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

01

有人說:“成年人的崩潰,總是無聲無息”。


就算內心已然翻江倒海、潰不成軍,我們卻努力默默無語,裝出也無風雨也無晴。


面對情緒傷害,我們更習慣忍耐。


然而,你見,或者不見,情緒就在你的身體裡。


情緒傷害留下的傷口,也許正悄悄地在你心靈發炎、化膿……


直至罹患心理疾病,失去正常的生活。


而2020年的開場尤其艱難。


種種情緒遭遇,也許已在心靈劃出一道道傷口。


02

拒絕帶來尖銳的痛苦


繼“備胎”過後,“舔狗”成為2018年度的熱詞之一,“舔狗舔到一無所有”更成為廣大網友自黑的口頭禪。


嘗試,被拒絕,再嘗試,再次被拒絕……這種無盡循環似乎成為了這類群體生活的常態。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


我們在生活中遭遇的所有情感創傷裡面,被拒絕也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


它就像心理的切割傷和刮擦傷,會將我們情緒的表皮撕開,刺入血肉。


拒絕會引起尖銳的痛苦情緒,讓我們充滿憤怒,削弱我們的自信和自尊,動搖我們最基本的歸屬感。


孤獨引發毀滅性的疼痛


當代人情緒不振的表現特徵之一是矛盾式相處。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


我們一方面渴望建立各種深刻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只想自己安安靜靜的宅著。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歸根究底,終逃不過“孤獨”二字。


根據民政部統計,目前,中國單身成年人口數量超過2億。其中有大量年輕人因為現在不想或不能進入婚姻而獨居。


而很多人,就算有配偶或伴侶相伴,仍然會感到孤獨。


喪失使我們的生活破碎不堪


“我得到的都是僥倖,我失去的都是人生。”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


“喪失”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失去信任的朋友;失去摯愛的親人;失去健康的身體;失去熱愛的事業...其影響往往是毀滅性的,會破壞我們的生活,留下難以癒合的傷口。


心理學裡有一個概念,叫做

延伸的自我。那些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事、物,無論是父母兄弟、興趣愛好,還是家園故土……它們都是我們表達自我的一種隱喻方式,幫助我們定義自己,確認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在社會上所處的位置。


而喪失,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我們喪失了一部分的自我。關係越是親密,自我喪失的就越多,我們也會越痛苦。


自卑使我們拒絕別人的幫助


提到“玻璃心”,大家腦海中總會浮現一個淚眼汪汪的小可憐形象。


經不起打擊、抗壓能力差、容易受傷……都成為了玻璃心的標籤。


在脆弱的外殼下,

是無法捧起的自尊和被無限放大的自卑。


自卑的人的情感免疫系統非常脆弱,容易遭受心理傷害。他們往往不快樂,更加悲觀,更缺少動力,情緒更加糟糕,面臨更大的抑鬱、焦慮和飲食紊亂的風險,也對人際關係更為不滿。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


傷害無處不在,為了讓自己從各種不良情緒當中解脫出來,我們真的煞費苦心。習慣性刪發朋友圈、放縱式吃吃吃買買買、剪掉長髮、拉上隊友一起開黑……這些在當下看似將情緒發洩出來的做法,換來的卻是更大的心靈空虛。


03


在生活中,感冒了我們知道吃藥,磕破了知道消毒並貼上創可貼。


那麼,面對情緒傷害,我們同樣不能是一個“忍”字。


感冒不治療可能導致肺炎,傷口不消毒、不包紮可能引起感染。


情緒傷害如果不及時化解,也會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

在情緒傷害剛剛出現時,我們就應該有所行動。


就像我們都有應對身體症狀的常用藥。


青豆書坊出品的《情緒急救》一書,就是一個幫你應付日常心理傷害的專業藥箱。


一張萬能OK繃 / 一盒快樂止痛片 / 一劑超級強心針,治癒你的各種“小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