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光顧打仗了,左鄰右舍都有疫情,難道土耳其“百毒不侵”?

近日全球疫情呈現爆發之際,而近兩年最為活躍的國家土耳其卻很少有疫情。甚至在3月7日前都是零感染。從官網最新數據得知,截止3月14日,土耳其確診了5例。而土耳其西邊是意大利是疫情較重的國家,還有南邊是伊朗也是疫情發展較快的國家,外界對土耳其疫情之少感到不理解,不知道土耳其如美國一樣的強大“免疫力”,還是有其他秘訣?


土耳其光顧打仗了,左鄰右舍都有疫情,難道土耳其“百毒不侵”?


土耳其3月7日前都是零報告,比美國“防控”的都要好,外界在就在探討,土耳其難道“百毒不侵”,到底有何秘訣?

1.戰事吃緊很忙的

就在疫情在世界不同國家傳播時,土耳其很忙的,與俄敘在伊德利卜激烈戰鬥,而且土耳其精力也都聚集在這裡。從當時伊德利卜的形勢看,敘俄聯軍有優勢,已經佔據有利地點,隨時可以拿下該省。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力量根本就不足以打過敘俄聯軍,於是土耳其不得不再次出手。


土耳其光顧打仗了,左鄰右舍都有疫情,難道土耳其“百毒不侵”?


從前段時間的外媒資料看,關於土耳其在伊德利卜戰役的資訊很多,雖然土耳其在異國戰爭,但戰爭消耗的是財力精力,稍不留神就會大敗。

由此看來,土耳其忙於戰爭,真的很忙,而且很被動,俄敘聯軍太強大,土耳其根本沒時間顧及疫情。即使有疫情土方也不敢報,這既影響戰鬥士氣,也會影響國內穩定局勢。如果國內稍有不穩,伊德利卜戰役也無法繼續進行。


土耳其光顧打仗了,左鄰右舍都有疫情,難道土耳其“百毒不侵”?


2.開閘門放難民

土耳其與敘俄聯軍打得難解難分時,突然做出一個決定:把土耳其接收的難民放出去,於是難民大量湧入土希邊境,把希臘搞得很緊張。本來希臘在歐盟就是比較窮的國家,如今再接納這麼多難民,哪有錢去養。希臘派重兵把守土希邊境,防止難民湧入。從外媒資料顯示,土耳其邊防軍甚至幫助難民破壞邊境設施。難民並非只通過陸路,通過海路到歐洲也有。


土耳其光顧打仗了,左鄰右舍都有疫情,難道土耳其“百毒不侵”?


歐盟還就難民問題緊急開會,研究怎麼應對措施。本來歐盟與土耳其在難民問題上有協議,歐盟出錢,土耳其管理好這些難民,不要放難民大量湧入歐洲。不過土耳其認為錢少,埃爾多安還去了歐盟總部與歐盟領導談難民費問題,據外媒資料顯示,好像費用沒談妥,會談完後,埃爾多安立即到機場回國。

敘利亞戰爭的難民並不怪敘利亞,如果美國等國不在敘利亞挑事,不可能引起敘利亞戰爭。外媒還說,歐洲很生氣,認為有大國給土耳其出了放難民的餿主意。


土耳其光顧打仗了,左鄰右舍都有疫情,難道土耳其“百毒不侵”?


歐洲也很忙,忙於防控新冠肺炎。難民的居住環境很差,這些難民不可能百毒不侵吧?他們難道沒有一例感染新冠肺炎?如果土耳其把國內疫情統計詳細,歐洲會更加恐慌,誰還敢接收這些難民呢?

因此,甩包袱也好,壓迫歐洲也好,即使有疫情也不能洩露出去。

3.緊急出訪俄羅斯

伊德利卜戰役出現了很多“劇情”,土耳其要求北約按照規定幫助土耳其,但遭到希臘的否決,隨即土耳其就是喊話俄羅斯,讓俄羅斯退出敘利亞,土耳其要與敘利亞政府單挑。俄羅斯當即表示:他們才是敘利亞政府邀請的,在敘利亞存在是合法的,其他國家在敘利亞都是非法。土耳其隨後放難民,然後請美國提供武器裝備,這一系列操作後,伊德利卜戰役依然打著。最後“新時代蘇丹”埃爾多安與普京通話,要求見一面。


土耳其光顧打仗了,左鄰右舍都有疫情,難道土耳其“百毒不侵”?


3月5日,埃爾多安訪問莫斯科與普京進行了會談,但從會談的地點看,普京真會安排,會談大廳裡擺了一尊巨大的葉卡捷琳娜大帝雕像,整個會談就是在雕像下舉行的。不得不佩服俄羅斯苦心。葉卡捷琳娜雖然是個德國女人,但卻是俄國很厲害的皇帝,

她在位時碾壓奧斯曼帝國,從其手裡奪了很多土地,俄羅斯實際上提醒土耳其不要忘記歷史,俄羅斯不會退縮的。

伊德利卜戰役為何打到現在暫時停火了?其實這裡面具體原因沒人知道,土耳其武力號稱北約第二大軍事強國,而且武力與俄羅斯有一拼。而且武器裝備也很先進,為何打著打著就停了?

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打不動了。而打不動的因素很多,一來是認輸了,二來有其他情況。而疫情是否屬於其他情況系列呢?是否停下戰爭防控疫情呢?

美國方面當然支持土耳其與俄敘繼續打,但美國並沒有實質性動作。本來美國也是“百毒不侵”,但現在扛不住了,更沒時間支援土耳其。


土耳其光顧打仗了,左鄰右舍都有疫情,難道土耳其“百毒不侵”?


土耳其地處歐亞大陸的交匯處,一部分是屬於歐洲,大部分屬於亞洲,是歐亞重要交通要道,人員來往頻繁。不得不佩服土耳其的“免疫”能力比美國要強。從外媒資料看,截止3月14日,土耳其歐洲鄰國希臘已經確診190例,土耳其亞洲鄰國伊朗已經確診11364例,另一鄰國伊拉克110例,隔地中海相望的意大利確診17660例。土耳其能置身其中,而且數量極少,不得不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