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最難處與障礙是什麼,怎麼克服?

海婷婷1


學習中醫的難處大概闡述以下。

中醫是以自我協調抵禦疾病,中醫的理論太多複雜,大致的體系雖然有所說明,但都是在長年累月的經驗中積累摸索,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記憶。

中醫建立在以人為本,取於自然用於自身,萬事萬物追尋自然就地取材,但是太多的草藥一時難以記全,對草藥的藥理選擇,草藥的烘培製作難以把控。可以說從識藥認識研發製作用量等全方位拿捏,相當一個製藥廠了,需要自己親力親為。

疾病時常發生著變化,不能很好的認識人體個個器官的功能,就很難推理論證加以施藥。

來了一個病人,首先得觀察直觀的表現症狀,聽取病人描述自己都有哪些不舒服,然後需要將看到的和聽到的歸類哪種病類,問一下病類中的其它症狀還有沒有,再得親自診脈來更精確的論斷自己判斷的疾病是不是準確。在這一系列的診斷中,自己的知識庫是不是健全,自己能不能快速的在繁多的病類庫裡篩選出來。

這時病症找出來了,又一次考驗知識庫裡的藥材了,哪種藥材屬溫性,哪種藥材屬涼性,兩者藥材放一塊會是什麼效果三者藥材放一塊是什麼效果,還得考慮需不需要藥引子等等一系列知識。

藥材選好了在配藥的同時還得考慮藥材製作的工藝對不對,不同的工藝藥效差別,草藥的劑量上都得拿捏得當,是需要三副藥治好呢還是中途需要加減一兩味藥材,還是需要根據治療效果中途換其它藥物搭配後才能治癒,這都得全盤考慮在內。

剩下的還得考慮藥材怎麼熬製,每副藥需要多少水,是需要普通的水還是需要加工過的水(如甘瀾水),太難以把控的時候自己還得親自熬製,簡單點的向病人囑明方法分次熬製等等。

龐大的知識體系,你得首先要有個好腦子,剩下來的就是時間問題,慢慢的積累不斷的豐富自己的醫術水平。

如有不足,歡迎指正。


黑夜裡的小燈泡


學中醫最難的是找個好師傅!

學中醫先學經絡,再學陰陽五行,再學望聞問,再學脈診,再學中藥學。

前邊的都好學,經絡,陰陽五行,自己看看書,多數能看懂了。經絡對於人來說是很重要的,身體的疾病,最初都會反應在經絡上,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說以當身體出現不適,在未形成疾病之前,就會從經絡上表現出來,提前通過疏通經絡,來達到養生保健,治病的效果,所以經絡學說治未病的效果是很好的。我們比較常見的是針灸,拔罐,艾灸,刮痧等。還有一種不常見的,就是靜坐,靠靜坐來疏通經絡,這個需要有人指導才可以練。再就是有些動功,比如太極拳,八段錦,八部金剛功等等,也是調理經絡的。

然後是陰陽五行學說,陰陽五行源自老黃道家,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就是陰陽,五行即為金木水火土,肺屬金,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脾胃為土,根據五行相生相剋去辯證的學習。

然後是望聞問,中醫一般通過望聞問就可以診病了,切脈只是最後的確定,就像西醫的查血一樣,是用來確診的。望,通過觀察眼神,臉色,舌苔,等等,來判斷病情。

脈診,脈診也是中醫診病中最重要的環節,相比也是最難的環節。現在很多人學中醫,不學經絡,不學陰陽,直接抓藥,先從藥方入手,然後根據藥方去匹配脈象,這樣能學會,這是現代中醫,不是古代中醫,古代中醫不這麼教。

脈診是通過寸關尺脈的浮沉,遲數,有力無力,大小,來判斷表裡,虛實,陰陽風寒暑溼燥火等等。

最後是中藥學,這個沒有捷徑,只能靠記憶。不再多說。

所以,通觀整個學習過程,難點在於脈診和中藥學。







LIONS知道


中醫的最難處和障礙在於:首先你需要認真思考從幼兒園到大學,以及您到現在準備學中醫,這之前的社會認知。轉而學習中國的傳統知識才能更好的認識中醫、學習中醫。

平常遊戲裡的金木水火土,寫遊戲程序的這一些程序員,得益於中國的傳統思想,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知識。你也可能聽說過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這不是風水、迷信嗎?這一點得注意,這是古代哲學思想。社會上的風水迷信也是從中國傳統的哲學基礎做的立論和理論。內經“迷信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克服這一些障礙的方法就是用中國傳統的思想認識世界,認識周圍的事物,認識自己,認識人體。多看一些古醫典文言文,中醫的智慧就來自於古老的文言文。文言文個人的理解有差異,各種不同的觀點而催生出不同流派。這一些流派都對中醫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中醫顧鴻


