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退休金的人怎麼生活?

常148584517


沒有退休金的人怎樣生活?沒有退休金的人主要是農民,他們多大歲數還得幹活,也就是活到老幹到老。在農村,現在百分之七十的戶,都是老倆口子,他們相依為命,多數還在從事農活,幹一年少數的人能存點錢,一般也就年吃年用。幹不了農活的幫兒女乾點零活,打發時間。一般的老人也很會過,省吃儉用,一件衣服穿好幾年,一雙鞋能穿兩年,吃的是自己種的菜,自已養個豬,養點雞等來增加收入。總之,老農民現在生活一般,幹不動活的靠兒女,實在困難的,國家會拿入低保,給予幫助。


王臣150707683


可以說,除了機關、企業單位幹部,退休後有退休金,大部分人是沒有退休金。即使從2011年全國鋪開農村養老保障工作,農村居民只要按年繳納養老保險金,連續繳滿十五年以上,年滿六十週歲後就可領到一定的養老保險金。加之,以前實施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可以說,國家政策越來越好,目前,養老保險已覆蓋城鄉居民。但年滿領取的待遇也不高,靠其養老還是有困難。

沒有退休金的人怎麼生活?

沒有退休金的人,怎麼生活?我認為各人的生活也不一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年輕時攢夠養老錢

年輕時,趁身體健康,年輕氣壯,多苦一些,多付出一些,多尋找賺錢的機會,多下苦功夫,不怕流血流汗,多苦點錢,除生活開支、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等必須的開支外,每個月爭取存點錢,作為以後年老時的養老金。同時,在賺錢時也要注意身體,勞逸結合,不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賺錢,也不可採取非法手段賺錢。

二、多交納養老保險

現在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鼓勵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因此,在年輕時,若經濟條件允許,要多繳納養老保險金,不限於繳夠十五年,可長期繳,這樣,到老時即使沒有退休金,養老也有保障。

三、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

年滿六十後,自己又沒退休金,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也可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換起點生活費。比如,我父母今年都65歲了,也沒有退休金,他們一輩子苦慣了,也閒不住,整天栽莊稼買糧食,養豬養雞,除留用一些外,也可買錢,有時還去山上找野生菌、挖藥材買錢,他們除能維持基本生活外,每年都節餘些錢。

四、如實在困難可申請救助

現在國家政策很好,民政部門專門關注困難群體、老弱病殘人員,如自己身體不好,子女經濟條件差,生活實在困難,可向當地政府申請臨時困難救助或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

五、由子女支助養老

父母有撫養子女的責任。父母年老了,子女有贍養父母義務,年老身體不好就居家養老,由子女照顧日常起居,需要用錢的由子女負責。如沒有子女,年滿六十歲後,政府統一安排至敬老院、養老院生活,有專門人員照顧和護理。

總之,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不是沒有退休金就生活不下來,辦法總比困難多。沒有退休金也可以自己存錢養老,多繳養老保險,年老時領取養老金,靠子女養老,政府救助或安排養老等。


寒葉930


很多網友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繳納養老保險,難道他們不考慮老年後的生活嗎?確實是這樣,2018年末全國共實現就業77586萬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只有30104萬人,職工養老保險的覆蓋率是38.8%。如果沒有充足的養老金,老年後的生活怎樣保障呢?

養老可以有哪幾種模式?

實際上,國家為了實現養老保險的全覆蓋,在職工養老保險以外建立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018年,全國養老保險的覆蓋人數是94293萬人,包括退休人員。

不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低,最低只有每年100元;平均養老金待遇也低,根據人社部新聞發佈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7月底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只有162元每月。僅靠這樣低的養老金,肯定是無法實現養老的。

沒有職工養老金,主要有這麼幾種養老模式:


第一,子女養老。養兒防老是中國幾千年來的養老傳統,隨著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人們變得兒女都一樣了。按照《婚姻法》規定,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贍養老人最主要的就是根據自己家庭收入的情況,向老人支付贍養費了。如果子女沒有勞動能力,家庭又處於低保狀態,那麼才算子女沒有贍養能力。如果子女拒不履行贍養義務,哪能可以通過法院進行起訴的。

第二,積蓄養老。養孩子的負擔很重,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積蓄。等到老了以後,預防疾病和養老支出使用。實際上,按照現在的水平規劃,每月需要2000元的養老金,20年的話需要48萬元呢,相信能攢下的人不多。

不過,一些聰明的老年人,趁過去房價低的時候,購買了多套住房。房子既可以出租換取租金收入用來養老,也可以通過反向倒按揭的方式兌換養老金。


第三,打工養老。如果家庭情況一直不樂觀,養了多個孩子。孩子們長大以後,自己也沒有留下多少積蓄。這種情況下,只能活到老幹到老了。其實,很多老人到達退休年齡以後,本身還有一定的勞動能力,自己也不願意閒下來,願意繼續打工的人也不少。我母親就是55歲退休後,幹環衛工人幹了五六年,雖然累得要命,工資也僅僅1000多元,但她還是樂此不疲。一個朋友的父親是給別人看大門,一月也掙2000多元,夫妻兩個吃喝是足夠了。

