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企混改大戰之“員工持股動態調整機制”

淺談國企混改大戰之“員工持股動態調整機制”

咱們總是說員工持股、員工持股,那麼有沒有人好奇員工持股的運轉機制到底是怎樣的?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員工持股的調整機制。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國企既然要做員工持股的國企混改,就不能做成一成不變的持股機制,這樣的靜態調整機制會導致企業內部持股狀態的僵化,違背企業進行員工持股混改的初衷,大大降低了員工激勵的效果。我們現在主流推崇的是員工持股的動態調整機制,具體執行可以從兩處著手:

一.“崗位股權”動態調整

首先,根據各崗位的工作價值、工作強度、工作難度、工作技能、重要性等評估要素,確定崗位價值並作為初始分配員工持股額度的依據;再將員工崗位股權與員工崗位變動相掛鉤進行動態調整;這裡建議國企結合自身情況,設立崗位最低持股額度制度,保證崗位定股的規範性。

二.“績效股權”動態調整

這裡講的是,國企可以設立一個員工績效股權考核制度,將績效股權與員工績效考核結果相掛鉤進行動態調整,將股權激勵作用進一步放大;我們認為績效股權與崗位股權在具備條件時可以雙向轉換,它同樣不拘泥於特定的形式,可以是分紅權,也可以是實股。

按照我們的理解,“崗位股權”與“績效股權”並不是永不相交的兩條平行線,它們反而應該呈現出一種相輔相成的狀態。“崗位股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績效股權”的轉化,“績效股權”也可以說是“崗位股權”的保障。國企在確定員工持股的動態調整機制時,可以根據自己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員工持股的特點等,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用。不同的企業一定會在兩種方法的應用程度上有所差別,要記得適合的就是最好的,盲目跟風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