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跟風種樹,5年後才賣20元一棵,種植效益還不如莊稼,為啥?

農夫老嶽


老話說物以稀為貴。家鄉的白皮松也是如此,城改初期,綠化苗木缺少,靠近山邊的村民因山地產糧收入低而因地治宜通過改種賣白皮松發家致富,山地多的一年收入幾十上百萬的變成富豪,林地不夠的租山外的地種植白皮松,看到商機村民也跟風種植,通過幾年的發展和縣政府的大力推介支持,如今白皮松成為了藍田人一張發家致富的名片,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良田耕地,房前屋後都變成了松林,如今城市綠化用樹多元化發展,白皮松育林面積倍數增長,供大於求,前幾年,一棵5年樹齡1米至1.5米高的可賣50元左右,今年市價只有25元左右,按當下行情除去地價租金和人工幾乎賺不了多錢,繼續經營還是砍了種糧?成為困惑村民的一道思考題!






嶢山谷下寒劍離


村民跟風種樹,主要是為了增加農民收入,求財心切。可想不到的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卻變成了三年河東,三年河西。

就按我們村的例子來說吧,過去我們的良田主要是種植水稻為主。可農民都認為種糧食既不合算,也不掙錢。5年前村裡來了一位金華做花卉生意的老闆,他是來聯繫苗木種植的。由他提拱苗秧,成本價一塊錢一株,5年後長大了20塊錢一株包回收。

為此,很多農戶都跟風把水稻田種上苗木。由於這幾年苗木生意不景氣,老闆從收了苗木錢後,五年了至今沒有來過。反正村裡說什麼話的人都有,都說這個老闆是騙子,搞的村幹部都下不了臺。

後來,苗木越長越大,農田都被變成了森林。有的農民沒辦法最後還是咬咬牙,把苗木全砍了當柴燒。

像你說的種了5年還有20塊錢,這應該還算是最幸遠的。可我們這裡種了5年卻一分都不值,而且連苗秧的本錢都要不回來,你說這些農民虧不虧?

其實,像這種事誰都料想不到的,本想種苗掙錢快盈利多,誰想會到這種地位,五年一分錢沒掙到不說,連土地的糧食補貼都沒有。這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忙乎了5年。

你說,這是為啥?這種攤到誰身上誰都難以接受是吧?主要問題是農民求財心切,缺乏經濟頭惱,一末地跟風所造成。如果說大家能夠多瞭解一下苗木市場的信息,多瞭解一下老闆的來朧去脈,我想信也不會至於今天這個結果。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認為:農民跟風種樹。主要是求財心切,認為種糧食不合算不掙錢。至於種5年一棵才賣20塊錢,我想這些農民還是幸遠的。雖說沒有種5年的糧食收益高,但總算能賣出去,比我們這裡的農民種苗木砍掉當柴燒強幾倍。世上的事誰都不能保證和料想不到,像前幾年的山東大蒜髮了財,後來農民一跟風。壞了,“蒜你狠”成了“蒜倒黴”。像我們這裡前幾年桂花樹幾百上千一株,現在30塊錢一株都沒有人要,農民只好把它養在田裡。總而言之,農民缺乏頭腦和信息,聽見什麼貴就一路跟風地種什麼,殊不知倒黴的還是哪些跟屁蟲。


老孃舅說事


前些年由於城市、縣城以及鄉村綠化需要,確實在一段時間裡,苗木的行情是相當的好。也有很多村民種植了一些苗木,而賺到了不少的錢,但也造成了很多村民開始進行跟風種植,不但沒有取得很好的效益,而且得不償失,有的村民種植的苗木不但沒有賣出個好價格,而是種植過年根本沒人要,有的種植幾年之後,無奈的將樹拔掉,依然恢復成為種植糧食。

我們村的海峰就是一個種植苗木的大戶,這小子相當的有錢,據他自己說這輩子錢花不完,但如果要是把借貸的錢還完,十輩子都還不上。這是為啥呢?海峰前些年種植苗木,確實是趕上了好時候,也遇到了幾個採購量比較大的公司,讓海峰賺到了不少錢,這樣的結局也讓他信心倍增,開始無限制的擴大了種植的規模。目前他種植的苗木還有近千畝之多。都是一些園林城市道路綠化使用的苗木,按照過去的行情計算,這地裡長的都是白花花的錢啊!

