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拖"出來的,愛吃3種食物的人,容易心梗,具體指的什麼?

用戶3522457838295144


心梗是“拖”出來的,這種說法並沒有錯。其一,如題主所說,心梗是由於心肌細胞長時間缺血、缺氧,造成心肌壞死;其二,當心梗急性發作時,對治療的時限要求也很高,早一分鐘搶救,就意味著患者離死亡遠了一步。

心梗的“元兇”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血脂斑塊堵塞我們的冠狀動脈,而冠狀動脈是營養心臟的主要血管。當其堵塞超過50%時,產生臨床症狀,堵塞達70%-75%時,會嚴重影響血液供應,也是臨床支架的指徵之一。


心梗的發作

心梗的發作通常會有一個由輕到重的軌跡,但是很多人在輕度時並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疾病的進展。

通常心梗發作前會有不太明顯的“缺血”症狀,比如陣發性心痛、心悸、乏力。很多患者會出現心絞痛的典型症狀,這時說明心肌的“一過性缺氧”。如果這時能夠及時注意,減少危險因素的發生,症狀會得到明顯控制。

危險因素包括情緒激動、過度勞累、高脂飲食、吸菸、飲酒,以及拒絕治療,使病情加重。

心梗發作時,除了患者的自身體驗外,心電圖也會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但一部分病例由於病情變化初期,需要急查心肌酶才能發現明顯變化並確診。

心梗很危險,但是可能我們不知道,心梗所帶來的併發症更加危險,包括導致腦栓塞、心臟破裂等,都容易出現致命危險,綜上我們確信,心梗的確不該“拖”。

心梗的飲食禁忌不止3種,常吃哪些食物,容易導致心梗的發生

一,就是我上文中說到了高脂飲食。禁忌富含膽固醇高的事物,如動物內臟、蛋黃、肥肉等;此外還有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品:如花生油、橄欖油、葵花籽油等。這些食物會加重灌裝動脈斑塊的形成,使管腔狹窄。

二,高糖、高熱量飲食:如碳水化合物、蛋糕等甜品。這些食物會使血流減慢,增加堵塞的風險;

三,吸菸、飲酒:吸菸會使我們的血管發生痙攣,造成短期缺血,飲酒則容易增加高血壓的風險,使血管持續擴張狀態,最終導致血管彈性下降,加重梗塞的發生。


四,即使是相對安全的事物,也要注意不能過量。心梗的病人最好不要吃太飽,這樣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加重缺氧的症狀。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將持續更新相關醫學問題


汐煒醫生


《美國醫學會雜誌》稱,高達45.4%的心血管代謝疾病死亡與飲食不良習慣有關。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心腦血管疾病都是吃出來的。心梗作為典型的心腦血管疾病,也不例外。


1.高鹽食物。21.4%的高血壓性心臟病死亡與鹽攝入過度相關。過量鈉鹽會導致人體出現高血壓、水腫等症狀。以醃製食物、加工肉類等為代表的高鹽食物,不僅鈉鹽含量超標,還含有大量的防腐劑,長期食用會加速皮膚衰老速度。

2.高油食物。除了高鹽食物外,高油類食物也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當人體內攝入過多油脂類食物後,會造成血液粘稠,血流減慢,加重心臟負擔,從而對心臟造成危害。

3.高糖食物。含糖飲料與 10.8% 的冠心病、14.8% 糖尿病死亡相關。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將導致人體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從而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小周老師說保險


心臟血管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進而壞死。這就是心肌梗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梗!

心梗是很危險的,如果大面積心肌壞死,心臟就會停止工作。就像一輛汽車,引擎壞了,車也就廢了。

心梗的常見症狀包括胸悶,氣緊,出汗,乏力,胸前不適,胃部難受,還可以牽涉頸部,下頜以及肩部。

男女症狀不太一樣。出冷汗,左臂不適在男性更為常見。

大約一半的猝死於冠心病的男人之前都沒有任何症狀。也就是說即便你沒有任何症狀,你仍然可能患有心臟病。

心梗,有5個高發時刻:

1、喝酒時

吃飯時喝點小酒是不少人的習慣,但酒精很容易引起大腦興奮,使心率處於加快的狀態,血壓升高,誘使心律失常。

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者,則會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或者急性心肌梗死。

2、洗澡時

洗澡時全身血管擴張,會使皮膚和肌肉血流增加。

很多老人出現心腦血管疾病,都是因為長時間呆在缺氧密閉的環境下,容易引起大腦心臟缺血,從而導致心梗。

3、起床時

早晨起床時,人的狀態從半休眠甦醒,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流加速,很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腦血管破裂,粘稠的血液容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

所以,身體從平躺到站立時,會出現心腦血管供血不足,而頭暈的現象。

4、打呼時

睡覺打呼嚕是一種具有潛在危險的高危性疾病。

在睡眠過程中,會反覆出現呼吸暫停,使全身間歇性缺氧,增大心臟負荷,使血壓波動,伴有低氧血癥和心肌耗氧量增加情況,從而會導致夜間急性心肌缺血,嚴重會誘發心肌梗死。

5、上廁所時

不少中老年人大便往往不太通暢,當用力排便時,腹部內壓會增大,血壓迅速上升,心率也會相應加快,這都會增加心臟負荷,誘發心梗死亡。

冠心病患者以及中老年患者在如廁時切勿用力過猛,當大便不通暢時,可藉助藥物輔助。

心梗多是"吃"出來的,愛吃3種食物的人,尤其要當心

1、奶茶

奶茶裡面含有非常多的奶精,而奶精裡面有很多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對人的心腦血管產生的不良影響是巨大的,喝多了奶茶對人的身體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反式脂肪酸主要產生於植物油的氫化過程,它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是引發血壓升高、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元兇。

