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份退休,退休金不同,這是怎麼回事?

海韻185753011


中人的意思是 2014-2024,因為2014年以前機關事業單位就沒有養老統籌這一說,明白嗎?你2014年以前參加工作的繳費叫視同繳費,意思是政府財政給你包了,2014年以後按照法定公式扣就是了。問題出來了:社平工資年年漲,2014-2024期間退休的人在2014年以前政府財政包乾的繳費怎麼計算,如果按2014年以前公佈的社平工資,明顯吃虧,例如2000年工作的時候有些省會社平才800多塊。怎麼辦呢?給你補啊,怎麼補?叫保底限高。總的測算原則是:中人退休要達到養老金替代率的0.8-1。


思維旅行


主要是繳費年限、社平工資和過渡期調節比例不同造成的,應該是正常現象。為什麼呢?

一、我國養老保險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年限越長,繳費金額越多,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二、2015年退休與2018年退休相比,繳費年限相差3年。在這三年裡,2018年退休的綜合工資要比2015年退休的增加了不少吧。機關事業單位都是以本人的綜合工資標準,然後按社平工資100%的基數來繳養老保險費的,繳費年限每相差1年,養老金的差距應該在200元以上,3年下來至少要相差600元以上; 社平工資每年的增幅都在8%以上,2015年退休時的社平工資與2018年的社平工資至少相差2000元左右。按照社平工資越高,養老金越高的原則,退休時間相差3年,兩個人的養老金差距應在1000元左右。

三、在10年過渡期內的退休中人,養老金是按照新、老兩種辦法來對比計算的,限高保低。對新辦法計算多出部分的養老金按照每過渡1年增加10%的調節比例來發放。2015年是過渡期的第1年,只能發增加部分的10%,2018年是過渡期的第4年,可以發增加部分的40%。估計這一塊2018年退休的至少要比2015年退休的多拿養老金500元以上。

通過分析和估算可以發現,2015年退休的中人原本和2018年退休的條件就不相同了。由於退休時候相差3年,養老金相差2千多元是很正常的事情。


葉公來幫忙


“中人”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中較為特殊的群體。題主雖說同條件,但這不符合現實情況,條件不可能完全的相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不同一年退休,涉及的參數不同。如社平工資、養老個賬利率等;

2、“中人”的養老金計發實行“保低限高”。如果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高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金額,超出的部分將按照一定比例發放。

以題主說的15年退休和18年退休為例:

如: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
第四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40%;

假設倆個人超出部分都是2000元的情況下,15年退休的人超出部分發2000*10%=200元,18年退休的人超出部分發2000*40%=800元,這二者之間的差額就在600元。


所以說,不同年份退休的,退休金就會不同。

15年退休與18年退休的中人,雖說領到的初始養老金不同,但15年退休的人員隨著每年養老金的上漲,也從另一方面拉近與18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戳上方頭像關注,更多社保問題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找保叔哦。

為什麼說不同年份退休,退休金不同?

一、不同一年退休,涉及的參數不同

我們的養老金高低,可以簡單粗暴的歸納為“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但真正涉及到具體的養老金金額時,那可不是簡單的公式就可以計算出來。

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非常複雜,跟參保人員歷年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歷年的社平工資、退休時上年度的社平工資、個人賬戶的存儲金額、退休年齡所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等等因素都是有關係的。比如:

1、社平工資不同

社平工資年年都在漲,以廈門為例:15年的社平工資是5360元/月、18年的社平工資是6288元/月,這差距就近千元,直接影響到基礎養老金金額和過渡性養老金金額的高低。

2、養老個帳利率不同

不同年份退休的,養老個帳利率不一定會相同,個賬利率影響個人賬戶的存儲金額,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金額。

二、“中人”的養老金計發實行“保低限高”

“中人”是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的工作人員。

制度改革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廣,也不是一蹴而就,是緩慢的過程,因此,國家對制度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的“中人”設立了10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其養老金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那麼,什麼是“保低限高”呢?

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低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則按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髮放,使其養老金不降低;

如果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高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金額,超出的部分按以下標準發放:

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20%;

第三年(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30%;

第四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40%;

第五年(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50%;

依此類推,到過渡期末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機關養老制度改革的出發點是改革後退休人員待遇水平不降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按新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都會高於老辦法計算出來的養老金金額。

大家好,我是並不是很想紅的保叔。更多勞動法、五險一金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保叔的頭條號【家加社保】,或者下載【家+社保APP】找保叔哦。

家加社保


有的網友反映,2015年退休的中人比2018年退休的中人退休金低2000元左右。

理論上,說是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這個情況要從中人的過渡待遇說起。

2014年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規定從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是十年的過渡期。

