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每戶人家銀行存款都有增加賺錢,那問題來了到底誰在虧錢?

欣兒的妙妙屋


講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有一個城市,居民總共存款100萬。銀行給居民存款年利率4%。然後銀行把這100萬貸款給了一家企業,收取企業貸款年利率為9%。結果就是,一年後,居民獲得了存款利息4萬,企業支出了貸款利息9萬,銀行賺了5萬。看起來結果就是居民和銀行都賺錢了,企業虧了。所以,表面上看起來,銀行和居民的盈利來源於企業的利息損失。

但是,企業獲得這100萬貸款後,會用於擴大經營。如果經營情況好,超過預期,一年的利潤率達到了20%,那麼這100萬幫助企業賺了20萬,扣除9萬的貸款利息,企業還有11萬的利潤。這樣看來,實際上最後的結果是銀行、居民、企業三方都賺錢了,並沒有人虧損。

怎麼會這樣呢?

事實上,你覺得有人賺錢,就一定會有人虧損的前提是,社會總財富值是不變的。但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這樣。如果只是靠金融系統的資金運作,社會財富確實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增長,就算增長了也是超發貨幣帶來的泡沫,沒有實體作為支撐的空中樓閣。所以現在國家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只有實體經濟才能真正創造財富價值,實現真正的經濟增長,增長的財富才有落腳點。


老萌有個存錢罐


我來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個人觀點可能不太準確,供參考!

你把錢存進銀行,銀行給你利息,比如10萬,年化3%的利息,你將獲得利息3000元!

銀行再把10萬塊錢借給個人或者企業,年化6%,貸款利息收入6000元!

銀行貸款放款還是在本行,存款賬戶和貸款賬戶都是銀行開設的子賬戶,我們假設借出的10萬塊錢,有5萬轉到其他銀行或者取現,3萬塊錢由他行轉入或者存入,那還有8萬塊錢,這8萬塊錢就可以繼續借出,利息還是6%,利息收入4800!如果不取現金,不轉他行,那錢就是個數字,可以循環往復…

你存入的10萬塊錢,銀行放貸18萬,利息總收入10800元,支付你的存款利息3000,銀行賺利息差價7800,你的錢其實還是在銀行,所以銀行是挺賺錢的!當然如果有壞賬,那銀行損失也不少!

就銀行這塊來說,你賺錢,銀行也賺錢!

貸款放出去以後,個人和企業用於生活和生產,有了現金流,自然也就能賺更多錢,還掉貸款,剩下的都是利潤!





洪鈦


講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有一個城市,居民總共存款100萬。銀行給居民存款年利率4%。然後銀行把這100萬貸款給了一家企業,收取企業貸款年利率為9%。結果就是,一年後,居民獲得了存款利息4萬,企業支出了貸款利息9萬,銀行賺了5萬。看起來結果就是居民和銀行都賺錢了,企業虧了。所以,表面上看起來,銀行和居民的盈利來源於企業的利息損失。

但是,企業獲得這100萬貸款後,會用於擴大經營。如果經營情況好,超過預期,一年的利潤率達到了20%,那麼這100萬幫助企業賺了20萬,扣除9萬的貸款利息,企業還有11萬的利潤。這樣看來,實際上最後的結果是銀行、居民、企業三方都賺錢了,並沒有人虧損。

怎麼會這樣呢?

事實上,你覺得有人賺錢,就一定會有人虧損的前提是,社會總財富值是不變的。但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這樣。如果只是靠金融系統的資金運作,社會財富確實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增長,就算增長了也是超發貨幣帶來的泡沫,沒有實體作為支撐的空中樓閣。所以現在國家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只有實體經濟才能真正創造財富價值,實現真正的經濟增長,增長的財富才有落腳點。







修合一生


1、客戶存100萬元資金到銀行,銀行按3%的年利息付給客戶(1年後有103萬);

2、銀行拿到資金後,按5%的年利息付給借款人(1年後有105萬);

3、借款人拿到資金後,採購原材料、機器設備等生產物資,這個時候資金流就變成了物資流;

4、生產出來的物資按照成本價的200%,進行銷售,這個時候物資流就變成了資金流(1年有200萬);

5、借款人給10個員工發工資用了80萬,歸還銀行105萬,自己剩下15萬,然後再存回銀行,完成一個循環?

