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敲”小考――略論《水滸傳》文眼的認識(二)


“胡敲”小考――略論《水滸傳》文眼的認識(二)

百二十回本《水滸傳》的第一回作為楔子,第七十一回就結尾為第七十回。按金先生的意思,看這第七十回就夠了,一幫土匪強盜就當斬首砍頭,那來的忠義可講。作者施先生是元末人,基本上已經接受了蒙古人的統治,也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做慣了奴才的人”;而點評者金先生是滿族剛剛入主中原,對受大清的統治那是很有意見的,“還沒準備做或者做慣奴才的人”。由此,時代不同了,看法就不一樣了,想拿“元朝人寫的宋朝的事,來說清朝的當權者”,那就危險的很,只好腰斬了事。

“胡敲”小考――略論《水滸傳》文眼的認識(二)

而現實是,金先生因受蘇州府吳縣縣令任維初及江蘇巡撫朱國治陷害而於53歲時被問斬。這個文眼,最清楚者就是金先生了,也是他腰斬《水滸傳》為七十回的根本原因。如他所說,“或問:石碣天文,為是真有是事?為是宋江偽造?此痴人說夢之智也,作者亦只圖敘事既畢,重將一百八人姓名一一排列出來,為一部七十回書點睛結穴耳。蓋始之以石碣,終之以石碣者,是此書大開闔;為事則有七十回,為人則有一百單八者,是此書大眼節。”真如《紅樓夢》第五回,《水滸傳》第七十回實為全書之文眼、結穴之處。

其實,《水滸傳》還有第二個文眼。這個文眼,在百回本中為第九十回“五臺山宋江參禪,雙林鎮燕青遇故”,在百二十回中為第一百一十回“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東京城獻俘”。由是如此,金先生腰斬《水滸傳》為七十回本後,一併將這文眼也斬了,如倒洗澡水連孩子一塊倒了。所以,此文眼較難發現,我翻看了先前《水滸傳》電影及電視劇,都沒有此文眼表演之處。

“胡敲”小考――略論《水滸傳》文眼的認識(二)

“五臺山宋江參禪,雙林鎮燕青遇故”此回書,其實借胡敲“空有許多雄氣力,無人提挈謾徒勞”之感慨,先悲後喜再悲,承前啟後結尾,先是魯智深師傅智真長老四句偈語:“當風雁影翩,東闕不團圓。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把那宋江“破大遼,誅王慶,滅田虎”以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單八名兄弟無一損傷,真是“嘹亮聲音透碧霄”,偉業何其煌也?轉眼來,徵方臘,死傷大半,散落小半,缺胳膊斷腿了小些,只留二十七人,均不得善終,悲從喜處來,真如胡敲雖聲響透碧霄,但始終是傀儡,到頭來一場空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