過渡期內實行新老辦法待遇比較,老辦法待遇高,按照老辦法發放退休金。新辦法待遇高,在發放老辦法退休的基礎上,額外發放一定比例的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部分。具體比例按照一年增加10%計算,2019年是50%。

老辦法退休待遇是怎麼計算的呢?首先按照本人2014年的工資標準,乘以退休工齡確定的老辦法計發比例,加上退休職務職級(技術職稱)所對應的退休補貼標準,再加上2015年的增加退休費標準。

以上結果就是老辦法退休待遇的計發基數。以後每年要乘以工資增長率,2015年退休使用的工資增長率G2014實際上是零,因為,2015年的退休工資增長已經加到基數里面了。

如果是2019年退休的話,就需要經過五次增長,包含了2015年的增長。上述所說的2015年退休,包含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間退休的人員。

2015年退休的人員,實際上就參加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具體是根據各省市的實施方案進行操作。一般來講,2019年還將繼續進行調整。這三年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均增長幅度大約是是5.5%,4.5%和4%。合計,增長14.4%左右。

老辦法退休待遇的三年工資增長率分別是6%,4.5%和3%,2018年退休的人員在計算老辦法退休待遇的時候,基本養老金也增長了14.1%。

如果說我們2014年9月的工資標準相差不大的話,理論上老辦法基本養老金是差距不大的,只有3‰左右。

不過,2015年退休的工人只是增發10%的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部分,2018年退休要增發40%。

按照山東省2018年一位副高級教師的退休金計算公式,新辦法比老辦法退休待遇要高出1800元左右,40%就是720多元。2015年退休時,由於社會平均工資比較低,相應的差額也就比較少,10%可能只有100元左右。

這樣我們的退休金差距可能只有600元,退休越晚的中人,養老金越高。

出現所謂差距2000元的情況,可能就是有人直接把新老辦法的待遇差當成了待遇差距,2018年退休只提取40%的。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由於每一個人的職稱不同、工齡不一樣、退休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不一樣,新老辦法退休計算的方式也不一樣。


暖心人社


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份退休,退休金不同,這是怎麼回事?說起退休中人這個話題,真的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叫著“幾家歡喜幾家愁”。由於部分地方退休中人過渡性養老金的補發至今沒有到位,造成大家的擔心是可以理解。但是錢還是自己的,只是早一天遲一天補發的問題,沒有必要過於擔心。

四川部分退休中人養老金在制度出臺的初期,出現計算後養老金差別比較大的情況我也聽說過,因為我以前不少的同學、朋友他們也在談論四川退休中人養老金計算的差別問題,而且在網上引起很大的反響。四川人社廳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先後派出了十多個觀摩學習小組,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學習瞭解其他地區的情況,在多次進行模擬計算後現在已經有了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案,你所說的2015年和2018年辦理退休,在同等條件下養老金相差2000多元的情況已經得到了糾正。

所謂的退休中人主要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在2014年10月1日全面納入社保繳費體系以後,對於那些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在2014年10月1日之後辦理退休的這部分人,由於他們處於新老退休制度的過渡期,所以大家習慣稱為“退休中人”。退休中人養老金的計算,除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外,還有一個“過渡性”養老金。這個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既要考慮和老制度進行銜接、比較,同時又要考慮新制度的實際情況,全國只有一個指導性的方案,具體的規則需要由各地來制定。總體的原則是“保低限高”。如果和老辦法相比,養老金低於按照老辦法計算的,按照老辦法來執行,如果新辦法計算結果高於老辦法的部分,實行了一個10年的過渡期,在10年過渡期內,按照比例逐年補發。

當然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限退休,養老金有差別這是正常的。以基礎養老金為例,比如你所說的2015年和2018年辦理退休,因為2018年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要高於2015年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15年辦理退休是按照2014年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來計算的,2018年辦理退休的是按照2017年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來計算的,在工齡相同的情況下,這兩者之間相差幾百元是完全正常的;從個人賬戶養老金來看,又多了三年的繳費年限,而且在這三年中,由於工資級別、職務或是技術職稱等的調整,導致繳費基數加大,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等都會發生變化,個人賬戶資金累計餘額不斷增多,所以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增加;在過渡性養老金部分,同樣需要考慮2017年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等因素,因此過渡性養老金也會增加。這樣計算下來,2015年辦理退休和2018年辦理養老金雖然不至於相差2000元,但是差距在幾百元之內肯定還是存在的。

綜上所述,退休中人在不同年份辦理退休,即使在同等條件下養老金不同,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這也是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越長,繳費金額越高,養老金就會越高的體現,主要因素還是受到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退休時上一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等因素的影響所致。


幫兄愛唱歌


退休“中人”在不同年份退休,退休金不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主要涉及到三個關鍵因素,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基數以及繳費年限。

