但他終於選擇激流勇退,見好就收,得以全身而退,可謂識時務,是個絕頂聰明之人。

除北宋趙匡胤外,沒有哪個朝代的帝王不殺功臣的。在眾多神人的鼎力協助下取得天下的老流氓劉邦也不例外。漢初,劉邦在論功行賞時,就曾有“功狗”與“功人”的論語。他將蕭何作為第一等功臣,稱之為“功人”,而其他功臣則稱為“功狗”。為漢家江山賣命只配做條狗,不知張良當時心裡什麼滋味!韓信說得更悲涼: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以後,韓信、彭越被滅三族,本人被剁成肉醬分給眾人吃。就連第一功臣蕭何也多次險遭毒手,最後裝傻充愣,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昏庸之人才躲過一劫。

這一切,張良何嘗不知?又何嘗看不清楚?他沒有像韓信那樣死守權力,而是消極隱退,置身事外,終得善終!


柳柳先生


當年項羽消滅大秦王朝後,他開了一次英雄大會,對天下的各大諸侯進行了分封。但是因為項羽感情用事,使得很多人都對他的分封不滿,致使英雄大會後,不是今天這個諸侯造反,就是明天那個諸侯言變。總之項羽在西楚霸王的位置上就沒有過一天安穩的日子。而正是因為這些諸侯的叛亂,使得劉邦在漢中得到了喘息和厲兵秣馬的機會,為他的東歸創造了條件。

  此時天下形勢基本已定,這麼多功臣鞍前馬後拼死拼活還不是圖個功名利祿?還不是圖個封妻廕子?於是劉邦版的英雄大會順應形勢召開了。大會開始後,劉邦先客套了幾句,然後就直接進入了主題,對各大功臣進行了分封,名單如下:

  蕭何封酇侯。曹參封平陽侯。周勃封絳侯。樊噲封舞陽侯。酈商封曲周侯。夏侯嬰封汝陰侯。灌嬰封潁陰侯。傅寬封陽陵侯。靳歙封建武侯。王吸封清陽侯。薛歐封廣嚴侯。陳嬰封堂邑侯。周紲封信武侯。呂澤封周呂侯。呂釋之封建成侯。孔熙封蓼侯。陳賀封費侯。陳豨封陽夏侯。任敖封曲阿侯。周昌封汾陰侯。王陵封安國侯。審食其封闢陽侯。

  大家看到這裡,肯定會問,怎麼不見漢中三傑張良及“盜其嫂”陳平的分封啊?各位別急,奶酪有的,麵包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是劉邦故意賣的關子,他把自己最為信任的兩大謀臣放在最後來分封,就是想把最具懸念的留到最後揭曉。

  待眾人的聲音平息後,劉邦開始揭曉最後的懸念了:賞張良三萬戶,封為留侯。

  這張良自劉邦一統天下後,他就整天待在家裡修身養性。今天的英雄分封大會他本來也不想參加,但劉邦派人請了他幾次,礙於情面他只得來出席。面對劉邦的分封,張良卻不買賬,推託道:“臣自願在家閉門練功,不願再受封侯累贅。”

  這時劉邦來了個霸王硬上弓,這個侯你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這世上居然還有逼別人當侯的,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就好比武俠小說中一些名師高人強行收自己喜歡的年輕後輩為徒一樣。

  當然,張良之所以總是推託,除了他一貫謙遜的作風外,還有更重要的是他從《太公兵法》中學到了“上興邦安國,下全功保身”之法,悟出了功成名就後就該隱退的道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由來是歷代皇帝的慣用伎倆。單從這一點來看,張良比韓信明顯高出了N個等級。

  最後分封的是陳平,他被封為戶牖侯。當聽到劉邦的分封時,陳平雙膝跪地,淚流滿面地說:“臣無功無德,請陛下另封他人。”

  劉邦就說了,你怎麼沒有功勞了,你的很多計謀都很好啊。沒你的妙計我能打敗項羽嗎?陳平說這一切歸功於一個叫魏無知的朋友。他說當初如果沒有魏無知的推薦,微臣哪能為陛下效力呢?聽完陳平的解釋,劉邦對他更是刮目相看,當即宣魏無知進宮,賞了他黃金千兩。這次分封看似皆大歡喜,但實際上藏有隱患。這些文臣受封時,那些衝鋒陷陣的武將們就不服了。他們說,我們是用鮮血和汗水換來這個侯的封號,像蕭何等人哪裡上過前線呢?為什麼要封他為侯,而且還排在第一的位置呢?