可事實往往跟想象來的不一樣,隨著這幾年苗木的逐漸降溫,加上村民的種植數量增加,苗木市場跟過去相比較,不但銷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價格也是一落千丈。過去幾百塊錢一棵的國槐樹,如今種植好幾年,還不如以往的三分之一價格,這也讓海峰嚐到了苦果,但這些土地都是流轉過來的,每年的承包費還是一分錢不能少的要交的,加上人工的費用,以及苗木的投入,海峰身上的借貸款項是相當大的。而且為了維護自己依然有錢的勢頭,這錢還一直要借貸,現在也等於到了拆東牆補西牆的地步。

我們村跟隨海峰種植苗木的也不在少數,有的種植一些觀賞苗木,按照過去的價格計算,種植3--5年,一棵能夠有上百元甚至更多的收益,但目前苗木市場不景氣,即便是降低了價格,還是沒人要。像村東的老李,種植了好幾畝的西府海棠,已經種植了五年,現在一棵海棠樹苗賣5塊錢都沒人要,像老李這樣的情況還不在少數,有的還在持續的觀望,也有的已經沉不住氣,把原本種植的樹苗統統拔掉之後,重新種植成為了莊稼。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結局,道理很簡單,種植的數量已經遠遠的大於了需求量,在加上城市綠化已經逐漸的趨於飽和,每年的使用數量跟過去相比,下降了很多很多。這樣的現狀自然造成了村民種植的苗木難以出售,更別提賣出一個好的價格,對於這種苗木。技術和成本要求都不高,相比較種植莊稼,種植苗木更加的簡單一些,這也造成了村民開始大量的進行種植,等熱度消退價格持續下降,也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棒奔霸


大家好我是佬王,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村民跟風種樹,5年後才賣20元一顆,種樹的效益還不如種莊稼,為啥?

現在種植糧食收益太少了,年前家裡賣的玉米八毛多錢一斤,除去化肥,種子,農藥,收割播種錢,再加上平時管理工時,基本上賺不了多少錢,以前農民靠種地能活著,現在最多也就能保障有糧食吃,好多人都不願意種糧食了。

年輕人更是不願意種地,田地裡基本看不見年輕人,都喜歡往城市裡去。

種樹也就剛剛種上時多澆幾次水,施點肥,樹枝大了剪剪枝,基本不用管了,出去打工一年最少也能賺幾萬,還避免田地荒廢,一舉兩得。

提問者說5年後20元一棵,我不知道你們那是什麼樹,五年樹能長多大,一棵成材樹就是砍成劈柴也不止20塊錢吧?再說了,五年後樹的價格現在誰也看不準。


農村佬王


種樹其實就是在發展經濟林產業,這從一開始就註定其必定是任重而道遠,不是種了就能有錢賺,種植經濟林首先不能缺的就是耐心。五年不夠,那就等十年,總之,堅持到最後的人一定是贏家,至於題主說收益不如莊稼,我只想說你太心急了,它又怎麼能值錢了,下面我給大家說說只要耐心種樹就一定不賠的原因。

政策支持

現在政府對植樹造林,生態環境抓的特別厲害,而發展經濟林成了最好的選擇。在大多數農村地區種植的時候,政府免費提供樹苗,技術指導等一系列服務。

除此之外,對於種樹後產生的產品,政府會幫助銷售。這就讓農民種的踏實,種的安心。政策的大力支持,那發展經濟林產業無疑是未來的趨勢,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價格而否定它的功用。

科學種植成趨勢

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已經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沒有知識,他們就不能科學種植,不能科學種植,他們就無法獲取最大的收益。所以,許多農民甚至自費外出交流學習,為的就是科學種植。

事實上,我們不難發現。以前種蘋果樹種了收果就行,現在卻成了合理冬剪讓果樹上結的果子有質量有數量。科學種植已然成了如今流行的大趨勢。

人們生活水準提高

以前人們只求餓不著,現在人們對生活的享受集中在了精神享受上,這意味著人們對產品的關注點將不在是價格,而是她的口碑和品牌。這意味著只要種樹種出了門道,受到大家的喜愛,種樹必定是未來可期。

然而,種植畢竟是技術活。只有科學的種植,才能有所收穫,如果瞎折騰,沒有形成品牌,那種的樹自然賣不到好價錢。

綜上所述,我還是想說,種樹是好事,是能轉錢的事。但是如果你看到它有效益你就種,沒有效益你就拔。但種樹畢竟需要很長的時間,若你如此反覆,則很可能讓你的很多機會悄悄溜走。


星琴軒


現在的社會,本來就是什麼賺錢就會有很多人跟風去做的,村民跟風種樹,5年後一棵才賣20元,可能在你眼裡是沒啥收益,但是在種樹人那裡就不一定了。

這裡說的跟風種樹,我想,你說的大概是杉樹吧!因為,在我們這裡,好多人承包山林,種的都是杉樹。

當然了,也不一定是杉樹。不過言歸正傳,種樹種植效益真的不如莊稼嗎?這個應該是的,只不過,你拿一個一年收兩季和五年收一季的東西來對比,是不是有些不妥呢?

