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帶五歲以下小孩去野生動物園玩的年輕家長是怎麼考慮的?孩子會有記憶嗎?

Noname12345


帶五歲以下的小孩去野生動物園玩的年輕家長是更加懂得孩子生長髮育需求的家長,因為孩子的大腦以及身體的發育需要,所以會帶孩子去野生動物園玩,這時候孩子不僅有記憶,還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經常帶孩子去野生動物園玩,不僅能開拓孩子的視野,提升探索能力和社交能力,而且還能增加親子感情,去動物園沒有壞處,只有好處。

既然去動物園有那麼多好處,為什麼還是會有父母質疑去動物園的行為呢?主要是以下2個原因:

(1)從大人角度定義孩子生長髮育需求,我覺得孩子不需要所以不用去動物園

很多父母在育兒的路上都會習慣以大人的角度定義孩子的生長規律,似乎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大腦發育都是由父母認知決定的,父母覺得孩子小所以大腦不存在記憶,覺得孩子小所以孩子不會,不懂。這個是父母天生的自信。事實上,孩子自身的發育規律跟我們父母認知沒有關係,作為新時代的父母,千萬不要在以自己的認知去定義孩子的生長髮育需求。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覺得5歲以下的孩子不存在記憶,是因為你不瞭解孩子大腦發育,之所以不瞭解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因為沒有看到大腦發育的變化,可是我們孩子從出生到成長到五歲,個子是長高不少的,還能說話,跑步,唱歌等等,如果一個孩子只是身體上發育而大腦沒有發育,是不可能做到能說會跳的,這就形象地說明,孩子的成長不單單只是長個,腦部也是不斷在發育的。

(2)因為懶,出門麻煩,所以動物園不好

我們都知道帶孩子出一趟門超級的累,要帶的東西超級多,還不如在家,在小區周邊玩,既能省心省力,還能省錢,最主要的就是不用出那麼遠的門,帶一堆東西。這個也是很多家長會嫌棄動物園的原因。

在上述2點原因中,更多的父母會主要集中在第一點,以自己的認知定義孩子的成長需求,覺得孩子小不記事。這個是父母沒有及時去學習瞭解孩子的緣故,我們要怎樣能更加懂得孩子需求給出合理的支持與幫助呢?保持不斷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看育兒書,還可以通過育兒電影來學習,針對我們今天的問題,建議題主可以去看《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形象的向家長傳達了孩子大腦的運作方式,通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瞭解到孩子是如何收集記憶,處理記憶和儲存記憶的,在這部電影裡我們還能瞭解到好的記憶對孩子人格塑造的重要性,不妨抽個時間觀看一下。

結語:

帶孩子出去玩,不要過多追求行為後的結果呈現,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不少家長會質疑去動物園,或者出國遊玩對孩子成長的作用,是因為家長過多追求這些行為背後的成果,他們希望孩子都能夠記憶下來。但是孩子為什麼要記憶下來呢?成為你與其他父母的談資還是成為你成功教育的炫耀資本呢?不管是出國玩還是去動物園,如果家長希望這個成為自己成功教育的炫耀資本,自然是不可能的,孩子也達不到家長想要的需求,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和孩子共度時光,創造美好記憶,這個是推薦。

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到您。


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分享的鵝 | 90後育兒小寶藏,專注於早期教育,深耕母嬰行業。

免責申明:本文分享內容純屬個人論點,僅作參考,如果我分享的內容有誤,請留言於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育兒分享鵝


別說野生動物園了。我女兒還沒上小學就玩完東南亞和百分之70的國內旅遊城市了(除了東北和西藏的,畢竟孩子太小)。歐美也是擔心長途飛機不適應。

要說孩子學到了什麼。又不是去補課,旅遊還要交個作業不成?

全家開開心心的回憶就是旅遊的最終目的了!

小兒子三個月我們就去了三亞,1歲半帶去的馬爾代夫.

難道全家去旅行把兩個年幼的孩子扔家裡嗎?肯定要全家一起去啊!

