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訂過最難吃的外賣是什麼?

好運的奇妙動漫工坊


三年前的一次早餐,上班路上的一家早餐店,當時想好久沒吃過涼拌麵了,就說要一份涼拌麵。然後那老阿姨直接從冰箱裡拿出一袋麵條裡拿出一份來,我以為她要過過開水煮一煮,誰知她直接拌了,看著就是生面,我還僥倖的想或許人家先煮過然後放冰箱的。我拿到上班的地方,吃了一小口,吐都不贏,就一生面。黑暗料理見過,但沒見過拿出來賣的還是黑暗料理。


胖媽VS苗條寶寶


 如今很多人每天吃飯都是點外賣,尤其是上班族,這也讓“餓了麼”、“美團外賣”、“大眾點評”、“百度糯米”等多家外賣平臺生意火爆。不過外賣可不是自家的廚房,網上點外賣有著不小的陷阱。這五個大坑,你掉進去幾次?

  一、缺東少西,不打招呼就“代替”

  前幾天,張麗(化名)在美團上點了份麻辣燙,裡面是她自己搭配的各種材料,有青菜、鴨血、金針菇、丸子、培根、雞翅、豆腐、細面等等。外賣送來後時,湯湯水水灑出來了不少,張麗想著外賣難免磕碰也就沒找配送員的麻煩,可是包裝盒一打開,她就發現點的細面被換成了粉絲,而且仔細數了一下,發現金針菇根本沒有,這下她可生氣了,一個電話打給商家問怎麼回事,商家態度倒是好,但他很堅決地說沒缺東西,問及細面怎麼變成了粉絲,他說細面沒有了就換成了粉絲,價格是一樣的。這次溝通讓張麗憋了一肚子氣,可是這麼小的事追究起來也沒啥意思,她也只能想著下次不點這家了。

  二、餐盒有“花樣”,衛生是隱憂

  小李常常點外賣,他發現每次吃飯的餐盒大多不一樣,而且現在很多平臺都收餐盒費,有的1元,有的2元,現在商家大部分用的是塑料材質的餐盒,可是這種餐盒真的衛生嗎?

  事實上,用微波爐加熱後,餐盒的蓋子可能會稍微變形,出現蓋不嚴實等現象,容易變形,無法盛放湯水過多的食物。除了這種塑料材質外,還有一種紙質餐盒,相比之下,這種餐盒看上去更美觀,然而質量更令人擔心,多數紙盒上沒有任何產品信息,並且又輕又軟,總是漏菜汁。

  健康專家表示,如果長期使用一次性餐盒,有害成分會隨酸、油等析出,進入人體,可引發消化不良、肝損傷等疾病,甚至會導致膽結石、腎結石、重金屬中毒乃至癌變。

  三、餓肚子苦等,居然顯示“餐已送達”

  前幾天方先生點了一次外賣,沒想到這次點餐讓他一肚子火。方先生所在的公司12點下班吃午餐,為了儘快吃上飯,他上午11點就在百度上訂了便當。本以為送餐時間已經夠長了,結果等啊等,12點過了也沒接到送餐電話,直接打電話問送餐員,送餐員說在路上,一直到12:30,送餐員還是沒到,看訂單才發現,裡面居然顯示訂單已經送達。

  事情的最後是方先生提出投訴,直接要求退款,可是等忙完了退款手續,上班時間都快到了,方先生只能空著肚子下午工作了。

  四、以為是時尚乾淨小店,真實畫風是這樣

  這是網友王女士分享的一次真實經歷,她說:以前在大眾點評上看到過一家店,感覺挺乾淨、衛生的,介紹很有特色,評價也還行,看上去是一家時尚的小店,她就經常在這家點外賣,有一次她剛好來到這家店附近,想直接打包一份帶走,結果卻看到了上面的場景,真是髒亂差,一點也不像介紹的那樣,這讓她不禁吐槽:“畫風完全不對啊!”

  五、配送不到家,竟是冒名送餐者

  昨天飯館經營者丁先生遇到一件麻煩事,他們店送出的外賣總是遲到,平均每10單有一半要接到投訴,猜猜為什麼?問題不是出現在丁先生的小店上,而是配送員惹的禍。原來那位配送員是“冒名頂替”的,真正送餐的是他“鐵哥們”,可是他哥們有事來不了,擔心影響績效,便央求他幫個忙。結果這位頂替者根本不熟悉路況,騎車特慢,配送只到樓下,這導致只要是他接的單,就頻頻遭投訴。其實餓了麼就曾出現過82歲送餐員替女送外賣,投訴爆棚的新聞,讓人不禁疑問:這麼大年紀怎麼就通過審核了?很多外賣平臺缺乏完善的系統管理機制,遇到問題後,只能通過顧客投訴監管。

  以上這些坑,你遇到了幾個?


Hero優雅







點的外賣都蠻可以的,不能說坑,就是送貨速度慢,考慮到外賣小哥不容易,一個電話也沒打,有一次外賣小哥打電話說可能要晚十來分鐘,先確認送達可以麼,毫不猶豫的同意了,因為他們送貨晚了一次,可能這一天都白乾了,那麼熱的天,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解下快遞小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