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險真的比內地保險好嗎?

豬大帥談保險

港險真的比內地保險好嗎?

豬大帥談保險

近年來,香港保險持續受到內地居民熱捧,重疾險則是熱門中的熱門,一大把人“打飛的去香港買保險”。

香港重疾險真的那麼好麼?到底跟大陸的比起來有什麼優勢或者劣勢?

▍1. 香港保險最大的優勢是美金計價

港險真的比內地保險好嗎?

香港保單可以用美元計價,所以對美元價值有執念的寶寶也只能買香港保險了,但是未來一輩子那麼長,誰也沒辦法一直保證美元就強勢,人民幣就劣勢,而且中國實力超美國也在可預見的這個世紀,我們是能等得到的,所以,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便是有執念的寶寶也別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

當然,外管局不讓我們在香港刷卡買保險,我們也還是要儘量相應祖國的號召,為保衛人民幣不外流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看保障和價格

保障的話,內地重疾險和香港保險半斤八兩,各有特色。

發展至今,不論是內地還是香港的重疾險,保障的重疾種類都已突破100種,涵蓋絕大多數高發重疾~

相比之下,內地重疾險的中症、輕症保障優於港險,2016年以前的香港重疾險的確好於內地的保險,但是內地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保險進入了白熱化競爭階段,產品創新此起彼伏,導致現在香港重疾險反過來要抄內地的產品設計,這其實是顛覆了很多人的印象的。

所謂的香港保險比內地保險便宜,那已經是幾年前的傳說了,好保險的價格基本差不多,部分“奔放”的內地終身重疾甚至比香港保險還要低,當然,你不能拿香港保險的價格跟平安國壽的比,那確實至今還是要便宜些的。

不過,香港的定期重疾是不賣給大陸人的。

港險真的比內地保險好嗎?

對,你沒看錯!定期重疾是消費型保險,是廣大中低收入家庭保障的剛需,增加保額最重要的工具,但是,香港沒貨~

保障型產品做的好不好是表現一個保險市場是否發達的最重要的依據,而香港保險是以儲蓄型為重,保障型產品並無優勢,大家更多的是因為被內地保險公司的誤導銷售騙怕了而產生對香港保險的偏愛,其實這也是不理性的,因為現在香港保險在內地很多都是不專業的理財公司,或者是以前的保險代理人在暗中銷售,對於他們來說,香港保險跟內地保險一樣可以誤導,並且誤導之風一點都不比內地的差,大家一定要留個心眼。

▍3. 理賠

理賠是現在香港保險最大的bug,內地的保險在報案後必須在30天之內給出是否賠付的答覆,而香港保險的第一次答覆平均在8個月,香港保險需要大量調查,補材料,而發現大陸日人民隱瞞告知身體健康狀況的情況非常多,因此最近一兩年的拒賠潮開始出現了。

這種現象的原因來源於健康告知的原則,香港保險是無限告知,也就是說你要把你知道的全部告訴保險公司,中國人買保險向來不愛告知的,往往就容易遺漏。

而香港是一個誠信社會,對於誠信告知看的比天還大,所以即便是保險公司拒賠,監管也會支持保險公司的這種拒賠。而我們往往就是吃虧的那個,官司打了也白打。

港險真的比內地保險好嗎?

內地也要做健康告知,但是是有限告知,並且由於我國的銷售誤導向來嚴重,在打官司的時候監管也會略微偏向消費者一些,所以能拿到理賠的概率實在是要高很多的。

不容易賠到錢,買了又何必呢?

▍4. 分紅

大部分香港險都有分紅功能,這是很多內地消費者對港險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

但所有的演示都是假的,都是做來好看的,分紅是沒有任何保證的,尤其是重疾險裡的分紅,分紅的本質是要保險公司多賺到錢才能給你分,保險價格賣的那麼便宜,天天起來打價格戰,保險公司不一定能賺到多少錢,還有什麼可分給你的呢?

重疾險裡的分紅也就是看著有這麼兩個字而已,不要抱過高的期望,否則就是你貪心了。

港險真的比內地保險好嗎?

▍總結

香港重疾險值不值得買,要一分為二。

如果是給孩子買,孩子健健康康沒有任何病史,時間長分紅多少能有一點,不嫌麻煩的話可以買一買,但是最好疊加內地的定期重疾做保額補充~這種情況僅限於全家保險預算高於3萬一年的家庭裡,如果預算有限,還是省省心內地買就好了。

如果是大人買,還是更推薦買內地保險,尤其是終身+高額定期重疾的黃金組合,這點香港險是做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