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強:疫情下的小馬過河

中文導報 東瀛歲月


在我還沒來日本留學的時候,聽到過很多和日本有關的傳聞。比如說,日本人熱衷學習,坐地鐵的時候每個人都捧著書看;日本人很講秩序,地鐵的優先席即便是空著,也絕對不會有年輕人去坐;馬路上即便空無一車,人們也會在人行道旁邊認真等綠燈,絕對不會有人在紅燈時過馬路。我還聽說,日本是嚴格的等級社會,所有事情都要論資排輩,官大一級年長一歲,都能壓死人……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但是到了日本以後就發現,傳聞終究是傳聞。


魯 強:疫情下的小馬過河


以日本人看書為例,現實中也有人在地鐵裡看書看報,但明顯是少數,絕大多數的人在看手機,很多年輕人拿著兩個手機打遊戲,全車廂的乘客都在捧著書刻苦攻讀的場面是看不見的。


其實仔細想想,這個傳聞也很幼稚,上班族的工作壓力那麼大,大家都是肉體凡胎,工作一天之後基本已是身心疲憊,還有多少體力和精力在地鐵上也“學海無涯苦作舟”呢。


與此類似,優先席上經常坐著活蹦亂跳的年輕人,紅燈時跑過人行道的行人也屢見不鮮。總體上日本社會是比較有秩序,但是沒有到傳說中 “絕對不坐優先席”、“絕對不闖紅燈”的地步。


同理,日本固然有著“年功序列”的企業文化,但是等級制森嚴到何種程度,具體情況則因公司而異。有的地方上司辱罵員工是家常便飯,有的公司則一團和氣;有的地方年輕員工輕賤如螻蟻,有的地方被視為財富。


魯 強:疫情下的小馬過河


於是我想起小學課文裡《小馬過河》的故事:小馬自己趟過河以後,發現河水並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也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這個故事除了告訴我們要勇於嘗試之外,還告訴我們,每個人判斷事物的標準不同,即便是對同一個事物,也會得出不同乃至相反的結論。


所以真實的日本,並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好,也不想有些人說的那樣差;日本有日本的好,也有日本的差;有的地方相對完善,有的地方存在弊端;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引以為戒。過於誇大其中的一個點,只能得出片面的結論。


在一些網絡寫手的筆下,日本前幾天還是出口成章才華橫溢的才子,轉眼就成了開卷考試都考不及格的差生。我曾經猜想網絡風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變,沒想到變得這麼迅雷不及掩耳。喜歡日本也好討厭日本也好,讚揚日本也好批評日本也好,那是每個人的自由,原本無可厚非——可是在作出判斷時把那些粗糙劣質的信息作為標準的話,就未免太過可惜、可憐、可笑以及可悲了。


我完全沒有想到,在小學畢業這麼多年以後,才發現《小馬過河》用簡單的故事講述了深刻道理。我們不可能像小馬一樣,把所有事情都親自體驗一遍。但我們至少應該知道,這個世界很複雜,有很多角度很多層面我們並不能看到,所以對於那些未知,可以適當地保持一些敬畏。


這些敬畏不是讓我們躊躇不前,而是讓我們多一點學習、思考和理性。這些敬畏就算不能讓我們更智慧,至少當那些不懂敬畏的人釋放出的粗劣信息天花亂墜時,多多少少能發揮一些過濾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