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必備技能: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

有三個問題:


  • A. 我想做2B產品,應該怎麼做?

  • B. 我想做2B類產品應該重點培養哪些技能?

  • C. 2B類產品和2C類產品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需要我注意的?


還有三個問題:


  • A.你覺得我適合做運營嗎?

  • B.你覺得我應該做產品運營、內容運營還是社群運營?

  • C.我比較喜歡研究微信群維護和管理,社群運營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再看三個問題:


  • A.我面試了一週都沒有收到offer,該怎麼辦?

  • B.我想做產品,沒有經驗,去面試了好幾家,都說過兩天給回覆,都一週了也沒回復,是我哪裡不好嗎?

  • C.我之前是做運營的,想轉行做產品,直接裸辭去找產品工作,在網上看了一些產品的資料,面試的時候HR問的問題我也都回答上來了,但是感覺對方不是很滿意,至今也沒有回覆我,我跟你說下面試的具體情況,你能幫我分析一下接下來我該怎麼做嗎?


最後三個問題:


  • A.你知道自己想問什麼嗎?

  • B.你表達清楚你要問的了嗎?

  • C.提問前,你思考了嗎?


前面幾組問題中,三個問題問的是同一種東西,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越靠後的答案思考的越細緻,問題也越精準,把前因後果表述的很清楚,對於答疑者來說更願意看到C類問題。

本篇將會從五個方面闡述: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提問不是索取

問:有人做過數據分析嗎?

答:做過

問:把你做的發給我一下

類似的問題,我在很多群都看到過。面對這種提問,大部分人都採取了忽略態度,很多人是不喜歡被“無條件的索要”的。偶爾有“好心人”願意解答,但想尋求更明確的“問題表述”時,還會被提問者認為“因為小氣,所以囉裡八嗦”。


答:你數據分析的對象是什麼?你需要哪一類的?我做的是公司產品關於用戶留存的數據分析不知道跟你的需求是否符合?但是內部資料不太適合分享,你可以具體描述需求,我可以分享一些方法給你。
提問者:我只是參考一下,又不是做什麼壞事,真是小氣。

上面這個例子是真實發生的,提問者提問的時候心態不夠開放,不願意或懶得傳遞更多信息,只希望馬上得到結果。類似這種例子,如果對方不知道你的根本訴求,提供的解決方案也不一定能解決你的問題。

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如果問題是「通過哪些工具做數據分析?針對於xx的數據分析大概多久做一次合適?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格式?」想必會更快獲得想要的答案。一味地索取,只會讓人渾身不舒服。

二、尊重被提問者

提問之前先想清楚自己想要怎樣的答案,能用搜索引擎解決的問題,儘量先解決,沒有人想讓被問者覺得自己提的問題很白痴,也沒有人希望把自己的時間花在一個又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問題上。

舉個例子,你提出一個問題「如何找到好工作」這麼宏大的問題,是想跟我徹夜長談?回答你,說實話根本不知從何入手,也不是十句八句說得完的,不回你吧,你心裡舒服嗎?

再比如,你提出一個問題「Ios和Andriod的設計尺寸是什麼」百度、知乎上一大把啊,隨便花上一分鐘動動手指就可以得到的答案。被問者不是百事通,有些問題知道的倒還好,告訴你也打不了幾個字,但如果對方不知道呢?你會不會覺得這麼low,連這個都不知道。

學會高效的提問,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被問者的尊重。對被問者而言,如果可以集中精力用三分鐘解答你的一個問題,也比說上一個小時還在泛泛而談,撓不到你的痛癢之處好得多,既可以解決你的問題,也沒有花費太多時間,何樂而不為?

三、避免寬泛式問題

開篇列了幾組問題,通過對比相信你也能看出些問題。問題可以提的讓你不知從何處下手,也可以提的非常藝術。最不好的提問就是A類問題,最好的是C類問題。

A類問題非常寬泛,C類問題非常具象——有背景、場景、具體的訴求。大部分時候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如何問出一個好問題,在“提問”這件事上也不會過多的思考,提出一些讓被問者覺得“很懶”的問題:


  • 怎麼學原型啊?——你指的是軟件操作還是交互設計?你是想讓我教你怎麼畫還是想知道有哪些教程網站?你是初學者還是進階者?你有無產品經驗?有無設計經驗?

  • 怎麼做用戶調研啊?——你是需要介紹調研方法、途徑還是工具?

  • 產品怎樣做?——你是做了做不好來取經還是產品小白一隻?你是瞭解做產品有哪些硬技能還是怎樣把一個產品做好?


這種問題回答者的成本較高,無法快速清晰的給出回答,對於提問者來說,問題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想要更高几率的獲取一個好答案,儘量避免提出寬泛的問題,別人回答成本很高,自己也很難得到具體答案。一個好的問答,是問著和答者的共同努力和思考得到的,問者有好的思考也會帶動答者的思考。

四、多采用開放式問題

提問時儘量採用開放式問題,比如想繼續提問下去的話,可以問「還有呢」,如果用「還有嗎」就是封閉式問題了。

封閉式問題只有兩種回答,有和沒有,一般聽到「還有嗎」,80%下意識都會回答沒有了,再或者如果我對你的提問不滿意不想繼續聊下去,也會回答沒有。

提問和回答本就是一個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不是誰都是大神。你想要答案,我也希望在回答的時候彼此產生一些思想碰撞,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同時也讓自己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自己這方面知識是否紮實。

五、帶著自己的思考提問

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必定是一個優秀的提問者,他從閱讀、觀察和思考的過程中產生問題,先解答表層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問題給自己,被問題所困擾和折磨,同時開啟之後的求知之路。

對於有些提問者來說,我提出這個問題證明我是知道一點點的,只是我的知識儲備不夠豐富,滿足不了我的需求,之所以發出提問,就是想通過你所處的專業和經驗幫我分析,去想我想不到的東西。也就是,我需要得到你的思考框架,來幫助我提升我的思考框架。

問:你有沒有做過競品分析

我:做過

問:你有沒有發現在做競品分析的時候很多垂直類產品的功能和設計都很相似,這樣一來,就只能從交互細節和運營手段上找突破點了,但是產品方面的競品分析要不要關注運營呢?

這個問題我肯定會好好思考好好回答,因為可以看出對方確實做了功課,我會很願意去深聊下去。他不僅有自己的思考,而且在聊天過程中,他會對我的回答進行反饋或反駁,這對雙方來講都是一個提升的過程,不止是我幫他答疑,他也在幫我答疑。

最後兩句話

在美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07年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系統比較了幾種學習方法的成效,結果發現,「提出深入的、探索性的問題」(Ask deep explanatory questions)被證明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提問這個事兒是雙向的,有來有往的,一個好的問題必然會得到一個好的答案,問答雙方都得到滿足才是提問的最高境界。最經典的一個場景:你問女朋友吃什麼?她會說不知道呀、隨便呀,我都可以啊!你問女朋友吃火鍋還是吃燒烤,你們的午飯就有著落了。


本文由作者@燒包鹿 在PMCAFF社區發佈,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產品經理必備技能: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