正常情況下,每個人的這三個關鍵因素不可能完全一樣,養老金的差距也因此有大有小。

而不同年份退休,主要是影響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工資每年都是在增長的,所以遲退休的人員的養老金要比早退休人員更高一些,但是早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通過國家每年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正常情況下兩者的差距並不會很大。

對於“中人”來說,養老金的計算更加繁雜,特別是十年過渡期內,不但要按照老辦法計算養老金,還需要用改革後的新辦法計算,然後新辦法和老辦法計算得出的養老金進行對比,保低限高。

對於新辦法計發待遇高於老辦法的,根據退休年份的不同,每年發放的超出部分的比例也有所不同。比如,2015年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對於2015年退休的人員這個10%是固定不會再變動的,不會到2016年就變成20%。只有2016年退休的人員,發放的是超出部分的20%。所以,在這部分的計發上,不同年份退休的人員也會有一定差距。

但是像四川省的退休“中人”那樣,在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差不多的情況下,因為退休年份的不同,每遲一年退休養老金多出1000多元,這個是非常不正常的,也是其他省份沒有出現的情況,因此引起了廣大早退休“中人”和“老人”的強烈意見。所以這個政策在2019年1月剛實施沒多久也就停止了,重新按照老辦法的養老金進行預發。

目前來看,四川省人社廳對於這件事情也是比較重視的,畢竟關係到廣大“中人”群體的切身利益,從人社廳網站,我們可以看到四川省人社廳在2月份多次赴其他省份考察學習他們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並且去到各個單位收集“中人”對改革的意見建議。

對於四川的“中人”們,只能期待下一次重新修改後的政策會更加合理,不要讓大家又空歡喜一場。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份退休,退休金(現稱養老金)多少不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既合情又合理。

根據退休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人員並軌的改革實施方案,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之後至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中人‘’,以及2024年10月1日之後退休的‘’新人‘’,在養老金計算上,以個人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包括視同繳納)的時間和數額為準,計算到月份。

由此看出,個人繳費時間的長短、繳費多少,直接決定了養老金的多少。就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來說,參加工作時間越長養老金就越多,因為包括視同繳費時間。同時,還有其它方面的因素,如職稱級別不同、教師教齡不同等,也影響養老金的多少。因為職稱、教齡直接與工資待遇掛鉤,決定了以往工作期間繳費比例的多少。工作期間繳費越多、繳費指數越高,退休金自然就會多。


鷹眼看教育


樓主您好,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份退休退休金不相同,這是怎麼回事兒?所謂的退休中人主要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在2014年10月份以後辦理退休的個人,那麼這部分人群被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中人,而且在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這10年期間,那麼是有這個過渡性養老金待遇。

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根據你退休年限的不同,所能夠獲得的待遇比例也是有所不相同的。比如說你是2015年退休的,那麼基本上你可以獲得一個10%的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以此類推,在最後一年也就是二零二四年退休的個人大致可以獲得100%的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不同的年限退休,那麼所能夠獲得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也是有一定的不同的。

退休中人,能夠獲得過渡性養老金的前提條件,就是採用新老辦法相結合的時候,某一種辦法所獲得的養老金比較低,那麼就通過這樣的一個過渡性養老金補償自己的一個養老金,但是很多地區實際上它沒有將這個過渡性養老金髮放到位,所以說。很多退休中人可能覺得自己的退休金比較低,但是沒有關係,既然有這樣的過渡性養老金,它的發放時間只是一個遲早的問題。


社保小達人


樓主你好,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份退休退休金不相同,這是怎麼回事兒?首先退休中人在不同的年份退休,那麼退休金不相同是很正常的,為什麼呢?因為每一年它的社會平均工資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說既然社會平均工資不相同,在計算退休金的條件上就產生了一個不相同,所以自己拿到的退休金可能會有一定的偏差。

而且作為兩個人來講,它實際上雖然可能這兩個人的參保年限是相同的,但是不一定就能夠保證這兩個人的繳費指數,包括各方面的條件都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說,只要不是同一年退休的兩個人,哪怕是同一個地區的,都會造成養老金的一個偏差,因為越往後退休的人,他的這個社會平均工資相應的也就越高,所以說退休金拿到的也就是越多的。

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儘量,能夠保證自己有一個足夠長的累計參保年限,因為只有自己有足夠長的一個累計參保年限,才能夠讓自己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待遇,那麼至於別人拿多少錢,實際上自己也是沒有辦法干預的,你自身的條件是隻能決定你自身一個養老金的待遇,那麼別人拿多少錢養老金待遇,對自己來說只有一個參考意義。


懂社保


因為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科技的創新,經濟也隨之增長,因而導致政策的不斷變化,所以落實到人身的經濟收入而產生不異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