其實,種植樹木需要操心的東西不多,你完全可以種植樹木又種植其它的不是?就算真的收益不咋樣,種植這樹的成本很高嗎?


在下姓官


農村大規模種樹這個情況確實是存在的,但其原因也不完全是農民盲目跟風,農民不種莊稼去種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無奈之舉。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

種莊稼不掙錢,就拿種小麥來說,小麥在收成好的情況下畝產也就是1000斤左右,一個家庭來種上十畝小麥,年產量也就1萬斤。按照1斤一塊錢計算,也就是10000塊錢。除去種子、肥料、農藥、機械費用等支出,十畝小麥的純收入連5000塊錢都不到,就這人的勞力還不算。可就是這5000塊錢,農民卻要在田裡整整耕作一年,秋天耕地播種,春天除草、澆水、施肥,夏天還要收割,一年到頭都有事情忙,想出去打工還沒有時間。

有些農民一劃算,還不如給地裡種成樹,一來可以把地佔著不至於成為荒地,二來樹種了之後又不用管隨它去長,本也沒打算它能有多大的收益。三來可以騰出時間出去打工,每月咋也能掙個三五千塊錢,一年下來也有三五萬,收入等於是種地的十倍。一個人這麼搞,其他人一劃算,是個道理,也就跟著搞,因此種樹的人就越來越多,樹也越來越多,不管啥東西多了也就不值錢了。


其次

大部分地區給田裡面種的樹都是速生楊,之所以叫速生楊,就是因為它的生長速度快,三四年就能長個十來米高。只要有一家在田裡面種了速生楊,那麼隔壁地塊的莊稼就種不成了,原因是十來米高的速生楊不但會遮擋隔壁地塊的陽光,它強大的根系還會從隔壁地塊吸收營養,再加上有了樹林就會有鳥、有蟲子,會給隔壁地塊的莊稼帶來蟲害。

所以但凡有一家種速生楊,隔壁地塊也會跟著種,隔壁地塊跟著中了,隔壁的隔壁也會跟著種,這樣就越種越多,越種越多,你不想種也不行,因為不種你會更沒有收益。並且種樹的效益還真不一定就比不過種莊稼,就算真跟題主說的那樣,一顆五年的樹只賣20塊錢,但你要知道種了樹之後,農民可以有時間出去打工,打工掙了多少錢呢。再說的嚴重一點,種莊稼如果算上人工的話,那完全是虧本的,樹種的那裡你又不管,最起碼不虧本吧?


因此,並不說農民跟風種樹,中秋也是一種無奈之舉罷了。


搬磚的農村娃


並不是說現在的農村農民,都喜歡跟風種樹,而是因為現在農村留守的老年人增多,在家務農的年輕人很少了,大家都願意外面打工賺錢,相對來說,年輕人在外面打工賺錢比在山裡種植樹木,田裡種植水稻,旱地裡種植蔬菜水果收入要高多了,那麼村民跟風種樹,5年後才賣20元一棵,種植效益還不如種植別的莊稼,那他們為什麼都願意把自己的山土種上樹呢?而不願意去種植收益高的莊稼呢?

根據七星老農瞭解,村民跟風種樹,5年後才賣20元一棵,種植效益還不如種莊稼,不外乎他們都是出於下面幾個原因

原因一就是:現在的農村留守的全部都是老人家,婦女兒童,山上種植莊稼的話,要人工與力氣,老人家與婦女同志們氣力都很小,對於上山,下坡下的菜土路程都比較遠的土放棄了,大部分人家都把過去的荒山,荒地,菜園都種植上了樹木了,栽樹雖然說5年時間才20塊錢一棵,但是不要人工經常去護理,追肥鋤草,比較輕鬆的,大家可以在這5年的時間內,把時間擠 來乾點別的事情,我想收益比種植莊稼划算多了是吧。

