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對剛剛滿月的小兒子“豬小二”吹牛,他再度出征

前言

這是一篇不算太遲的稿子,剛到武漢抗疫一線就寫好的稿子,已經排好版後被他堅定無情撤下來的稿子!他在給宣傳中心老師的微信中多次強調“我的性格是低調做事,更低調做人”,他將許多宣傳採訪機會給了年輕的隊友;據說他是在被兩位“大佬”痛快的訓了幾次後,才同意稿子發出的。

我與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葛慶崗隊長不僅僅是同事,現在已是抗疫的戰友!才發現自己以前對他的認識遠遠不夠!才知道他是個真正“有故事”的人!

為了能對剛剛滿月的小兒子“豬小二”吹牛,他再度出征

為了能對剛剛滿月的小兒子“豬小二”吹牛,他再度出征

庚子跨年,一場疫情猝不及防地襲捲中華大地!


2020年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緊急任務: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支援武漢!大年初一,正在值班的危重醫學科葛慶崗主任醫師主動請纓!得知自己被醫院批准參加北醫三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並擔任隊長,次日清晨值了24小時班的他,匆匆回家簡單收拾行囊後立即回醫院報到,熟悉隊員,做醫療隊出發前的繁瑣細緻入微的準備工作......


時而與醫工處、工會等職能科室老師溝通儀器設備、藥品等物資準備情況,時而與緊張略顯惶恐的年輕隊員開玩笑的說“沒事的!放心吧!有我呢”。也許別的隊員聽到後,會認為他只是在寬慰大家,但我作為一名與他在同一科室工作的同事,深深的知道他說出這句話的底氣和自信!這句話承載著什麼!他經歷過的事:2003年的SARS、2009年的H1N1、2010年的玉樹地震、伊春空難、援藏......讓我堅定毫不遲疑的信任他!首批隊員20人,看到身邊這些略顯年輕稚嫩的面孔、孱弱的肩膀,最小的隊員只有22歲,也為他肩上的千斤重擔感到絲絲的擔憂!

為了能對剛剛滿月的小兒子“豬小二”吹牛,他再度出征

大年初二上午十點三十分,醫院領導為我們舉行了動員會和歡送儀式;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孫永昌主任的幻燈上放出他和葛慶崗等戰友在“SARS”期間的合影時,我第一次看到一向堅毅的他,眼裡噙滿了淚水,悄悄拭去眼淚後,他無比堅定的說道:“一、我們上抗疫前線,就像戰士上戰場一樣天經地義!二、要堅決服從命令聽指揮!三、北醫三院醫療隊從來沒有慫過!四、我立下軍令狀了要一個不少的安全的將大家帶回來!這場戰爭中流過的淚、淌過的汗會成為大家永不磨滅的記憶!你們會感謝這種經歷!”一字一句,剛勁有力,沒有一句贅述,像極了一個工作多年ICU人的口吻,是對領導的承諾也是對隊員的信心。隨後他說道:“2003 年的SARS已成為我對大兒子吹牛的資本,這次援鄂抗疫將成為我能對剛剛滿月的小兒子“豬小二”吹牛的資本”。是啊,一個父輩對兒子的教導莫過於實際行動以身作則,一代代一脈脈生生不息。

當時的武漢,病毒肆意,形勢很不明朗,將會面對什麼樣的疫情,什麼樣的工作條件,怎麼工作,具不具備防護條件,物資夠不夠......葛大夫作為隊長,我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將要面對的是什麼?


但當他平淡無奇的說出“這次援鄂抗疫將成為我能對剛剛滿月的小兒子“豬小二”吹牛的資本”時,我感到吃驚!震驚!吃驚於他的平常心!震驚於他那份透著霸氣的自豪!什麼樣的情懷能夠讓他暫別“豬小二”!需要一顆多麼強大的心才能夠讓他將這些“瑣事”默默自己扛起!


大年初二下午三點四十分,我們和其他五支兄弟醫院組成的國家醫療隊飛往疫情“風暴眼”的武漢......

為了能對剛剛滿月的小兒子“豬小二”吹牛,他再度出征

為了能對剛剛滿月的小兒子“豬小二”吹牛,他再度出征

為了能對剛剛滿月的小兒子“豬小二”吹牛,他再度出征

為了能對剛剛滿月的小兒子“豬小二”吹牛,他再度出征

文 | 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員、危重醫學科 張佳男

圖 | 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宣傳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