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如何成为天价文物的--文物艺术品常见的那些坑

​ "乱世藏金银,盛世兴收藏。"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升温,电视中的文物鉴宝类节目也越来越多。然而,时下有不少鉴宝类节目,为了吸引眼球,聘请一些所谓的文物鉴赏家,在荧屏上故意夸大文物价值,唬弄广大观众,误导民间投资。在这些专家眼里只有金子没有标尺,甚至连一些挂着国家级头衔的专家,也出于私利推波助澜,知假卖假,甘愿充当文物贩子,以致类似估价24亿元的假"金缕玉衣"、估价2.2亿元的赝品"汉代玉凳"等丑闻接连不断涌现。

金缕玉衣如何成为天价文物的--文物艺术品常见的那些坑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某银行两位行长由此轻信了骗子的经济实力,当发现被骗贷6个多亿后不但未报案,还继续为其违规提供资金4个多亿,导致银行最终损失5.4亿多元。最后,这些鉴定专家承认,评估时大家连"金缕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只围着走了一趟。案发后,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特聘鉴定专家牛福忠承认,这两件"玉衣"是由他串起来的,用的是商人谢根荣找来一堆玉片,这"玉衣"并不值多少钱。作为回报,谢根荣给了专家们几十万元评估费。这一事实似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老话。2017年10月2日下午,一档鉴宝栏目《齐鲁寻宝》正在紧张录制中。在场的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蔡国声突然拍案而起,愤然而去。现场发生了什么,蔡国声为何会有这样的惊人之举?而后,蔡国声更是通过视频节目,向有关部门、及广大网友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并做出严正声明。视频很快达到百万级的播放量:其中蔡国声揭露了山东星博传媒借用《齐鲁寻宝》的平台,试图通过电视节目的公信力,邀请真专家和伪专家同台鉴定文物,而后以真专家的名望和威信为屏障,以此让假专家把粗劣的赝品说成数千万的艺术真品,通过媒体的公共影响力积非成是,进而达到节目组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蔡国愤然离场,并作出视频中的公开声明。

金缕玉衣如何成为天价文物的--文物艺术品常见的那些坑

即便像央视这样的权威平台,也出现过一些丑闻。如央视《鉴宝》栏目,专家对藏友提供的一方"清代寿山橘皮田黄冻印石"进行鉴定估价,当时现场鉴定专家是天津市藏石学会会长靳志忠,他给这方寿山田黄冻印石开出了180万元的高价。节目播出后,很快就有观众在《田黄石鉴赏与收藏》一书中发现,有一件与《鉴宝》栏目中质地、形状、印记完全相同的田黄印石,而该宝物持有人正是靳志忠自己。这一事件成了自卖自夸的典型。央视《鉴宝》节目还出现过由专家鉴定为真迹的吴作人画《牧牛图》,估价25万元。后经由吴作人妻子、女婿及书画家萧淑芳等鉴定该画是伪作。此事在收藏界引起哗然,使鉴宝专家的权威性备受质疑。

金缕玉衣如何成为天价文物的--文物艺术品常见的那些坑

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李耀申近日指出,文物部门将联合新闻、广电等有关管理部门,提倡宣传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类节目,制定电视鉴宝类节目的规范,禁止在节目内进行文物交易,限制对藏家藏品估价。荧屏盛行鉴宝节目,其背后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商业利益。据悉,专家上电视节目鉴宝,每场收入少则两千元,高则五六千元不等。这还仅仅只是明码标价,若能帮忙鉴定出像"金缕玉衣"这样的"天价",把价格炒上去了,幕后更会有持宝人数十万元的"红包"相送。于是,一些专家见钱眼开,甘愿当托,昧着良心到处信口开河,将赝品说成真迹,把不值钱的说成无价之宝,再通过电视将这种作假效果放大,蒙骗广大观众。由此,荧屏就成了这些专家进行欺世盗名的一大平台。

金缕玉衣如何成为天价文物的--文物艺术品常见的那些坑

近来,不少电视台推出了鉴宝类节目,以其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吸引了大批观众。但是,也有些节目内容存在很多问题:仿造拙劣的假画,在节目中被当做真迹估价上百万元;鉴定专家把自己收藏的假画作拿到节目中估出高价,欺骗观众;很多好的藏品,在节目中成了假货,不值钱,曾经有闹上法院的,因为专家鉴定东西不对,找人私下便宜买走的,后来发现拍卖场上出现,天价成交。不少文物专家指出,当前的收藏鉴宝类电视节目,严重扰乱了收藏市场,没有公正客观性,利益牵扯大,应加以整顿。

金缕玉衣如何成为天价文物的--文物艺术品常见的那些坑

一枚很普通的民国铜钱。比如双旗币、大清铜币等等,这些拍卖公司的"专家"会跟你说,很稀有,存世量不足百枚,一件价格至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事实上呢?这些普通的铜钱就和现在我们用的一块钱硬币一样,在当年到处都是,发行量很大,现在的市场价最多也才几十块钱而已。譬如你拿个再普通不过的老碗,人家会说:"哎呀不得了,这是清代的官窑。粉彩的,皇帝用的,特别值钱。好几百万呢!"反正你又不懂,人家瞎吹你也看不出来。加上自我暗示心理,你会觉得,他说的好有道理,感觉要发财了呢!


金缕玉衣如何成为天价文物的--文物艺术品常见的那些坑


甚至有更加离谱的,有一位藏友,山上捡到了几块搓脚石,被拍卖公司的员工鉴定成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估价一万块钱一克。最后这位藏友被骗了好几万的"检测费"。这种情况相信大家都遇到过,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上当呢?首先利用大家对古董鉴赏知识的缺乏,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只知道古董值钱,但是不清楚到底哪些古董才是真的值钱。其次就是利用很多人的贪心和从众心理,联系那么多的"文化拍卖公司",个个都说几百万,没准是真的呢,干脆去试试吧......


金缕玉衣如何成为天价文物的--文物艺术品常见的那些坑

常见的套路其实很好识别,这里例举几条:

一:电话或者微信轰炸,不停的给你"洗脑",任何古董都说天价,因为只有一夜暴富的概念才能吸引人。等你心动了,就开始诱惑你和他们合作。

二:打着各种高大上的名头,什么"国际古董交易中心"、"香港大型拍卖集团"、"某知名专家指定交易中心",等等,让人感觉很正规很气派的样子。

三:朋友圈里会放各种人民币的图片,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的现金,让人看了很眼红。其实这里有一个残酷的真相,这些现金,基本都是藏友们奉献的......

最后就是"收网"了。你过来了,要合作。好,要么参加某大型拍卖会,要交几千到几万的运作费用,其实这些拍卖会都是他们自己搞得,请的也都是些群众演员,一百块钱一天,在大家面前表演......拍卖的结果就是,他们宣称百分之90的人都成交了,偏偏你的藏品肯定流拍!要么就是公司直接收购,不过请过来的"买家"会让你去指定的检测机构物理检测一下,又是几万块钱花出去了,检测结果百分之百是假货,这个"买家"就不收购了,检测费用也不退还。很多人现在不敢相信了,他们就弄出来个上门收购,不过需要提前支付一些保证金或者路费钱。等你给了钱,立马拉黑.....


金缕玉衣如何成为天价文物的--文物艺术品常见的那些坑


藏友们怎样识别这些骗局呢?其实靠人不如靠已,如果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就要下点功夫去学习相关知识。搞清楚它们的真实价值。尤其是戒急躁、戒贪欲。收藏突出的就是个"藏"字,没点时间累积,是不可能看到成效的!


关注"正论杂谈"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