搜狗截圖16年01月19日1426_25_副本.png

  劉邦沒有直接與這些武將們進行理論,而是不急不慢地講了一個獵人和獵狗的故事:追殺野兔,靠的是獵狗;而發號施令,靠的是獵人。劉邦知道這些武將們終將會明白他這句話的,沒有這些文弱書生們“運籌帷幄之中”,就算他們勇冠三軍,那又如何?能“決勝千里之外”、能打下這江山嗎?

  外族人分封完畢,接下來劉邦還對自己家族的人進行了分封。

  長兄劉伯早逝,無封。次兄劉仲封為代王,管轄代地。小弟劉交封為楚王,管轄淮河以西。堂兄劉賈封為荊王,管轄淮河以東。劉肥(劉邦的情婦曹氏生的兒子),被封為齊王。呂后的兒子劉盈早就定為太子了,這裡就不用再分封了。

  分封完畢後,劉邦的老爹劉老公不服了。他提出了抗議,說是自己的大兒子劉伯儘管英年早逝,也應該追封他一個侯爵,不應該什麼都沒有。其實,劉邦當年當流氓時,大嫂對他很是冷淡,一年四季想到他家打打牙祭都不行,對此劉邦懷恨在心,這次分封自然沒答理他們。但劉老爹畢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因此對劉邦進行了苦苦相求。劉邦最後被逼急了,又礙於老爹的顏面,最後決定還是封一個侯給他當:武哀侯。封他的兒子劉信為羹頡侯。不過劉信被封為侯後卻喜怒交加。喜的是自己終於也被封為侯了,怒的是誰當了這個侯也不會好受。這倒不是說劉信封的侯空有侯名沒有實權,相反實權還很大,但問題是這個侯的封號太不雅觀了點——羹頡的意思是吝嗇。




至仁小哥


劉邦論功行賞的時候,先是封賞了蕭何八千戶的食邑,然後讓張良自己在齊地挑選三萬戶作為食邑,但是張良推辭了三萬戶的封地,選擇當年和劉邦第一次相見的留地作為封地,封了“留侯”,食邑一萬戶。這看起來是個簡單地封賞,劉邦賞賜,張良謙虛不受,實則是個送命題。

劉邦手下的韓信成了楚王,這對劉邦是個打擊。這個時候劉邦對於這些個手下已經無法完全信任了,尤其是與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的蕭何和張良,保不齊這些人趁著劉邦力量衰弱的時候,要挾劉邦封其為王,韓信就是前車之鑑。齊地是楚漢爭霸陷入拉鋸的時候,韓信強迫劉邦冊封他為齊王,因此齊地在漢國是個敏感點,一個自立門戶的敏感點。其次就是讓張良自己挑選三萬戶,作為臣子怎麼能將自己擺在與君主相等的位置,無論在齊國挑選哪一片作為自己的封地,都會引發不必要的猜想,張良索性選了與劉邦初次會面的留地作為封地,食邑也降至一萬戶。

不得不說伴君如伴虎啊!一個簡單的論功行賞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不過這種鬥爭無形卻又致命。


歷史廣記


張良當然滿意了,因為這是張良自己主動請求封留侯的。

一、張良主動請求降低封賞標準

漢高祖劉邦於“漢六年正月,封功臣”,張良不是武將,沒有戰功,但是劉邦卻看得清楚:

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劉邦充分肯定為自己出謀劃策的張良的功勞,讓他自己在齊地選一個封地,並給三萬戶百姓。

這是極大的優待,自選封地,給百姓三萬戶,這個規格是超高規格了。

功勞第一的蕭何,也只是“封為酇侯,所食邑多”,估計也就是萬戶而已。

但是張良深諳生存之道,拒絕了。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張良拒絕了三萬戶食邑,只要留地作為自己的封地,因為是那裡是他和劉邦相遇的地方。

這是張良自己主動提出來的,劉邦便同意了,“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所以對留侯的封號,張良是極為滿意的。

二、張良懂得明哲保身

張良因為身體不好,“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時時從漢王”,也是深知到劉邦性格的。

漢六年,封功臣的時候,各個功臣爭來爭去,劉邦定蕭何為第一,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張良也不會想去趟這趟渾水。

張良對於功名利祿看的很淡,因為他懂得明哲保身,他曾說“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原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他跑去修道,也是不想捲入朝堂是非。

張良在後世享受到的待遇要比蕭何高出很多的,除了功之外,為人處世哲學更是令後人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