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溫槍、口罩:商業模式的走向是千層餅


額溫槍、口罩:商業模式的走向是千層餅

略水,閒來無事可以閱讀

新冠肺炎期間,好多原本跟醫療行業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開始在盆友圈倒騰口罩和額溫槍。


一個做皮鞋的客戶在倒騰額溫槍、一個智能語音的同行在倒騰口罩、額溫槍、之前的一個同事在倒騰口罩、額溫槍...


本來想把這些人全部拉黑,雖不至於掛鉤到心術不正,可還是覺得這些人有點不走正道,太躁,不像幹實事的人。也許是近幾年經濟增長速度太快,人們都習慣了賺快錢,看到有利潤的地方就往裡衝。


Sorry,一不小心又批判了,打住。


口罩、額溫槍的玩法基本相同,期貨賺差價、詐騙、套娃。


套娃在額溫槍特別常見,有大佬科普過:從一個群裡拿需求,到另一個群裡發需求。


一堆人都在這麼玩,沒人手上有貨,套一圈提貨,一屋子人沒有一個額溫槍,大眼瞪小眼。


這賺錢模式簡單粗暴,無本萬利:靠信息差賺錢。


沒人有貨,都拿著需求加價。


需要1w額溫槍,有的私;

我有,換群:需要1w額溫槍,有的私;

....


人人都說有,人人沒有。


這是畸形的市場亂象?


NO~NO~NO


市場的走向好像都是這樣,這樣是最省事的賺錢方式,不需要做事,動動手指、複製粘貼,在交易路徑上踩一腳:此樹是我栽...


咱拿最不像套娃,號稱打破信息不透明的電商舉例。


商家到消費者之間只需要一根網線,理論上沒有中間商,問題來了,除旗艦店外,為啥還有那麼多專營店?


佔據更多展示,多賣貨?


這是啥?


屏蔽競品信息難道不是製作信息差?


電商可以比價,不存在信息差?


稍微洩漏一點點電商行業公開的秘密,為啥有的專營店比旗艦店的貨還便宜?


他們怎們賺錢?


靠廠家給的折扣?


折扣的利潤空間20%頂天了,一件幾十塊的衣服,包郵+低價還有啥利潤?


拿到貨找代工廠仿照款式做假貨。


這才是他們主要的賺錢方式。


不敢說多了,都要吃飯,旗艦店的貨也一樣,電商都TM一個路數,我一直懷疑在NBA旗艦店買的艾弗森球衣是假的,手感一點不像大幾百塊的衣服,還不如幾十塊的路邊攤穿著舒服。


電商買的有時候不如線下店厚實多半是這個原因,電商有特殊的供貨渠道。


信息差是永遠存在的,利潤空間多數是有信息差產生的。


手上有需求,就可以空手套白狼,連接買家和賣家,從中獲利。


這不新鮮,就是市場渠道。


新鮮的是渠道套渠道套渠道...


這在B2B市場越來越普遍,好多銷售做久了就會傾向接渠道客戶,有量,利於業績起飛。熟悉了玩法單飛就成了一個新渠道,每個人單飛都是一個渠道,套來套去,啥jb都落不了地。


好了,就到這吧。


渠道套渠道落地困難是我這幾天遇到的問題,疫情期間出不了門,盆友圈一堆做短信的,有人找我接通道,有人找我要客戶,躺賺。


搞。


一下手,炸了毛。


天天撕X,下游把控不住客戶,打聽來打聽去,接好通道客戶不發;上游也是N道販子,確認了無數遍,一提上去就出問題,發不出去,攔截...


坑。


牛X震天響,開口百萬、千萬、放心沒問題,一對接就甩鍋,這不行那不行。


日。


都想躺賺,沒人下功夫


這也側面說明了市場永遠有機會,因為老油條都TM懶,沒幾個人會一直用心做市場,做著做著就成了N道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