2、動物內臟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動物的內臟,而像夫妻肺片、毛血旺、溜肥腸、滷煮、羊雜湯等,都是用動物內臟來烹飪的。

但是動物內臟口感雖好,卻是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膽固醇含量是瘦肉的3~4倍。一旦攝入太多,就會導致血膽固醇含量驟增,血液黏稠度升高,造成心腦血管供血不足,易發生心梗。

所以,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對於這類食物還是要少吃。

3、加工肉類

加工肉類食物,一般都是經過風乾、煙燻、醃製等處理,為了提升口感,延長保存時間而製作的,比如臘腸、培根、火腿等。

這類食物相比"先吃先買"的肉類,更加沒影響,且含有更多鹽分,會增加血管的傷害。

對於50歲人群,每天每多吃50克加工肉類,冠心病風險會增加47%,糖尿病風險會增加65%。

預防心梗,養好心臟,做到四個“勤”!

1,勤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研究表明,每天喝6-7杯水 比喝2-3杯水,發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更低。建議每天喝水量至少1500毫升。

除了白開水之外,平時也可以喝點野櫻莓茶水。野櫻莓的特點是富含花青素,其含量甚至高過藍莓。

流行病學資料表明,花青素的攝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肌梗塞等重症疾病。

將野櫻莓泡水代茶飲,可有效防止老年人主動脈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改變,並因此減少罹患心肌梗塞的風險。

2,勤吃蔬果

新鮮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粗纖維,為身體提供更多營養,利於保護血管。

楊梅是纖維素與鐵質的出色來源,並且研究表明經常吃一些楊梅能夠降低血液中LDL膽固醇水平,因而楊梅也是心臟的益友。

蘋果是一種我們最常吃的水果,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經常吃蘋果或喝蘋果汁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得以明顯下降。

3,勤補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被推薦用於冠心病死亡二級預防的一種營養物質。

大型隨機對照研究證據顯示,補充α–亞麻酸可降低冠心病相對風險和心源性猝死風險。

同時,α-亞麻酸還可抑制血小板凝聚,減少血栓的形成,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幾率。

秋蘇籽油,是一種天然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其含量可達67%左右。可每天食用5-10ml,補充好人體所需的α-亞麻酸。

4,勤曬太陽

《英國醫學雜誌》曾發病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D含量低的人群罹患心臟病、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更高。

研究也證實,在紫外線比較缺乏的冬季,患心肌梗死的病人會明顯增多。

所以,適當曬曬太陽有助於維生素D變得更加活躍,有助於使體內炎症減少,對血管健康更有利。

曬太陽時,將雙手朝向陽光,或抬起雙手,手掌向著陽光。

經常曬手掌,能起到緩解疲勞以及幫助睡眠的作用。

手心,最重要的穴位是勞宮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經常按揉此穴還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檸小檬要瘦到難以置信


心梗是常見的心血管意外事件,它發病一般較急,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來,心梗的發病率逐漸增加,而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

心梗是"拖"出來的,愛吃3種食物的人,容易心梗,具體指的什麼?

心梗的發生是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近年來,隨著生活模式的改變,心梗的發病人數越來越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聽說的很多年輕人猝死的發生主要原因其實就是突發心梗導致的。因此,對於心梗的預防,高危人群一定要警惕。

1、心梗的飲食誘因:心梗的發生除了與年齡、遺傳等因素相關外,還與人們長期不當的生活方式相關,其中就包括飲食因素。心梗高發於老年人群、肥胖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等,心梗發生最基礎的病理因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而不當的飲食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誘發肥胖、三高的高危因素。

可增加心梗發生風險的飲食因素: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食物,這些食物都屬於高熱量食物,不僅會導致肥胖,還可導致高血脂,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誘發心梗,其中就包括動物脂肪、動物肝臟、油炸食物、火鍋等;高鹽食物,會導致高血壓,增加心梗發生風險,常見有醃製食物、醬製品、熏製食物、燒烤等,其中多含有隱形鹽;不當的飲食習慣,包括暴飲暴食、飲食過飽、狼吞虎嚥,飲食不規律,經常吃夜宵,晚餐吃太飽等習慣。

2、心梗的預防:心梗的發生很大程度上與不當的生活方式相關,尤其是年輕人群,必須提高警惕,及時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首先,飲食應注意以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低鹽、低糖為原則,少食動物性食物、油炸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等,避免暴飲暴食、飲食過飽等不良習慣;避免久坐不動,加強鍛鍊,堅持每天進行適度的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避免長期熬夜、過勞,規律作息、勞逸結合;避免長期壓力過大、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學會釋放壓力;注意防止寒冷刺激、劇烈運動、情緒過激、便秘過度用力等可致心梗發作的高危誘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