綜上,你就可以看出來社會的財務增加了,本質上是因為物資的溢價產生。

如果你想知道誰的資金變少了,那就是物資不再產生溢價,甚至發生虧損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會有資金在減少。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期貨零點歸航


這個問題說明題主有兩個欠缺:第一欠缺社會知識;第二個欠缺經濟知識。

首先,是問題論斷的錯誤。“每年每戶人家銀行存款都有增加”?這個就是屬於“何不食肉糜”的推斷。從宏觀經濟的總數來看,居民存款是在增加,但是具體到家庭,則未必是這樣。常有報道有些困難家庭,沒有收入來源,每天都在花錢,何來存款增加?題主看到的是一些好的家庭,但沒有看到困難的家庭,所以說是沒有社會知識。

其次,是問題“非此即彼”的邏輯錯誤。這個世界,不是說有人賺了就一定虧了,在經濟領域,不是非黑即白的零和關係。很簡單地比方,例如股市,股市大跌的話,誰在這裡賺了?或許有,但是從宏觀來看,大家都是虧的,因為一次大跌可能數千億就“蒸發”了,誰能把這數千億賺到的話,也就意味著股市市值並不是“蒸發”而是轉移所有者了。

最後,是存款增長與虧錢的關係。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實在不斷增長的,也就是說,社會財富實在不斷增長的。所以,也就意味著居民的存款是增長的,因為居民社會財富主要體現在存款。具體到微觀層面,確實有人賺錢有人虧錢,但是從宏觀角度講,只要社會生產在不斷進行,財富就會不斷被創造出來,不是說有人賺了就肯定有人虧了。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財譚


有人存錢,自然有人貸款,銀行賺的就是存貸差。

也就是銀行用較低的利率吸納我們的存款,然後再以較高的利率貸給需要的人,從中間賺差價。

就比如:

我存了10萬塊到銀行,銀行給我一個年化4%的利息,

過兩天,有人要買房來貸款,銀行以4.8%的利率貸給他,解決了他的需要。

那如果我的存款到期了,銀行放的貸款沒到期,銀行會不會沒錢給我呢?

銀行的存款儲備還是很大的,而且借出去的錢也不是一筆一筆對應的,而是從總的盤子裡往外借。

也就是說,只要銀行盤子裡面還有錢,足夠支付我們的存款和利息,就可以運轉下去。

什麼情況下盤子裡會沒錢呢?

1、大批貸款者欠錢不還。

這個情況可以參考07年美國的次貸危機,最後演變成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銀行肯定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所以會通過嚴格貸款審核、上徵信等手段,來督促貸款者按期還款。

2、大規模擠兌。

這種情況發生的話,銀行基本離破產不遠了。

到時候我們的存款就要按存款保險條例處理,50萬以內剛性兌付,50萬以上的就打水漂了。

所以,存銀行也是有風險的,不是穩賺,建議同一家銀行,存款金額不要超過50萬。


七七的理財秘籍


我們就用一個例子先來說明吧!