能提出這種問題的,要麼是文化水平不高,要麼是從小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每一分錢都要有現實的用處和回報。

其實也無可厚非。只能說三觀不同。階層不同。


喂喂吃飯啦


潛移默化,你所有以為不留痕跡的東西其實都在默默引起化學變化。

去年3.8正好長隆有活動,女士3.8折,我帶著2歲9個月的女兒去了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剛好今晚想起來3.8馬上到,還尋思今年帶兒子去,馬上兩歲。

印象非常深,因為本來是自己帶孩子去,家裡人都怕我累,搞不定孩子,不太支持我去。而且趕上那就好會下雨,但是我左思右想,還是帶她去了。當然有個妹妹最後和我一塊去,真的是給我減輕了很多負擔。

其實那時候她真的啥也不會吖,而且就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東西她也沒有特別有興趣。當天下雨,很多動物都懶洋洋的或者不能出來玩,蠻可惜。但是慢慢我後面跟孩子的交流裡面,我很明顯感覺到她會有一些概念比如某個動物是個什麼樣子的。

當然不是說全部得益於去了一次動物園,但是現實的來說對著繪本告訴孩子這是熊貓,絕對沒有孩子看著憨態可掬的活生生的熊貓來的具體形象和深刻。

帶孩子出去看看走走並不是為了讓她去學到什麼,記住什麼,只是希望讓她多多看到這個繽紛的世界,知道這個世界不一樣的精彩。讓她更加形象直接的去感受。

當然這裡面會涉及費用,我覺得量力而為,而且看世界並不只是花錢去一個一個景點或者這個園那個園。

最後說個題外話,如果你的孩子成績不好,或者你是那個成績不好的高考生,一定一定要去努力上大學,哪怕是不那麼好的大學。因為那一定是一個不一樣的經歷,和你前面的學生生涯不一樣,一定會在你的生命裡面留下痕跡。


野孩子臭丫頭


去吧。沒啥考慮。孩子自己知道。3歲以上孩子都知道自己要選啥。我兒子四歲和我去香港珠海長隆全部玩。每天一個遊樂園的節奏,整整8天。自己走下去。現在還記得。不過現在才5歲半。但是他三歲不到和我去貴州看天文望遠鏡。去龍宮。黃果樹天坑這些。一天5公里的自己走山路現在也還記得。3歲以上能記得很多東西了。也能學到很多東西,經濟不太為難情況下,果斷帶


Bush小樹叢兒童正版書


我家寶三歲,目前去過迪士尼,長隆,野生動物園,動物園,海洋館等等,迪士尼一歲多去的,現在記憶不是很深,但是偶爾會提起一些卡通人物,長隆兩歲去的,現在沒事就跟我講長隆裡有什麼,還去和其他小朋友講,每次看到電視裡的長隆廣告,就會特別興奮的說他去過這裡,所以今年我們計劃再去一次!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小不記得什麼,但是我們一家的宗旨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理論加實際,會讓孩子內心更加豐富!


無問91998


不管有沒有記憶,但是孩子會很開心是真的,我帶孩子去過幾次動物園之後,他自己會問我媽媽可以去動物園喂小兔子嗎,真的是非常想去,跟別的小朋友一起認動物卡的時候,他會比別人認得多,帶他去看,不知道的東西他都會問你,豐富他的知識積累,增加他的生活閱歷


燕燕燕藍天


我生大寶產檢加的一個寶媽,她家孩子3歲多了,她婆婆是導遊,從生娃後她就沒上班了,娃幾個月時就開始帶他到處玩,上海的景點已經玩完了,然後全國各地又開始遊玩,一個月有20天是在外面玩的,就算偶爾不出上海,她也會帶小孩去附近遊樂場玩。孩子真的特別開心,特別陽光。有條件誰不想多帶孩子出去玩呢


團團wang


我兒子三四歲的時候,超級喜歡去動物園,我們平均每月1--2次帶他去玩的頻率,這只是周邊的動物園,還不算零零碎碎帶他去外地的動物園,孩子去過無數次動物園,可是依然能保持很高的積極性,為什麼帶小孩子出去玩就一定要以“有記憶”為目的呢,孩子開心,收穫幸福不就是我們最樂意看到的嗎?


只想認真開個小店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還是要帶孩子多出去走走。一起經歷的親子時光,留下的溫馨回憶,他可能不會記得,但你會記得。

我家二寶上年兩週歲時去的長隆野生動物園,那麼短短的幾天,可以感覺到的,孩子對動物的陌生膽怯到歡喜雀躍。

現在人的生活壓力都太大了,有閒暇時總想去走走,有娃的不捨得放家裡,帶著爸媽孩子一起也挺好。

還有一點很重要,一般寶寶5、6歲內去各個景點,都還是免費的,能省錢還能享受親子時光。何樂不為。





芊芊媽在南寧


我兒子..剛學會講話就帶他去..當時確實啥都不懂...

現在兩歲多...通過書本和電視和生活,已經會認識和講出來一些動物的名稱...他看到會很開心...所以我打算也會繼續帶他去動物園玩..

至於像遠地方旅遊這些..我是計劃讓他五六歲的時候才帶他去...我感覺那時候會好帶一點和記憶會深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