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律是古代最完善的法律嗎?

大侃歷史


《北齊律》,顧名思義,是北齊的主要法律。北齊的高氏兄弟在東魏執掌國政時,主持了《麟趾格》的修撰。東魏武定八年(550),高洋稱帝,以《麟趾格》為“未精”,始命群臣議造齊律。這部律法直到武成帝河清三年(564)才完成,史稱《北齊律》。

《北齊律》的實際編撰主持者是出身於渤海著名律學世家封氏家族的封述,參議的還有封隆、崔暹、李洋、魏收等數十人。他們全面總結了自李悝《法經》以來歷代的立法經驗,校正古今,銳意創新,省並篇名,務存清約,編定齊律12篇,949條。

《北齊律》在法典體例、篇章結構、律文內容等方面均有創新,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立法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律。不僅如此,它還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於《開皇律》乃至《唐律疏議》都有直接的影響。

《北齊律》篇目共十二篇,即名例、禁衛、婚戶、擅興、違制、詐偽、鬥訟、賊盜、捕斷、毀損、廄牧、雜律。

《北齊律》確定了十二篇的法典體例。制定者們認真總結了《法經》以來法典篇目不斷增多的利弊,經過“部分科條,校正古今,所增損十有七八”,最後將其精簡合併為十二篇九百四十九條。

且《北齊律》正式確立了“重罪十條”制度,這便是後來隋唐法律以及後世的“十惡”的起源。“重罪十條”包括“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惡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義,十曰內亂”。 其將儒家倫理綱常禮教精神引入刑事法律內容,推動了禮與律的進一步融合,加劇了法律制度的儒家化。

《北齊律》還首創了《名例律》的總則篇目。《北齊律》將《晉律》中的《刑名》和《法例》合併為《名例》,放在律典第一篇,進一步突出了法典總則的性質和地位。此後的隋唐直至明清各代,其法典的首篇均為《名例律》,可見《北齊律》對後世立法的影響之深遠。

《北齊律》還確立了封建五刑制的雛形,即死、流、刑罪、杖、鞭(隋唐改為笞)。其規定,杖刑為十、二十、三十共計三等,鞭刑為四十、五十、六十、八十、一百共五等。刑罪即勞役刑,一年至五年共計五等,流刑為一等,死刑為絞、斬、梟首、繯四等,一共由十八等構成。

可以肯定的說,《北齊律》是一部承上啟下的重要法典。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法律變化、成熟、定型的重要時期,而《北齊律》則是最後定型、有草創貢獻的律典。正如近代學者程樹德概括的那樣:“南北朝諸律,北優於南,而北朝尤以齊律為最。”

後來的隋唐法制如果沒有《北齊律》的基礎,是很難有那麼大的成就的。

中國封建律典的巔峰是《唐律疏議》,集大成者是《大清律例》。與中華法系的傳世代表《唐律疏議》相比,《北齊律》確實沒有唐律成就高,更不是最完備的法律,但它卻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唐律。故而《北齊律》的價值,也著實不小。


鄧海春


北齊律實質是彰顯古代法治進程的發展與革新!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和知道北齊律是什麼?它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以及“北齊律”對中國歷史上的法治進程又有什麼樣的促進作用呢?《北齊律》顧名思義當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齊的主要法律。《北齊律》主要是以北齊的高氏兄弟在東魏職掌國政時,主持的《麟趾格》為基礎和前身的。在公元550年的時候,高氏兄弟中的高洋稱帝,宣佈以《麟趾格》基礎,讓群臣編出完善的齊律,直到武成帝河清三年的時候這部法律才完成,歷史上稱其為《北齊律》。


《北齊律》的編撰的實際主持者是出身於渤海著名律學世家封氏家族的封述。這部《北齊律》,全面總結了從戰國時期李悝的《法經》以來中國曆代的立法經驗,並進行了銳意創新。

從以上對於《北齊律》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北齊律對中國古代法治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至於《北齊律》是不是古代最完善的法律,目前暫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北齊律》是我國曆史上一部起著承上啟下重要作用的一部法典,也對後來朝代法律的制定和發展提供了基礎。

以上為本文的全部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圍觀討論交流!


BM大嘴


《北齊律》顧名思義當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齊的主要法律。《北齊律》主要是以北齊的高氏兄弟在東魏職掌國政時,主持的《麟趾格》為基礎和前身的。在公元550年的時候,高氏兄弟中的高洋稱帝,宣佈以《麟趾格》基礎,讓群臣編出完善的齊律,直到武成帝河清三年的時候這部法律才完成,歷史上稱其為《北齊律》。 《北齊律》的編撰的實際主持者是出身於渤海著名律學世家封氏家族的封述。這部《北齊律》,全面總結了從戰國時期李悝的《法經》以來中國曆代的立法經驗,並進行了銳意創新。 從以上對於《北齊律》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北齊律對中國古代法治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至於《北齊律》是不是古代最完善的法律,目前暫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北齊律》是我國曆史上一部起著承上啟下重要作用的一部法典,也對後來朝代法律的制定和發展提供了基礎。


茶嵐


《北齊律》是魏晉南北朝的最後一部法典,它在汲取了前朝歷代法典的基礎上,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改革和創新,立法水平確實是要高於同時代的律法,但並不能絕對地說是“最完善”,像唐朝時代的律法,也是達到了我國古代法律的高峰,《唐律疏議》《永徽律》等都是被後世列為範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