某地某年的總財富(包括地方、企業和居民)共計200億,而其中的130億是通過向外部融資所獲,年利息費用按照8%記取(等於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另外的70億是居民的存款。如今居民把錢全部存入了銀行,這樣加上融資的130萬,合計總資產200億。

負債分配如下:200億中的50億給予了居民,另外的100億用於企業生產,還有餘下的50億給了地方。而且,支付了利率卻是低於外部融資的8%,只有按照5%利率計算。

而居民的存款全部存入了銀行,銀行給予的利率只有3%。那麼,一年下來70億確實存款利率增加了2.1億。可是,由於外部融資的利息卻是增加了8%,等於分攤到了利息費用5.6億。等同於損失了5%的現值。原本的70億即便加上2.1億的利息,可也是等同於現值66.5億。

就算把50億的貸款也納入了進來,那麼還有20億的外部融資要扣到居民身上,也就是損失的1億還是在全部居民身上分攤。貨幣的貶值必然會帶來存款財富的相對減少。

我們就以如今的貨幣供應量8%,而存款利率5%來計算。假如存入銀行100萬,年終得到5萬利息,可貨幣貶值了8萬,105萬等於現值的97萬,還是縮水了3萬元。十年後將只剩下74.6萬,二十年後等於55.6萬,而三十年後僅41.5萬,不到原值的一半。

貨幣通過銀行存款來進行保值是最不可取的方式,短暫的避險或無機會來尋求暫時的增量是可以的,但絕不能以此為中長期投資策略。一定要尋找國傢俱有收益率的投資渠道進行投資。當然,風險與收益擁有是成正比,風險越大收益機會越大,要根據不同的風險把控來最未來的投資組合,這才是最核心的,也是最科學的方式。


鞅論財道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為什麼有了賺錢的,就必須有賠錢的呢?難道您沒聽說過雙贏或者是多贏這個概念嗎?

假如社會財富的分配是分蛋糕的話,那在蛋糕大小固定的情況下,我多拿了,那你就會少拿,這時候會涉及到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可以社會財富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斷增長,這個時候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就會越來越來越大,這個時候即使我們分到的份額降低了,但我們拿到手的蛋糕可能還是增加的,這個過程中沒有人虧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假如你是一個工薪階層,在工廠裡面打工,工廠的老闆給你發工資。老闆給你錢,老闆虧錢了嗎?老闆虧錢的可能性很小,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老闆還給你發工資,沒有開除你,說明你還在為老闆創造者財富。

老闆沒有虧錢,那他是怎麼賺錢的呢?原因也很簡單,老闆把你製造出來的產品交付給下游客戶,從下游客戶那裡賺到錢。這個時候,下游客戶會賠錢嗎?同樣不會,因為他也有自己的下游客戶。

這樣循環下去,結果就是形成了錯綜複雜的財富網絡,大家在這個網絡中,各自發揮各自作用,創造社會價值,同時獲取屬於自己的個人財富。

當然,每個人創造財富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肯定有賠錢的時候,但如果社會財富在增加,那大家整體上都是賺錢的。


紅楓財俠


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從銀行這個條線的資金流動和物資流動來說。

1、客戶存100萬元資金到銀行,銀行按3%的年利息付給客戶(1年後有103萬);

2、銀行拿到資金後,按5%的年利息付給借款人(1年後有105萬);

3、借款人拿到資金後,採購原材料、機器設備等生產物資,這個時候資金流就變成了物資流;

4、生產出來的物資按照成本價的200%,進行銷售,這個時候物資流就變成了資金流(1年有200萬);

5、借款人給10個員工發工資用了80萬,歸還銀行105萬,自己剩下15萬,然後再存回銀行,完成一個循環?

綜上,你就可以看出來社會的財務增加了,本質上是因為物資的溢價產生。

如果你想知道誰的資金變少了,那就是物資不再產生溢價,甚至發生虧損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會有資金在減少。

當然,這個社會不是零和遊戲,所以存在這種的情形基本上沒有,只要你夠勤勞,夠智慧,物資的溢價就會越高,你的財富就會越多。


我就是鼎爺啊


現在全國資金都流入房地產行業中,別的行業沒有資金流入怎麼發展呢,人民積蓄付了首付,工資還了房貸,還怎麼消費呢?科技強國,實業興邦,現在錢都拿去做房地產了,怎麼發展科技和實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