我是門外漢,但我想應該從踏踏實實的基礎學起。黃帝內經、黃帝外經、素問、脈決、本草丶藥性斌、湯頭歌、千金方丶醫學衷中參西錄丶醫宗金鑑丶傷寒論、五運六氣學……,甚至於民間的土單驗方丶偏方丶祝由十三科都應有一定的涉獵和掌握。

只有基礎打著實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成為就輕駕熟的合格中醫。切忌不可心浮氣燥,好高鶩遠,因為自己沒弄通弄懂就輕易放棄和否定。一己之見,姑妄聽之,姑妄從之。謝謝提問'


水磨山人


其實中醫就是偉大的科學,你們被西醫帶歪了。中醫講求宇宙萬物相生相剋,人體經絡,各臟器之間的相互協調,才構成了生命,寒暑溼毒,對應四季,萬物生長靠太陽,陽光雨露讓整個生態生機勃勃,一切渾然天成。這本身就是科學的東西,就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樣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中醫醫學跟宇宙現象相對應,比西醫是高明多了,西醫只是研究一個點,中醫研究一個面,你說誰高明啊?真真高明的中醫大師,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周易易經都很精通,中醫藥理就是從這裡來的,實踐證明,中醫能治好病,還是疑難雜症都能治。只是呢,現在很少出現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這樣的名醫大家了,這些人那個不懂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啊?不懂這些,就不知藥理,不知藥理怎麼能治病?中醫是研究宇宙延伸出來的為人類治病的,西醫不過就是一塵埃,一個宇宙一個塵埃,哪個大哪個小?


緣來緣去b7un


學中醫的最大障礙是沒弄懂中醫!

中醫是用來養生,保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

怎樣才是以真正達到集養生,保健,預防和治療疾病一氣呵成?這才是中醫的根本。

如我在廣東去北京,條條大路通北京。

但你怎樣去選擇最快速,最有效方法去?是有很多方法的。

有人步行,有人騎單車,有人坐共交轉站,有人自己開車,有人坐火車,有人坐船,都可以去到北京。

而中醫也一樣,傳統中醫五花八門,你不能說那個人錯,問題是那種方法去北京最好最快?

廣東去北京最快方法從以上看是坐火車,這是普通人的思維,學中醫也一樣,如果你還抱著傳統中醫去學,也認為坐火車是最快,最直接的,那就選擇錯誤了。

我們現在去北京最快方法是坐飛機,直接到達。

學中醫也一樣,你弄懂了習養生,保健,預防,治療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弄懂了中心,你也快速成為一代名中醫了。

我學習中醫,認真學習研究了一個月。成為一代宗師!

廣東民間中醫百病五敷康創始者。


百病五敷康創始者


回答你問題之前必須得弄清中醫,

一,科班出身的中醫

二,原生態的國醫中醫

三,民間中毉

中毉博大精深…中毉的鼻祖在民間,中毉來自於民間,應迴歸於民間…

中毉博大精深幾千年,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做出巨大的貢獻…先代好幾十年的打壓,條條框框,失去了中毉的靈魂,…(閹割版),怎麼說呢?


手機用戶15966117963


中醫中藥講傳承,就一個行醫資格證就能把中醫中藥毀了,應該建立中醫中藥自己的評價體系,考核體系,對考核合格的不管是傳承,師承,還是自學就應該發證。而西醫應該是西醫的評價體系,考核體系,應該是兩套醫療評價考核體系,這樣對中醫中藥的發展傳承才有好處,為了中醫中藥的傳承發展應該儘早從西醫口獨立出來。


中醫知道


學中醫,難在臨床經驗。中醫,臨床經驗越少,技能就越差。中醫有意境,辨證靠一雙眼睛,觀察病人的反應,有時就是病人熱水或冷水,都是辨證的核心。非法行醫,絕了高能中醫出現,背盡天下書,沒臨床就是個小白。因,病人常常無法準確說出自已病情,對書開方,又好像條條都是,又象條條不對。這就是經驗


落魄貧道


學習中醫,必須死記硬背,每時每刻運用中醫理論靈活解釋所有臨床上接觸疾病的千變萬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處是最難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採取的方法是,除了把全國名老中醫的醫論醫案書籍重點特點熟記於胸,還要在遇到任何同道先輩虛心請教疑難疾病秘方,互相交流溝通臨床經驗,對於臨床上遇到疑難疾病的治療幫助極大,能迅速提升邏輯思維寬度和用藥技巧,深度體會“用藥如用兵”的絕妙搭配,我認為這是年輕中醫想早日成功需要謹記的關鍵之處。不知各位同道有否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