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像闪电一样短促,需要不假思索地抓住,因为她不会二次敲门

孙陶然在《创业36条军规》中说道:往往机会越多的人越不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很容易放弃,一旦啃不下目标即放弃,遇阻则退,不愿坚持。而那些机会少的人遇到一个机会便格外珍惜,把每个机会都当做最后一根稻草去死缠烂打,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往往修成正果。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许多想法,实现这些想法,往往需要机遇。

有的人善于抓住机遇,成就了一番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有的人苦于没有机遇,在迷茫和苦闷中虚度一生。

生活中,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每个人接触的信息也会千差万别。也许会有一个感触,如果每天都待在家里或者公司里,要么忙于业务,要么忙于家务,偶有空闲时间,也喜欢玩玩手游什么的,时间久了,慢慢会产生焦虑情绪,思维会局限起来。

机会像闪电一样短促,需要不假思索地抓住,因为她不会二次敲门

如果能开启一次旅行或者经常参加交际活动,往往会在旅途的所见所闻或朋友同事的交流中,收获许多信息,产生许多启发,形成许多想法。再有适当的机会,只要努把力,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当然,正如孙陶然所说,机会多并不见得能全部牢牢抓住,还需要看准,综合判断,下定决心,打通机会与实现想法和价值的通道。

比如,以往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很低。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另一方面,在于不少企业老板,刚开始从零起家,逐渐积累了原始资本,接触信息多了,机会多了,自然想法也就多了。觉得那个行业赚钱就立即投资那个行业,久而久之,表面看产业做得非常大,管理却跟不上,前面开路,后面赔本,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机会像闪电一样短促,需要不假思索地抓住,因为她不会二次敲门

许多人的成功,在于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或者一个领域的事情。为什么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有那么多的百年企业,原因就是始终如一只做一个行业,做到了极致。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所熟知的钟南山、李兰娟等医学专家,还有许多隐姓埋名,不为外人所知的国防科技等领域专家学者,都是抓住了时代的机遇,用毕生倾注于一个领域,抢占了世界前沿,奉献了国家,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创业成功,都需要成为专家学者,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许多时候,能够成就自己的机遇是屈指可数的。往往错过了,改变的是一生,机会不会第二次来敲门了。


机会像闪电一样短促,需要不假思索地抓住,因为她不会二次敲门

机会可遇不可求。尤其是处于人生关键节点的朋友,需要怀着初心,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想在哪方面的成就,时刻要准备着,当机会来时,紧紧攥在手里,用尽全力去抓住,去开拓富有无限可能性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