原因二就是:農村的自留山與菜地裡要種植樹木的話,由於地方窄,你如果在旁邊自己的土壤上種植樹木的話,那要不了一兩年時間,別人家的菜地裡種植的莊稼就會可粒無收了是吧,因為樹木越長越大,越長越高,又遮陽,又不通風的。

所以,別人家見到你家山坡上的菜地裡種植樹木,他也只好跟著你種,一來兩家在土壤中同時種植樹木,同時栽樹苗,同時會長大長高,二者之間不會相互影響到你的樹木生長髮育的。

原因三就是:村民跟風種植樹木,雖然說5年時間才只20塊錢一棵,但是你們種植的樹木肯定是當地很暢銷的品種,譬如說你種植泡桐樹,水杉木,桉樹等3一5年就能夠成材的樹,都是些比較容易長大的樹木,經濟價值比種莊稼要高一些,管理工作要容易一些是吧。

跟風種植有幾種好處,一是不用擔心銷售,二是砍伐樹木的時候,成片林木一起砍伐,又互不影響到其他人家的砍伐樹木,大家只要把樹木價格談好了,山外面的先砍起來,後面的人只好慢一點兒砍伐了,這樣子大家都互不影響,把砍伐了的樹木肩扛出的了。

譬如說七星老農家中有一畝山,開始時種植的是杉木,後來我旁邊的鄰居家山坡上種植了兩根種竹,不到兩年時間楠竹根又跑到我這邊來了,沒辦法,我也只好跟著他讓山上長楠竹了是吧。

可是,過了幾年的時間,農村的杉樹木就不暢銷了,楠竹反而又暢銷起來了,農村人用楠竹做涼蓆,一次性筷子,一根楠竹要不了兩年時間就可以賣到上十塊錢的,而且竹筍還可以加工成筍乾賣40塊錢一斤,我想我現在還感謝我的那位鄰居還來不及了吧!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村民跟風種植樹木,5年時間雖然說只賣到了20塊錢一根,但是我想種植樹木雖然說收益比莊稼低一點,但是你們要根據自己家的勞動力來決定,家人多,勞力多,就種植莊稼,家人少,勞動力少的話,那就只好種一些樹木算了,5年時間也可以賣到20塊錢一棵,比起你把土壤撂荒強多了吧!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如今農村流行的種樹熱其實很多人是跟風種植,很少人算過種植莊稼和樹木的成本以及風險,種植莊稼收入穩定,但種植樹木未來行情不可預測。

有些樹經濟效益的確很高,但是有些樹已經產能過剩,農民對市場的判斷性差,沒有選擇好最後算下來還不如種莊稼。





尚農源


農民跟風種植5年才賣20塊錢一顆,值不值得?相對於這個問題來看,我們覺得是不值得的,畢竟對於這個問題來說,5年才賣20塊錢一顆,那麼5年的人工成本都不止這些。

這裡都表明了是跟風種植,並不是自己以先入為主。因為跟風種植的情況呢,大多數都會虧本。

跟風種植基本不掙錢。

針對於跟風種植的情況呢,我們覺得大多數人都是不能掙錢的,也掙不到什麼錢。

跟風種植說明這個情況呢,以前在還沒種植的時候。應該這個產品是比較賺錢的,應該是有的人已經賺到了很多或者掙到了錢,所以才會引來跟風種植。

所以很多人投入的時候或者盲目投入的時候,當這個行業的產能產量不斷提高的時候,這種情況之下價格才會不斷的下跌,才會引來跟風種植,然後不讓錢的問題。

沒有把握好時機。

說白了跟風種植往往是沒有把握好時機,這個時候呢,由於種植的人太多,產能產量過剩,價格才會不斷的下跌。

的確在種植行業裡面沒有把握好時機的時候,確實是掙不到什麼錢。

說白了就是時機沒有把握好機會沒抓住,該種植的時候你沒有種植,不該種植的時候你卻要種植,所以這種情況之下,你不賠錢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說跟風種植想賺錢幾乎做不到。面臨這個問題來看跟風種植,你們虧本已經不錯了,還想著掙錢。

種植莊稼也不賺錢。

對於這個問題來說,其實種植莊稼也是不賺錢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農村裡面種植的莊稼呢,成本也比較高,所以掙不了什麼錢。

種植莊家來看現在的肥料,化肥,農藥,種子都在上漲的情況之下。唯獨莊稼的價格沒有上漲,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再加上人工勞動力的成本提高,所以導致於即使種植莊稼呢,現在也是不掙錢的。

在農村裡面總體概括來看種植業賺錢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建議大家不要輕易的投入到農村裡面的種植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