第四,低保養老。低保養老是社會的最後保障了。如果這裡沒有贍養能力,家庭也沒有多少積蓄,自己想打工卻沒有勞動能力了,那麼我們可以申請低保了。這是國家的保障,農村地區的孤寡老人可以申請五保戶。農村地區的獨生子女父母現在每月還有80元的養老補貼。

當然,窮有窮的生活方式,富有富的養老路線,不管怎樣很多老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了,似乎不需要我們操心太多。但是,為了老年後更有體面的生活,還是參加一份職工養老保險的好,畢竟這是一份穩定的保障。


暖心人社


實際上,國人大部分還是沒有退休金的。因為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多數。我跟前的農村的人,沒有退休金,他們的生活無外乎這樣幾種:第一類,年輕時做個小買賣,有一定的原始積累,歲數大了就消耗這些。第二類,沒什麼原始積累的,只能是靠著孩子的收入養老。第三類,就是無兒無女無錢的。好在我國有低保,能使他維持最低生活保障。


濤聲依舊920


沒有退休金的人怎麼生活?

第一種,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他們有資產,有收入,不愁吃穿,不愁養老,安排好相關事宜即可活的瀟灑尊貴。

第二種,子女及晚輩能幹而且孝順,能保證其生活無憂,這樣的人家生活其樂融融。

第三種,子女收入不高但是孝順,這樣的人家生活雖然清苦,但也不乏快樂。

第四種,自己無力,子女又不孝給臉色,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他們真的是要受苦了。

我是常樂今見,如果你同意這幾點,請您點個贊👍如果有漏掉的觀點,請您評論補充[握手]


常樂今見


首先退休金這種說法已經過時了。這個時代確切的說法應該叫養老保險。那麼沒有養老保險的人怎麼生活呢?我想大致有這幾種情況。第一種人特別有錢,對那些養老保險不在乎無所謂。第二種人沒錢,但是他有兒女,靠兒女養活,第三種人沒有錢也沒有兒女。但他可能有親戚有朋友,可以在親戚和朋友的關照下維持生活。第四種人就是以上的條件都不具備,那就只有沿街乞討當乞丐了。


遠房表侄


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大多是指農村六十歲以上老年人,那他們沒有經濟來源如何養老。

來源1:

目前農村實行的養老補貼也被稱作基礎養老金,那些有農村戶口的老人,當他年滿60週歲以後,就能夠像城裡的老人一樣每月領取養老金,不同的是農村的養老補貼金額比較小。根據地區政策和經濟發展水平,從幾十到幾百不等。

來源2:

農民自費養老金補貼。

根據國家目前出臺的養老保險資金政策,農民可以選擇自己掏錢繳納養老保險,而且有不同的繳納標準可供選擇,從100~2000不等。繳納的標準越高,退休後能夠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當然這個屬於自願繳納。

來源3:

在農村六十歲以上老人子女較多,有孝心且經濟寬裕的子女每月都會給老人一些零花錢。

來源4:

農村土地較多,房前屋後都可以種些蔬菜,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自留地,也可種經濟作物,可以自給自足,養幾隻雞和豬羊,都是經濟來源。


雲臺山風光


這個問題問的很真實,沒有退休金怎麼活?說起這個問題,就像我爸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家庭環境不好沒有錢上學,長大了就只能幫家裡幹農活,分擔家務,在他們的記憶裡時間青春留給他們的都是一手的繭子,他們也從來沒有對生活妥協,等他們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孩子生活就更不容易了,那怕累的直不起腰桿,想想家裡的老人孩子還是隻能矜持,他們用自己一點一點的勞動改變了下一代人的生活,讓孩子們都能上學改變孩子們的生活條件,改變命運不要在和他們一樣受苦,孩子長大了他們老了,歲月給他們留下的是滿頭白髮,滿臉的皺紋,一身癆病,已經失去勞動能力的他們有誰看得到他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兒女有孝心的知道父母不容的知道心疼父母,有的兒女父母把自己培養成才了,都只知道過自己的好日子了,那裡還想得起父母把所有積蓄都拿出來培養自己了,把關係都撇得很乾淨,近幾年來物價一直在漲,有的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不給孩子們添麻煩,成了環衛工人,有的老人吃不飽,冬天也穿不暖,有的可能病到了也沒有人管,父母也沒有抱怨過自己的孩子,其實人都有老的一天,自己家的父母都是自己的責任,那怕你沒有錢給她們住高樓大廈,日子過的在平淡他們也過的很開心,子女能陪在他們身邊他們都很滿足,也希望每個子女都尚待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那些生活趣事


沒有退休金的人,能勞動的還繼續勞動工作唄,失去勞動能力的如以前積攢一點錢往前過唄,不夠部分靠兒女了,沒有兒女的,靠國家救助進養老院。

現在六十歲就可以拿社保金了,哪怕生病了,還有醫療保障……

沒有退休金的人根本不愁以後的生活,是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好,是黨和國家關心的好。

總之,是一個好社會好國家建全了養老體系。


春天裡的詠歎調


不是還有兒女嗎?難道就不活了,我們農村的老人家都人有還是要過,工人退休了就要養老金,以前農民種地要交工娘,沒說要養老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